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随园食单/中华文化经典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清)袁枚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译文】

谚语说:“什么女子配什么丈夫。”《礼记》说:“比拟一个人,必须以与他相同的一类人做比喻。”烹调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大凡做成一道菜,必须要有辅佐的材料相搭配。清淡菜肴,配清淡配料;浓烈菜式,配浓烈配料;菜肴柔和,配料也要柔和;菜式刚硬,配料也要刚硬,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其中有些食料,可以配荤的,也可以配素的,如蘑菇、鲜笋、冬瓜等;有的菜只能配荤的,不能配素的,如葱、韭、茴香、新蒜等。有的菜只能配素,不能配荤的,如芹菜、百合、刀豆等。常看到有人把蟹子粉放到燕窝里面,把百合放在鸡肉、猪肉里面,简直就是让远古时候的唐尧与西晋的苏峻对坐,太荒谬可笑了。但也有荤素互用很出效果的,比如炒荤菜时用素油,炒素菜时用荤油。

本身味道过于浓烈的东西,只适宜单独使用,不可与其他东西搭配。就好李绛、张居正一类精明强干的人,必须专用其长,才能人尽其才。食物中,鳗鱼、鳖、蟹、鲥鱼、牛羊肉等,都是只能单独食用,不可和其他东西搭配烹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东西的味道太浓厚,力道很大,但缺点也很多,需要用五味精心调和烹制,才能得到其美味,去其弊端。哪里还顾得上舍弃它的本味而另生枝节呢?南京人喜好用海参配甲鱼、鱼翅配蟹粉,我一见这种做法就要皱眉头。甲鱼、蟹粉的味道,不足以分给海参和鱼翅,而海参、鱼翅的弊端,却足以污染甲鱼和蟹粉。

火候须知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鸡蛋之类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鲜鱼、蚶蛤之类是也。肉起迟则红色变黑,鱼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鱼临食时,色白如玉,凝而不散者,活肉也;色白如粉,不相胶粘者,死肉也。明明鲜鱼,而使之不鲜,可恨已极。

色臭须知

目与鼻,口之邻也,亦口之媒介也。菜肴到目、到鼻,色臭便有不同。或净若秋云,或艳如琥珀,其芬芳之气,亦扑鼻而来,不必齿决之,舌尝之,而后知其妙也。然求色不可用糖炒,求香不可用香料。一涉粉饰便伤至味。

【译文】

烹煮之法,最讲究火候。有的东西需要猛火,如煎炒的菜肴,火弱了菜就会疲沓了。有的就需要慢火,像煨煮的东西,火猛食物就枯干了。有先用大火后用小火的,例如那些先烧好后再把汤汁收入菜中的食物,如果性子急一直用猛火,就会皮焦而里不熟。有越煮越嫩的,如像腰子、鸡蛋之类。有的食物稍微煮一下就是去7鲜嫩,如鲜鱼、蚶子、蛤蜊之类。烹煮肉类,起锅迟了,肉色就会由红色变成黑色。烹煮鱼类,起锅晚了,鱼肉就会由活肉就变死肉。烹煮时频繁打开锅盖,就会沫多而香味少。如果火灭了又重新点着烧,就会走油失去味道。道家炼丹必须反复九次才能炼成仙丹,儒家则既不做过头为行为的标准。做厨师的,如果能懂得火候.并且小心掌控,这就基本上掌握要领了。鱼临吃的时候,看起来色白如玉,凝而不松散的,一定是活肉;颜色如粉,松松散散的,一定是死肉。明明是鲜鱼,倒像烧死鱼一样,真是可恨之极。

眼睛和鼻子,都是口的近邻,也是口的媒介。美味的菜肴从眼看到鼻嗅,色彩与香味便与一般菜不同:有的像秋云一样明净,有的颜色艳丽如琥珀。芬芳诱人的气味扑鼻而来,不必非要牙齿咀嚼过,舌头品尝过,也可以知道它的美妙。然而追求菜品的色泽鲜艳,绝不能用糖炒,追求气味浓郁,也不能靠香料。一经刻意雕琢粉饰,就会伤及菜肴的正宗味道。P13-P15

目录

前言

须知单

戒单

海鲜单

江鲜单

特牲单

杂牲单

羽族单

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

杂素菜单

小菜单

点心单

饭粥单

茶酒单

序言

诗人美周公而日“笾豆有践”,恶凡伯而日“彼疏斯稗”。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非易言。《中庸》日:“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典论》日:“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古人进髻离肺,皆有法焉,未尝苟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圣人于一艺之微,其善取于人也如是。

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

或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日:“执柯以伐柯,其则不远。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若夫《说郛》所载饮食之书三十余种,眉公、笠翁,亦有陈言。曾亲试之,皆阏于鼻而蜇于口,大半陋儒附会,吾无取焉。

内容推荐

《随园食单/中华文化经典丛书》编著者袁枚。

《随园食单》主要是介绍江浙一带富有特色的饮食的制作方法,因此它是一本地域性的“江浙食单”。但其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海鲜、特牲、羽族、水族、素菜、点心、茶酒等等十四单,当时江浙人生活中各种类型的饮食几乎网罗殆尽。每一单罗列的品种也十分可观,例如《特牲单》就介绍了三十馀种菜肴,涉及到猪、牛、羊、鹿、獐、果子狸等牲畜与动物的许多烹饪方法;《点心单》介绍了面、饼、饺、馄饨、合子、馒头、面茶、粽子、汤团、糕、豆粥等五十馀种点心的做法。它集中了江浙厨师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烹饪经验,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由袁枚编著的《随园食单/中华文化经典丛书》是本食谱,主要介绍了江浙一带富有特色的饮食制作方法,但它又不是本一般意义上的食谱,不是单纯的烹饪技法书,其中颇多记事,间有思想的火花,而且文笔生动,故带有随笔性质,可读性较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