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凋落,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灾情就是命令!短短几天,数十万救援大军奔赴灾区,中华民族谱写着一曲抵御天灾的壮歌!
北京《法制晚报》从5月13日开设“汶川特大地震”专题报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本书为“法晚”记者在一个个救援现场的亲身经历!带给你最真实的救援现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震痛记忆(5.12汶川地震记者亲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法制晚报社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凋落,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灾情就是命令!短短几天,数十万救援大军奔赴灾区,中华民族谱写着一曲抵御天灾的壮歌! 北京《法制晚报》从5月13日开设“汶川特大地震”专题报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本书为“法晚”记者在一个个救援现场的亲身经历!带给你最真实的救援现场! 内容推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凋落,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灾情就是命令!短短几天,数十万救援大军奔赴灾区,中华民族谱写着一曲抵御天灾的壮歌! 报道灾区人民的痛与难、情与泪是新闻人的使命和职责。北京《法制晚报》从5月13日开设“汶川特大地震”专题报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在这场特大灾害面前,“法晚”记者不畏生命危险,先后有22名记者深入四川各重要的地震灾区现场。在都江堰、在理县、在汶川、在北川、在平武,在不通公路的小山村,在一个个救援现场都能看到“法晚”记者的身影。 截止6月10日累计发稿295个版,刊发新闻图片416幅。 目录 第一篇 是记者,但首先是救援者 第二篇 手脚并用爬过40里山路 第三篇 母亲将儿子托付给记者 第四篇 听天由命的记者 第五篇 6级余震,电脑在桌子上蹦了起来 第六篇 千人大营救 第七篇 经历4次余震3次塌方,拿脚“量”新闻 第八篇 翻越两座山,徒步4小时为婴儿送奶粉 第九篇 成都到彭州,记者搭上运尸车 第十篇 五姐妹含泪守候大龙潭 第十一篇 余震,让人们同时拥有敏感与坚强 第十二篇 唐家山下,等待泄洪 第十三篇 5天换了3个地方住 第十四篇 堆满鲜花的广场 第十五篇 “我叫悲痛,她爸爸叫思念。” 第十六篇 地表在移动 第十七篇 逝去的孩子·悲伤的家·牺牲的志愿者 第十八篇 子弟兵带病上山,记者劝走留守老人 第十九篇 15名大人救出150个孩子 第二十篇 面对滑坡,是本能驱使我们往前冲 第二十一篇 “弹尽粮绝”的记者见到濒临绝境的灾民 第二十二篇 警戒线、北川中学、无名骨灰,守候洪水的日子 第二十三篇 在最好的国家登上最好的飞机 第二十四篇 有学生有职业女性,穿着套装就来干活 试读章节 身下是不停歇的余震,大地轰隆隆地响着,外面的山体滑坡也是哗啦啦的。陈昆说,每天睡觉都被这样的声音围绕,感觉非常恐怖。有的时候还会被余震震醒,起先很多人跑出帐篷避难,但后来,震就震吧,照样睡觉,尽管像是睡在摇篮里。人太乏了,也顾不上了。 第二天早上,吴海浪被推醒。睁眼睛一看,是罗晓琪。“我要撤了,你也快走吧。听说今天晚上还会下暴雨,这个地方就是一块死地。” 听说这事的罗晓琪,第一个就跑来告诉这个头天跟他一起经历了生死的记者。吴海浪听了,开始犹豫,好不容易进来的,放弃太可惜了。 跟后方联系。领导指示,撤,不能让记者承担风险。 吴海浪不甘心。他和陈昆约好了下午见面,跟部队一块出去。自己跑到了山上,想看看还有没有救援的。 后山上,四五具尸体躺在那里,散发着浓重的尸臭味。吴海浪看见一个受伤的妇女无助地躺在地上,她的儿子陪在旁边,一会儿亲妈妈一口,一会儿做个鬼脸,冲妈妈甜甜地笑着。“我真的被感动了,在到处都是腐尸的情况下,看见母子俩相依为命,笑的那么温馨,让你心里会有很阳光的感觉,让你觉得有种希望的味道。” 这个妇女名叫雷君,骨盆骨折了,小男孩叫刘毅,才4岁。孩子的父亲杳无音信。雷君说自己是在山上的村里被救下来的,正在等待直升机转运。 “现在这样能活一个算一个,帮我把孩子带出映秀吧!”了解了记者的情况后,雷君说。眼看着灾区人越来越少,她很担心4岁儿子的安全。 吴海浪说,像雷君这样的伤员,在映秀是会晚些被救援的。“虽然她的伤不至于致命,但因为里面缺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治疗。医生只能让她养着。”他也明白,如果一旦起了瘟疫,孩子和雷君都难逃一劫。 “我见不得这么可爱的小孩在病人和死人堆里待着。”吴海浪想到了很多带着孩子的危险因素,但闪念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雷君亲了儿子一下:“你跟着叔叔走吧。”大滴的泪水流了下来。这一别,也许就是生死两隔了。 为了让吴海浪安心,雷君还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请委托吴海浪将刘毅带出映秀,如因疾病意外发生不测,不予追究责任,与其无关。”背着孩子,4小时“爬”出映秀 陈昆以为自己看错了,尽管这一路上吴海浪总是不要命地干些让他意外的事情,但带个孩子回来,他觉得非同小可。 陈:“真的把孩子带走?” 吴:“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呆在死人堆里。” 陈:“我们一天多没吃东西了,回去的路你也知道。” 吴:…… 陈:“万一孩子妈妈出不来怎么办?” 吴:“……带回北京我养,就当收了个干儿子。” 吴海浪这最后一句话让陈昆感动得不行。“我觉得吴哥真够爷们儿!没结婚也打算养这个孩子。我想,我也养不起孩子,能做的就是这时候出点力!”陈昆对孩子说:“我来背你。” 背一个孩子出映秀,不是件容易事。山路塌方、泥石流、余震,一个人走这条路都危险重重。而身旁是峭壁、脚下是岷江,他们只能放慢脚步,紧张行走。大部分山路都需要手脚并用,这更增加了危险。“担着两条命,想想就后怕。”陈昆说。 接近两天没吃饭了,陈昆越来越没有了力气。孩子又不断地往下滑,每走几步就得往上托托。脚下几次打滑,陈昆吓得汗流浃背。 来时每每历险,最大的心理安慰就是那顶安全帽,看见山上不时地滚下巨石,陈昆从自己的头上把帽子摘下来,扣在了孩子脑袋上。然而不一会,“淘气包”就把帽子丢进了岷江。 山路上,曾被地震吓到的刘毅显露出“后遗症”,不停地喊:“大石头,垮了。”陈昆更加紧张,但他只是叮嘱孩子:“乖,闭上眼,别看。” 灾民空出书包帮助孩子渡天险 路上遇到灾民,刘毅都甜甜地笑着,非常招人喜欢。很多人都问陈昆:“这是你的孩子吗?”当明白真相后,灾民冲两个记者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人说愿意收养孩子,但被两个人拒绝了。 走了大半天,前方的路被新落下的大石挡住,如果要过去,必须双手扒着石头,侧身挪过。但这样,孩子便会被置于半空,万一孩子手一松,瞬间就会跌人大江。 两个人不敢冒险,待在原地左右为难。半小时过去了,天色渐渐发黑,两个人开始着急。这时候,后面过来一拨灾民,听说是记者背着灾民的孩子出去,特别感动。“你们太伟大了。”一个灾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说话的男子把身后的书包转过来,说:“用书包吧,把孩子装进去。”书包里是男子从家里收集出来的最后的家当,他把它们都倒掉,让孩子站在了里面,他把孩子背了起来。这不是最安全的建议,但别无他法,在灾区内,连捆绑固定孩子的绳子都找不到。 幸运的是,站在书包里的刘毅并不慌乱,老老实实地搂着那位男子的脖子。男子双手扶住石头,小心翼翼地过了这段天险,吴海浪接过孩子,又和陈昆轮流将孩子背出。P17-19 序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万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凋落,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灾情就是命令!短短几天,数十万救援大军奔赴灾区,中华民族谱写着一曲抵御天灾的壮歌! 报道灾区人民的痛与难、情与泪是新闻人的使命和职责。北京《法制晚报》从5月13日开设“汶川特大地震”专题报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在这场特大灾害面前,“法晚”记者不畏生命危险,先后有22名记者深入四川各重要的地震灾区现场。在都江堰、在理县、在汶川、在北川、在平武,在不通公路的小山村,在一个个救援现场都能看到“法晚”记者的身影。 截止6月10日累计发稿295个版,刊发新闻图片416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