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风靡日本的生活新方式,全世界推崇的健康新法则。 完美生活,健康身体——从0.8生活开始!本书将“0.8生活”概念在日常生活的养生保健方面进行阐述,向读者展示一种最自然的健康生活。 “0.8生活”,这个概念源自日本,初起源于医学健康领域,后被引申成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生活概念。 “0.8”是一种生活态度,凡事不求完美,但求八分好:吃饭八分饱,让胃部吸收得更好;做事出十分力气,只抱八分成功期望;爱一个人,留两分自由呼吸的空间给对方;“0.8”的生活态度并不是不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点点空间,让自己能坚持走得更远。 内容推荐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人活八分饱,花开九分艳”。也就是说,凡事我们都不要做得太满,要适当为自己留点儿空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凡事八分就好。这与时下台湾地区、日本流行的“0.8生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0.8生活”学告诉我们,不必对每件事都付出全力,而是尽八成的气力就好,剩下的两成气力可当做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 “0.8生活”学由医学健康衍生而来,由日本著名作家、医生贺志贡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的心脏,每0.8秒跳动一次,这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 “烹饪时,用盐量若能从1勺改为0.8勺,不仅能保有食材的生鲜原味。对肾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吃饭时,肚子饱了,头脑才接到‘饱’的信号,往往等到头脑释放出‘吃饱了’的信息时,我们已经吃得太饱了。因此吃饭不宜吃到十分饱,感觉到八分饱就要停筷子了。” “0.8生活”学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哲学,做人只有坚持“0.8生活”学,凡事给自己留点儿余地,人生才会圆满。 目录 绪论:不要让生活失控,留点儿空间给自己 第一章 坚持“八分”主义,达成“十分”健康 健康专家预言:像心脏那样去生活 1.多数疾病的产生与追求完美有关 2.英年早逝背后的健康“杀手” 3.不要过“速食生活” 4.让0.8成为你的生活原则 5.为自己的生活留两分空白 6.“0.8生活“的关键在于有张有弛 7.中医养生学中的“0.8原则”——中庸之道 “0.8生活”札记:升级自己的健康主义 第二章 “十分”诱惑,致命的杀手 健康专家预言:别让自己的生命太匆匆 1.生活消费追求十分丰富有损健康 2.十全十美的生活带给人们的伤害 3.“十分舒适”真的舒服吗 4.长期“十分”生活易过劳 5.抑郁——追求十分完美的恶果 6.事事渴望十分圆满“吞噬”健康 “0.8生活”札记:“0.8节奏”与生物钟合拍 第三章 “0.8饮食”:健健康康吃到 健康专家预言:快食及饱食危害人们健康 1.饭吃八分饱 2.饭吃八分饱从细嚼慢咽开始 3.二分饥,提高免疫力 4.菜做八分咸 5.炒菜放八分油 6.八分细,二分粗:粗茶淡饭保健康 7.不要陷入“甜蜜陷阱” 8.素荤完美比例8:2 9.吃水果也有讲究 10.重寻天然吃饭速度 “0.8生活”札记: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缺陷 第四章 “0.8保健”:轻松梳理心身健康 健康专家预言:学会化繁为简 1.亚健康的调养之道 2.不要欠睡眠的债 3.每天健康一点点 4.减肥,慢工出细活儿 5.冬天穿衣,八分暖二分寒 6.一天八杯水 7.疾病八分防,二分治 8.远离十分大的噪声环境 9.对电磁辐射不可不防 “0.8生活”札记:慢慢修炼自己的健康 第五章 “0.8工作”:健康与成绩双赢 健康专家预言:总和时间赛跑的人是笨蛋 1.不能让忙碌的工作把“本钱“赔掉 2.学会忙里偷闲 3.关健在提高工作效率 4.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5.清除办公室里的毒素 “0.8生活”札记:学会缓解工作压力 第六章 “0.8休闲”:使你走更长的路 健康专家预言:放松身心,处处皆休闲 1.坚持“0.8休闲”,远离“快节奏综合征” 2.瑜伽,舒展身心 3.“0.8运动”,为健康加油 4.注意“玩”出病来 5.时尚“家务休闲” 6.“0.8休闲”与太极的异曲同工之妙 7.细细品读,与心灵共舞 8.“0.8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 9.健身房里的健康隐患 “0.8生活”札记:触摸“0.8休闲”的真谛 第七章 改变追求完美,过“0.8生活” 健康专家预言: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慢下来 1.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2.“0.8生活”从“心”开始 3.与网络和计算机健康相处 4.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5.吃好、睡好和适当运动 6.保护自己身体的排毒机制 7.不能忽视汽车给健康带来的威胁 8.防癌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9.从现在开始“0.8生活” “0.8生活”札记:培养自己的爱好 结束语:享受美好的生活 试读章节 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完美,就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有碍身体健康。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完美,为了将事业做得尽善尽美,人们加起班来没完没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人们整日早出晚归,不注重饮食,拼命赚钱……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反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者往往将个人标准订得过高,不切合实际,且带有明显的强迫倾向,要求自己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事实证明,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而身心又是相互影响的,当心理被“完美”所迫时,身体便会做出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持续疲劳、不适增多、局部或浑身绷紧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睡眠质量差以及性欲减退…… 追求完美,使人们饮食不规律,形成不良饮食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资料表明,决定人类健康的因素,40%在于遗传和生存的环境条件,8%为医疗条件,7%为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而60%在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有60%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们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完美,整日奔波忙碌,有时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无法挤出,只能匆忙吃几口或不吃。殊不知,长期不规律的饮食有可能使自己患上多种疾病,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炎、胆结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有关研究表明,到2015年,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将比1985年的1320万多1倍;发展中国家死于此病的人数也将由720万增至1670万,且死亡者多为壮年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年轻的精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疲劳而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如此,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还出现了许多“小胖墩”,最近医学研究表明,这些孩子成年后,极易发生“生活方式病”。肥胖男子在70岁以前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结肠癌等疾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体重的男子高2倍;肥胖女性70岁之前患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机会比正常体重的女性高2.56倍。这都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关。 另外,有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喜欢用烟酒来缓解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压力。但是,长期嗜酒却能诱发多种癌症,比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医学研究指出,肺癌的发生,抽烟者是不抽烟者的220倍。不要庆幸你还没有任何病发症状,或者厌倦了这些司空见惯的说辞,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嗜干你身体精华的“黑蝙蝠”,不信,你就试试看! 过度追求完美,使人们陷入恶劣的情绪中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恶劣的情绪最能使人短命夭亡。而恶劣及紧张的情绪大多由过度追求完美所致。情绪恶劣,过度紧张、疲劳不仅会诱发疾病,损害健康,有时甚至还能夺去人的生命。 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说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诚然,越来越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产生焦虑沮丧之情而又无法登上成功之巅。 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给自己定下高不可攀的标准,一旦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收获无情的挫折。不但打击自己的积极性,还有可能让自己沉浸在失败前的担惊受怕和失败后的悲观丧气中。 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因担心自己出错而不停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有些人还可能演变成对自己行为的怀疑、不确定感,从而重复无意义的动作、反复检查,这些都是强迫症和广泛性焦虑的重要症状。 摆脱追求完美的方法 为了摆脱追求完美桎梏,我们应采取下面的方法: 1.正确评估自己,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也不过于自卑。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一次乃至多次失败并不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大小。 3.为自己建立一个短期目标,然后尽力实现它。 总之,我们要牢记:“人可以完善自己,但不能完美自己。” 健康提醒 需要指出的是,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传染病,因为它隐蔽性强,不易被人发觉。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可防患生活方式疾病,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可以提高生活品质,使生活更美好。P8-10 序言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人活八分饱,花开九分艳”。也就是说,凡事我们都不要做得太满,要适当为自己留点儿空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凡事八分就好。这与时下台湾地区、日本流行的“0.8生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0.8生活”学告诉我们,不必对每件事都付出全力,而是尽八成的气力就好,剩下的两成气力可当做回旋的余地和养精蓄锐的本钱。 “0.8生活”学由医学健康衍生而来,由日本著名作家、医生贺志贡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的心脏,每0.8秒跳动一次,这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 “烹饪时,用盐量若能从1勺改为0.8勺,不仅能保有食材的生鲜原味。对肾脏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吃饭时,肚子饱了,头脑才接到‘饱’的信号,往往等到头脑释放出‘吃饱了’的信息时,我们已经吃得太饱了。因此吃饭不宜吃到十分饱,感觉到八分饱就要停筷子了。” “0.8生活”学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哲学,做人只有坚持“0.8生活”学,凡事给自己留点儿余地,人生才会圆满。 曾有香港艺人大曝著名演员周迅有口吃的毛病,并指出周迅为了隐藏这个缺点,一直很怕接受别人的采访。周迅面对这些语带嘲讽的话,却坦白说自己口吃是内地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因为有这个缺点,自己就努力克服它,去演戏和唱歌,口吃又算得了什么。周迅的这番话让所有的娱乐记者都无话可说,并对她钦佩不已。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我们的生活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事事不能太求完美,有八分就足够了。因此,欲望不可太高,高不可攀则难免泄气;事事也不要抱有太多希望,希望过多,则失望也越多。明朝理学家薛宣说:“人爱花烂漫,我爱花始苞。”花儿全部开放后,凋零就会接踵而至。人不可强求十分,生活无须太美满,盈则亏,满则损。 “0.8生活”学有益于健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坚持八分主义,就会获得健康生活。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人们拼尽全力,整日忙忙碌碌。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有些人却悲哀地发现,为了追求事业,却失去了健康,真是得不偿失。 一个整日头疼、睡眠不佳的年轻人去看中医,中医诊断他患上了“轻度抑郁症”。研究表明,现在35%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这一数字真是叫人触目惊心,须知没有了健康,拥有再多身外之物,也没有意义。那位中医看着年轻人睡眠不足的样子,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别对自己要求过高,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不要总想着竞争,争第一,把自己的健康搭进去是不值当的。 中医的一席话真让人感叹不已。当我们每天像喊口号一样喊累,筋疲力尽的感觉像影子一样尾随时,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观和健康观了。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接受这样的教育:一定要拿100分,一定要争第一。然而,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呢? 如果每时每刻都紧绷着心中的那根弦,我们整个人就有可能被工作掏空,我们的健康就有可能走下坡路……这大都是因做得太“满”所导致。 其实,给自己留两分余地并没有什么不好:在生活中坚持“0.8生活”学,为自己预留两分缓冲期,这样身体才不会觉得被掏空;在为工作奋斗时,将大部分时间及精力投注在工作上,剩下一点时间和精力休息、充电、旅游,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这样的生活才不会只剩下工作;玩乐时,也只投入八分的精力,留下两分心思为投入工作做好准备,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工作,还能保证自己不会出现“长假综合征”。 也许你要说,只做八分好,却不去全力以赴,这样的人生态度不就是不进取吗? 难道只有竭尽全力才意味着积极进取吗? 为自己预留两分空间,可给生活带来平衡和良性循环,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我们不需要一直竭尽全力向前冲,而应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时间,留出两分的气力为跑完全程做准备。 如果连拼命到底的日本人都默默奉行“0.8生活”学了,我们为什么不呢?不要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失控的境地,总是处于一种兵荒马乱的状态,留出两成气力,滋养自己走好下一步。 后记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 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临终之前,床榻周围坐满了弟子。弟子们怕师父临走时忘了交代什么,就问道:“师父,您还有什么要教导弟子的吗?”弟子们都等着师父的最后遗言,禅房里一片静寂。马祖道一大师睁开那双睿智的双眼,环视禅房一周,对弟子们说道:“生活,多美啊!”然后,闭上了双眼…… 是啊,生活多么美好!著名作家梭罗曾这样说:“如果没有出生在世,我就无法听到踩在脚底的雪发出的吱吱声,无法闻到木材燃烧的香味,也无法看到人们眼中爱的光芒,更不可能享受到因为自己的奋斗而带来的成功的快乐……能活在世间,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我为什么不尽情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感悟。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了更好地生活,大多数人整日里忙忙碌碌,辛苦奔波,人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于是,苦闷、抑郁、彷徨等负面情绪滋生,整个人陷入了悲观之中,感觉人生没有希望,生活了无生趣,有的人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于是世间出现了许多悲剧。 生活并不总是和风细雨,有时也会有狂风骤雨,这就要求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坦然面对,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一视同仁。遇到挫折时,要打起精神,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它;遇到顺境时,平心静气,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不骄不躁,从容坦然。 生活总是这样的,但如果我们的心态和想法改变了,生活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许多人总是向前冲,在弄得自己精疲力竭时,发出了“生活真难”的感叹。其实,我们如果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观点,做事情时,对成功只抱八分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只想着满足八分即可,不强求十分,这样就不会患得患失;消费时,不要倾尽所有,要为自己留下两分,这样才能真正地应对困难……事实上,只要我们采取“0.8生活”的原则,我们就会发现: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观点,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美好,我们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经受生活的磨难。 也许有人说,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过“0.8生活”、享受生活只是一种奢谈。 大家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就能知道享受生活非常简单。 一位生活大师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都认真地听讲。大师端起办公桌上的一杯水,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呀?” 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200克,有的说300克。待学生们讨论完后,大师微微一笑,说道:“这杯水只有200克,但如果让你将这杯水端在手中,你能端多久?”学生们听了,感到非常好笑,认为拿多久都不是问题。 然而,大师并没有笑,他说:“拿一分钟,同学们一定觉得没有问题,但要是拿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呢?那就有可能要叫救护车了。”学生们听了以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还真是,尽管水杯不重,但时时端着,也是很累人的。 大师继续说道:“尽管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如果拿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沉重。就像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因此,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这样才可能承担得长久。” 是呀,在生活中,人们不能总背着包袱、顶着压力前行吧。如果这样,人们前进的脚步会被拖垮,人们的健康也有可能被毁掉。人们要学会放下,学会在紧张严肃的生活中,坚持放松,不倾其所有,追求十分完美,而是给自己留两分气力感悟生活的可爱之处。 要知道,生活就像一张琴,我们可以弹奏爱的小夜曲,也可以让轻松的梦幻曲在我们的指间飘落;我们可以在弦上尽情挥洒属于自己的浪漫和激情,也可以弹奏出能够表现真实自我的旋律;我们可以在弦上静静地欣赏古典乐曲的清悠,也可以在弦上创作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交响乐。 生活又像一首歌,那开在原野里的每一朵小花,那飞舞在阳光下的每一只蝴蝶,那飘洒在夜空中的每一缕月光,那婉转在树林中的每一声鸟鸣,那绽放在人们脸上的每一丝笑容……都是谱写这支歌的一个个迷人的音符。只要我们心中的希望还在,它每时每刻都在用这音符谱写着一首首让心灵燃烧的歌。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前行,一味地工作,生活能有什么乐趣? 享受生活,并不只是享受风花雪月的轻松,也不是只享受它诗来歌往的唱和。生活的磨难,我们同样也要承担,就像一棵耸立在峰顶的松树那样,经受住漫长冬季里风摇冰压的磨砺。如果在这样的岁月里,你还能用自己的断枝做笔,在大自然的扉页上写下充满激情和灵感的生命之诗,那么,你便已悟透了生活的真谛,你便已成了一个生活的真正的享受者! 当我们由衷地赞叹“生活,多美啊”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氤氯着诗意的灵感……是啊。只要我们的心灵之舟还漂荡在生活之海的那片蔚蓝里,它就会像摇篮般使我们的生命享受着生活中每一刻美妙的时光。 生活不仅仅是一种体验,它更是一种品味,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轻松生活,让我们的目光更清澈一点! 享受生活,让飞逝的时间围绕轻松简单的生活而停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