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皇帝也是人(富有个性的紫禁城主人明代卷)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范捷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明朝的历史厚重而富有特色,其主角是明代的历朝帝王。他们中有的创造出辉煌的基业,有的则平淡无奇,有的甚至昏庸暴虐,但他们毕竟演绎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本书向你展现了明朝皇帝与普通人相同或者相近的一面,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为了解那段历史增加新的视点。

内容推荐

明、清的历史厚重而富有特色,其主角无疑是两代的历朝帝王。尽管他们中有的创造出辉煌的基业,有的则平淡无奇,有的甚至昏庸暴虐,但他们毕竟演绎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是紫禁城不可或缺的主人。

由于宫墙相隔,人们似乎总鲜见帝王的真容,常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其“神化”,把他们想象得是那样与众不同。实际上他们也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着鲜活的个性,有着属于自己的喜好和情感。本书即着眼于此,展现皇帝与普通人相同或者相近的一面,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为了解那段历史增加新的视点。

目录

一、“嫉恶如仇”的朱元璋(明太祖·洪武·在位三十一年)

 “没面子”和“要面子”

 “鬼聪明”和“大志向”

 “嫉恶如仇”与“滥杀人”

二、“铁石心肠”的朱棣(明成祖·永乐·在位二十二年)

 “被逼无奈”还是“蓄谋已久”

 “铁石心肠”和“优柔寡断”

 “开放”与“封闭”

三、“宽厚仁慈”的朱高炽(明仁宗·洪熙·在位一年)

 以德报怨,宽容大度

 拨乱反正,锐意改革

 体恤百姓,从谏如流

四、“息事宁人”的朱瞻基(明宣宗·宣德·在位十年)

 千般宠爱,不负期望

 化解矛盾,息事宁人

 “促织”“泼墨”,性情中人

五、“感情专一”的朱祁镇(明英宗·正统天顺·在位二十二年)

 孺子继位,太监擅权

 凄美爱情,恒久弥长

 痛定思痛,光彩谢幕

六、“心胸狭窄”的朱祁钰(明代宗·景泰·在位八年)

 平淡出世,天赐机遇

 反对“南迁”,力主“抗战”

 兄弟反目,祸起萧墙

七、“受制于人”的朱见深(明宪宗·成化·在位二十三年)

 年少历变,生母争“嫡”

 “恋母情结”,万氏擅权

 重用宦官,皇权旁落

八、“勤勉敬业”的朱祐樘(明孝宗·弘治·在位十八年)

 童年坎坷,聪慧好学

 知恩图报,除佞任贤

 善待群臣,淡泊女色

九、“离经叛道”的朱厚照(明武宗·正德·在位十六年)

 不专读书,迷恋骑射

 寡问朝政,“八虎”作伥

 肆无忌惮,临终追悔

十、“疑神弄鬼”的朱厚熄(明世宗·嘉靖·在位四十五年)

 天降“馅饼”,掰哧“名分”

 猜忌跋扈,反复无常

 热衷斋醮,佞臣当道

十一、“乐得清闲”的朱载厘(明穆宗·隆庆·在位六年)

 命运多舛,好事多磨

 无为而治,任由发展

 及时行乐,随遇而安

十二、“贪得无厌”的朱翊钧(明神宗·万历·在位四十八年)

 受控于臣,心生忌恨

 懒散拖沓,纸醉金迷

 贪财好货,横征暴敛

十三、“无缘天命”的朱常洛(明光宗·泰昌·在位一年)

 出身“卑微”,立储艰难

 “梃击案”发,提心吊胆

 承继大统,“红丸”催命

十四、“不务正业”的朱由校(明熹宗·天启·在位七年)

 “移宫案”生,乱中继位

 党争纷起,客魏擅权

 超级“玩主”,不学无术

十五、“回天无力”的朱由检(明思宗·崇祯·在位十七年)

 剪除“客魏”,顺乎民心

 刚愎自用,用人不专

 苦闷孤独,回天乏力

试读章节

“嫉恶如仇”与“滥杀人”

朱元璋苦大仇深,特别痛恨万恶的旧社会。而旧社会的万恶之首是大小贪官,朱元璋上台后,首先也是始终坚持的是向贪官开刀,“嫉恶如仇”,从这点来说,他保持了劳动人民的“立场”和“本色”,是个很让人敬佩的人。

我们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似乎总有一种“误区”,那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成功了则被归入地主阶级的阵营,而失败了或最终没有登上帝位的则成了劳动人民的代表,有些文学作品甚至把后者描述成为历史的巨人。这里不去评价这种观点的对错与优劣,因为说得不合适可能会有人跟你急,甚至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我们只是说一些现象,不少地主阶级的代表,比如李世民、赵匡胤、还有朱元璋,登基后确实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整顿吏治,惩治贪官,扬一世清风:自己生活也很简朴,有时甚至到了很苛刻的地步;而有些农民起义的头领,比如洪秀全,生活很奢侈,住深宅大院,坐轿要三十二人来抬,官员享有特权,人与人很不平等:李白成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但他的部将刘宗敏一进城就把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给“睡”了,弄得吴“冲冠一怒为红颜”,引进了清兵,“闯王”的政权迅即瓦解。

朱元璋打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自从参加红巾军就暗暗发誓,自己一旦出人头地,一定要杀尽天下贪官。他登基后果未食言,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朱元璋规定,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一次他发现御史宇文桂身藏十余封拉关系拍马屁私托求进的信件,立即派人对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从上到下贪污腐败现象极其严重,他龙颜大怒,立即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贷。”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六十两白银是死罪的坎儿,不知朱大人是怎么度量的,古代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六十两银可以说是芝麻点儿的小数,可见其处置的严厉。

朱元璋惩治贪官可不是拿几个“小萝卜头”开刀,摆摆样子,而是从身边的重臣查起,杀一儆百。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执掌权力的大都是跟随朱大人造反起家的功臣及留用的元朝旧吏,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对这些人一点儿不讲情面,毫不手软。洪武十五年(1382年),户部官员与地方官府勾结,采取预先空白报表盖印后私自填充虚假支出营私舞弊,朱元璋发现后,将各地衙门管印的长官全部处死:副长官打百棍边疆充军。三年后查出户部侍郎郭桓和各司郎中、员外郎与各地到中央缴纳课税的官员结成贪污团伙,采取多收少纳、捏报侵欺手段贪污国库物资折合粮食达两千四百万石,朱元璋将这些贪官统统处死。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户部尚书赵勉伙同老婆受贿十几万银两东窗事发,结果夫妻双双成为刀下鬼。洪武十六年(1383年),刑部尚书开济接受一死囚家贿银万两。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还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钱物,导致一家二十口人全部自杀。洪武十九年(1386年),刑部郎中、员外郎受贿虚报死亡并私放两死囚。这些贪官均被朱元璋斩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工部许多官员借营建宫廷之机。采取虚报工匠工役人数天数多领工银,发放时克扣工匠银两私吞。朱元璋在一次突击检查中查处侍郎韩铎、李桢贪污受贿案,并带出中央专门派去监督工部的工科给事中。同年,兵部侍郎王志把征兵当作生财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袭军户所送贿银达二十三万两,朱元璋将其都送上了断头台。洪武十九年(1386年),礼部侍郎章祥伙同员外郎辛钦侵吞皇帝赏赐公主婚礼的银两,被朱元璋捉了个正着。

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吏,专设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职位。但这些部门也出现腐败,洪武十九年(1386年),都察院御史刘志仁奉命去淮安处理一宗案件,到达后故意拖着不审,吃了原告吃被告,勒索两家许多钱物,还诱奸良家民女,被朱元璋处死。查出六科有六十一个给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贪污受贿行为,朱元璋一一做了处理。

为了严惩贪官,朱元璋采用酷刑,发明“剥皮实草”。他认为对贪官斩首太便宜了,要采取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并发明了“剥皮实草”的酷刑,即把贪官拉到府、州、县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被处死贪官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官员不要重蹈覆辙。这说起来确实有点儿不“人道”,但能看出朱大人惩治贪官的决心和力度。

朱元璋对自己的贴己也不姑息,为了培养年轻干部,明代专门设立国子监,为没有入仕的年青人提供升迁的机会。朱元璋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但洪武十九年(1386年),他派出大批进士和监生下基层查勘水灾,结果有一百四十一人接受宴请、收受银钞和土特产品。朱元璋在斩杀他们时伤心得连连叹气。

为使反腐倡廉形成制度,朱元璋组织制定肃贪的法律文书《大诰》。用将近两年的时间编纂而成,主要记载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还有他对贪官的责问、办案方法及处置手段等。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广泛宣传此文书,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朱元璋惩治贪官,其决心之大、下手之狠、所惩贪官职务之高、法制之健全,堪称中国历朝历代之最,绝少有人能与之相比。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他的“苦出身”,是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在起着作用。但是,朱元璋的反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他的一己之力,凭着他在朝廷中的威望,他主观上想开创一个政清民和的世界,每一个官员都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可这只是一种理想,或者说是一种幻想,特别是他当时所处的时代。他晚年深为感叹:“为何贪官如此之多,早晨杀了,晚上又生一拨。”其实腐败的最终基础是制度,专制制度不改变,腐败是根除不了的,贪官也无法禁绝,这是朱大人所认识不到的,但他的勇气和执著令人称道。P16-1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