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建立了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以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与示范为主,系统探索干旱内陆河流域水热状况基本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变迁的关系,探求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导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及盐碱地治理等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基础数据资料。为了便于有关部门和同行使用,以整理、搜集和共享阿克苏站监测和研究数据的精华为宗旨,对大量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汇编和精简编撰,形成了这本由赵成义和胡顺军主编的《农田生态系统卷(新疆阿克苏站1999-2007)》,内容涵盖主要数据资源目录、观测场地和样地信息、近2年承担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监测任务的数据(水、土、气、生)和长期试验(塔里木河流域野外环境监测平台等)及专题研究数据等。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1.1 台站简介
1.2 研究方向
1.3 基本任务
1.3.1 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热、盐交换过程与规律
1.3.2 绿洲农田关键生态过程规律与调控机制
1.3.3 绿洲—荒漠区生态水文过程变化研究
1.3.4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循环影响与适应技术研究
1.4 研究成果
1.5 合作交流
第二章 数据资源目录
2.1 生物数据资源目录
2.2 土壤数据资源目录
2.3 水分数据资源目录
2.4 大气数据资源目录
第三章 观测场和采样地
3.1 概述
3.2 观测场介绍
3.2.1 综合观测场(AKAZH01)
3.2.2 气象要素观测场(AKAQX01)
3.2.3 辅助长期观测采样地(不施肥)(AKAFZ01800—O1)
3.2.4 辅助长期观测采样地(化肥+秸秆还田)(AKAFZ02AB0—O1)
3.2.5 站区调查点1号采样地(AKAZQ01800—01)
3.2.6 站区调查点2号采样地(AKAZQ02BOO—01)
3.2.7 蒸发观测场
3.2.8 长期土壤养分循环观测场
3.2.9 农田轮作观测场
3.2.10 农田节水灌溉观测场
第四章 长期监测数据
4.1 生物监测数据
4.2 土壤监测数据
4.2.1 土壤交换量
4.2.2 土壤养分
4.2.3 土壤矿质全量
4.2.4 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
4.2.5 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4.2.6 土壤机械组成
4.2.7 土壤容重
4.2.8 长期采样地空间变异调查
4.2.9 土壤理化分析方法
4.3 水分监测数据
4.3.1 土壤含水量
4.3.2 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状况
4.3.3 地下水埋深
4.3.4 农田蒸散量(水量平衡原理)
4.3.5 雨水水质
4.3.6 水质分析方法
4.4 气象监测数据
4.4.1 气温
4.4.2 相对湿度
4.4.3 气压
4.4.4 降水
4.4.5 风速
4.4.6 地表温度
4.4.7 日照时数
第五章 研究数据
5.1 长期观测数据
5.1.1 长期观测试验
5.1.2 长期观测资料
5.2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