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其林家族看来纯粹是私人的家族历史,已经成为法国人的共同财富,重现米其林王朝长达150多年的独特企业文化,解读轮胎巨人跻身世界大企业行列背后的故事,揭示企业青春永驻的奥秘。
米其林的历史是一段堪称典范的传奇,是一部非比寻常的工业史诗。书中再现了米其林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带来的辉煌和成功的营销范例。10余名高管首次走到台前,坦陈与米其林融为一体的个人生活、工作经历,以及对企业掌门人的评价,披露了一个国际性大企业幕后的故事。作为法新社记者,作者以其职业的敏感和严谨也为解读米其林传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从偏僻乡镇小厂到全球轮胎帝国!
米其林的历史是一段堪称典范的传奇,是一部非比寻常的工业史诗。书中再现了米其林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带来的辉煌和成功的营销范例。10余名高管首次走到台前,坦陈与米其林融为一体的个人生活、工作经历,以及对企业掌门人的评价,披露了一个国际性大企业幕后的故事。作为法新社记者,作者以其职业的敏感和严谨也为解读米其林传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果敢的兄弟俩
米其林公司的保险箱内锁着许多有关企业历史和米其林家族历史的档案,但大部分都不对外公开。由于正式资料缺乏,所以很难绘出米其林家族起源的完整的谱系树。不过,虽然米其林家族在此方面非常低调,我们还是可以说,在米其林家族看来纯粹是私人的家族历史,已经成为法国人的共同遗产。
不过,米其林家族与美国的大老板们还是不同的。在美国这个白军兴家(self made men)、一代便能发达的新兴国家,大老板们创业时大都默默无闻,而米其林家族则有着古老的历史。勒内·米克尔(Ren6Miqucl)在他参考了大量资料后写成的著作《米其林王朝》中,详细地阐述米其林家族的起源,一直追溯到15世纪,但其中还是有着某些不确定的地方。他认为,米其林家族开始时有商人、画家,也有公证入。他向上推算了七代,用以证实米其林家族在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有着一位“无可争议的祖先”,“路易·米其林,巴黎沙特菜(chatelet)的公证人,王宫马厩总管,国王的顾问”,是一位严正、对主虔诚的人物。在这一时期之前的家族分支,由于缺乏出生证明,所以无法再加以证实。不过,米其林家族的祖先们在14世纪未曾经出现在特鲁瓦(Troves)的档案中,是泥瓦匠。他们的后代后来成为商人,法律顾问,一步步往上爬,跻身富裕阶级行列,曾在朗格勒(Langres)、普罗万(Provins)和巴黎居住。米克尔认为米其林家族在18世纪的谱系已经比较清楚,公证人让·米其林(Jean Michelin)是国王的顾问,圣梅达尔(saint-Medard)的教会执事。他身上已经具有朴素、节制的美好品德,这些品德,在100多年以后,同样在米其林企业的创始人之一爱德华·米其林身上以及爱德华的孙子弗朗索瓦身上出现。
米其林家族的直系祖先路易·米其林出生在1750年左右,他是公证人,国王的顾问,王宫马厩总管,他的孙子于勒·米其林(Jules Michelin,1817-1870)是海关职员、画家。于勒有两个儿子,爱德华(1859-1940)和安德烈(1853-1931)。爱德华和安德烈两人死后被合葬在奥西讷(orcines)公墓的一块墓地中。奥西讷是一个小村庄,位于克莱蒙费朗北部七公里、通往蓬日博的公路边。同样在这个家族的墓穴中,如今还长眠着米其林创始人爱德华的曾孙小爱德华。
勒内·米克尔认为,两位米其林企业创始人和他们的姐妹玛丽(Marie,1856-1953,其夫是奠里斯·奥韦特[Maurice Hauvette])传下来的米其林家族后代大概有500位。就像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米其林家族出现多次交叉婚姻,特别是安德烈与爱德华两人更为明显。兄弟俩都娶了沃尔夫(wolff)家族的女儿为妻:爱德华娶了玛丽·泰蕾兹(Marie-Therese);安德烈娶了索菲(Sophie),在索菲死后又娶了让娜·沃尔夫(Jeanne wolff)。应该说这些联姻在米其林家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正是通过联姻,兄弟俩从三姐妹的父亲那里汲取了大量有关公司运作、员工参与方式方面的在那个时代来说相当先进的思想。三姐妹的父亲是工业家奥古斯特·沃尔夫(Auguste wolff),与一位名叫卡米耶·普莱叶尔(camille Pleyel)的人合伙开有一家钢琴制造厂。
不过,揭开米其林工厂诞生序幕的奥弗涅(Auvergne)橡胶生产在早先便已经开始了。爱德华·多布雷(色douard Daubree,1797-1864)是阿列河(Allier)河岸拉沃尔(LaVaur)的甜菜加工商,拉沃尔靠近多姆山省(Puy-de-Dome)的马特尔-德-维尔(Manres-de-veyre)。1829年10月14日,爱德华·多布雷娶了苏格兰的伊丽莎白·普格·巴克(Elisabeth Pugh Barker)。从米其林企业的正史来看,伊丽莎白将橡胶引进拉沃尔地区,生产小孩玩的橡胶弹球。年轻的伊丽莎白有一位叔叔名叫查理·麦金托什(charles Macintosh),是一位苏格兰化学家,他在全世界首次成功地将橡胶分解成苯,因其纺织业中的防水技术而为世人所知。在多布雷家族的制糖厂被阿列河的一次洪水摧毁后,爱德华对在学校销售很好的弹球和橡皮产生了兴趣。为了继续他的创业冒险活动,他叫上了表兄弟阿里斯蒂德·巴比埃(Aristide Barbier,1800-1863),离开了马特尔-德-维尔,与后者一起1831年在克莱蒙费朗合伙开办了一家新的企业。
表兄弟俩在1863年建立了“巴比埃多布雷合伙公司(Barbier Daubree et cie)”,公司性质为两合股份公司。之后不久,米其林企业也选择了这种性质的公司形式,从而保证了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高度自由,而且理论上使得企业不遭受恶意的公开出价收购。表兄弟俩在橡胶上千得风生水起,确定了在接头、管件、灌溉水泵以及其他农业机器配件制造上的优势,这些也是他们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然而,阿单斯蒂德·巴比埃不久便去世了,家族企业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征兆,让人担心其财务上面临崩溃。接下来是一段短暂的插曲,企业由做公证人的让-吉尔贝·比多(Jean-Gilbert Bideau)管理,后者被证明是一个蹩脚的管理者,结果在1886年引退。他给米其林家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企业眼看着就要:破产。320名员工只剩下30来位,而且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银行也拒绝给予任何新的贷款。不过,巴比埃家族因为阿代勒(Adele,1829-1898)在1852年4月嫁给了于勒·米其林而与米其林家族有着联系。阿代勒向她的大儿子安德烈(1853-1931)求助。已经成为工厂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安德烈是位工程师,中央艺术及手工制造学院毕业,曾在巴黎创办过一家金属构架企业,他被认为是领导这个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的最佳人选。他虽然在巴黎事务繁多(他以金属构架企业为基础,又开办了多家工厂,包括杜省[Doubs]的标致工厂和勒瓦卢瓦-佩雷[Levallois-Perret]的克莱芒[c16ment]自行车厂),但依然应邀在1886年来到克莱蒙费朗,接手经营不善的家族企业。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