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第1卷)(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以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泛览旧学,又勤于习武。抗战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笔从戎,跃马西南,尔后执教于当时的中央军校及金陵大学。先生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闲暇,芒鞋竹杖,遍历山川,访求大德,遭逢奇人异士甚夥,转益多师,皆助道行……

这本《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第1卷)(精)》是“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系列第1卷。

内容推荐

这本《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第1卷)(精)》是“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系列第7卷。

《南怀瑾选集(珍藏版第1卷)(精)》收录了《真人和假人》;《寂寞的享受》;《谁来了解你》;《爱与罪》;《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秃头的十字架》;《谁能忘情》;《花言巧语》;《三面镜子》;《可爱的小学生》;《吕端大事不糊涂》;《饮食男女》;《没有朋友的上帝》;《种瓜者》;《孔子的素描》;《五字串通五经》;《善知识与恶知识》;《老鼠生儿的孝道》;《无所适从的礼俗》等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再版记言

前言

学而第一

三言四语

语文的变与不变

四书五经的假面目

被忽视的道家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冤枉的一打

再论《论语》

学而有何乐

真人和假人

寂寞的享受

谁来了解你

爱与罪

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

秃头的十字架

谁能忘情

花言巧语

三面镜子

可爱的小学生

吕端大事不糊涂

饮食男女

没有朋友的上帝

种瓜者

孔子的素描

五字串通五经

善知识与恶知识

老鼠生儿的孝道

无所适从的礼俗

上帝的外婆是谁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多才多艺的子贡

诗的人生

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

大政治家的风范

星辰知多少

刘备上了曹操的当

从台风了解人生

圣人也势利吗?

悠美的情歌

诗的伟大

穷哉法治

孔子的自剖

车上的一课

以孝治天下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晚娘面孔难为人

孔子也会看相

是什么东西

异端与偏激

由养士到考试

天下英雄人彀中

千里求官只为财

治国难!齐家更难!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八佾第三

礼乐衣冠

泰山之旅

志在《春秋》

秉笔直书罪罪恶恶

承让领教

澹泊以明志

穷源溯本

心香一瓣诚则灵

拍灶君的马屁

量力而为谦虚好学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孔子的换心术

追的哲学

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

责备贤者

敲响了的活礼乐

衰世的通病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月是故乡明

照临万类的仁道

兼收并蓄见仁心

了知生死不相关

富贵不淫贫贱乐

敝屣功名尊道义

孔子四字禅

吉光片羽稍纵即逝

仁义值千金

孝子仁人不二门

仁者之言

公冶长第五

孔子选女婿

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立己易立人难

孔子要出国

孔门弟子画像

吾爱吾师

手倦抛书午梦长

人到无求品自高

推己及人难又难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

盖棺成定论

名臣的典范

玩物丧志

进退揖让之间

濯足沧浪哪得清

想得太过了

难得糊涂

不如归去

一乐也的对话

雍也第六

闲置帝王才

当皇帝的能受气

周富济贫

天生我才必有用

各有千秋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

李斯的老鼠哲学

不在愁中即病中

学问的鸿沟

知人之明

功成身退

圣人也有牢骚吗?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人性的基本问题

还是老虎可爱

楼下黄金楼上人

我误聪明

政治与宗教

不在山水之间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

君子可欺以其方

冲冠一“路”为红颜

此事古难全

述而第七

一肩挑尽古今愁

梦中的忧乐

道德仁艺

孔子的学费问题

刺激和诱导的教育法

千古艰难唯一死

男儿到此是英雄

南面王不易也

进步和退步

聪明人的玩具

谦虚和自信

时衰鬼弄人

虚字文章实事知

孔子的行谊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生活的艺术

凡圣之分

祈祷是求救的信号

要愁哪得工夫

光风霁月

泰伯第八

薄帝王而不为

贵为天子而友布衣

无愧平生事大难

冯道的故事

学问深时意气平

临大节而不可夺

怎样才算知识分子

文章自己的好

愚民政策

社会动乱之源

知人于微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人山唯恐不深的隐士

秀才未必知天下事

文化复兴运动

三代之治

民主乎?专制乎?

大禹和墨子

子罕第九

利害交关的生命意义

历史文化先驱

礼的变态

良冶之门多钝铁

古之学者为己

行为心理学

不见顶相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

大丈夫当如是乎?

解脱生死

卖不出去的无价宝

不落醉梦中

水流花谢两无情

女人未必皆祸水

学而有成之难

勿轻后学

高帽压人低

意气凌云

三达德的重心

圣人之道与才

赞元禅师与王安石

先进第十一

半部《论语》

素朴的美

知人论事

听话的颜回

孝子闵子骞

才命相妨的颜回

不问苍生问鬼神

生命的幽默

孔门弟子的素描

言语的艺术

子路的琴学入门

低昂失律的资质

儒家四相

颜回的空子贡的有

不着痕迹的善人

应机施教

死有重于泰山

历史人物典型的塑立

从政与求学

力挽狂澜的子路

谦谦君子的冉求

性天风月

春风化雨

颜渊第十二

天人合一

静的修养

乾坤马一毛

大光明与复礼

无所住心

身非我有

梦幻空花非真无

顿悟与渐修

司马牛的问题

四海之内皆兄弟

自知者明

众志成城

内外兼修之谓美

历代兴衰的趋势

继绝传薪

书画琴棋诗酒花

吃饭大如天

知人易自知难

相对的人为政治

能平不平的子路

理难清

完美之不易

上不正下便歪

风吹草动

闻人与贤达

修养上的三岔路口

樊迟问“知”“仁”

交友的艺术

子路第十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

才难

孔子要正什么名

问舍求田

斗屋升基之争

政治、经济、文化

仁德须加累积成

正己而后正人

闲话一句

风头主义的英雄

画龙点睛

是不是——士

有恒为成功之本

乡愿之见

国防第一

宪问第十四

侠隐中人——原宪

名利浓于酒

隐痛诗人——吴梅村

草泽中自有经纶

狼虎丛中安身

度德不量力

爱里生害

为政难做人更难

不学谓之贫

识人难识己更难

全才——智、清、勇、艺、礼

疑假疑真

挟兵自重

管鲍之交难

死生亦大矣

人尽其才

为正义而言

风云际会

为谁读书

称职的使者

宿将还山不论兵

思无邪

智、仁、勇

待人接物

夫子何为者

报怨与报德

存心自有天知

入山未必心安

大隐市朝

收场不易

不合时宜

圣人头痛的事

急功近利之徒

卫灵公第十五

又说一贯

使节的信条

长安居大不易

夏历与过年

时空问题

英雄无奈是多情

精神失落的病态

反求诸己

多为别人想一想

毁与誉

出入无车少马骑

小忍与大谋

几人忧道不忧贫

器小易盈

烫手的山芋

花果枝叶

季氏第十六

兴灭继绝

族姓的家谱

孔孟曾颜的通天谱

红蓝画线鬼哭神号

传统历史的资料

侵略者的遁词

老虎出笼珠宝完蛋

孔子与冉求政略的论辩

先知的预言

朋友之道

说话难难说话

谁人肯向死前休

怕的哲学

学问的条件

诗礼传家

称呼的礼节

阳货第十七

阳货的火腿

《三字经》与孔子

孔子与子路唱双簧

正反相依

重论诗教

面壁而立的悲叹

礼乐的基本精神

摆虚架子

古老文化社会的通病

患得患失

今古人物论

法尔如是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爱的回报——孝

麻将的学术思想

男人与女人

微子第十八

隐士与历史文化

众鸟高飞尽

王不留行

江山与美人

凤凰离乱不如鸡

处处关津处处寒

如此风波不可行

穷达行藏

时衰鬼弄人

周公遗训

子张第十九

有容德乃大

雕虫小技大有可观

学问无尽岁月难留

体相圆融用之不穷

交浅不言深

大行与小节

学与仕

办丧事不是演戏

难能可贵

继往开来

法律不外人情

成败论英雄

圣人无常师

宫墙外望

圣人心日月

欲赞无词

尧日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辨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乡党第十

《乡党》的歇后语

附录

孔学新语自序

孔学新语发凡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试读章节

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三四教授”。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哦,三四教授。”这句话含有非常轻视的意思。所谓“三四教授”就是教三民主义、四书五经的教授。他们在学校里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同军训教官一样,被学生另眼相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八、九年前,和一位国立大学教书的朋友谈起,问他怎么搞的,教得学生对三民主义如此反感?他说这件事没有办法。我认为不是没有办法,表示愿意代他教几个小时。后来有个机会,一位某大学的学生要我去参加他们开会,他说他们要开会讨论“中国文学的再革命”,听到这个题目,我说:“你们要搞这个东西?!我晚上来看看!”

我约了那位三民主义教授一起去参加。参加开会的都是调皮学生,他们激昂慷慨,说了一大篇话,最后要我讲话。我就告诉这些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革命”是什么意思。这所大学是国立的最高学府,在这里的青年知识分子,对它的意义不能不懂,要知道“革命”一词,出于我国最古老著作之一的《易经》,然后讲了许多理由。

我说,譬如中国文学自“五四运动”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几十年来亲眼所见,中国的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无可否认,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却从此一刀斩断了。什么原因呢?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

你们现在讲文学再革命,讲白话文学,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推行白话。在“五四运动”前后,一般人认为救这个国家,必须吸收新的知识,尤其要融会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于是老牌留学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因此认为中国所以不进步,是文字工具害了我们,尤其四书五经“子日、孔子日”一塌糊涂,非把这个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话文。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然现在的文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否则是莫辨雌雄。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二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的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当时提倡“五四运动”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

举例来讲,生活上每天必有的一件事——上厕所,我们小时候叫“出恭”,后来叫“解手”,现在叫“上一号”了,看看几十年来,变了好多。因此,我们翻开资料,对“五四运动”前后的白话文,现在看来,简直不通;到了现在的文章,说它不好吗?真好。好吗?文章看完了,价值也完了,多半没有保留的价值。将来怎样演变还不知道,所以你们为什么要文学再革命,我就不懂。

因此,文学革命,我没有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现在你们连“命”都还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吗?

我这番话一讲,他们听傻了。这个会后来也就搞不成了。无形中也把大专院校中这个小风波平息了。因此,我告诉那位教三民主义的朋友,一定替他教几个钟点课,因为大学生中,信仰坚强的固然很多,而对三民主义头痛的也大有人在。后来我去替这位朋友讲课,起初不讲三民主义,而讲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演变的原因道理。分析自上古到现在为什么变得这样,演变到后来,所以才有我们国父的三民主义出来,问同学对不对?对!有没有价值?有价值!所以要读三民主义,读了以后再加批评都可以,不能盲目地不去看它,就说这个三民主义是党八股。党八股你懂不懂?不懂就不能随便批评。这一来,引起他们读三民主义的兴趣了,这是我所经历的故事。

讲到四书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里讲推行复兴文化运动,而在外面,尤其是新的教育——国民义务教育施行以后,讨厌四书五经的情形,是无以复加了,而问题出在四书五经的孔孟思想被讲解错了。这不是现在才开始,从唐宋以后,乃至远从汉唐以来,许多要点,就一直讲解错了。p8-11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为其纲要,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梓行《论语别裁》,此先生文字首现于中国大陆,此后又有二十三种重要作品陆续推出,泽被读者,甲于书业。2003年7月,经先生和原出版单位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二十四种著述编成十卷,精装刊印,风行宇内。

辛卯之秋。值复旦大学出版社创业30周年,而中国大陆有先生之书亦二十余载矣,遂排印《论语别裁》线装限量本,古雅可宝,贡献书林。次年,经台湾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增入《庄子□□》、《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南怀瑾讲演录》、《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五书,与原十卷本合并,都为十二卷,重加校订,善为装帧,付梓行世。

《南怀瑾选集》珍藏版各卷收录情况如下:

第一卷:《论语别裁》

第二卷:《老子他说》、《孟子旁通》

第三卷:《庄子□□》

第四卷:《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

第五卷:《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第六卷:《禅海蠡测》、《禅话》、《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中国道教发展史略》

第七卷:《历史的经验》、《亦新亦旧的一代》、《中国文化泛言》

第八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第九卷:《金刚经说什么》、《楞严大义今释》

第十卷:《圆觉经略说》、《定慧初修》、《楞伽大义今释》

第十一卷:《原本大学微言》

第十二卷:《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复旦大学出版社谨识

2012年9月2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