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房龙地理(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美)房龙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房龙地理》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书,它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更从独特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地理对国家演变、民族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在这本书中,房龙关注的是“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地理学的人文意义。

房龙对于世界地理的解读,不仅限于讨论地球的自然特征,他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没有堆砌深奥的名词,而是把人作为重点,来探究人的生存命运,试图寻找到人类幸福的共通之路。房龙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房龙地理》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同时,在历史的叙述中还穿插回顾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与地球——人类唯一家园达到和谐的最终方式。房龙在《房龙地理》中贯穿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诙谐幽默的文字将枯燥的地理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趣味无穷,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带人领略并把握人类的厚重历史。

目录

房龙小引

前言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地球上有人类

第二章 地理学有定义

第三章 地球有特点

第四章 地图:山高水长

第五章 地球有四季

第六章 大陆:在水一方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

第八章 希腊: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

第九章 意大利:海陆两栖 占尽地村

第十章 西班牙:非洲和欧洲的战场

第十一章 法国:应有尽有的国家

第十二章 比利时:一张纸 一辈子

第十三章 卢森堡:历史奇观

第十四章 瑞士:语言各异 万众一心

第十五章 德国:姗姗来迟

第十六章 奥地利:无人喝彩

第十七章 丹麦:以小胜大

第十八章 冰岛:北冰洋上有趣的政治实验室

第十九章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仆二主

第二十章 荷兰:昔日沼泽 今日帝国

第二十一章 英国:岛小人稠

第二十二章 俄罗斯:安能辨我是亚欧

第二十三章 波兰:成也走廊 败也走廊

第二十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凡尔赛和约》的产物之一

第二十五章 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产物之二

第二十六章 保加利亚:最殷实的巴尔干国家

第二十七章 罗马尼亚:石油王室 一应俱全

第二十八章 匈牙利:或者说是匈牙利的残余

第二十九章 芬兰:人定胜天

第三十章 亚洲的发现

第三十一章 亚洲与世界

第三十二章 中亚高原

第三十三章 西亚高原

第三十四章 阿拉伯:归属不定

第三十五章 印度:天人合一

第三十六章 南亚半岛的主人:缅甸、暹罗和马六甲

第三十七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三十八章 朝鲜、蒙古和中国东北:前途未卜

第三十九章 日本帝国

第四十章 菲律宾:原墨西哥的领地

第四十一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鸠占鹊巢

第四十二章 澳大利亚:造物主的养子

第四十三章 新西兰

第四十四章 太平洋群岛:不耕不织 繁衍生息

第四十五章 非洲大陆:矛盾重重 差异种种

第四十六章 美洲大陆:幸运之最

第四十七章 新世界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地球上有人类

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其实却是千真万确的。假设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都高6英尺,宽1.5英尺,厚1英尺(这比真实的人略大些),那么,只要用一个长、宽、高均为半英里的箱子,就能把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装进去(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最初的智人和他的妻子的后代现在已有近20亿人)。正如我刚才说的那样,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其实却是千真万确的。你若不信,一算便知。

假如我们把这个箱子运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巧妙地放在矮矮的石崖上。这道石崖的作用就是防备人们在看到永恒的证人默默打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美景时,目瞪口呆地扭断了脖子而建的。然后,我们再唤来那条达克斯猎狗“小笨笨”(这条狗既聪明又听话),让它用那软软的褐色小鼻子把这个笨重的新玩意儿轻轻一拱,一时间,这个木箱便噼里啪啦地一路撞到石头、灌木、树木上,随着一阵低沉、柔和的噼啪声,猛地砸进科罗拉多河,激起浪花朵朵。

而后,万籁俱寂,万事湮没无痕。

墓穴中的人类沙丁罐头旋即被世界所遗忘。

科罗拉多大峡谷还会一如既往地经受风吹雨打、日月普照。

地球还会在神秘的天际循着原来的轨道行进。

不论是在遥远的星球,还是在毗邻的星球的天文学家,都没有察觉有什么异常。

百年以后,一个被厚厚的草木覆盖的小小青冢或许在声明,埋在这里的是曾经的人类。

人类的故事到此为止。

我能想象得出,一些读者看到自己所属的引以为豪的族类被这样贬低、这样轻贱,会感觉相当的不快,进而不喜欢这个故事。

不过,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而从这个角度来看,体形弱小、数量稀少的人类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名存实归的自豪感。

我们不过是一小群哺乳动物,既柔弱,又没有招架之力。从人类产生的第一个黎明开始,就四面受敌,被一群群的动物所包围,而这些动物的生存竞争本领要比我们大得多。其中有的长达100英尺,重得像小火车头,有的牙齿像锯齿一样锋利。还有许多物种身披中世纪骑士盔甲似的外壳四处游荡,寻欢作乐。有的物种,人类凭借肉眼虽然无法看见,但繁殖的速度却着实惊人,假如它们的天敌并没有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把它们扼杀在摇篮之中的话,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们就会占据整个地球。人类只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只能在高山和深海间的几块小小的、干燥的陆地上栖居。而我们的同伴却雄心勃勃,不厌山高,不惧海深。很显然,它们的构成材料保证它们在任何自然环境中都能生存。

权威信息清楚地表明,有些昆虫能在石油里欢快地嬉戏(我们无法想象把石油当做每日正餐的主要食品),有些昆虫在温差急剧变化的条件下也能安然无恙,若是换了我们的话,就会死个精光,无一幸免。我们郁闷地发现,那些棕色的小虫子,好像热爱文学似的,终日在我们的书橱里爬来爬去,即便在断了两条、三条,乃至四条腿以后,还是爬个不停。而我们的脚趾上扎个刺,就行动不便了。看到这一切,我们就开始不停地自省:自从我们在这个旋转不停的多岩石小星球上一露面,迷失在冷漠的宇宙里某个最黑暗的角落,我们被迫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竞争者。

我们的同伴,这些披着厚厚皮毛的其他物种,站在我们身旁,看着我们人类——这个自然界的粉红色造物,第一次热衷于不扶身旁的树木,不拄拐杖直立行走,那笨拙的样子一定让它们捧腹大笑来着!

而那些昔日凭借野蛮暴力和阴险狡诈,不可一世地对两亿平方英里的陆地和海洋实行至高无上统治的统治者今天在哪里?

它们大部分已经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只有在自然博物馆里,我们才好心地给它们标上“展品A”或“展品B”,给它们一席之地。今天,其他物种为了生存,被迫做了人类的家畜,为我们奉献自己身上的皮、毛、蛋、奶,或者运送我们嫌重懒得搬的重物。我们允许更多的物种偏居一隅,吃草,繁衍生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不值得消灭,把它们的地盘据为己有也不值得。

总而言之,人类只用了二三十万年的时间(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不过是短暂的一刹那)就成为这个星球上每一寸陆地不容置疑的统治者,而今天,更将天空和海洋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P15-17

序言

十年前,你给我寄了封信,今天,我才给你回信。你在信中写道:

“……是的,那地理呢?不,我要的不单单是一本新的地理书。我想要一本自己合心可意的地理书。在这本书里,我想知道的应有尽有,我不想知道的全都略去不谈。我要你给我写一本这样的地理书。我所就读的学校很重视地理课。我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及其国界、各种各样的大城市及人口数量,我还学了所有大山的名称以及它们有多高、每年输出多少煤,而对于这些,我学的和忘的一样快。各个知识点都互不相干。这些都化作一团乱七八糟难以消化的记忆,就像一个画太多的博物馆或者一场太拖沓的音乐会一样。不仅如此,这些对我来说一点价值也没有,每当我需要一个精确的事实依据时,我还得到地图、图表集、百科全书和蓝皮书上去查。我想有许多人和我一样,都在受同样的罪。我代表这些可怜的受害者,请求你给我们写一本有点用的新地理书,好不好?把所有的大山、大城市、大洋都画到地图上,然后只要告诉我们:住在这些地方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在那里,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在做什么——把人感兴趣的故事都写进地理书里。请你突出的确有趣的国家,剩下那些徒有虚名的国家就不要太关注了,这样我们才能都记得住,否则的话……”

而我与往常一样,一接到你的要求,就急于效劳。我现在转过身来,说:“我亲爱的,给你,这就是你要的书!”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