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推开宏观之窗(第3版)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韩秀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推开宏观之窗(第3版)》(作者韩秀云)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如果你对宏观经济不甚了解,但对企业和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却又日益旺盛,那么《推开宏观之窗》这本书,将用最浅显的方式,把您引入一个精彩而生动的宏观经济世界。”一本上至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下至职业经理人和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用得上的宏观经济启蒙读物。

内容推荐

  《推开宏观之窗(第3版)》是《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作者韩秀云的又一部经济知识普及作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身处现代社会,如果你不懂宏观经济知识,看不懂汇率、利率、税率的变化,不知道GDP、消费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就无法投资理财,无法选择职业,无法经营好企业,甚至无法调控好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推开宏观之窗(第3版)》作者认为,每个人、企业和国家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知识,了解一些经济规律,学会一些经济指标,进而可以自主判断出股市、商品市场、汇市、房地?市场的变化,顺应经济的大势,减少风险,保护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本书共23章,结合中国的国情、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的生活,将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生动浅显地展示给读者。作者旨在通过这本书,为读者打开通向宏观经济知识的一扇窗户,学习一些必备的宏观经济知识。

目录

第一章 推开宏观之窗

第二章 听宏观经济的故事

第三章 一国经济是怎样平衡的

第四章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

第六章 市场失灵

第七章 政府扮演的经济角色

第八章 财政财政有财方能行政

第九章 财政赤字和国债

第十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三农”问题

第十一章 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供给的

第十二章 信用是经济运行的基石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起什么作用

第十四章 央行治理经济的思路是什么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第十六章 金融市场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第十七章 从宏观视角看股市

第十八章 股市泡沫是怎样产生的

第十九章 金融风暴是如何形成的

第二十章 汇率是宏观中的宏观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出台

第二十二章 我国经济中的难点问题

第二十三章 懂宏观,多机遇,少风险

后记

推荐书目

试读章节

比如说,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动,是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一个宏观经济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大家都争着去银行存钱,那时银行的存款利率却很低。人们想法其实很简单:“要是不存钱,家里很多事情都解决不了。比如,孩子要上学,自己要上医疗保险,万一失业全家生活怎么过?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赡养、上医院看病等。”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只能把手里的钱攥得更紧。因为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好,所以都要存钱。

但是到了2l世纪初,或者说从2003年开始,人们纷纷把钱从银行中提出来,投入楼市、股市,投入实业,都想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赚点钱。为什么过去无论政府如何刺激消费、投资,人们硬是一毛不拔,而现在怎么拦都拦不住?楼价、股价、物价都在涨,可人们就是一窝蜂地去消费、投资、理财。

究竟是什么让百姓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当经济冷的时候,人们都不花钱,很多人曾这样说:我们投资实业吧,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投资股市吧,股价这么低迷;去做汇市吧,又没有经验,我们只能把钱攥在手里。

现在完全不同了,投资实业物价涨,投资股市股价涨,投资楼市楼价涨,把钱投到哪里都赚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经济热了,物价指数上去了,利率也开始提高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愿意消费、愿意买房、愿意投资,那是因为有利可图。

曾几何时,企业的日子不好过,银行的日子不好过,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物价指数很低,说明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利率如此低,说明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企业效益不好,百姓的收入不高,哪有钱消费?所以,当利率向下降的时候,物价指数向下降的时候,说明经济已经变冷了。

那么,经济变冷的时候,政府该怎么办?政府有三招儿,它告诉人们:你们去消费吧,我让银行给你们贷款,你们可以去买房,可以去买车,孩子上大学你们也可以到银行来贷款,你们还可以贷款去投资企业等。所有消费,银行都愿意给你们贷款,你们花钱吧!因为只有人们花钱,才能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买走,企业收回钱来才能继续生产,这是政府使出的第一招儿,它在刺激消费。

政府使的第二招儿就是加大投资力度。中央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末投资西部十大工程,修了三峡工程,建了京九铁路,还有许多高速公路,政府作了很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政府这样做是在告诉人们:你们来投资吧!这些都是有钱可赚的。大家都来投资吧!只有加大投资,我国经济才能持续高速增长。政府拉动经济的这一招儿,是在刺激投资。

政府使的第三招儿就是扩大出口。政府告诉企业家:你们出口吧,出口可以退税,很合算。它鼓励企业出口。当我们的企业把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的时候,人家买了我们的产品,钱就会流回国内,把我国经济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我国的经济增长加快了,我们每个人的收益就会增加。

所以,我们看到,在经济冷的时候,政府刺激经济有三个办法:一是鼓励消费,二是扩大投资,三是增加出口。所以,我们常听说,政府拉动经济增长有三大法宝:消费、投资、出口,说的就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三个基本手段。  在这三招儿刺激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终于被拉动起来。从2003年开始,已经保持了连续几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大家买房、买车、投资、炒股,可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如此红火,让外国人都红了眼,中国经济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想慢都慢不下来。经济洪流滚滚向前,这是20016年出现的盛况,想挡都挡不住。

面对这样的现状,政府又该如何呢?它同样还有三招儿:减少投资、提高利率、降低出口退税。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依然红火得很。

有人不明白就问了:为什么过去怎么让老百姓花钱,钱就是待在银行里不出去?现在政府再怎么提高利率,老百姓照样买楼炒股作投资?难道百姓就是想和政府对着干,或者政府就是不想让百姓赚钱?其实两者都不是。

我们说,这就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就是这样,它既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某届政府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以某个领导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说,政府在经济冷的时候,要拉动经济增长,这要看全国人民是否愿意跟上,企业是否愿意去投资,我们个人是否愿意去消费,我们企业的产品能不能打入国际市场。现在政府想让经济增长慢一点:楼价别涨太高了,股价别升太过了,物价别涨太快了,这些都能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吗?政府的政策意图一定要让老百姓能够接受,如果大家都不想去做的事情,政府也无能为力。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宏观经济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很多时候我们看政府在调控宏观经济,觉得政府的力量很强大。但是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政府的日,子是否也不好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政府的话,是不是也很为难?政府现在有很多困难,它难在钱虽然不少但就是不够花的。为什么政府的钱不够花呢?因为它的支出大于收入。政府的支出为什么这么大呢?因为政府要养活4000多万的公务员队伍,政府需要养军队、养公检法,政府需要扶助贫困地区,政府需要解决失业问题、解决农民问题,政府需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太多了。P4-6

序言

《推开宏观之窗》是一本普及宏观经济知识的书,它写于2003年中国经济大起之时。经过5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于是我在2008年,对本书第二版作了修订。该书印刷了十几万册,至今销量仍在不断攀升,可见国人对经济知识的渴求。时间又过去了3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我对该书作了第三次修订,希望读者能看到最新的内容,接受最新的知识。本书力图写得浅显一些,希望更多的人能读懂它。

2008年,美国爆发了席卷世界的金融海啸。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这个世界的金融系统一旦发生问题,立刻就会波及全球经济,世界各国都难以幸免。眼下美国经济虽然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美元还在贬值。

2009年,各国政府用印钞和发债的方式来救市,都想让本国经济走出这场危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货币的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的高企,以及人们手中财富的缩水。

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了。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借的债太多了,财政赤字巨大,政府没钱还债了,它们要求压缩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欧洲在动荡,欧元面临危机。

2011年,非洲国家发生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由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首先是埃及政府被推翻,接下来是利比亚的卡扎非政府,到处轰炸平民百姓而遭到盟军的炮轰。现在非洲多国处在一片动乱之中,这会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吗?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特大海啸,福岛核电站出现了核泄露,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和危机。日本经济将出现新的衰退。

在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政府全力以赴救市,2008年财政投入4万亿人民币,银行贷款9.5万亿元人民币,把我国经济拉了起来,2009年我国GDP达到8.7%的增长速度。到了2010年、金价涨、油价涨、原材料价格猛涨、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内经济过热的通货膨胀困扰着每一个人。政府该如何调控?我国的物价指数能降下来吗?如果CPI还在继续攀升,那人们手中的钱该怎么办?房价会掉下来吗?如果房价真的掉头向下,那我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吗?政府在短期内可以控制房价,但它能够改变房价的长期走势吗?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百姓可以多买一些黄金放着吗?人们都知道黄金价格在涨,但有谁知道黄金价格什么时候会跌?

大家都知道,人民币在升值,但它会升到什么程度,人民币升值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政府该怎么出招,企业该如何应对,国民又将如何面对?

今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从紧,中央银行拧紧了闸门,多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未来还会不断加息。企业从哪里找到钱?我国的钢铁、麇炭、电力等行业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未来宏观政策将如何变化,我国的经济走势如何,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员工的工资在涨,借钱的资金成本在上升,人民币在不断升值,都涨了,企业该怎么生存下去?

如果楼市调控了,投资实业没钱可赚,那大量的资金会流到哪里去?还有,预期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纷纷流进中国,准备抄底中国,大量热钱又会流到哪里去?试问,这两年中国的股市会有行情吗?如果有,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些问题,都需要读者懂一点宏观经济知识,你要学会看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利率、税率、汇率,知道政府宏观调控如何出招,知道经济周期是向上还是向下,面对通货膨胀你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本书就是告诉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首先需要你能够看得懂,其次还需要你作出合理的选择。  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了日本,仅次于美国。预计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国家。到那时,我国的国民素质需要提高,国人需要有经济头脑,要和崛起的大国相匹配。不懂宏观经济知识,你怎么理财,怎样抓住机会,怎样能在经济增长的大潮中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怎样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这辆快车?希望你能阅读这本书,推开一扇宏观经济之窗,推开一扇财富增长之窗。

韩秀云

2011年3月31日于北京清华大学

后记

《推开宏观之窗》成稿,如释重负。不知是为自己多年的夙愿有了初步的交代而欣慰,还是为书稿完成在中国经济即将腾飞时而激动。

把一个电视节目的录音稿件整理成书,本以为轻而易举,没想到竟用去五个多月的时间。这其中的自我挑战之多,绝不亚于录制电视节目时的困难。就连一个序言,区区千字文,竟然让我苦思冥想了许久都写不出来。

这才知写书的艰辛,才知教书的不易,才知读书的重要,才知道世界上做成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容易。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达到目标。

我深知,书稿仍然存在缺陷。它还难以完整再现课堂互动教学的精彩,也难以跟随课堂每天最新的信息更新,其中部分资料还不够翔实。但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我只能捧着这部书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让它与大家见面了。

应该说我最热爱的,是我教过的那数千名MBA和总裁班的学员们。是他们的激情,他们的求知欲,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苛刻挑剔,让我不敢懈怠,让我不断改进教学,让我有了写作的激情。本书脱胎于对他们多年教学的实践,他们是本书最想感谢的人。

电视媒体的力量之大,这是我从来不曾想到的。记得一位电视导演这样对我说过:“电视,是属于老百姓的艺术。”正是24集《宏观经济》电视节目的播出,使得我普及宏观经济教育的梦想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此,我非常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山东台《名家论坛》栏目组的邹群柱、侯纲、王锋、何雨先生,还有韩莉、高晓燕、孙今华小姐。感谢电视台的刘振海台长和赵维东副台长为我提供了这个舞台,还有那些辛勤的工作人员们。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无数观众可以坐在家里学到宏观经济知识,分享我多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也正是有了在电视讲稿基础上的修改与完善,才有了今天的《推开宏观之窗》。

特别要感谢装帧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两年前,他首次踏足MBA领域,为我设计了《最后一击——MBA论文选题、写作与答辩》一书的封面与版式,获得了MBA学员广泛的好评。这次听说我要写作经济学系列丛书,他欣然接受,令我非常感动。见到他那新添的白发和忙碌的身影,我心中又多了一分敬意和谢意。大师的手笔,使经济学理论的书籍有了文学色彩的封面,给本书增添了独特的风采。

更要感谢我的助手严雪刚,是他陪我走进演播室,策划了这部书稿。写作的全程是他陪我一起走过的,书中每一章的摘要都是他做的。我们挑灯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只是为了对读者有个交代。还要感谢他的妻子季成的理解,感谢他的父母帮他悉心照料幼儿海峻,让我们能开足马力,全力以赴。

想起女儿盛楠,让我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有几分愧对。为了写书,我常常忘了她的存在,以至在她回。国度假的日子里,我没有一天时间陪她。尽管女儿在国外学业忙碌、艰辛,她仍然不忘关心我的书稿,经常打来越洋电话,与我一起推敲书名,帮我一起选择封面的设计。看我如此执著,有一天她竟然这样对我说:“妈,我一定要把你写的书翻译到国外去。.”这真令我欣慰,看来女儿已经长大。

这里,还有一个我一直想感谢的人,是我的先生盛斌。还在女儿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家穷,他就趴在缝纫机上写书。他早年与张维迎合作一本《经济增长的国王》,之后又与冯仑合作中国第一部《中国国情报告》,早在我心中树立了榜样。当年家里的小饭桌上常聚集着樊纲、冯仑、胡鞍钢、张维迎等一群热血青年,那时的我总是扎着围裙,忙着在厨房里做饭给他们吃,但他们热烈讨论经济学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如今他们已经分别走进了学界、商界、政界,去实践各自理想中的经济学,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今天依然是我的榜样。

正是《宏观经济》电视节目的播出,让我与清华MBA的学生张益勇又恢复了联系。这位在经济日报社工作12年之久的资深编辑,当他得知我的《推开宏观之窗》即将完成之际,表示愿意在《经济日报》上连载本书的内容,随即又将书稿热情推荐给经济日报出版社。韩文高总编辑欣然接受了这部书稿,这是对我最大的信任与鼓励。

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钱大川先生,这个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编辑出版过很多精彩书籍的资深编辑看到这部书稿,和我产生了许多共鸣。和他交谈,犹如回到大学读书的年代,让我感到了亲切。正是他的理解与相知,才使本书能如此快地问世。他的废寝忘食,他的精益求精,他对书稿如此负责任的态度令我感动!

书稿能否被读者接受,尚待时间的检验。让我没想到的是,一部书稿如今竟然能以图书、报纸连载、电视播放和光盘这四种方式,同步在市场推出,与观众和读者朋友们见面。

更令我欣慰的是,在后记落笔之际,电视台的编导打电话告知,中共中央为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正在数个经济大省进行远程教育的试点,这24集《宏观经济》电视节目已经荣幸地入选培训教材系列。我无言以对,我只有一个心愿,让宏观经济的普及教育在中国传播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韩秀云

2003年5月26日于中央党校家中

书评(媒体评论)

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让多数人理解这种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为普通大众打开了宏观经济这扇窗。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

宏观经济学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但把艰深难懂的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道出,实属不易。本书就属于实属不易的那种。一切想学宏观经济学,或想对宏观经济问题有所理解的人,都可从读此书开始。

——樊纲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是经济原无论宏观微观,?斤都要计较;读此书却必须眼读心读,字字不能遗漏。

——冯仑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急需补充宏观经济知识。我相信此书能使读者大获裨益。

——胡祖六 高盛大中华区前任主席、董事总经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