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十字微光(90季小说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水格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90季”书系再度袭来,特别策划推出小说专号。

除了收录阳光已至、宇华、季蜂黾、柏茗、邢颖、白丁等“90后”作家新近创作的小说外,还特别邀请了“80后”作家马小淘、马中才、水格、周语、省登宇等进行精彩的评点。这是一次“80后”与“90后”的完全碰撞,最锐利的情感,最直接的对话,最震撼的交锋,将是怎样令人难以想象的惊心动魄场面?同时,“90季·2009-2010年度TOP10写作拉力赛”4强名单发布,谁会晋级,谁又会被淘汰?淘汰的选手想说些什么?特别专区又会有什么隆重的策划?

一切尽在《90季·十字微光》!

内容推荐

告别80后文学黄金时代,吹响90后写作集结号令!在这个多元的文化体系和格局下,“90后”的表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了新的景观。本书除了收录阳光已至、宇华、季蜂黾、柏茗、邢颖、白丁等“90后”作家新近创作的小说外,还特别邀请了“80后”作家马小淘、马中才、水格、周语、省登宇等进行精彩的评点。

目录

十字微光

 特邀评点:水格

 柏茗 余音

 宇华 十字微光

 季峰黾 隔空之城

 瞳本 原宥

零时变更

 特邀评点:马中才

 刘嘉呓 上海一九四三

 林欢 暮城千阳

 言泽 零时变更

孤独行者

 特邀评点:蒋雅楠

 徐曼琪 我无法靠近的雪地尽头

 白丁 夜间行走的人

 林梓炫 换魂

 魏天一 孤独行者

忽而今夏

 特邀评点:省登宇

 阳光已至穿越缝隙的白马

 邢颖 马路舞蹈

 闫晨晓 忽而今夏

无念之日

 特邀评点:马小淘

 鹦鹉螺 少年事

 易安年 无念之日

 朱紫嫣 天亮了

 辜妤洁 翅膀记得,我们一起飞

特别专区

 朱戈 冰桔茶

 季峰黾 食人花

 小蜜蜂 我是小蜜蜂

 小蜜蜂 小蜜蜂直播间

试读章节

千阳问我,长安,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我摇头。我并不疑惑她这样问我,因为自己内心对她的那份摆脱不去的熟悉自我与她初次相遇便已经存在。

那是他们父女俩搬进院子的第三个黄昏,我在母亲的吩咐下端着满满一盘韭菜饺子走进了院子的西北角。

好些年头没有溜达到这地儿,心里竟升起阵阵熟悉也陌生的感觉。我走得很轻,也不清楚自己为何要像个小贼般蹑手蹑脚地前行。裙摆拂过墙壁的蕨类,有潮湿阴暗的气息掠过我的皮肤。路过天井的时候,我看见那个被长景放在边上的木桶。它就那样安分地蹲在长满青苔的地上,像极一个农家倔强老实的小孩儿。

绕过天井,转身沿着那布满青苔的土墙走下去,就是千阳屋里那扇唯一的小窗。透过那个半米多高的锈迹斑斑的铁窗,可以看到他们屋里的一切。

踮脚望过去,我看见躺在木椅上睡过去的千阳。

那藤木摇椅应该是以前屋主留下的。千阳平躺在上面,左手松松握着的蒲扇安静地贴在她的身上。椅子似动非动地摇着,让我无法确认她是否醒着。千阳微微闭着双眼,脸上有因燥热而轻微皱眉的表情,左脸上那褐色的小痣,似乎也在趁机打着盹。长长的头发有一半是被压在身下,剩下的则懒懒地垂到地面。它们那么长,带着浅浅的棕色,蘸有海洋的味道,像大把长久生活在深海中终年不见艳阳的藻类。千阳很瘦,个子小,也没有北方少女那般白皙粉嫩的皮肤。但她看起来是那样健康,身体内装满精灵般诱人的气息。奇怪的是,千阳身上有丝丝隐藏不住的北方味道。她谈不上如何美丽,却有一股摄人心魂的魄力自骨髓跃出,是个从打碎的玻璃瓶中逃出来的不明来历的小妖精,让人那么想要轻轻握住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笑了起来。笑声被千阳听到,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然后,抬起右手,向我招呼。

千阳看着我问道。长安,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我摇头,但我并不疑惑她这样问我。因为内心对她的那份摆脱不去的熟悉自我与她初次相遇便已经存在。

究竟长景为何对千阳那般着迷,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

还记得那段时间长景与千阳同上一所中学,母亲要求长景照顾千阳。一直以来母亲对千阳有种说不清的爱怜与疼惜。母亲疼她,疼这个幼年丧母吃尽苦头的孩子。纵然她也知道,她那微不足道的爱换不回千阳灵魂的一丝丝温暖。

长景听到母亲要求自己照顾千阳,脸上摆着一副不屑且漠不关心的表情。而他心里喜悦的分量怕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有数不清的午后,长景将千阳送回屋后便会在我面前释放他压抑了一整天的兴奋与愉悦。他平躺在地上,不看我,只是一句一句地向我诉说千阳的所有,视线停在窗外湛蓝的天穹上。

我脸上也有着一副毫不关心的样子,而两只薄薄的耳朵却巴不得贴在长景嘴巴上。

那时的长景已是半大男生,身上有白杨挺拔的影子,笑起来能让人看到蔚蓝的苍穹上朵朵飞翔的白云。长景爱笑,那种笑容是我这个妹妹怎么也没能学会的。他的扁平宽大的额头上永远涨满挥霍不完的热情与笑容,像有大桶大桶的阳光倒扣在上面,光线顺着曲线流泻,向着身边的人开出大朵大朵泛金的太阳花。

我也一直都坚信,长景是唯一能为千阳带去更多光明的人。

有那样一次,长景说起千阳的故乡。那是一个离暮城非常遥远的城市。

那时我正坐在窗台写着隔天的作业,却非常认真地听着长景坐在门口着了魔般地数着千阳的城市。他说,那儿有大片大片连在一起的合欢。每年暮春初夏,合欢便会开出簇簇毛茸的黄白小花,像一只只偷偷爬上树的刚破壳的小鸡。有风吹过,就会有小小的花瓣旋舞落下,好像下起了黄色的飘香的雪花。那种软绵绵的温情的味道,若不是你自己亲身闻到,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去形容的。那是一种属于记忆深处的印记,藏满了记忆的影子。那个遥远的海滨小城,是个可以与潮汐与海涛相伴的地方。

我等着长景接着往下说,但他却没有再开口。

我问他,然后呢?你说下去。便抬头去看他。

长景笑了,他走过来敲我的脑袋,轻声说,长安,其实你比我还更愿意知道这些事,我知道。

我低头,不想让他看到我害羞无奈的表情。

闭眼的瞬间,我似乎看到大片合欢树下,千阳张开双臂在向我微笑。

P67-69

序言

我极力回想1990年发生了什么——那年年底,我调换了工作,那时三环似乎还没有开通,我骑着自行车每天从安贞桥到团结湖上班,路两边是高大的树,稀稀落落地分布着燕莎、亮马河大厦、昆仑饭店,现在的中旅大厦还烂着尾。那时这个城市清简安稳,似乎就这样了,似乎萧条也是好的,无欲无梦也是好的。

还能想起什么呢?想不起来了。

当然,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很多人在那一年出生。这是大事吗?对那些孩子和父母来说当然是大事,但终究这也是岁岁年年家常事,历史学家不会留意。然而。纯粹因为一个数字问题,在那一年出生似乎又有点不同寻常,1990年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年,在那一年的一月一日零时以后出生的孩子因此在十几年后将被称为“90后”。

“90后”又如何呢?

我知道,我应该在这里大谈“90后”的特殊意义,这对我毫无困难,这种意义的配制方法是:先对90年代以至新世纪作出一套总体的概括和论述,无尽时间被切出来的这十九年在这套论述中将与过去判然不同,具有全新的历史文化意义;然后,当然,在这十九年中出生和成长的人们从历史和文化中获取了全新的特性,与“80后”不同,与“70后”不同,更与“60后”不同,我们宣布:新人类、新新人类出现了!

——这件事,我们在90年代以来已经反复做过,以至于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来一遍,这等于是对自己的滑稽模仿。

所以,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要把一个人群仅仅凭着他们都出生在那十年而命名为“90后”的话,那么,我拒绝演绎而期待归纳,我要看看一个个的人——他在做什么,他怎样自我表述和自我想象,他究竟认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而这种不同如何构成意义。

对此,坦率地说,我所知甚少,我甚至都不认识几个“90后”。当然正因为所知甚少,我对这套“90后”书系有特殊的兴趣。

面对“90后”,我能提供的或许只是我作为“60后”的一点经验。

经验一是:几零后这件事与我无关。我从来没想过我是个“60后”,后来人家告诉我我属于一个名叫“60后”的群体时我还以为那是个什么帮会:我看着我那些“60后”兄弟姐妹们,我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我和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以及我们为什么仅仅因为生于1964年或1968年就一定得被算成一伙;再后来,我被人家教育得有点儿相信我们的确有点儿相似,但这并没有使我欢欣鼓舞,反而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因此变得有点儿无趣——想想吧,你的周围都是注定和你相似的人,或者也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你注定要和别人相似:而且我也看不出来这种相似对我有什么意义:我还是得独自面对我自己的生活和问题。

现在我已经45岁,偶尔也开始想想人生的终极意义什么的。当然,我知道,没有目的,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活着、现在活着,而且不是被装进一个上帝的档案袋里,袋子上只写了一个“60后”或其他什么庞大名目,我希望我以自己的名字活着,我猜测这就是终极意义,虽然能否达到我也非常怀疑。

此外,还有经验二:具体到写作这件事,几零后据说是有效的,大概从“70后”开始,它就特别有效,几乎是芝麻开门的咒语。

但还有经验三:芝麻开门后,里边的宝贝不是无穷无尽的,很快会被人抢空的。

说了扫兴的话,再说喜兴的话,那就是经验四:青春具有无可争议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对于正当青春的个人还是对于一种文化和文学。因此,青春应该尽情绽放。

这当然是尽人皆知的事,本来不用我当经验说。那么,下一条就未必尽人皆知了:所有人——已逝的人、活着的人和将来的人都曾有、正有和将有青春,对于一个人来说,青春不可复制,对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来说,青春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似乎又是扫兴,但是记住这一点或许最终有助于我们判断这部“90后”书系:这里是否包含着某种真正的新的探索?在青春激情涌动中,他们能否提出对世界、对自我的新的看法、新的想象和作出新的表达?

书评(媒体评论)

《十字微光》与《隔空之城》一虚一实,前者写梦想流浪用照片记录时间流逝的少年,后者写为了画画的梦想,现实与理想交错,很多人在奋斗中倒戈会消失。当宇华极力想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求证青春的真解时,季峰黾却着重笔墨于青春路途上的落落情感,梦想的终点处我们还会并肩而立吗?看这个浮华喧闹的人间,是否因为我们的一往无前而被佩戴上荣誉的勋章。

——水格(80后作家,《90季》MOOK丰编)

《暮城干阳》是三个人的故事,故事里的时间如同大片大片光影掠过,小兄妹俩旁观着新搬来的小邻居,只匆匆几句,少年在用以代表时间的、或明或暗的背景下成长了,命运一而再的打击,宿命中决定的疏离,以及未能及时表白的追悔,那些涌动在文字底下的疼痛,似乎还包裹着很多不曾道明的秘密。正如故事末尾所表明的,走进彼此的心,或许就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呼喊。

——马中才(80后作家)

读到《孤独行者》,宛如进入了大友克洋的动画世界。刚性底色,花哨色调,充满光怪陆离的不可知与不可说。一路尾随主角,化身懵懂身份,遭遇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在这样一们基想世界中,是只需迎面向前,而不可追根溯源的。魏天一将成长轨迹尽数放大,毫无节制地加以夸张表述,所有的残酷在他的笔下都变成戏谑的玩耍,尽显少年的顽劣和阴狠。作品可读性强,读一完却布心底留有隐约恐惧。

——蒋雅楠(80后作家)

闫晨晓的《忽而今夏》写的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两个惺惺相惜的姑娘,关于成长、关于学业、关于男孩、关于家庭的温暖小事,带着成长中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和每个人都要担负的责任。这样的故事很多见,但若写得好并不容易,作者很巧妙地用有点痞的语言将诸多小事穿插在一起,到最后信手拈来,坐一个小煽情,让人不由得生出感动之情。看得出是个聪明的作者。

——省登宇(80后作家,“飞扬”书系主编)

他们大抵会记得这本书,印刷总比手稿来得更郑重,更值得纪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算得上一本青春纪念册。这些并不完美的作品,是一次青春的集体亮相。如同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并不是每棵草都没有瑕疵,但是那奔放的、浪漫的绿,展示的是生机勃勃的青春力量。

——马小淘(80后作家,《人民文学》编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4: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