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兰修女讲故事(深远之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印度)爱得华·勒·裘立//贾雅·查里哈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有些话,她说的“一针见血”,到处都有可悯之人,即使是富有的地区还是有寂寞的人,那种不被需要比饿肚子还要糟。请不时亲访他们,他们就会快乐起来。

有些行为,她认为“举手之劳”,访贫时请微笑,就算你什么都给不起,至少你还给得起一个微笑,因为那不用花一分钱。

有些故事,她感到“伟大无价”,一位流浪者死前说了一句:“我活得像畜生,但死得像天使。”没有抱怨,没有咒骂,正如天使一般!这才是精神富足的人的伟大之处。

德兰修女本身未曾有任何作品出版,但许多对她的访谈都藉由文字记录了下来。在谈话和演说当中,她会分享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小故事。读者可以从收录于本书的故事里发现到机智与智慧——机智是入世的,智慧是出世的;机智是人性的,智慧是神性的,是上苍赐予的天赋。简洁有力的机智话语能为听者带来一抹微笑并使人铭记在心,充满智慧的言谈则能丰富、安慰、提升听者的灵魂。德兰修女给予我们的是恰如其分的机智与源源不绝的智慧。

本书精选德兰修女所讲的故事,将之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要——为上帝做点好事。

内容推荐

本书所汇集的故事讲述了这么一些人,他们用关爱和同情去接触周围的人——那些自愿放弃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的孩子们;那些不在乎自己拥有多少而一心关爱比自己条件差的邻居的妇人们以及那些被德兰修女从街道上捡来并收留,却心怀勇气的垂死之人,尽管他们生活极其清苦,死时仍面带微笑。

这些故事所体现出的德兰修女的朴实的幽默和智慧,丰富了她的愿景,而这些愿景也一定会到达人们的心里,无论你是风华正茂,还是历尽沧桑。

目录

前言 德兰修女的演说

一 小作为,大爱心

 使命

 陋巷圣人

 天堂陋巷

 一支小铅笔

 如果我只是路过

 一颗纯净的心

 麻疯病人之家

 防杜堕胎之途

 逃离儿童之家

 总理来访

 是孩子,也是老师

 付出的勇气

 爱的守护

 行善就从今天开始

 穷人的奖品

 媒体明星

 小作为,大爱心

 二十五周年纪念餐会

 一位不寻常的旅伴

 爱的教授

 睁开双眼

 回应

二 给出你的心

 歌声

 分享爱的喜乐

 一位女空服员

 圣雄甘地

 鹿特丹插曲之一

 鹿特丹插曲之二

 印度总统的圣卡

 自愿要当印度人

 宽恕的果实——和平

 和平的头号破坏者

 最大的息赐

 动物爱好者

 最后一句话

 给出你的心

 第一份薪水

 你要我吗

 荣誉之剑

 行动胜于空谈

 世界语言

 天使怯于涉足之地

 你有资格吗

 乞丐的小贡献

三 爱与宽恕

 伦敦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贡献

 在露德斯

 小奇迹

 转变

 神秘的伙伴关系

 在联合国

 她的思想

 一段个人的回忆

 爱从家庭开始

 出于对彼此的爱

 放弃

 天降甘霖

 在白宫

 强烈的渴慕

 一位佛教女施主的赠礼

 没有糖

 祷告的力量

 加藤先生

 分子生物学家

 爱与宽恕

 默默奉献

 两千人的派对

四 宽厚的肩膀

 给我你的双手

 施与受

 精神上的贫穷

 名片

 参不透的玄奥

 暂时休兵

 我们要住

 20个字母

 分享的喜乐

 永远为了他人

 治疗溃疡

 祷告与护照

 大海中的一滴水

 家庭与圣诞节

 做某人的某人

 查尔斯王子

 不稳定的乐趣

 穷人的尊严

 助人之道

 穷人永远与我们同在

 对所有信仰的开放态度

 宽厚的肩膀

五 通往天堂的门票

 一块巧克力

 你是我的经费

 大家庭

 愿望

 观光客

 晨间电视节目

 谢谢你

 上帝的银行破产了

 通往天堂的门票

 现在我相信了

 落实爱

 被遗忘的门里人

 见罗马教宗

 苏库记德兰修女(一)

 苏库记德兰修女(二)

 退休之后呢

 现在我什么也不是了

 芒果树

 我不要

 信仰

试读章节

神秘的伙伴关系

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因脑性麻痹而受到持续抽搐之苦的妇女来见德兰修女,问她道:“人们会希望我为他人做什么吗?”

德兰修女告诉她:“你能做的最多,因为你受的苦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的苦合而为一,可以为我们大家都带来力量。透过这样不停地分享、共同祷告和一起为天主做事,世上有一股无比的力量在壮大。”

病人与残障同胞们往往觉得自己是没有用的,是社会的负担,什么也不能做,无法分担工作。德兰修女深思熟虑又祷告了一番,然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之道。她请活跃的事工们个个都搭配“一位生病的事工”,让对方参与工作。结果证明,这种神秘的伙伴关系对双方来讲都是可观的力量来源,他们会彼此称对方为“我的分身”。

德兰修女在比利时也有一个“分身”,每次碰到特殊的情况或难题,德兰修女就会说:“是她在背后给我全部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可以做我正在做的事。作为我的分身,她为我解决掉最困难的部分。”

在一个对德兰修女而言特别困难的阶段,她的分身即将要去动第十七次手术前对她说:“我很肯定地知道你会有一段负担沉重的时日,要到处走访、工作、谈话……我从我疼痛难当的脊椎知道了这件事。”

在联合国

联合国在纽约举办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时,德兰修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会场的主厅当中,《德兰修女》这部影片得以在众外交官、政治家和企业家面前首度播映。影片播放完毕,德兰修女正朝讲台走去的时候,台下的与会者无不起立给予如雷贯耳的掌声。接着,联合国秘书长对听众们说“让我们欢迎世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这句话足以写入历史。

德兰修女的反应又如何?

“在纽约的回忆真是太美好了,”德兰修女告诉一位神父,“我让他们在一个从来不曾有人在那里祷告过的大厅中一起祷告,我说:‘这个不同凡响的组织于四十年前成立,立意是要确保世界和平。世界还未得和平,让我们向唯一能确保世界和平的对象——天主——祷告。’我的朋友已将印有圣方济和平祷词的纸张发下,于是我带领大家一起向唯一的真主祷告,这不是太美好了吗?”

德兰修女其实不是第一次这么做,1979年在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她已经做过同样的事情了。

她的思想

受邀在联合国四十周年大会上演讲时,德兰修女将她的思想总结为祷告、和平、爱与喜乐。德兰修女说:“神爱世人,且希望世人如同他爱每一个人般彼此相爱。神创造出我们,就是为了一个理由——要我们爱人也被爱,除此之外别无其它。我们不只是世上的一个人口数据而已,我们是上帝的子民。就是这样,你和我生来就是要做弟兄与姊妹。

若能从彼此身上看到上帝的喜乐,我们就能彼此相爱。这是为什么肤色、宗教、国籍都不应成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捧在慈爱手心里的子民。”

一段个人的回忆

德兰修女不愿去谈她自己或她的家人,但她希望让事工们知道,已婚的人应该把丈夫、孩子摆第一位,而她自己的母亲就是她用来激励事工们最好的典范。

“我的母亲过去整天都很忙碌,”她说,“但当傍晚来临,她就会急匆匆地准备好要迎接我的父亲。那时的我们不明究理,只会对彼此微微一笑,然后取笑她、寻她开心。不过如今我懂得母亲对父亲那一分深厚而微妙的爱了,不论一天当中发生了什么,她总是准备好用笑容迎接他。”

德兰修女明白时代的演变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今日的我们没有时间,父母都相当忙碌,孩子放学回家后没人在那里等着爱他们、对他们微笑。如果你不在那里,你们彼此之间的爱将如何滋长?

爱从家庭开始

德兰修女很讶异,不论富有或贫穷的家庭都有越来越多染上毒瘾的少男少女,于是试图找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她拜访了许多收容中心与中途之家,然后找到了答案:

他们回到家时家里没人迎接。孩子们的健康、营养、安全、对神的认识与爱……一切的一切都仰赖我们,他们怀着信任、希望与期待来到我们身边。

家庭关系的薄弱是问题的根源。“要爱穷人,”她说,“但首先要爱你自己的家人。”她分享了在伦敦的经验,把她想传递的启示带给我们:

一天晚上,我和修女们在街上走着。我发现一位蓄长发的少年与其他人一起坐在路边,我对他说:“你为什么在这里?你不应该在这里。你应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他对我说:“姆姆,我一再试着要回家,但我妈妈不要我。每次回家,她就把我推出来,因为她受不了我的长头发。”

我给了他一些汤和三明治,然后我们继续走下去。回程路上,我们发现他平躺在地、吸毒过量,我们必须把他送到医院。我不禁想象着他的母亲此刻或许正忙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她亲生的孩子在这里,没人要,没人爱,被丢在路边。

我不禁思忖着:这里有一个渴望家庭的孩子,他的母亲却没有时间给他。这是极度的贫穷,你和我必须从这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出于对彼此的爱

有一双爱侣所做出的耀眼示范深得德兰修女的心,于是她常常向年轻听众讲述这个故事:

1982年,一对年轻男女来到我们在加尔各答的收容之家。他们听说我们每天为七千人煮饭,所以给了我们一大笔钱,好协助提供食物给需要的人。

我问他们:“你们是从哪里得来这么大一笔钱的?”

他们答道:“结婚前,我们打算不办喜宴,也不买婚纱,而决定把钱用来提供食物给不幸的人们。”

我相当不解,因为在印度结婚是一件大事。有勇气作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非同小可。所以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可是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答道:“这是出于我们对彼此的爱,我们想要给彼此什么特别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于是给出了这分贡献的爱。”

想到世上有这样贡献的爱,真是太美好了。我总是祷告:“亲爱的主,请将恩典赐予这对年轻男女,让他们在大喜之日可以给彼此一颗纯净的心、一分纯净的爱、一个纯净的躯体,以作为他们给彼此最大的爱的礼物。”

放弃

德兰修女说:

一位来自拉贾斯坦的妇女来找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道:“我有一个孩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

我问她:“你有没有什么非常喜爱的东西,愿意为了孩子而放弃?”

她答道:“有,嚼槟榔,我整天都在嚼槟榔。”

“嗯,”我告诉她,“把嚼槟榔的嗜好放弃掉,作为对神的贡献。你请他帮的是一个大忙,得要给出什么作为交换。”

德兰修女说这位拉贾斯坦妇女的牺牲得到了回报,她回来向德兰修女致谢并且告诉她:“现在我的孩子会说话了。”

P84-93

序言

德兰修女的演说

一个朋友问:“德兰修女,你都是如何演说的?”

她答道:“我用拇指在嘴唇上画一个小小的十字,然后站起来直直向前看,目光越过群众上方,接着开始说话。”

四十多年来长久的演说生涯中,德兰修女在_百多个国家无数的场合里发表过演说;她对各种社会阶层和宗教信仰的人们说话。

她说的话相当具体,再加上对当地民众及他们的生存处境有着一针见血的认识,她的演说总能切合听众所需。

德兰修女演说不用笔记或讲稿,她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而不需事先写下。她的演说往往会点缀两三个自己经验中的小故事,并且从来不会说得又臭又长。

德兰修女本身未曾有任何作品出版,但许多对她的访谈都藉由文字记录了下来。在谈话和演说当中,她会分享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的小故事。读者可以从收录于本书的故事里发现到机智与智慧——机智是入世的,智慧是出世的;机智是人性的,智慧是神性的,是上苍赐予的天赋。简洁有力的机智话语能为听者带来一抹微笑并使人铭记在心,充满智慧的言谈则能丰富、安慰、提升听者的灵魂。德兰修女给予我们的是恰如其分的机智与源源不绝的智慧。

有些简短而好记的故事,德兰修女会一提再提。例如在印度的安息之家,曾有一名濒临死亡的男子说:“我活得像畜生,但死得像天使。”又例如在墨尔本有位孤单的男子,天黑了也不愿点起他那盏美丽的灯,因为从来不曾有人来访。

有些故事是悲哀的,例如某次德兰修女给了一个男孩一块面包,他只是一点一点地吃着碎屑,他说:“吃完这块面包,我又要饿肚子了。”

有些故事是恼人的,德兰修女针对堕胎议题而谴责现代社会,并提到修女们如何帮助未婚妈妈、保全没人要的孩子。

有些故事德兰修女只说给至交好友听,这些故事显示出她从美好的角度出发而对人充满热爱,也展现出她凛然的勇气。

1979年于挪威奥斯陆获颁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她受邀前往几场在印度的公开活动。第一场自然是在加尔各答,地点位于一个可容纳大量群众的公园。对她而言,那就好像在自家院子里玩耍,在场的每个人都认识你、爱你、为你喝彩。

活动由省长主持,一些官员也都出席了,德兰修女的座位就在省长旁边。作为欢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开场白,省长说加尔各答以拥有德兰修女为豪,接着又说,穷苦人家的福祉是国家的责任,但由于国家未能无一疏漏地贯彻它所有的责任,因而相当欢迎德兰修女和她的修女们提供协助。他赞赏修女们做出的努力,并承诺给予支持。

德兰修女回应道:“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该关注周遭人们的福祉,这是一种慈善责任。我们应当对天下所有男男女女都表现爱心,因人人皆为上帝的子民;也都是彼此的兄弟姊妹。”

德兰修女的言谈总有目的与要旨,她想传递的中心讯息就是对上帝和上帝子民的爱。

爱又是如何体现的?

德兰修女的信函中有时会插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

没有祷告,便没有信仰。

没有信仰,便没有爱。

没有爱,便没有服务。

没有服务,便没有喜乐,没有和平。

所以有四个根本的步骤:祷告、信仰、爱和行动,其结果是带来内在的喜乐与社会的平安。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前提,就是祷告者需要在内外双方面的静默,眼睛、耳朵、思绪与想象都要能够静得下来。要能镇定自若,要能专心,要能开放地接受上帝的启示。在吵闹的城镇与都市中,则需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以获得外在的静默。

作为一个伟大的祷告使徒,德兰修女在旅行途中常常是不停捻着手中的玫瑰念珠,也一再在公开的场合邀请在场者一起祷告。

在与政府官员及民间团体领袖共聚一堂的隆重场合中,她主动带领听众进行祷告。最著名的两个例子,即是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以及在纽约的联合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德兰修女主动带领大家朗诵圣方济和平祷词,一如事先计划的,她的友人已将印有祷词的纸张发下。

德兰修女提倡家庭透过共同祷告来凝聚情感、常保喜乐,她让“一起祷告的家庭,当恒常在一起”这句出自培顿神父之口的格言更为普及。德兰修女把这句格言奉为圭臬,并宣扬到世界各地。

有一回,德兰修女在加尔各答的儿童之家看望小宝宝们,一位修女难过地告诉她:“这个宝宝快死了。”德兰修女说:“让我们一起以主祷文为他祷告吧!”大家闻言照做,然后德兰修女继续去看望其它的孩子。三个小时后,修女回报道:“生病的宝宝获救了。”像这样的小插曲年复一年在发生,不是德兰修女会施神迹,她只是诚心祷告,天主便给了响应。

德兰修女曾对一名自称不信上帝的日本编辑说:“跪下来说:‘主啊,我信你爱你,我的主,我将自己交托给你,我为自己的罪愆感到内疚。’然后怀着大爱做一些小事。”

德兰修女也曾给一名自称丧失信仰的志工一本祷文,三个礼拜后,志工回来告诉她:“现在我重拾信仰了。”

德兰修女对上帝的信仰深深感动她的修女们,她从不怀疑自己的使命,也从不怀疑上帝能给社会的支柱。修会草创时筚路蓝缕,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信众,没有官方的赞助或支持,实在需要无比的勇气,德兰修女说:“一开始成立修会时,我就坚信这是上帝的作为,最终一定会成功。但我没想到会发展得如此庞大,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

由于坚信神的旨意,在纽约、蒙特利尔等地,她都拒绝接受提供给修会修女们的每月津贴。她担心一旦接受了,“修女们会丧失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完全仰赖上帝旨意的喜乐”。

德兰修女说,要了解上帝子民的尊贵高尚,便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不应由于遭逢苦难而受到一丝影响,因为只有信仰能够赋予苦难意义。对于受苦受难的人们,德兰修女有这么一句抚慰的话语:“苦难开启了一个除非受苦受难否则不会开启的空间,一个使得上帝得以进入并填补的空间。”德兰修女本身也深受苦难的折磨,她说:“上帝让我受苦,将我化为一大恩典。”结果是她可以超然物外,完全开放地迎接上帝的存在与作为——宛如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她曾三度心脏病发,第一次,她在罗马的医院住了一个月;第二次,她在加尔各答的看护中心住了六周;第三次则使得她几乎蒙主宠召,但她终究好转到可以至罗马和美国旅行。

德兰修女要传递的关键思想就是爱,爱上帝,也与人彼此相爱。

她说:“唯有将我们的邻人视为神的子民去爱、去服务,才能对我们肉眼看不见,除了要世人相爱之外别无他求的上帝表现爱心。”

“没有了爱,家庭便没有和乐,世界便没有和平。爱的作为,即是和平的作为。”

她说出的话语与写下的文字当中有两项要旨:神圣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而慈善就从自家开始。

德兰修女的目标是要实现这些理想。她想要让世人更良善、更慈爱、更慷慨、更忠诚、更投入;一言以蔽之,更神圣。她一再告诉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普世大众:因上帝是神圣的,世人便也要追求神圣。德兰修女说:“当我告诉人们神圣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是属于他们的,人们往往很惊讶,他们以为神圣是神父、修女这些神职人员专属的。”

她解释道,神圣意味着圆满地实现我们的职志,也就是我们被期许要做的事。医生、老师、商人、农夫、家庭主妇、学生的作为倘能符合他们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便谓之神圣。此话可堪安慰,却也充满挑战性。

她也说人最初是在家庭生活里体验到爱的,家庭的和乐幸福主要仰赖女性,女性是一家之魂。关于家庭生活要如何和乐幸福,德兰修女也给了实际的建议,那就是要“微笑”。  从家庭往外推一层,即是邻里。

德兰修女说:

到处都有可悯之人,不被需要、孤单寂寞,以及不被爱,都比饿肚子还糟糕。即便是富裕的小区都有寂寞的人,请拜访拜访他们,使他们高兴起来。

德兰修女说:“有些人写信给我,表达想来加尔各答当志工的心愿。我回复说:‘不必来加尔各答,就从你自己的国家开始,从你的家、你的邻里、你的小镇或村庄、你的地区,找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亚洲和非洲的某些国家,多数的问题是物质贫乏。但在欧洲和美洲的富裕国家,则有更多更难救治的精神贫乏。”’

愉悦是爱的表征,也是德兰修女及她的传教士们最大的特色之一。德兰修女自己以身作则,希望她的修女们常保愉悦。凡德兰修女所到之处,无不带来喜乐与生命力。

德兰修女说:

访贫时请微笑,就算你什么都给不起,你还给得起一个微笑。一个微笑不用花上一毛钱。

某些来到穷人当中服侍几个礼拜或几个月的志工吐露说一开始时无法入睡,他们个个都说:“一天下来目睹这么多的不幸与苦难,到了夜里躺在床上,我哭了又哭,没有办法睡觉。”那么终其一生都在目睹、亲近这些悲剧的修女们呢?德兰修女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危险,她对修女们说:“不论在白天你目睹或经历了什么不幸与苦难,就寝时都要怀着耶稣复活的喜悦。”

德兰修女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果决。她总是倡导要立即起而行动,从不拖拖拉拉或三心二意。她与丘吉尔有着一样的精神——二战当中,丘吉尔的桌上有一块牌子,铭刻着“今天行动”四个大字。

德兰修女再三对她的修女们说:“昨日已逝,明日未来,我们只有今天可以为主服务。”

德兰修女回忆道,她是在英国广播公司马尔科姆·马格里奇的邀请下,第一次接受访问。访谈过程播放到全英国,马格里奇后来并且远赴加尔各答拍片,剧组打算呈现出德兰修女与她的修女们在姆姆之家工作的情形。修女们聚集到户外的空地上时,德兰修女说了既响亮又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句话:“让我们为上帝做点好事吧!”

这句话足以总结她的一生。

本书精选德兰修女所讲的故事,将之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正是要——为上帝做点好事。

爱得华·勒·裘立

加尔各答

书评(媒体评论)

短小精悍却鼓舞人心的真实生活的摘录,记录了普通人的勇气和舍弃。

——Business India

这是一册简单易懂、发人深思的读物,有些内容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品读。

——Outlook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