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教义理综论(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李养正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一鲜明的特色便是对道教易学深入的探讨,指出《老子》与《周易》同为道教义理之源,并论述了道教易学的历史发展、道教易学与内丹道的关系。易学在儒家经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形成义理派和象数派两大分支,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相形之下,道教易学由于“道隐无名”的传统和其民间性的缘故,不为学界所知,遂使近现代易学研究形成重大空缺。此书结合道教科仪、丹道,系统阐释道教易学的内涵和成就,大大拓展了当代易学研究的视野,值得学界重视。

目录

序一

序二

上编

第一章 道教义理绪论——道教义理的基础、结构、特征与亮点

 前言

 第一节 何谓道教的“义理”之学

 第二节 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

 第三节 “神道设教”与“道教义理”之说

 第四节 道教义理之学的根基为“道”本原论

 第五节 道教义理之学的五大部类与理论枢要

 第六节 道教义理学五部类中的五大重点

 第七节 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结语

 第二章 道体及修道养生枢论举要

 前言

 第一节 元气论

 第二节 精气论

 第三节 形神论

 第四节 性命论

 第五节 道生旨

 第六节 生死说

 第七节 动静论

 第八节 清静论

 第九节 “三一”义

 第十节 性情论

 第十一节 有无论

 第十二节 太极论

 第十三节 承负论(兼及“因果报应”说)

 第十四节 中和论

 第十五节 阴阳五行论

 第十六节 大道论(上)

 第十七节 大道论(下)

 结语

第三章 道教义理与《周易》关系述论

 前言

 第一部分 《老》、《易》同为道教义理之源

 一、《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文化典籍

 二、使《易经》进入哲学大雅之堂的哲圣是老子

 三、《易经》并非儒家经典

 四、《老子》是《易传》的重要思想资源

 五、《老子》、《周易》同为道教义理之渊源

 第二部分 魏晋及尔后道教易学的发展

 一、魏晋道教易学的扩展

 二、魏晋唐宋道教科仪的摄《易》入仪

 三、唐代内丹道的崛起及以“丹功”义理为“道教易学”主干的发展

 四、宋迄于清,丹功义理与道教易学的发展和基本定型

 结语

 第四章 道教义理的思想根源与形成、发展征略

 第一节 关于道教义理的主体思想根源

 第二节 道教的神仙崇拜发轫于我国原始宗教与神仙说

 第三节 道教义理体系的历史发展阶段性

 第四节 论述道教义理在奠基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五节 论述道教义理在开拓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六节 论述道教义理在清整与规范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七节 论述道教义理在深化与拓展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八节 论述道教义理在全真心性之学日盛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九节 论述道教义理进入推陈出新阶段的突出业绩

 第十节 试说当代道教义理的发展导向与趋势

下编

第五章 道教义理与先秦道家学说

 第一节 道教义理与《老子》

 第二节 道教义理与《列子》

 第三节 道教义理与《庄子》

 第四节 道教义理与《关尹子》

 第五节 道教义理与《鹗冠子》

 第六节 道教义理与《鬻子》

 第七节 道教义理与《子华子》

第六章 道教义理与先秦百家论旨

 第一节 道教义理与《墨子》

 第二节 道教义理与杨朱

 第三节 道教义理与神仙家

 第四节 道教义理与阴阳五行家

 第五节 道教义理与兵家

 第六节 道教义理与纵横家

 第七节 道教义理与法家

 第八节 道教义理与名家

第七章 道教义理与汉以后杂家论旨

 第一节 道教义理与《淮南子》

 第二节 道教义理与《刘子》

 第三节 道教义理与《意林》

第八章 从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儒释道之间既曾有义理之争而又互相融通的关系

 第一节 道教义理与儒学之关系

 第二节 陈抟图学对宋儒周敦颐道学之影响

 第三节 道教的创立与佛教东传无关

 第四节 从《牟子理惑论》看我国汉代早期佛道关系

 第五节 魏晋的“玄风”“格义”架构了佛道义理交融的桥梁

 第六节 东晋支遁、僧肇与道家(道教)重玄思想的关系

 第七节 佛道义理之异同与圆融

 第八节 审视三教关系史,发扬互融、互益、互补之风

 第九章 道教义理与古代方技、术数

 第一节 道教义理与古代方技

 第二节 道教义理与术数

 第十章 道教基本教义及其主要经籍载体

 第一节 道教基本教义

 第二节 教义主要经籍载体及作者考略

 第三节 道教重要道书

第十一章 有关道教义理探讨旧作择录

 关于道教的定义及有关问题的辩证——1992年12月6日在香港蓬瀛仙馆讲对道教义理规范中“积极因素”的探讨

 道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

 道教与伦理道德和民族心理

 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交融

 道教与民间风土习俗

 有关《阴符经》几个疑问的论证

 论《太平经》的人民性

 关于唐初佛、道译《老》为梵的争论

 唐高宗时佛道之名理论义

 建立道教研究新取向与发扬优良传统——读张继禹《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后的一点感想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