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始终用纯正而细腻清新的文学语言,娓娓动听地述说着明仔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的经过。这个过程充满童心、充满爱意、充满温暖,仿佛是由许多颗晶亮的珍珠串成的一条儿童生活的彩链。这本书也以它纯净的、美丽的、典雅的文学性,诗化着孩子们的心,软化着家长们的心,美化着我们的心灵环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谁是我的亲爸妈/明仔走天涯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李牧雨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始终用纯正而细腻清新的文学语言,娓娓动听地述说着明仔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关爱下快乐成长的经过。这个过程充满童心、充满爱意、充满温暖,仿佛是由许多颗晶亮的珍珠串成的一条儿童生活的彩链。这本书也以它纯净的、美丽的、典雅的文学性,诗化着孩子们的心,软化着家长们的心,美化着我们的心灵环境。 内容推荐 大山深处的榕树村,有一所名叫大青树的乡村小学,该校五年级二班有个学生叫东方明,小名明仔。明仔是个漂亮的大脑袋娃娃,智商高得吓人,就是试卷上的分数不怎么高;心地也很善良,可每个教过他的老师都大呼头疼。他有两个死党:男生麦子黄和麦子黄的妹妹麦子秀。 明仔的爸爸东方远是一个小农民企业家,料理着一家蘑菇种植园;妈妈王春花是个刺绣高手,对儿子非常溺爱。 一个偶然的机会,明仔突然发现自己的亲爸妈并不是东方远和王春花,伤心的明仔开始幻想自己离奇的身世,决定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的亲爸妈。 明仔偷偷出发了,他要独闯天涯…… 目录 1.山那边是什么 2.长了腿的谣言 3.到城里去 4.也许,我的爸爸是警察 5.我们走吧,王富贵 6.糟糕的旅途 7.“我是一片云” 8.欢迎来到平安巷 9.风爷爷 10.跟我回家吧,爷爷 11.裤裆巷的铁鹰 12.二丫和马六一 13.你为什么要帮我 14.意外的相遇 15.陈一平的故事 16.对不起,孩子 试读章节 世界上还有比榕树村更美丽的地方吗? ——没有了。 世界上还有比大青树小学更好玩儿的地方吗? ——没有了。 世界上还有比东方明更快乐的男孩儿吗? ——没有了。 是的,就在一天之前明仔还一直认为自己是榕树村,不,是全世界最快乐、最幸福的小孩子,可是就在昨天之后,明仔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 说实话,从小到大,东方明还从来没有受到过一丁点儿委屈呢,因为他有一对世界上最宠他爱他的父母:东方远和王春花。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简直幸福得像个白痴。他相信,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东方远和王春花都会保证他过着跟“赵子龙”和“王富贵”一样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别看他们自己的事情干得不怎么样,东方远只知道侍弄他的蘑菇,王春花只知道绣她的花,但他们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爸爸妈妈,这一点明仔敢向全班任何一个同学打赌。哦,顺便说一句,“赵子龙”是明仔养的大白鹅,“王富贵”是明仔养的大黄狗。它们从生下来起就一直在明仔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也许就是因为如此,明仔从小就是一副快乐儿童样儿,长着一双总是在笑的大眼睛,一个大大的脑袋,一对大大的招风耳,按大人们的话说,就跟年画里的招财童子一样,谁见谁爱。他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宝贝,还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儿。看看那些书上、电视上,都说农村孩子是如何如何的不幸,如何如何的困难,明仔才不是这样的呢。 可是,自从发生了那件事,明仔的世界整个就变了。 就像村西头喜欢说书的毛老汉说的那样:此事说来话长——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所有的事情坏就坏在那个超级倒霉的孩子麦子黄身上。 麦子黄,你要倒霉就自个儿倒霉吧,你干吗要牵上我东方明呢!明仔心里不住地叹气。 如果问明仔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谁,那毫无疑问就是麦子黄了。在榕树村谁都知道,麦子黄就是东方明的影子,一个最铁杆的跟屁虫。谁要是第一眼看见东方明,那他第二眼看见的绝对是麦子黄。他们俩从小到大经常是同穿一条裤子、同吃一碗饭,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要想找明仔,去问麦子黄;要想找麦子黄,去问明仔,绝对一找一个准儿。 明仔甚至认为,即使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把他抛弃了,麦子黄还是会一直跟在他身后的。 当然,他也永远不会抛弃麦子黄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好得不能再好、铁到不能再铁的朋友,昨天却让他遭遇了一件世界上最要命的事儿。 昨天本来是个难得的星期六,爷爷说过,要带他到城里去看戏的。爷爷是个标准的戏迷,最喜欢锣鼓喧天的川剧,甭说那些老掉牙的川剧折子戏他能倒背如流,就是那些新编的川剧,他也能摇头晃脑地来上几段。在榕树村,跟爷爷有着同一种爱好的人还不少呢。像村主任清泉叔,因为年轻的时候在县剧团待过,拉得一手好胡琴,还会打鼓,村里每次开戏,伴奏的人就是他了;麦子黄的爷爷也会唱戏,从小时候起就是明仔爷爷的最佳拍档;村西头铃子的妈妈花二婶,更是最“专业”的演员,除了能唱好多戏,她家里还有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漂漂亮亮的戏服,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们最喜欢到她家去试那些戏服,边试边吃吃地笑个没完;另外,像二癞子,早年在县城武术班学过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平常好舞刀弄棒的,自然而然成了榕树村的“武打明星”,遇到武打戏,他也能凑合着上去串两把;再有就是村里说话最有趣、人称老顽童的柏二爷,整天乐呵呵的没个正形,所以,丑角戏非他莫属;除了这些比较专业的演员,像本来不会演戏的刘四爷、马五叔,也都总争着上台,哪怕就是演一个站在后台不出声的、像呆瓜一样的跟班,他们也很乐意;甚至还有些年轻的小伙子,抱着吉他想参加乐队……这么多人凑在一起,就不愁搭不成一个戏班子啦!有人给这个戏班子取了一个名字:“榕家班”。远近其他村落的人都知道榕树村有个经常唱戏的“榕家班”,很多人还不怕路远跑来看。去年秋天,县电视台到村里采访新闻,记者们无意之中看到了“榕家班”的演出,拍成新闻在电视上一播放,“榕家班”就更加有名了。 一到夏夜,收完工吃了夜饭,人们端着凳子、竹椅三三两两地在村头的那棵大得不能再大的老榕树下聚齐,演出就开始了。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