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肩上有山(我的人生记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乔林生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军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原生态”记述,忠实地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动。正像作者所言,每个人肩上都扛着一座山,这座山就是责任。书中的人物都是扛着这座山前行的人,倾注在笔下的是心上的永恒。

内容推荐

其实,每一个人肩上都扛着一座山,这座“山”就是责任,往大里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对人民的一份责任;往小里说,是对自己有一份责任,对家人有一份责任。有的人扛起了这座“山”,有的人却被这座“山”压趴下了。

本书中的人物都是扛着这座“山”前行的人,因此,倾注在笔下的都是感动,笔下的感动留在纸上便是血痕,纸上的血痕就是心上的永恒。

目录

自序

与我有关的故事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表嫂

 伤心军婚

 老家人

 前面又是酸枣树

 有儿真累

 三姨如母

 追忆汪应祥

 最后的北川

 敬礼,灾区的父老乡亲

 乃堆拉下雪了吗

我眼中的悲欢人生

 上校离婚十八年

 失散五十九年的红军夫妻

 草原英雄小姐妹爱情传奇

 宫本春子和她的两个中国丈夫

 湘江妈妈天山儿

 “京漂女”:情有多深心有多痛

 美玲姐的跨国之恋

 张北一家人

 烈士父母

 一诺一生

我的战友文档

 西部,十九岁的诀别

 照宇照寰宇

 才仁普措:“爱情是我飞翔云端的彩虹”

 李大维和俞阳

 男儿有泪不轻弹

 苍穹有急切的呼唤在回响

 对不起妻子的眼睛

 “抗洪英雄”高建成背后的故事

 废墟上的新郎

 有个性的人能走多远

 从北京到西藏的青春记忆

我笔下的女性

 最后的采访

 全是为了爱——浙江“爱国拥军好母亲”嵇蓉珍自述

 军嫂操起宰猪刀

 爱雨细无声

 上高原的女人

 跨越苍穹

我在寻找那颗星

 临终奏响生命的绝唱

 生命的音符

 二十年磨一弓

 三十里铺和《三十里铺》

 一个中国军人的奥运文化担当——张继钢自述

 五十分钟演绎五千年辉煌

 十五年后又见韩红

 泽旺多吉的歌声

 王树增和他的“战争三部曲”

我记述的英雄群体

 怒海沉舰

 生死簰洲湾

 白沙滩突围

 湖湘之魂

 今日“好八连”

 废墟上不倒的旗帜

 詹娘舍的生死见证

试读章节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

母亲节快要到了。5年前的母亲节是母亲的忌日。

这些天,我几乎夜夜做一些有关母亲的梦,总是在老家的什么地方,我要背起母亲上北京,可怎么也背不动,迈不开步,特别着急;或是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母亲蜷曲着身子躺在床上,我走到跟前一看,又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一下子就飞到空中寻找母亲,四周黑糊糊的,不知道她人在哪里……

从梦中惊醒,就再也难以入眠。许多往事涌上心头,堵在胸口,如骨鲠在喉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母亲活着的时候,觉得离上帝很远,因为中间隔着母亲;母亲去世后,觉得离上帝很近,因为母亲不在了。是的,我深深地感到,没有母亲的生活经常让人产生一种恐惧感,很无奈很无助也很伤感,整天心不落地,恓恓惶惶。

母亲,生我养我的母亲啊,你难道不知道儿子是在思念和对你的回忆中度过这长长的日子吗?长眠九泉之下的母亲已不能作答,但我知道,母亲一刻也没有远离我的生活,而且永远是我心中的一种伤痛……

母亲当初的意中人并不是父亲

我的母亲出生在无定河边的一个贫苦人家。因为是长女,她承担了家中繁重的劳动,上山种地,下河捞柴,推碾挑担,缝衣做饭。母亲说:“只要睁开眼睛,就没有一点歇的空儿。”有一次,村里来了唱戏的,母亲偷偷跑去看了一会儿,被凶神恶煞的外祖父发现后一顿暴打。“人说世上黄连苦,我比黄连苦十分”,母亲用这句话形容她的童年和少年。母亲的名字就叫莲。但是,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影响母亲的容貌,她出落得楚楚动人。直到72岁的母亲病重住在北京的医院里时,那些年轻的护士都惊叹:“这个老太太的皮肤怎么这么好,又白又细,几乎没有一条皱纹。”连我的妻子也说:“你们家的孩子怎么一个个长得不像你妈呀?!”

那时候,农村的女孩要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通过婚姻这条道路。我认为母亲当初的意中人并不是父亲。儿时,母亲和姨妈说悄悄话的“主角”常常会是一个“方方正正、结结实实”的殷实人家的后生。“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我想那个绥德汉一定是个长相出众、品行端正的好男人。因为母亲一直很看重人的外表和品行,儿女们找对象时的头一条标准就看“人长得好不好”,第二条才是“做事行不行”。

我想,那个绥德汉一定也对母亲十分满意。我曾在外婆家看到过母亲做女儿时的唯一的一张照片,脸庞秀丽得很,鬓角里别着一朵白色的海棠花,真是人见人爱。

如果不是父亲这个“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金”,母亲和“绥德汉”这两个无定河畔的俊男靓女一定会结成美满的婚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命运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大概是1949年秋天,骑着高头大马、挎着盒子枪的父亲路过外祖父家居住的村庄。他在河边看到一个拾柴火的女孩,立即被她出众的容貌和举止所吸引。他去找了村长,要娶母亲为妻。村长不敢得罪在当地当区长的父亲,巧舌如簧,说动了外祖父。外祖父脾气暴躁,说一不二,母亲便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父亲常得意地说:“你妈是我在河滩上捡的。”

母亲说她和父亲结婚时,睡了3天3夜不起来,没跟他们家里的人说一句话。父亲曾有过一次婚姻,因女方不生育而离异。那年,母亲19岁,父亲28岁。

没有办法,母亲只得接受别人给她安排的丈夫。也许在一般人眼里,母亲有点不识抬举,一个农村女子,能嫁一个有权有势的“公家人”,是高攀了,但母亲并不买账,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父亲的不满,觉得父亲无论家境还是本人都不如那个绥德汉。母亲每每生气,对我数落父亲的不是时,总会心怀怨恨地说:“这辈子你爸也不是我心里的事。”

跟了父亲不愁吃不愁穿,但架不住子女接二连三地出生,母亲依然过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繁忙生活。忙是忙,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母亲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然而,这样的日子也不能持续下去。“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山西老家躲避造反派揪斗达一年之久的父亲刚刚回到县城,县革命委员会就强令他“带全家下放农村插队落户”。深知山区之苦的母亲又一次陷入痛苦之中,她不停地责备父亲:“那些一般干部都赖在城里不走,你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凭什么让你的家属子女下放?明摆着是欺侮咱们,你为啥就不跟他们争斗争斗?!”

父亲生性刚烈,并非逆来顺受之辈,可当他面对的是一个政权、一股政治风暴的时候,除了顺从,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连那些高官显要都一个个被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一个陕北的地方小干部,“蚍蜉撼树谈何易”。

噩运总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降临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在那个遥远的偏僻的狭窄小沟,20年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母亲又跳进了苦海,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那山要多高有多高,那路要多陡有多陡,瘦小的母亲挑着百十斤重的粪筐,如蜗牛般慢慢地往上爬。生产队给别的妇女记8分工,只给母亲记6分工,只要几天不出工,就有人说三道四,真是受累又受气。

母亲苦,但她不让孩子苦。每天鸡叫头遍,母亲便起床给要走五六里路上学的孩子做饭。多少次,我在被窝里看到炭火红红的光芒映在母亲平静而又慈祥的脸上。那时,我已懂事了,劝母亲多睡一会儿,我带点干粮就可以了,但母亲每天总是热饭热菜侍候着,生怕我营养不良。

P2-4

序言

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是而且愿意是个倾听者,而不是也不愿意是个诉说者。我从倾听中感知世界,认识社会,营养自己并不强壮的体格,并不灵敏的神经。而我要诉说的话,能给别人多少真知灼见?能有多少让别人倾听的“资本”?

但是,我毕竟入了这一行:舞文弄墨。

由此,这个经过筛选的集子中的作品,是我多年编辑工作之余的“额外收获”,可以说是一个纪念,一个回顾。在字里行间,你可以找到我的军旅片断和我人生道路的印记;找到我们这一代人这样或者那样不尽相同的生存状态,或流泪时的笑,或成功时的哭;找到我们心灵中那些似乎早已随风而逝、实际上却依然挥之不去的由惶恐、悔恨乃至痛苦交织成的梦魇之虞。

我对散文心存一种敬畏,也心存一分热爱。我在阅读前辈和同辈的优美作品时,仿佛在仰望一座座精神高地,我在此地彼地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而当我也在这方园地辛勤耕耘时,我知道要想获得成熟的果实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但我依然执迷不悟,乐此不疲。

仔细读来,收入这本书里的散文类型,即便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也都是在叙事。那么就暂且称它为乔林生叙事散文集吧。

我认为,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内容,作品存在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我主要是指其所表现的生活的真实程度。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从不胡说八道,瞎写生活中没影儿的事。我把我自己和我自己了解、熟悉和感动的生活,一层层剥开皮来让读者看,当然有时候剥得不大干净,但大家看到的绝对是一个真实的“我”和我们所捕获、所认识的现实生活。

如果非要把文学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种,我这本书当然属于后者。我之所以追求这样一种风格或者品位,就是想在虚假(虚构不是虚假,我说的虚假是指作品表现生活的虚假、艺术呈现的虚假)有时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时尚”的趋势下,给这个时期的部队生活、其他社会生活留下一个类似“原生态”的最接近生活真实状态的文字形象和画面。也许,现在并不需要这么做;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可以从这样的叙述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原生态”散文看来,可能不够那么艺术,不够那么纯粹,不够那么一波三折、荡气回肠,但它可以比作大漠深处的胡杨,名山大川虽不见其踪迹,小桥流水虽不见其身姿,看上去绝对“贫下中农”,绝对比不上奇花异草美丽,但它站立在它应该站立的地方,与风沙为伴,与严寒抗衡,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彰显着自己的生命与顽强。

春天花开了许多,夏天草绿了许多,秋天叶黄了许多,冬天再去看胡杨。

这样说似乎有点自吹自擂,不好意思,我的脸红了,有点坐卧不安,无所适从。

那么就解释一下《肩上有山》这个书名吧!

其实,每一个人肩上都扛着一座山,这座“山”就是责任,往大里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对人民的一份责任;往小里说,是对自己有一份责任,对家人有一份责任。有的人扛起了这座“山”,有的人却被这座“山”压趴下了。

我书中的人物都是扛着这座“山”前行的人,因此,倾注在笔下的都是感动,笔下的感动留在纸上便是血痕,纸上的血痕就是心上的永恒。

乔林生

2009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