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孔子/六角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薛娜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人,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光辉声名,他有一些什么不同寻常的事迹,他提出了哪些深邃的充满智慧的思想,这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孔子少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育下,好学不倦。成年后做过小吏,50岁时担任高级官员,但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离开家乡周游列国14年。晚年返回鲁国后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六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干余年,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目录

第1章 孔子早年期

 一 孔门先辈

 二 圣人陬邑降生

 三 慈母孤身育子

 四 立志推行周礼

 五 谦谦君子好名声

 六 遇阳虎遭难堪

 七 少年初仕

 八 拜师襄学琴

 九 问礼于老子

 十 拜于苌弘

第2章 孔子仕鲁期

 一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 孔子适齐

 三 路遇阳虎

 四 仁政治鲁显成效

 五 断案有方

 六 夹谷会盟凯旋归

 七 孔子堕三都

 八 君不正, 臣奔他乡

第3章 孔子离鲁周游列国

 一 适卫的起起伏伏

 二 去陈途中

 三 返卫见南子

 四 过宋司马桓伐伐树

 五 陈蔡绝粮七日

 六 楚地拜访叶公

 七 楚国三隐士的嘲讽

 八 再次返卫正名

 九 踏上回家之路

 十 回鲁的生活

第4章 孔子授徒施教(一)

 一 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

 二 做得“好”与做得“对”

 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清贫颜回不易志

 五 与颜回谈“君子”与“仁”

 六 颜回好学

 七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八 曾子与“孝”

 九 杀猪教妻何为诚

第5章 孔子授徒施教(二)

 一 子路受教

 二 闵子骞的“孝”与“德”

 单衣顺母

 向孔子请教

 子骞辞官

 三 化解颛臾之战

 四 学与思相辅相成

 五 君子严于律己

 六 做真正的儒者

 七 宰予昼寝

 八 子游问孝

 九 君子周急不继富

第6章 孔子晚年

 一 归途作《猗兰操》

 二 文献整理

 《诗经》

 《书》

 《礼》

 《乐》

 《周易》

 三 编撰《春秋》

 四 圣人与他的学生

 颜回去世

 子路丧失

 五 巨星的陨落

 六 光浑照千古

附录孔子年表

试读章节

孔子,这位活动在公元前6-5世纪的著名人物,留给人们的实际印象已十分微薄了,但他的思想却在几千年的文化流传中日久弥新,愈发灿烂。

孔子的先辈们原是宋国贵族,在历史上曾享有很好的名声。而查看那个时代的史书,我们还可以知道,宋又是殷代贵族的后裔。从这点上来看,孔子也是有显赫的身世背景的,只是距离孔子这一代有些遥远罢了。而对于孔门的先辈以及自己的祖籍,孔子也是十分在意与怀念的,

所以,他临终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丘也,殷人也。”可以为证。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祖爷爷是孔防叔,而孔防叔的太爷爷即为孔父嘉,孔父嘉历任宋穆公、殇公两朝大司马,而孔父嘉的父亲正考父是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佐命大臣,职位皆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还是结束稍微有些枯燥的翻家谱的工作吧,总之一句话,孔子的先辈们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现在,我们来说说离孔子最近的一代人——其父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不大不小的武官,身材高大,勇猛过人,以孔武多方著称。而孔子的高大与魁梧显然是得到了老父亲的遗传。关于叔梁纥的武力,《左传》中曾两次提到他的战绩:

鲁襄公十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围攻逼阳,.叔梁纥随同鲁军参加攻城。交战时,守卫逼阳的军队挺身坚守,各诸侯联军久攻不克。

逼阳城头设有两重门,一个为晨夕开合之门,另一个为悬门,高设其上。利用这个构造的特点,逼阳人打开晨夕之门,诱惑诸侯联军进城,等联军进城之后猛然拉下悬门,想来个关门打狗。这个主意不错,因为成功率很高。但是,就在悬门落下的那个瞬间,叔梁纥识破敌军的诡计,怒喝一声,举起双臂托住了正在下落的悬门,使得几乎陷入绝境的入城将士及时撤退出来。时局一下子扭转过来,晋国惨败而归。这一举可是震惊四野啊,想想,那可是千斤重的城门啊,可见叔梁纥的力气不是一般的大哦。

鲁襄公十七年,齐国侵犯鲁国,六十多岁的叔梁纥和其他两名鲁国将领,率领三百将士,打退了齐国的侵扰。六十多岁的老将,还能如此骁勇善战,真是了不得啊。

说完叔梁纥的战绩,下面我们说说他的家庭情况。

叔梁纥的第一任夫人施氏,一连生了九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二夫人生是生了个儿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不幸的是,病足,也就是腿脚不好。按照当时的风俗讲究,病足是不能祭祀祖先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六十岁的叔梁纥续娶了第三位夫人,也就是孔子的母亲。

P3-4

序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入,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后人都尊称他为“孔夫子”、“夫子”。

孔子与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间的每一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直到今天,特别是近几年掀起的国学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儒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来。

孔子是一位揭示人生真谛的伟大哲人。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思想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政治方面,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特别强调“仁”。有人做过统计,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中,有109处提到“仁”。可见,“仁政”学说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何为“仁”?孔子对“仁”的解释就是爱人,具体来说,“仁”就是孝悌和忠恕。《论语》中孔子与学生多次论“孝”,孔子认为,孝悌是家庭生活中最大的事,作为君子,就应该对长辈孝(尊敬、服从、使他们感到满意),对平辈和下辈悌(友爱);而忠恕思想则是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简单来说,就是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此外,孔子的“仁”还要求统治阶级互相友爱、互相合作。同时,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用仁政思想治理国家,不要过度剥削人民。在孔子四年短暂的仕鲁期间,充分发挥“仁政”思想,尊敬君主,体恤百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真诚地把人当人,珍惜和爱护人的生命,从而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境界,进而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这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了一生。

孔子的另一主要成就体现在教育方面。授徒讲学、创办私学,是孔子一生最为重大、也是他最为主要的事情,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14: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