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市公司资产托管经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隐性合约的视角)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世峰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托管经营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第二节 文献简要回顾

一 国内外有关资产托管经营的理论研究现状

二 有关托管双方行为特征的研究

三 有关托管经营模式的实证研究

第二章 资产托管经营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产托管经营的内涵

一 资产托管经营的定义

二 托管经营的形式和内容

三 托管经营合约的实现过程

 第二节 资产托管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一 非对称信息的存在

二 托管双方的风险偏好

三 经营能力的差距

四 受托资产的专用性

 第三节 资产托管的理论基础——现代信托理论

一 现代信托机制的发展历程

二 托管合同与信托合同的异同

 第四节 资产托管的实践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一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基础

二 资产托管经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第五节 托管经营理论解释的创新——隐性合约理论

一 隐性合约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 隐性合约的执行机制

三 隐性合约理论与资产托管经营

第三章 模型构建:资产托管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资产托管经营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一 资产托管经营的契约分析

二 资产托管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三 托管经营与企业边界扩展

 第二节 经济分析模型的构建

一 受托人行为可以监督的情况

二 受托人行为不可监督的情况

 第三节 影响托管双方行为的制度因素分析

一 资产转让过程中的阻力

二 外部兼并和收购失败的风险

三 资产重组的准备工作

附录3—1 非负约束和不等式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

附录3—2 存在概率分布的条件极值问题

第四章 上市公司资产托管经营合约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有关受托资产价值的约定

一 一般合约中关于受托资产的内容

二 上市公司托管协议中与受托资产相关的特殊约定

三 小结:没有“必要”的约定

 第二节 托管过程中双方权利和责任的安排

一 委托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二 受托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 受托方权利的约束机制

四 小结:全权托管与内部约束机制的缺失

 第三节 托管合约中关于托管经营收益的分配

一 托管合约中有关收益分配的基础

二 双方托管收益分配的模式

三 关于无偿托管的特殊约定

四 小结:灵活的分配机制

 第四节 上市公司托管合约的稳定性

一 托管合约中有效期限的相关规定

二 影响合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三 小结:灵活的期限安排

 第五节 上市公司资产托管合约的基本特征

一 托管合约的不完全性

二 隐性契约的存在

三 隐性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

 第六节 资产托管合约的其他条款

一 转委托条款

二 委托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条款

三 争议解决机制及违约条款

四 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条款

附表4—1 没有对受托资产价值作出规定的托管合约

附表4—2 部分股权托管案例

附表4—3 部分托管有效期限案例

附录4—1 华能国际与华能集团和华能电力托管协议的部分内容

第五章 国企改革过程中的托管经营模式

 第一节 国有企业托管经营模式的发展

一 德国国有企业托管经营的经验

二 中国国有企业托管经营的发展

 第二节 国有企业托管经营的特殊性

一 资产托管经营的主体

二 资产托管经营的客体

 第三节 资产托管经营与其他资产管理形式的区别

一 企业托管经营与承包经营的异同

二 企业托管经营与租赁经营的异同

 第四节 中国国有企业托管经营模式

一 部分托管,辅业托管模式

二 不改变产权归属的经营性托管模式

三 改变产权归属的过渡性托管模式

 第五节 国有资产托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有企业托管经营的现实意义

二 国有企业托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解决资产托管经营存在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改善资产托管模式的微观政策建议

 第二节 改善资产托管模式的宏观政策建议

一 组建国资经营公司,主导关键性国有资产托管业务

二 引入一级市场竞争——招标竞价机制

三 发展托管资产证券化模式

四 完善资产托管经营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引导机制

第七章 结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几点建议

附录 托管合约及相关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学者一个比较有成就的方面就是对国有企业的讨论。当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集中于“烂掉”还是“贱卖”的问题,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代表一般坚持“贱卖”,考虑的是资本的效率问题。在写作《上市公司资产托管经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刘世峰也试图对国有资产经营问题进行研究。从托管经营的角度来看,产权暂时处于搁置状态,但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值得尝试。至于隐性合约问题,则是任何关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学者不愿看到的现象。虽然从资本公平的角度来看,这些条款代表着资产流失或者暗箱操作,但正如汪丁丁所言:“当制度无法选择的时候,就没有机会成本,更无所谓交易费用。”当改革的制度供给不足的时候,交易费用便全部由社会承担。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分析了实践中托管经营合约的多种模式, 并探讨了有利于资产托管模式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最后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托管经营现象进行分析, 研究那些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企业托管模式, 分析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0: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