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师没讲的24件事
分类
作者 鲍晓鸥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果你对学习感到无力,对生活感到质疑,听听鲍教授的看法,你会找到新的方向。

《老师没讲的24件事》,轰动台湾的励志力作,倾情吐露一位外籍老师在中国教学和生活的种种观察与心得,篇篇精微、字字绝妙,讲述其眼中的中国式成长智慧。

《老师没讲的24件事》,引爆千万人感动、教育界深思的励志佳作,让所有人感叹:“如果当年我也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内容推荐

《老师没讲的24件事》由“鲍教授的24堂课”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作者鲍晓鸥是西班牙撒拉哥沙人,现为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自1990年在台湾教书至今,已有21年。其观察到年轻人在人格培养、社会问题、团队精神、自我提升、情绪管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行为与思考,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洞见和深刻感悟,过滤成单纯精美的简明原则,并以轻盈感性的文字,提出独到见解,期望能激发年轻人对自身与周遭的自我反思,重新审视自己,或与朋友一同讨论,再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老师没讲的24件事》提出的看法中有些听起来很基本、很理所当然,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通常这些事情很少会有老师在课堂上提及,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其中的很多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要尊重、温和、有序,但不可扼杀了年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老师没讲的24件事》将道理讲述得深入浅出,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自我提升篇

 为自己找出努力的理由 012

 动机是开启乐趣的钥匙 017

 好的态度能帮你学好语言 022

 训练批判思考,从写作开始 027

 团体竞赛是锻炼体能的好环境 032

 累积经验,迎接未来的挑战 037

第二篇 品德培养篇

 餐桌上,也要当绅士淑女 044

 有钱不一定有幸福 049

 做自己生命中的明星 054

 一年复始,展望、检讨、感激 060

 人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和信仰 065

第三篇 情绪管理篇

 丢脸时,笑一笑,海阔天空 072

 别轻易被情绪击倒 076

 三心二意,只会一事无成 081

 把压力扛起来,别放在心上 086

第四篇 人际沟通篇

 自我介绍让人际沟通大晋级 092

 用心,友情才能恒久远 098

 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暴力 103

第五篇 社会脉络篇

 重新发现自己的城市 110

 聆听佳节的弦外之音 115

 农历春节是家庭结构的放大镜 120

 给医护人员多一点掌声和温暖 125

 爱心不分时段 129

 了解民主,用选票决定国家未来 134

作者简介 139

试读章节

当临近考试时,学生的生活作息就会开始改变:懒惰的学生发现时间已过了大半,而他们的书本却几乎没打开过,这才开始紧张起来。相反的,按部就班的学生就比较镇定,因为他们很早就在备战考试了。全世界都认为考高分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学业成绩和未来求业,但这就是我们必须努力的原因吗?

一个小学生可能会问他的父母:为什么要认真念书?父母会告诉他,要好好念书才能取得好成绩,才能成为班上前几名。除此之外,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念书,还会给孩子提供很多“帮助”:陪孩子去上课、不让孩子做家事、帮他们报各种补习班……总之,不惜一切来换取孩子的好成绩。高中生努力得到好成绩,是为了进入好的大学,但当他进入大学,却发现大学学历也无法保证他能获得一份好工作。

到底念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努力念书、拼命工作呢?

回答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念书是为了要得到一些东西。有的人很清楚自己想变成怎样的人,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努力,所以他们念书就是为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他们努力的动机就非常不确定,他们念书好像就只为了得到一张文凭,好让他们可以轻松找到工作,并开启人生其他阶段的大门:结婚、生子、退休时的悠闲生活。

至于为什么要努力念书、工作呢?我们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但它却很重要。事实上,念书、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比方说,一个人念书可以不单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要了解周遭事物。一个人学习语言可以是为了旅行,也可以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专长,或单纯为了认识某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一个人工作可能是为了要累积更多金钱,也可能是为了要改善家人的生活。

P12-14

序言

这些文章一开始是来自我的进阶西班牙文课程。起初,我的目标是训练学生每周运用写作技巧来写出关于某个主题的文章,为此,我建立了一个西班牙文博客,每个星期天发表隔周在课堂上要探讨的主题文章。学生们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来思考这个主题,有些学生在隔天就会做出响应,但有些学生则因无法完全理解主题文章而没有做出响应。因此,我请一位热心又杰出的学生潘映桦将这些文章翻译成中文,并于星期三或星期四提供给学生参考。

为了让学生作出有创意并具批判性的响应,我的文章内容都是读者容易理解、熟知并有兴趣的。随着课程的进行,我累积了十六篇文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提供给台湾《国语日报》的少年文艺版,他们安排了一个专栏《鲍教授的24堂课》,将这些文章隔周刊登。

这个专栏第一次刊登的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联经出版公司的电子邮件,信中表明他们有兴趣将这些文章集结成书。我们见了面讨论,并想到了一些新的主题,我将这些建议发展成其余八篇有趣的文章。

这二十四篇文章,都是我在台湾二十年的时间里观察学生的言行、态度所得来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以简单的话写出这些观察与想法。我提出的看法中有些听起来很基本、很理所当然,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

比如说,很少有人能体会“‘过度追求完美’是‘把事情做好’的敌人”这句话的含意,一个人纵使有很高的目标、期望,但同时也应该有现实的态度,才能帮助他达到可能的目标,否则一味追求完美,往往连“好”的境界也牺牲掉了。我的文章也有点斯多葛学派的意味,因为我认为碰到困难时不只要有毅力忍耐,也要找机会寻求其他可能的解决办法。另外,我常强调要“深思熟虑”,尽管这和追求“刺激”及“实时”的世界趋势有所冲突。而我的一些想法也跟孔子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要尊重、温和、有序,但不可扼杀了年轻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在书中也提到了金钱观:追求财富可以带来幸福,但财富本身却不等于幸福,反倒是在家庭、健康、族群接纳、美德实践、忠于自己的想法,更能感受到更多的心灵满足。

最后,我想说,本书中主要是想带给读者一些全新感受,引导他们自我思考,或与朋友一同讨论,再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通常这些事情很少会有老师在课堂上提及,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年轻人比较没有现实的负担,有比较多探索自我的空间,因此我希望书中的二十四篇文章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更自由宽广的想法,并明确地判断出哪些价值、美德是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