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0)》由于燕燕主编。
社区服务的发展已成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其体制设置、机制建设和探索、创新的实践已成为学界理论探讨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现阶段我国社区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及其互助服务的聚合体的概念,社区服务的主要特点是硬件资源配置合理化、领导资源整合责任化、福祉资源运作普惠化、管理资源利用统筹化和社会资源动员常态化。社区服务发展中的问题是:社区服务需求资源供给的不畅和社区服务资源的浪费、垄断、分散与不足。解决的办法在于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动员社会组织的参与。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0)》由于燕燕主编。
目前,社区服务的发展已成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一项重要责任,其体制设置、机制建设和探索、创新的实践已成为学界理论探讨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之一。而社区公共服务又离不开作为整体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
社区公共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各级政府理应承担主要责任,其主要思路是拓展服务对象范围,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设社区公共服务队伍。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外部分工,可以使社区公共服务成为在政策上具有可操作性的概念。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以社区为单元的非规模公共服务生产供应机制,可以最大限度、更有效率地实现供需对接,满足社会异质性需求。公共服务的发展涉及多个民生领域,中国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理应成为目前社区公共服务的重点,需要制定核心的政策,加强社区精神健康体系建设;居民满意度是社区公共服务的最有效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目的是让居民享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社区是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残疾人社会工作和服务事业发展的依靠基础。要理顺国家/政府、社区、市场、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个人这五个活动主体的相互关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他们之间的协作,以提升对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水平,增进残疾人社会福利。
在欠发达的地区,参与主体和社区需求对于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关键性影响,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其他地区,社区服务的种类还可以扩展到休闲服务,即消遣性服务、组织性服务、宣传性服务、培训性服务和咨询性服务五种类型;社区服务必须走出“为民办事”的社区服务行政化困境,即资源困境、法律的约束、道德风险和发展瓶颈,沿着“助民干事”的方向发展。
社区治理离不开社区服务,应当看到,社区公众的参与对于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和社区服务的软实力有着重大的作用。而社区参与不仅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目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区参与的程度又成为测度社区自治水平和社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社区参与意愿是导致社区参与行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因素,因此,了解社区参与意愿就可能对社区参与行动进行预测。在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中,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是社区服务发展的保障。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0)》从社区公共服务的界定与完善、社区服务的创新与探索、社区治理与服务参与、社区规范化建设与服务等方面对2010年的中国社区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社区复合治理与社区公共服务(代序)
——北京市探索的社会学解读
总报告
社区服务的特点及其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的界定与完善
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现状、问题与核心理论政策议题
论社区公共服务的操作性界定
浅析社区公共服务的完善与区域公共文明的提升
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介入——关于社区非规模公共服务生产机制的研究
社区服务的创新与探索
“助民干事”、项目化和专业支持——社区服务的新探索
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实践与创新——基于甘肃省的调查与思考
南京社区居民就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残疾人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发展路径选择——浙江省残疾人社区工作和服务发展研究
社区休闲服务的刨新与发展
社区治理与服务参与
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
社区公众参与和北京生态建设中的都市软实力
政府和公民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发展路径选择——以杭州市为例的研究
社区教育与公民社会发展
北京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及其行动
社区规范化建设与服务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与发展
北京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社区安全与当前中国社区面临的安全问题
社区文明建设的重点——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区党建重在增强吸引力和创新性
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下服务站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