张建华撰写《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的目的就在于:制度建设。
全书共计13章,均为基本原则,着重于回答整个社会、企业组织以及企业组织中相关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企业是什么?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企业价值?什么是有价值的企业?什么是员工?什么是好员工?……”等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社会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张建华红色管理经典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张建华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建华撰写《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的目的就在于:制度建设。 全书共计13章,均为基本原则,着重于回答整个社会、企业组织以及企业组织中相关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企业是什么?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企业价值?什么是有价值的企业?什么是员工?什么是好员工?……”等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社会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内容推荐 全世界人员流动最大的组织是军队,但军队为什么在流动中保持了超常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呢?秘诀就在于“铁营盘”。 是什么造就了军队这座“铁营盘”?那就是军队的《内务条令》,它是现代军队扎好铁营盘的根基和保障。所以说,军队的胜利,也是“制度的胜利”。 企业与军队组织颇有相似之处,张建华撰写《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的目的就在于阐释“企业制度建设”问题;回答整个社会、企业组织以及企业组织中相关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企业是什么?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企业价值?什么是有价值的企业?什么是员工?什么是好员工?……”等基本问题。《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社会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目录 引言 扎铁营盘,打硬仗 第一章 企业的力量与人类的规则 第二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组织 第二节 企业责任 第三节 企业的价值 第三章 员工 第一节 员工与企业 第二节 员工与岗位 第三节 有价值的员工 第四章 员工职责 第一节 共同职责 第二节 管理者职责 第三节 下属职责 第四节 履尽职责 第五章 内部关系 第一节 内部工作关系 第二节 员工相互关系 第三节 上级与下级关系 第四节 正职与副职关系 第五节 部门与部门关系 第六节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 第六章 信仰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信仰 第七章 日常制度 第一节 上班与下班 第二节 会议制度 第三节 请示报告制度 第四节 交接制度 第五节 登记统计 第六节 工作场所设置 第七节 保密制度 第八节 安全工作 第八章 薪酬和福利 第一节 薪酬 第二节 福利 第三节 培训与职业发展 第九章 卫生 第一节 个人卫生 第二节 室内和工作场所卫生 第十章 着装和举止 第一节 着装 第二节 举止 第三节 对外交往 第十一章 民主管理 第一节 群策群力 第二节 管理者参与一线工作 第十二章 聘用与离职 第一节 聘用 第二节 离职 第十三章 员工奖惩 第一节 奖励 第二节 处罚 结语 回到根本 试读章节 二、公私分明 企业一旦成立,就是受法律保护的经济体。所有员工(包括股东)都不可随意公款公物私用,侵占企业利益。在企业中,所有员工都应该公私分明。 红军刚成立的时候,主要以农民为主,革命性、组织性和纪律性都不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时,正是当地红薯收获季节。在初次助民劳动中,有的官兵吃老乡的红薯,老乡对此有意见。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给部队规定了第一条纪律,那就是不拿老百姓一块红薯。不久,部队开到茶陵筹款,在打土豪时又有个别官兵将没收的财物据为己有。于是,毛泽东又有针对性地提出第二条纪律——打土豪要归公。以后,毛泽东又将三条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并写进了1930年9月25日红一方面军颁布的《红军士兵会章程》中。这两条是最先作为纪律颁布的,也是作为一支人民军队最起码的行为底线。 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后来的和平时期,不论军队还是企业,不动钱、不动物、不动人,都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操守。 韩国三星选拔员工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不拿公司财物。你拿了怎么办?开除你。 在麦当劳的员工守则中,有23种立即解聘的行为,其中有3条是这样规定的: 1.未经批准挪用公司的钱财或不及时将公司的钱放入保险柜或安全的地方。 2.不全额支付或未得到正常的批准擅自拿取或赠送麦当劳的食品和麦当劳的财产给他人。 3.在非工作时间内未经批准或未付款就食用公司食品。 这说明,在麦当劳中,侵占公司财物,是非常严重的行为。有人会觉得,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用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俗话说:“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小看一张纸或一支笔,它所造成的伤害,会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上。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别人都在那样做,你也绝对不能跟着去仿效。 三、服从 在组织日常运作中,当没有形成决定时,你可以充分发表一切行动听指挥,从尊重领导开始。 我是从解放军一个基层作战连队的普通士兵一步步走到解放军高层领导机关的。我看到、接触到,甚至是直接体验到:将军的成长之路是从服从班长开始的。 尊重上级,是组织中成员要学习的第一课。 万科董事长王石是军人出身的企业家,被尊称为“房地产界的登山勇士”。2003年5月,王石作为企业老总第一个登上了喜马拉雅山顶。据媒体透露,就是在这次登山中,由于登山队长不让王石登顶,王石向队长发了火。按照行规,在登山队,前方队长有绝对权威。王石发火之后非常后悔,当场道歉。为缓和气氛和弥补自己的过失,第二天早晨,王石悄悄把队长脱下的臭袜子洗了。 尽管绝大多数班长在“班长”这个位置上戛然而止,但班长是走上将军之路的第一个上级。人生之路必须跨越的就是班长这个“坎”。如果没有班长的支持、保护和“汇报”,你再有本事也会被埋没,不可能完成蜕变之路。 在部队中,我也遇到过许多很有才华的人,他们的军旅生涯结束得很快。原因是他们埋怨自己遇到了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上级,而“咽不下这口气”,和上级产生了矛盾,最终选择了离开,以至于许多人年纪轻轻便在回忆中打发日子。 服从是人类组织都遇到也都需要强调的问题,企业当然不能例外,必须要强调服从。成立组织就是为完成个人、某个团队无法完成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人类生存形态。在这个形态中,服从是组织效率和个人生存的需要。 服从上级就是服从组织。我常常听到一些初人职场的人和一些管理者的抱怨:我的上级学历、能力都不如我,在这样的人手下干事感觉特别憋气。实际上,组织的功用恰恰在于此。组织不是个人,是上级、领导在组织中所依赖的一群人是一个团队。上级和领导的选拔,是组织的行为;上级和领导的决策以及管理措施,所依靠的是一个系统。因此,在其信息占有、经验以及能力上,其正确的概率要高于部属。这是早已为人类组织所证明。 服从上级就是服从制度。组织的运转靠制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年轻的军官热衷研究学习美国著名将军巴顿。记得当时读巴顿《我所知道的战争》一书时,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一次,巴顿所在师需要提拔一位军官。究竟提拔谁呢?巴顿把拟提拔的候选人集合到一起,给他们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巴顿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随后,这些人把锹镐放到仓库后面的地面上,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为什么要我们挖这么浅的战壕?有的说6英寸深怎么能当火炮掩体;也有的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者太冷;还有的抱怨,为什么让我们这些军官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终于,有个军官对大家说:“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家伙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巴顿最终提拔了这个人。 我曾经问过几位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长征初期他们知道部队上哪里去吗?这些老红军的答复如出一辙:不知道,只是跟着走。服从组织,就是“跟着组织走”。在生活中我们喜欢问个为什么,但在企业实际运转中,由于层级等原因,位于低层级的人,很难全面掌握企业的战略动态,这个时候,员工需要“跟着走”。 服从上级就是服从人性。人性有善恶。领导也是凡人。在企业中如何抑制上级人性中的恶、张扬上级人性中的善,是职场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有些年轻人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上级总给自己穿“小鞋”?要解决这个困惑他们的问题,需要他们自问:自己尊重或者服从这个上级了吗?服从时是心悦诚服的吗?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决定娶什么老婆,但是不能决定岳父岳母是谁;我们可以决定加入什么组织(公司),但无法决定上司是谁。而且,上司是经常会变的。一个优秀、成功的员工,应该善于把领导变成自己成长中的伯乐。在职场生涯中,那些职场胜利者的成功经验是:如果上级能力不如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千方百计地使他得到提升,最终离开本部门。 P69-74 序言 当中国企业家面对员工大量流动的困塬时,让我不由想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耳熟能详的话。 实际上,全世界人员流动最大的组织是军队,但军队为什么在流动中又保持了超常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呢?秘诀就在于“铁营盘”。 什么是军队的“铁营盘”? 军队是人类最大、最有执行力的组织,也是最先完成职业化、现代化蜕变的组织。当今世界上各国军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有一部内容相似的《内务条令》。 军队的《内务条令》,就是现代军队扎好铁营盘的根基和保障。 可以说,中国的农业文明是从1840年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自那以后,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新型社会组织。近170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内战、外侮以及自身涅槃等众多因素作用下,中国最先跨人现代工业文明的组织,却是现代军队。 有人说,毛泽东的胜利是农民的胜利,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至少,应该说是“制度的胜利”。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和他所缔造的军队?80多年前,当毛泽东开始缔造解放军这个组织时,是从制定并颁发“内务条令”开始的。也就是说,建军是伴随着制度建设同步进行的。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面对这支由农民率领、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颁布了影响整个近代组织建设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标志着解放军这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组织,产生了现代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组织纪律和组织原则。据此,这个组织从建立制度出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政权,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1930年,在中央苏区,建立仅仅3年的红军,又颁布了第一部《红军内务条令》,彻底完成了从农民起义军到正规军的转变。 从某种角度可以说,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军队的摇篮。作为现代军队标志的《内务条令》,也诞生在黄埔军校。上世纪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浴血沙场的高级将领们大多出自黄埔军校。 军队《内务条令》何以能够成为全世界军队的《圣经》?很简单:军队《内务条令》规定了部队内部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规定了队伍的任务、所属;规定了组织中成员与组织、成员与成员的关系;规定了军队内部各职级人员的职责与要求;规定了作战和日常工作的命令与执行的流程、途径、方法,等等。总之,这有点儿类似于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种组织章程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解放军这个组织的成功,有其他原因,但“制度的胜利”是基石。 企业与军队组织有相似的地方。在制度建设方面,企业必须回答3个问题,厘清3种关系: 第一,是组织和组织中人员的关系。毫无疑问,一组织中的人,都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定和规则。 第二,是组织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组织必须能清晰回答为谁服务,服务的标准、规范、形式、内容,对方的服务需求,等等。 第三,是组织中的人员与客户的关系。组织必须明确本组织中人以什么标准服务客户、承担哪些责任、履行什么义务等问题。 上述3种关系,简单地说,第一种是规范(纪律与守纪);第二种是交换(商业原则);第三种是职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规范、交换和职业化,构成了企业制度的基础。 撰写《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的目的就在于:制度建设。 全书共计13章,均为基本原则,着重于回答整个社会、企业组织以及企业组织中相关人员所共同关注的“企业是什么?什么是好企业?什么是企业价值?什么是有价值的企业?什么是员工?什么是好员工?……”等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中国企业以及中国社会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尽管今天中国企业已有30余年的历史,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依然还没有走出“捆稻草,上门板,洗澡避女人”这个阶段。如果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则”是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开始,那么,“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是中国企业不可省略的历史阶段。只有越过制度建设这个阶段,中国企业才有可能真正步人现代企业行列,才有可能步人基业长青的征途。 铁营盘是原则。企业在具体应用时,应当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100多年前,曾国藩开启中国现代军事变革。他说,军队要能战胜对手,必须安扎铁营盘,打硬仗。巧合的是,100多年后,当代企业家柳传志讲,企业必须能“扎铁营盘,打胜仗”。100余年的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告诉我们:没有铁营盘,是不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 后记 回到根本 军队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倾注了各个时代精英们的智慧,而军队组织的管理水平不仅折射出其所处时代人类精英对组织的理解,实际上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组织管理的最高水平。也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的领先地位,使世界上几乎所有企业都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在模仿和借鉴军队的管理方法。向军队学习管理成为国内外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近年来,不断有企业家困惑地问:军队中最重要、对企业最有借鉴意义的是什么?或者问:中国的企业最应该向现代军队学习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总是:规则。 向军队学习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规则。 我曾先后到江西的三湾、井冈山和贵州的遵义,寻访80多年前那段历史,力图探寻毛泽东和他所缔造的解放军为什么在群雄纷争的年代最终能够脱颖而出,为什么历史最终选择了这个组织?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我以为建军初期,毛泽东制定、颁发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这个组织实现跨越的重要事件。 锻造一支军队,不仅要能够让每个士兵愿意打仗——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在军队这个现代组织中,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士兵知道如何能够有秩序、有规则地去打仗(而不是蛮干)。这对组织的胜利尤为重要。 如何保证有规则地打仗?现代军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军队条令》——这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正规军都共同具有的。 中国经济社会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实现了从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跨越。从人的角度来说,可以这样概括: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职员。“职员”,即是我们这个职业化社会中有知识的劳动者的统称。而在一个职业化社会中,维系这个社会的就是规则。 从“规则”出发,是企业绕不过的一道坎。撰写《铁打的营盘——中国企业员工守则》的目的,是在当前这样一个阶段,同中国企业家一起探讨如何让企业从业人员愿意打仗——知道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知道如何能够有秩序、有规则地去打仗——而特意写作的一本书。 回到根本,就回到了什么是企业,如何建立一个企业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些基本问题上来。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解读,才具有普世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没有特例。 张建华 2010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