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没有技能,可以拜师学艺;没有知识,可以求学问道;没有金钱,可以筹借贷款……但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一切都无从谈起。换一种思想,就能换一片天地。任何人都应该并且可以拥有积极、正面、向上的思想,并且用这种思想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公司来说,找到有思想的人就是一切!思想决定成败,有头脑的员工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带着思想来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邢群麟、张艳红编著的《带着思想来工作》围绕“带着思想来工作”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双向推演和论证。
《邢群麟、张艳红编著的《带着思想来工作》围绕“带着思想来工作”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双向推演和论证。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一切都无从谈起。换一种思想,就能换一片天地。任何人都应该并且可以拥有积极、正面、向上的思想,并且用这种思想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个志存高远的公司来说,找到有思想的人就是一切!思想决定成败,有头脑的员工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带着智慧工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还是公司员工的个人成长,《带着思想来工作》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工具书。
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生成就奖”。无数的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最终获得这项大奖。但其中有一届的“终生成就奖”,却颁给了一个“小人物”——清水龟之助。
他原来是一名橡胶厂工人,后来转行做了邮差。在最初的日子里,他没有尝到多少工作的乐趣和甜头,于是在做满了一年以后,便心生厌倦和退意。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车信袋里只剩下一封信还没有送出去时,便想:我把这最后的一封信送完,就马上去递交辞呈。
然而这封信由于被雨水打湿,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还是没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由于这将是他邮差生涯送出的最后一封信。所以清水发誓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东打听西询问。好不容易才在黄昏的时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来,这是一封录取通知书,被录取的年轻人已经焦急地等待好多天了。当年轻人终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激动地和父母拥抱在了一起。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体会到了邮差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即使是简单的几行字,也可能给收信人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喜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份工作啊!我怎么能够辞职呢?”
在这以后,清水更多地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和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不再觉得乏味与厌倦,他深深地领悟了这个职业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他一千就是25年。
从30岁当邮差到55岁,清水创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纪录。他在得到人们普遍尊重的同时,也于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见和嘉奖。
可见,使命感是一个人积极工作的内在动力。找到了心中的使命感,明白了工作的意义,你就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下文中的费兰德就这样做了,他也获得了成功。
当费兰德是一个还不到13岁的少年时,他就要求自己将来一定要有所作为。谁会想到,一个未满13岁的孩子竟会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可思议地定在纽约大都会街区铁路公司总裁的位置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费兰德从13岁开始就与一伙人一起为城市运送冰块。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他总是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并且想尽办法向铁路工作靠拢。
18岁那年,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了铁路行业,在长岛铁路公司的夜行货车上当一名装卸工,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尽管每天的工作又脏又累,但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快乐的学习心态,因此受到上司的赏识,被安排到铁路上,开始了检查铁轨和路基的工作。虽然每天只能赚1美元,但费兰德觉得他已经在向铁路公司总裁的职位迈进了。
随后,他又被调到铁路扳道工的岗位上。在这里,他仍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并利用空闲时间帮主管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认为这样可以学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后来,他回忆说:“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不得不工作到午夜十一二点钟,才能统计出各种关于火车的赢利与支出、发动机耗量与运转情况等相关数据。但也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我迅速地掌握了铁路各个部门具体运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这种途径,我对这一行业所有部门的情况了如指掌。”
尽管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费兰德一直在不停地调换工作部门,但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铁路知识。很快,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现在,费兰德已是公司的总裁,他依旧废寝忘食地工作。他每天负责指挥运送100万乘客,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交通事故。
弗兰德的成功向我们证明:对于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员工而言,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也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
工作是一个体现价值的机会,应该是一种幸福的差事,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它当作苦役呢?有些人抱怨工作本身太枯燥,然而,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这些人自己身上。
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使命,并努力从工作中发掘自身的价值,你就会发现工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乐事,而不是惹人烦恼的苦役。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是你需要工作,而不是工作需要你。带着这样的思想去工作,你才能真正成为敬业的员工。
成功絮语
如果你能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使命,并努力从工作中发掘自身的价值,你就会发现工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乐事,而不是惹人烦恼的苦役。
P38-42
用思想指导工作
以智慧成就辉煌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一起到同一家公司工作,同样的起点,同样的岗位,但是,几年之后,两个人之间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一个人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受到老板的器重;而另一个人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工作上碌碌无为,总是不见起色……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禀赋都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人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是思想!一个人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他自己思想所成就的最直接的结果。在一个已经被各种条条框框所规范的世界里,失去思想的进步与突破将意味着彻底毁灭。
美国经营大师巴菲特曾说过这样的话:“榨出我1克脑汁,再加上16000元,我就可以创造出1000万的价值。”可见会思想具有何等重大的价值。
一个人没有技能,可以拜师学艺;没有知识,可以求学问道:没有金钱,可以筹借贷款……但一个人如果不善于思想,一切都无从谈起。
思想即头脑,思想即智慧,思想即用心……人之所以比机器高明,就是因为人在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有自己的思想,包括想法、创意、挑战、主动,等等,正是这一区别成就了人在工作中特有的价值。
过去,大多数企业里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只要员工动手工作就可以了。而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的熟练工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工作的新型员工。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对他的员工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体力,而是需要你带着你的思想来工作。”的确,一名优秀员工绝不是那种只知勤勤恳恳、循规蹈矩地工作的人,而是带着自己的思想、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去工作的人。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员工仅仅做到本本分分地完成工作、尽职尽责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已经远远不够。新时代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只有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的作用,不断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观念,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受企业欢迎的金牌员工。
因此,带着思想来工作,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缺乏思想、缺乏创意、缺乏头脑,就创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不了高效率的要求,甚至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职场上的任何业绩,终将被淘汰出局。
本书围绕“带着思想来工作”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双向推演和论证。在你仔细阅读后,相信你会发现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还是公司员工的个人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工具书。希望本书能够激发出你的思想力量,在人生和职场生涯中助你披荆斩棘、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