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炮兵兴起
1.蒋介石四年学炮:三年学预科,一年养军马
1922年6月16日凌晨,突然“轰!轰!轰”,广州城北观音山麓的白云山、瘦狗岭等地响起了地动山裂的爆炸声,接着,不少炮弹飞向非常大总统府,纷纷落地爆炸,孙中山居住的粤秀楼也剧烈地摇晃起来。随后,四周枪声大作。
这宁静的广州城突然怎么啦?
原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密令城内的部队发动了谋杀孙中山的政变。
1921年4月,广州非常国会成立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相对立的中华民国正式政府,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陈炯明只是孙中山手下一名军事将领,怎么会如此大胆敢来炮轰总统府?老鼠拉楔子,后面有大头。它就是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
陈炯明本是个小秀才,投靠孙中山的革命党后才发达起来。但是势大之后就野心勃勃了,眼看南方政府要员并不是一条心,暗中与吴佩孚勾结,谋取两广巡阅使之职。这次趁着吴佩孚打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主控了北京政府之际,密令广州城内的粤军发动倒孙政变。
孙中山一直对陈炯明深信不疑。叛军炮轰总统府,令他猝不及防。在卫士的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他才穿m叛军包围,逃到长堤天字码头,登上附近的宝璧号军舰,再转登永丰舰,指挥各部讨伐陈炯明。
陈炯明虽然革命口号喊得响亮,但他的心思早被原粤军援桂中路军总指挥蒋介石冷眼洞察。他曾多次提醒孙中山“防小人”,孙中山用人则不疑,气得蒋介石愤而同了浙汀老家。谁知正当他四处游山玩水还排解不了官场落寞之时,6月18日,接到孙中山的亲信、国民党本部参议汪精卫从上海发来的电报:“惊悉粤变,尤幸总理无恙。”随即,孙中山也亲自发来的急电:“事紧急,盼速来。”陈炯明真面目暴露了,自己的话也应验了。于是§月25日,蒋介石从上海启程赶赴广州。
29日,他风尘仆仆地登上永丰舰。然后,以惯有的“反陈派”身份,高调与孙中山等人筹划如何讨伐叛军。孙中山则授权他全权指挥海上平叛战事。
在讨伐叛军作战之余,孙中山的亲信、手下们不时谈起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的大炮(其实是几门土炮)如何如何厉害,无不色变。这引起了蒋介石的关注,只要有空,就去与他们交谈,细细询问炮击情况,什么落点、瞄准、装填等等专业术语不少,一看就不是炮战外行;但他问及大炮爆炸范围、杀伤力等情况,却又似乎对炮击一无所知,完全是个啥都不懂的外行。
为什么蒋介石X寸敌方炮击总统府如此关注,且问话频频显露出“内行与外行”的矛盾?他之所以关注,并不是想去如何对付叛军的大炮,而是因他本人有着一段难忘的炮科学习经历,对大炮乃至炮战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在感情。
蒋介石去炮科学习,是他年轻时的奋斗史,是他的青春梦想,然而又充满了磨难和曲折,同时给他以深刻的心灵创痕。
蒋介石是浙江奉化溪口人,父亲是个盐贩子,在他8岁时去世。由于寡母的娇生惯养,蒋介石自小就养成了想干啥就要干啥的性格。1905年,由于带头闹学潮。19岁的他连续转了好几次学,最后到了宁波城进了箭金龙津学堂。学堂老师顾清廉同情革命党,向蒋介石第一次讲起了孙中山、《孙子兵法》、日本明治维新,并告戒说:“小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大清国,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日本肯定是个军事强国。既是军事强国,在军事训练方面,定有先进要诀。有志青年应该出洋到日本留学去军事。”于是,蒋介石立志学军事,并决心去日本留学。
1906年4月,蒋介石带着寡母凑来的费用,第一次踏上了日本国,满怀希望地准备进军校留学。谁知顿然碰壁。中国青年进日本军校,须要由大清国陆军部报送才行。蒋介石四处奔走,无奈始终被拒之门外,只好选了一所语言学校学日语,折腾到年底,才悻悻地返回国内。
第二年春,大清陆军部在保定创立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校前身),在各省招考学生。为了实现去日本留学的梦想,蒋介石带病报名考试,竟然被录取。在保定军校学习不到一年,1907年冬,陆军部宣布从学生中选派人员留曰学习陆军,但规定必须参加过在校日语班的学生才准报考。所谓日语班本是官家要员为安排子弟暗中设立的,蒋介石哪知这秘密班?并没有参加。眼看机会就要错过,于是向校方打报告,说明他曾在东京清华学校学过日语,请求准予报考留日生。报告送上去后,迟迟不见校方批准。就在蒋介石绝望的时候,临考试前一日深夜,一个教官提着灯笼来到他的寝室,喊道:“谁是蒋志清(蒋介石当时的名字),谁是蒋志清?”把他从睡梦中唤醒后通知说:“你明日可以参加留日生考试。”
蒋介石喜出望外。第二天参加了考试,并在放寒假前接到了考取通知。于是,他寒假不回家过年,高高兴兴地在保定玩了一个寒假。第二年春,他直接从保定启程出国,第二次踏上日本国土。
这一次他进人了东京的振武学校。
蒋介石满以为就此可以实现自己学习军事的理想了。然而,进了这振武学校,心又凉了一大半:这振武学校并不是日本正规军事学校。原来大清政府认为中国学生智力低下,就是到了日本,也不见得一下子学得了日本的东西,因此特办振武学校,作为留日生的预备学校;并且学生们须在此先学三年,毕业后再以士官候补生身份到日本军队实习一年,实习合格后才能升入正式的日本士官学校去学习军事。
蒋介石为振武学校第十一期预备生,学的是炮兵专科。这预科学校天天学语言,他早就会了,还有啥好学的?蒋介石于是转而与上次在日本时结识的浙江吴兴老乡陈其美密切来往起来,并由陈介绍加人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成了拿着大清学费而进行反清活动的革命党。学了语言,振武学校也不讲什么军事,天天做操,练习步伐,蒋介石干脆跟着陈其美,专门在浙籍同盟会员同学中进行活动,什么发传单、发展会员呀,啥都干,忙得不亦乐乎。
1910年冬,蒋介石终于从振武学校毕业了。12月5日,以士官候补生分配到驻扎在日本北海道新泻县高田镇的野炮兵第十三联队实习。在这里,蒋介石当了个二等兵。
尽管实习一年合格后才能升人日本士官学校,因为在预科学校没学什么东西,来到了炮兵联队,蒋介石又燃起了满怀的希望,认为这次总可以去参加军事训练,去学点开大炮的真本事了。谁知联队派他去喂养拖拉大炮的军马。蒋介石连大炮都没见着,就当了养马兵。以后,每天吃完早饭,就得到马厩里去。
因为天冷,蒋介石实习的任务,就是用禾草把马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擦热,使马浑身的血液都流通起来,早、晚各一次。北,海道的天气本来很冷,而他往往马还未被擦热,自己就已是全身汗水淋漓。这天天去擦马,连联队的大炮都没见着。
P1-3
第一章 炮兵兴起
蒋介石四年学炮:三年学预科,一年养军马
蒋介石请教书匠组建炮兵
陈诚四炮起家:“那几炮简直就是神炮”
蔡忠笏一炮炸死敌师长,被称为“一炮王”
蒋介石第一次有意识用炮:内行否决了外行
“全国炮兵统一”之谜
第二章 尴尬的出场
洋顾问“不要工资”,为蒋介石买炮
九一八事变是炮兵“惹”的“祸”
问题还是出在大清以来的老顽症上
江西“剿共”,大炮出了大力
陈诚整理炮兵,史文桂巧妙接旅长之职
“对日作战”演习,竟是一场超级游戏
第三章 初显神威
初上抗日战场,官兵喜忧参半
蔡忠笏与日军“斗法”,因醉酒被何应钦赶跑
日本亲王被击伤而亡,几十年后才公诸于世
记者差点惹大祸,炮阵连照片都刊了出来
第四章 杂牌与正牌
第一次参战,小营长受尽王牌军的冷遇
第二次参战,小营长被杂牌军当成“宝贝”
忻口炮战士气高昂,只牺牲一营长
太原保卫战:阎锡山丢光了所有的野炮
彭孟缉痛哭失声:“不怪鬼子强,只怪自己烂啊!”
逃命路上阻敌:“四天限期已到,我们必须走”
第五章 南京保卫战
“老炮兵”的“妙论”,被唐生智反驳
江阴要塞的守与弃,看不出上峰的“大智慧”
镇江要塞守备战,名小兵堵住日军舰队
打下日军飞机,领奖金却领到一纸撤退命令
要塞炮兵救了唐生智和他的长官部
第六章 徐州会战
汜水炮战:几门山炮打败鬼子几十门重炮
临沂之捷:“卡住”了板垣师团
台儿庄的炮战:“小杆面杖”显神威
“炮兵全连官兵各升一级”
对峙战局落入“久盘必跌”的危局
步兵不丢炮兵,张自忠救了两个炮兵营
炮兵发威,差点炸死了土肥原二
第七章 武汉会战
撤退路上的意外迫击炮战:两万炮弹随便打
半壁山守备战:老将靠躲术“获胜”
“不怕鬼子强,只怕炮不响”
三大炮兵群“腰击”闯关日舰
最后一道关卡,官兵全部不战而逃
第八章 战略相持
两位“老炮兵”弄巧成拙,南昌守备战竟然无炮
大炮瞄向了校门,炮校总队长要教育长下台
大炮没用上,日军就退跑了
撂下妻子没安葬,飞赴昆仑关指挥炮战
小连长在昆仑关的荣辱遭遇
硬是造不出自己的大炮
炮兵两创奇迹:一次炸毙敌旅团长,一次击毁架敌机
胡宗南与炮兵的荒诞故事
炮兵指挥官的尴尬:手下没有一炮一卒
第九章 对日宣战之后
炮兵安放在哪里之争:炮兵指挥官甘心当哑巴
两炮打得鬼子从宜昌“撤退”
第三次长沙会战:炮弹片折断了军长手中的筷子
炮科出身的军长把炮营全部丢光
史迪威练中国兵,“大炮随便给”
丛林炮战的奇遇:煮咖啡、日本兵与美国大兵
常德城的死里逃生记
第十章 豫湘桂会战
千里溃逃不丢“爱人”,没背景的被“孙悟空”一棍打死
三驾马车“守”长沙,大炮全丢光
衡阳坚守40天,大炮没炮弹
桂林炮兵全丢,柳州炮兵全逃
滇西炮兵敢死队:把敌堡垒炸飞上天
智取回龙山,“步兵指挥炮兵”
第十一章 豫西鄂北会战
大水冲了龙王庙,野炮营被美军飞机炸掉
老河口作战,炮弹正好落在鬼子菜盆里
西峡口之战:乱打也炸得鬼子满天飞
炮兵受降:收缴日军火炮门
有钱和没钱惹出的祸:流血者流泪
第十二章 国军炮兵的衰落
快速纵队惊魂记:“共军咋比鬼子还强大啊”
“何大炮”战死,炮兵自己人也轰
“王是三横王、观是观世音的观,洲是五大洲的洲”
炮弹射出去后,会在头顶上爆炸
炮兵狼狈撤离延安,何文鼎被蒋介石骂:“怕死,无耻!”
“空降”团长被算计,有硬后台也遭打压
从“高级屋顶观察员”到“逃跑的引路人”
五名炮兵团长跑了仨,剩下俩进了解放军官教导团
第十三章 在大陆的毁灭
济南炮兵只剩下一只方向盘
炮兵专打自己人,步兵也不准进庄
救援路上当开路先锋,硬是没赶到碾庄圩
“这些大炮过不了几日,就要都姓共啦”
炮兵“穷”得打毒气弹,没逃过被歼之劫
炮兵指挥官是个“笔杆子”:逃跑还是被俘
江阴要塞开了江防缺口,首都南京不守
保卫大上海:邵百昌“抢救”出一大半大炮
生死东南逃窜路,炮兵再次一无所有
第十四章 “老山芋”与台湾初创岁月
小连长万里转进台湾
小兵见证国军炮兵结束在大陆的历史
“老芋仔”和“爱人”之缺
刘华伦在希望破灭后突然咸鱼翻身
“猛、准、狠、快”
九三炮战吃大亏,蒋介石苦心买大炮
小教官的大权力
再进再出炮兵,小兵命运开始改变
第十五章 金门炮战和飞弹部队
最先还击的,不是鲁凤三和庄国华
官兵饥饿潦倒时,中共主动宣布暂停射击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蒋介石买来超级大炮,谁知“洋大炮好看不中用”
受训学习飞弹的那些事儿
令人羡慕的好运气
飞弹实弹射击,卢光义被称为“奇才怪才”
好运气扛不住“官二代”
拿破仑说:“大炮是战争之神。”
这是撕开战争铁幕的重火力部队,排山倒海定音战斗的胜负;
这是统帅部关键时刻才舍得上的王牌,一发炮弹值三两黄金;
这是悍将精兵组成的钢铁劲旅,人人敢于拼死;
隆隆的炮声,一身的伤痕,都是征战和忠贞的证明;钢铁的大炮,钢铁的军队,留下多少中华军魂的绝唱。
华宸所著的《国民党炮兵纪实(中国王牌部队征战和兴衰实录)》记述了国民党炮兵部队征战和兴衰历程,以其参加的历次重大战役为主线,撕开人们对战争惯常的想象,以鲜为人知的史诗式的史实展现人类战争史上最宏大的战争搏杀和残酷的场面!全书全景解密20世纪这支中国炮兵部队的命运变迁。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蒋介石和蔡忠笏、陈诚、罗卓英、邵百昌、彭孟缉、王观洲、刘华伦、庄国华等炮兵将领的人生传奇.公允、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国民党炮兵被岁月遗忘的沧桑辉煌,尤其是抗日战争中炮兵将士为抗击侵略者而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们远征缅甸时,英国远东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元帅由衷地说:“中国炮兵一门榴弹炮顶得上英军一个精锐团.绝对的王牌。”
国民党炮兵部队在蒋介石反人民的内战中几乎损失殆尽,残部于1949年前后随蒋介石溃?到台湾。这支部队在孤岛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变革,并逐步完成向飞弹部队的转变,如今成为台湾重要的军事力量。《国民党炮兵纪实(中国王牌部队征战和兴衰实录)》除重点介绍这支部队在大陆的传奇历程外.还记述了它在台湾的兴衰秘情。
《国民党炮兵纪实(中国王牌部队征战和兴衰实录)》许多内容来自大陆和台湾的秘档和资料。属于首次公开,值得一读。将士们在抗战中英勇杀敌的隆隆炮声。至今还震撼着经历战争岁月的人们。让我们请聆听《国军炮兵之歌》吧:
轰隆,轰隆,轰隆砰碰砰。
九天之雷由我响,
闪电之光由我发。
堂堂铁炮,滚动风沙;
铁胆钢筋,保我中华。
擦亮膛线,计算尺码;
瞄准方向,撞针一拉。
千里决胜战,大地开弹花。
炮兵好兄弟,齐报就位;
瞬发装填,与敌来搏杀。
一部70万字的史诗般的宏大战争巨著,中国20世纪王牌部队的征战和兴衰全记录;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到蒋经国,从大陆到80年代台湾60年深度解密;全面再现昔日惊心动魄的巨大战争场景;史诗般全景再现国民党炮兵被岁月遗忘的沧桑辉煌!
比《国殇》更加气势磅礴,客观公允;比《我们台湾这些年》更加精彩讲述台湾,揭秘军界内幕;比《蒋介石日记》更加风云诡秘;故事曲折、情节生动,将领的人生传奇、命运的变幻莫测,抗战的风云、征战的艰难,两岸隔海的争战、炮战——尽在华宸所著的《国民党炮兵纪实(中国王牌部队征战和兴衰实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