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阳光溪农场的丽贝卡(插图全译本)/少女成长名著花园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美)凯特·道格拉斯·维珍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凯特·道格拉斯·维珍最著名的作品,被认为是“美国孩子的励志经典”,入选Amazon网站20世纪50本最佳童书。

丽贝卡是个身材纤细的黑头发女孩,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和一张总是说个不停的小嘴,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幻想。丽贝卡和妈妈、七个兄弟姐妹住在小农场里,繁重的家务和贫穷的生活让她失去了很多童年的欢乐,可是家人们相亲相爱,一点也不灰心沮丧。一年,丽贝卡突然得到了去姨妈家居住并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她一路上兴致勃勃,憧憬着未来,谁知姨妈家刻板的规矩束缚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如阳光般热情的丽贝卡一如既往的坦诚、率真,她热心助人、努力学习,不仅交到了好几个知心朋友,还在写作上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更深深打动了两位姨妈的心。

内容推荐

丽贝卡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农场里,她有个超级大家庭——妈妈和七个孩子,当然还有数不清的家务活儿,可是家人相亲相爱,过着贫穷却快活的日子。十岁那年的初夏,丽贝卡受到邀请,离开农场,去陌生的姨妈家寄住。那是一栋古色古香的老砖屋,女主人是两位简朴、孤僻的老小姐。丽贝卡的到来宛如一道清澈的小溪注入林中平静的湖水,搅乱了她们刻板的生活,激起了一连串热情的水花,而小溪继续一路欢唱,永不停息。

目录

“我们有七个”

丽贝卡的亲戚们

内心的差异

丽贝卡的看法

聪明人的方法

阴影里的阳光

波若河的秘密

玫瑰的颜色

玫瑰的灰烬

彩虹之桥

“心灵的激荡”

“看这软弱的受难者”

白雪和红玫瑰

阿拉丁先生

宴会灯

成长的季节

喜忧参半的日子

丽贝卡代表全家

伊斯雷尔执事后继有人

心灵的转变

天际线更加宽广

三叶草和向日葵

艰难时期

“阿拉丁”擦拭神灯

快乐的玫瑰花

茶余闲谈

盛大的场面

命定的枷锁

母亲和女儿

再见了,阳光溪农场

米兰达姨妈的歉意

试读章节

一辆旧邮车轰隆隆地行驶在从枫林村到波若河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虽然只是五月中旬,天却暖和得跟盛夏似的。杰里迈亚·科布先生尽可能地宠着马儿,但从不对自己背上的邮袋稍有大意。这一路上小山连绵不断,他手里松松地握着缰绳,懒洋洋地靠在座位里,伸着一只脚,把腿大模大样地搭在挡泥板上。他那旧毛毡的宽边帽拉得低低的,刚好齐着双眼,嘴里嚼着一团烟草,左腮帮子鼓鼓的。

车厢里有一位乘客——一位黑头发的小乘客,穿着平滑光亮的浅黄色印花布裙子。尽管她靠双脚尽力把自己顶在座位中间,还伸出戴着棉质手套的双手撑在两侧试着保持平衡,可她实在太瘦弱纤细了,姿势又那么僵硬,所以总是在皮面坐垫上滑过来、滑过去。每次车轮格外深地陷进一道车辙,或是突然碾过小石子颠簸起来,她的身体都不由自主地被弹起来又落下去。每次,她都要把头上有些可笑的小草帽推回原位,紧接着捡起来或者安放好她那把小小的粉色阳伞。另外她还要留意一个镶满珠子的小包,似乎这成了她最重要的任务。只要路上稍微平坦些,她就要打开小包检查一番,看到里面的宝贝既没多也没少,她真是感到心满意足。科布先生才不去多想路上的这些琐事呢,他的工作就是把乘客送到目的地,至于他们在路上舒服不舒服他根本不会操心。其实,他早就把这个不起眼的小乘客给忘记了。

那天早上,当科布先生正要离开枫林村的邮局时,有个女人从一辆马车上跳下来,走到他跟前打听这车是不是去波若河的,还问他是不是科布先生。当她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向一个小姑娘点点头。那小姑娘正急切地等待着,她一路小跑着过来,就像生怕耽搁了似的。她大概有十岁,也许是十一岁。不过不管多大,她看起来都要比实际年龄小一些。那女人,也就是小女孩的妈妈,让她在马车里坐好,把一个小包裹和一束紫丁香搁在她身边,然后又看着一个旧皮箱被仔细绑在马车后面,最后才拿出钱包,小心翼翼地数出几个银币,付了车费给科布先生。

“我想让您把她送到波若河我姐姐那儿去。”那女人说,“您认识米兰达·索耶和简·索耶吗?她们就住在波若河的砖屋。”

老天保佑,科布先生对那姐妹俩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太好了,她就要去那儿,而且她们正等她呢。劳驾您抽空照看着她点儿。一有机会,她肯定会到处乱跑,找什么人说话,或者拉个人上车做伴。再见了,丽贝卡,别调皮,路上要乖乖地坐着,这样你到那边的时候,才会看起来又整洁又漂亮。别给科布先生惹麻烦。您瞧把她兴奋的——我们昨天从坦普兰斯坐车来,昨晚睡在表姐家,今天一早又坐马车赶了八英里路才到这儿。”

“再见,妈妈,不用担心!我以前又不是没去旅行过,这你还不知道?”

妈妈略带挖苦地笑一笑,对科布先生解释道:“她曾经去过维尔汉姆,在那儿待过一晚上。那可算不上值得得意的旅行啊!”

“那的确就是旅行,妈妈!”小姑娘又急切又固执地争辩道,“我们离开了农场,带着一篮子午饭,然后又是坐马车又是坐汽车,而且还带了睡衣呢。”

“好啦,就算是,也用不着把这点儿事讲给全村子人听。”妈妈一下就打断了这位经验丰富的小旅行家的回忆。然后她压低声音,试着尽最后的努力教导她的女儿:“我不是告诉过你吗,不要哇啦哇啦地嚷什么睡衣呀、袜子呀这些东西,尤其是有男士在场的时候。”

“我知道,妈妈,知道,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那么说的意思是——”这时候科布先生吆喝了一声,啪啪地抖了抖缰绳,马儿顺从地开始了它们的日常工作。“我那么说的意思是那就是一次旅行。”马车在路上跑了起来,这个叫丽贝卡的小姑娘把脑袋探出车窗,想把她的话说完,“如果睡衣都带上了,那就是一次真正的旅行!”

那个令人颇为不快的字眼,被丽贝卡用足足放大了三倍的嗓门喊出来,一直传到她的妈妈——兰德尔太太的耳朵里。她又气又恼地看着马车消失在视线里,这才收拾起店门外长凳上的行李,爬上一直停在拴马桩旁边的四轮马车。当她掉转马头准备回去的时候,又停了下来,用手遮在眼睛上,望着远处路上的那团尘土。

“我猜,这下米兰达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她自言自语地说,“不过,要是丽贝卡成功了,我也不会吃惊的。”

这些事都是在半小时前发生的。一路上,烈日、高温和滚滚尘土,还有要去大城市米尔顿做的差事已经让科布先生那一向不怎么灵活的脑子愈发不好使了,所以他已经把答应照看丽贝卡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忽然,他听见一丝微弱的声音,穿过隆隆的车轮声和吱嘎作响的马具声不断传过来。开始他还以为是蛐蛐叫,或是树蛙、小鸟之类的东西,可是等他弄清方位,转过头看的时候,却看见丽贝卡瘦小的身影正尽最大限度地探出车外。一条又长又黑的辫子随着马车的颠簸前后摆动,而她则一手按着头顶的帽子,一手正徒劳地拿着一把小遮阳伞试图戳他。

“请让我说句话!”她喊着。

科布先生顺从地勒住了马。

“坐到您边上要多付钱吗?”她问道,“里面滑溜溜的,而且这车厢对我来说也太大了,我在里面晃荡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且窗户太小了,我看到的东西都是支离破碎的。还有我如果从车厢里检查后面的行李,太费劲了,脖子都会扭断。那可是我妈妈的箱子,她对这个可挑剔了。”

科布先生等着她滔滔不绝地说完这番话,确切地说是一连串的批评都结束后,才笑着说道:“如果你想上来就来吧,和我坐一起不用多花一个子儿。”说完他下车帮她出了车厢,又把她带到车前的座位上,这才坐回自己的位子上。

P1-3

序言

《阳光溪农场的丽贝卡》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凯特·道格拉斯·维珍最著名的作品,被认为是“美国孩子的励志经典”。

1856年,凯特·道格拉斯·维珍出生在美国费城,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寡居的母亲带着孩子把家搬到了缅因州。

1878年,因为坚信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十分有益,维珍在旧金山开办了第一家免费幼儿园——“银街幼儿园”,后来还和妹妹一起创办了幼儿师范学校。不久,凯特和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律师结婚了,她不再继续教学,但仍然坚持每周举办讲座,开办培训课程,并造访了许多家幼儿园。

为了替学校筹集资金,维珍开始勤奋写作,《帕特茜的故事》和《鸟儿的圣诞颂歌》都大获成功。1888年,维珍夫妇搬到了纽约,接着,她出版了小说《提摩西的追求》和《波利奥利佛的问题》,后者得到了著名作家吉卜林的高度赞美,称其主人公是英文小说中最让人快乐的女主人公。1889年,维珍的丈夫突然去世,维珍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幼儿园事业上。此时她仍未放弃写作,在她心中,这种创造的过程所带来的乐趣无可比拟,远远超过了挣得稿费。除了写作,她还致力于儿童慈善阅读事业。1895年,她嫁给了出版商瑞奇,在丈夫坚定的支持下,她出版了多部成功的作品,其中包括经典之作《阳光溪农场的丽贝卡》。

这本书的诞生颇有些奇幻色彩。1903年的一天早晨,维珍醒来,回味着还留在脑海中的一个梦,梦境是如此清晰,仿佛是真实的一般。那是一位苗条的少女,带着顶古里古怪的帽子,斜倚着马车车窗,肩上垂下两条乌黑的辫子,面孔上闪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她手里举着一把颇有外国格调的阳伞,淘气地挥了挥,然后就坐到车夫身边叽里呱啦地说起话来。

“她是谁?”维珍纳闷地想,“难道她是我教过的某个孩子吗?”她翻遍了记忆的角角落落也找不到对应的身影,于是,这位少女就在维珍心中埋下了疑惑又好奇的种子。

因为健康原因,维珍当时正在休养,她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因此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陌生少女的事情。渐渐地,少女的形象越来越具体,她的家人有哪些,她住的农场是什么样子,她为什么坐在马车上,要去哪儿……一切点点滴滴都浮现在维珍的想象里。于是,当维珍身体稍稍恢复之后,她便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女孩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也就是带给她极大声誉的《阳光溪农场的丽贝卡》。

丽贝卡是个身材纤细的黑头发女孩,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和一张总是说个不停的小嘴,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的幻想。丽贝卡和妈妈、七个兄弟姐妹住在小农场里,繁重的家务和贫穷的生活让她失去了很多童年的欢乐,可是家人们相亲相爱,一点也不灰心沮丧。一年,丽贝卡突然得到了去姨妈家居住并接受教育的好机会,她一路上兴致勃勃,憧憬着未来,谁知姨妈家刻板的规矩束缚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环境下,如阳光般热情的丽贝卡一如既往的坦诚、率真,她热心助人、努力学习,不仅交到了好几个知心朋友,还在写作上显露出过人的才华,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更深深打动了两位姨妈的心。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评价这本书“美丽,温暖,沁人心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点,从一开头,热情的丽贝卡就如一道初夏的阳光,照耀字里行间,使全书都洋溢着温馨动人的暖意。衷心希望这道阳光也能照进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体会到如五月天空一般的晴朗、明媚、不落纤尘。

书评(媒体评论)

“美丽,温暖,沁人心脾。”

——马克·吐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