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辟海上新航线/探险者发现之旅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作者 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探险者是地球的先行者,历史的揭幕人,他们通过变幻莫测、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的史诗般的探险历程为人类发展史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引人入胜的探险故事,充满魅力的探险旅程,成就了一部人类悲壮的地理探险史。

《开辟海上新航线》向你讲述关于航海,关于那些耳熟能详名字背后的故事,关于航海英雄们的由此而生的许多精神和物质上的贡献。如果你可以在航海新航线的开辟乃至整个探险史上摸索、整理出一条线,我们便可以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发现未知,不断追求人类更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内容推荐

航海是探险历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促使了航海大世纪的辉煌篇章。关于航海,关于那些耳熟能详名字背后的故事,关于航海英雄们的由此而生的许多精神和物质上的贡献,《开辟海上新航线》都将一一向你道来。

《开辟海上新航线》中每一个探险故事,每一个探索发现,都在揭示人类永不泯灭的好奇心和英雄感,都在讴歌探索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伟大结合。

目录

早期探险

 古代的地球说

 浩瀚四大洋

 最悠久的探险项目

 仿古航海依旧继续

 尼基丁与《三海行记》

 旅行家伊本·拨图塔

 诺曼人登陆冰岛

 马可·波罗的诱惑

郑和下西洋

 世界最早的航海家

 崎岖的道路

 西洋的召唤

 浩荡的船队

 奇异的风俗

 再下西洋

 珍宝香料的国家

 七下西洋

葡萄牙人的发现

 迪亚士与好望角

 探险家亨利王子

 亨利非洲探险

 若奥时代大发现

达·伽马的远航

 大航海时代的召唤

 印度之行

 达·伽马远航之路

 重返印度

 第三次航海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立志远航

 横渡大西洋

 美洲之行

 登陆美洲

 美洲探险

麦哲伦环球航行

 环球航行第一人

 儿时的梦想

 寻求新生活

 曲折的经历

 穿越太平洋

 航海英雄之死

 故事外的插曲

其他地理大发现

 毕菲发现不列颠群岛

 腓尼基人发现南欧

 罗马人发现西欧

 罗马人发现中欧

 寻找神话中的游离岛

 罗马人发现尼罗河

 格里哈利巴发现墨西哥

 俄罗斯人发现北欧

 平松发现巴西

 巴尔波亚发现太平洋

 永远青春岛

 明达尼亚发现所罗门群岛

 维拉察诺发现北美东部海岸

 托雷斯海峡和澳大利亚的发现

 塔斯曼发现新西兰和大洋洲

 漂流西北太平洋

 探寻“金银岛”

 发现新西兰岛

 发现塔斯马尼亚

 发现新爱尔兰岛

 发现汤加群岛

开辟新航线外的故事

 “法摩斯”计划

 雅克·皮卡德探险记

 江河漂流记

试读章节

早期探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早期便开始了海上探险。任何危险也阻挡不了勇敢者的脚步。于是出现了一大批早期的探险家:尼基丁。伊本·拨图塔,马可·波罗……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名字。

古代的地球说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古巴比伦的泥板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其中有一块碎片上刻画的是巴比伦人心目中的世界。图形大地的周围是圆形的河流环绕,巴比伦处于接近世界中心的位置。这些地图产生的年代在公元前2800多年前,这可能是人们最早的对于地球的认识。

希腊是古代自然科学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地理学成就名列当时世界各国的前茅。泰勒斯是希腊自然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所在的学派被称为米利都学派。这一学派是最早使用世界区域划分概念的,他们使用“欧洲”、“亚洲”这样的地名来称呼最先被认识的两块大陆。不久,与欧、亚相连的第三块大陆被发现了,希腊人把它称作“利比亚”,而罗马人叫它“阿非利加”。关于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一些地理学家认为是里奥尼河,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顿河。

地圆学说是古代地理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早期的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圆形的,陆地的周围被海洋河流环绕着。一些地理学家甚至使用所能找到的粗糙的仪器来测量地球的圆周。公元前3世纪末2世纪初,亚历山大学者厄拉托斯特尼对地球圆周进行了2次测算,结果各不相同,第一次是25.2万斯塔迪,第二次是18万斯塔迪。斯塔迪是埃及的计量单位,1个埃及斯塔迪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长度,我们不得而知,依靠当时科学手段进行这样复杂的测算,结果也不可能是正确的。但这一尝试无疑为后来的环球航行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古代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人们提出了世界海洋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推断。厄拉托斯特尼就曾大胆地预言:“假若我们不被大西洋辽阔的海域阻隔,那么我们可以从伊比利亚(西班牙)出发沿这个或那个圆周平行线航行到印度。”另一位地理学家波西多尼讲道:“很明确,海洋弯弯曲曲地环绕着人类居住的陆地,而没有任何陆地能够包围这个海洋,海洋占据了这无边无际的空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海水弄浑。”波西多尼的继承者斯特累波也说:“凡是人能够走到的地球边陲,都会遇到我们叫作大洋的海……最符合事实的看法是,大西洋流入一个海域,并永不停顿,因为那些欲作环球航行但却半途而返的人们断言,迫使他们停止远航的原因不是某个大陆阻挡了他们的去路或影响他们继续前进,唯一的原因是他们缺乏食物和遇到无人居住的地区。海洋如同从前一样,对航行来说是自由的。”

古代的人们还把地球划分为若干地带。波西多尼提出了9个区域的划分法:3个无人居住地带——赤道地带和2个靠近极地地带;6个有人居住地带——2个寒带区、2个温带区和2个亚热带区。斯特累波则认为,把地球划分为5个地带比较合理:1个气候炎热、无人居住的赤道地带;2个气候寒冷,同样无人居住的靠近极地地带;2个气候温和而有居民的中间地带。

科学家甚至预言南极大陆的存在,他们推想,既然北半球上存在着广阔的大陆群,使人们有条件地划分3个地球地带,那么为了保持平衡,在南半球也一定存在这样的大陆。有些人认为,在南方有一块四周环绕着海洋的大陆;另一些人猜想,有一块被印度洋所包围的辽阔的陆地。人们把这块大陆称为“南部大陆”。

古代地理学家对地球的认识对后来人类许多地理探险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哥伦布的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得益于海洋整体论的设想,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发现证实了人们对“南部大陆”。的猜测。

浩瀚四大洋

在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广,深度最大,海湾、岛屿最多,火山、地震最频繁。它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1/2。它的平均深度4000多米,最大深度11034米。它的周围有21个主要的附属湾和海,北面有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阿拉斯加湾。极地探险家阿蒙森开辟北冰洋西北航路时,就是乘“约阿”号穿过白令海峡,在白令海北岸的诺姆城靠岸的。西北面是日本海和我国的四个邻海。西面是爪哇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巴厘海、佛罗勒斯海、马鲁古海、斯兰海、班达海和珊瑚海。麦哲伦梦寐以求的香料群岛就在马鲁古海的东岸。珊瑚海是世界第一大海,面积479.1万平方千米。太平洋靠近南极的几个海,全是用南极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它们是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太平洋东北面只有一个加利福尼亚湾,东南面一个海湾也没有。

太平洋的岛屿总面积达440多万平方千米。粗略统计,岛屿数目有25000多个,真是一个“万岛之洋”,这些岛屿,大多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北部较少,东部和南部更是寥寥无几。北部的阿留申群岛,是一个奇妙的世界。那里冬天烈风呼啸,寒气逼人,春天和夏天浓雾迷漫,一片荒凉。在骚动着的寒冷海水下面,隐藏着异常丰富的海洋动植物群体,绚丽多彩。

散布在太平洋西部和中部的众多小岛,大部分属于火山岛和珊瑚礁。人们通常把这些小岛、小礁划分为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三大区域。波利尼西亚意为“多岛群岛”,它所属的岛屿最多,占据的海域最大。

P1-3

序言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与大自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有据可查的探险史是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的。这些探险活动,有的出于自愿,有些是因为某种原因驱使,有的则是偶然。

近代历史上的探险活动散发着殖民主义的气息。美洲的发现,非洲的开发,大洋洲的探险,亦或者因此而产生的诸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伴随着殖民主义血腥的掠夺与杀戮。探险者用无数白骨换回满载的香料和黄金,他们对古老的非洲和美洲文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却将欧洲文明推展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而无论目的或者何种动机,人类的探险都反映了人类不受命运的束缚,与大自然抗争的勇气与力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更加促使了探险者们前进的脚步。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勇气驱使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使人类种族得以更强悍地繁衍、进步、发展。所有的困难不会让这些探险家们退缩,勇气与探索的信念让他们不断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

航海是探险历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促使了航海大世纪的辉煌篇章。关于航海,关于那些耳熟能详名字背后的故事,关于航海英雄们的由此而生的许多精神和物质上的贡献,本书都将一一向你道来。

正是这种积极向上,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勇气,人类才可以克服重重困难,从而繁衍、生存、进步。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才驱使人们对未知世界做无止休的探索。但是人的视野的局限,使之对踏进未知世界的脚步受阻,所以以史为鉴,善于寻找探险的科学观念和理论同样重要。

基于以上两点,此书诞生。每一个探险故事,每一个探索发现,都在揭示人类永不泯灭的好奇心和英雄感,都在讴歌探索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伟大结合。

如果你可以在航海新航线的开辟乃至整个探险史上摸索、整理出一条线,我们便可以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发现未知,不断追求人类更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5: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