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由孙显军编著,对《大戴礼记》成书及五个分阶段的传习进行了考证,并有重点地对卢辩、朱熹、杨简、吴澄、湛若水、孔广森、汪照、王聘珍等各个时期《大戴礼记》注疏代表作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
《<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由孙显军编著。
《大戴礼记》主要内容形成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晚期,最迟不晚于汉昭帝时期;与《礼记》同源,但更注重保存文献。卢植、郑玄对戴圣《礼记》进行了编辑、整理、注释,遂成为“三礼”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大戴礼记》则逐渐受到冷落。这是《大戴礼记》的成书期。魏晋而下迄至晚清,是古代《大戴礼记》的传习期,可划分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阶段。《<大戴礼记>诠释史考论》对《大戴礼记》成书及五个分阶段的传习进行了考证,并有重点地对卢辩、朱熹、杨简、吴澄、湛若水、孔广森、汪照、王聘珍等各个时期《大戴礼记》注疏代表作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