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史钧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历史发展到科学前沿,从科学领域到社会领域,本书对进化论的内容与最新发展和争论做了通俗的介绍,清华北大教授权威推荐。比小说还好看的科普著作,一口气读完进化论百年纷争史。快乐阅读,轻松长知识。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生物进化论的百科全书似的作品,它囊括了从进化论起源,发展,衍生,直至今天的所有内容。但以它不到20万字的篇幅,虽然讲得很全,却不深,所以它是一部有趣的科普文。若讲得太深,那就是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了。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争吵”,进化论PK神创论、拉马克主义PK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的内讧、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发的种族歧视和优生学争议,科学界、哲学界的巨擘大佬们,各持己见,你方唱罢我登场,争吵不休,最后……没有最后,现在还在吵,将会一直吵下去。

目录

引言

01 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从何而来?

02 拉马克主义,以及铁匠的儿子和老鼠的尾巴

03 地质学的发展与《圣经》的尴尬

04  达尔文出场:大自然开始操纵一切

05 华莱士,异军突起的不幸的进化论先驱

06 《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中的里程碑

07 牛津论战,进化论与神创论的首次激烈碰撞

08 关于人的迷局,凡夫俗子或是天之骄子

09 朴素或华丽,性选择在折腾谁?

10 动物利他行为,你被感动了吗?

11 大爆发与大灭绝,谁在翻云覆雨?

12 社会达尔文主义,优生学及种族歧视

13 新达尔文主义与新拉马克主义的对决

14 猴子审判及平衡法案,关于科学与科学的意义

15 综合进化论,新的成果,新的内容

16 自然选择的对象,个体?群体?还是基因?

17 对自然选择的挑战:分子进化与中性选择理论

18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新的争吵

结语

试读章节

伦敦动物园里一只孔雀张开美丽的大尾巴,昂头挺胸地在一个郁闷的长胡子老男人面前走来走去,无聊地炫耀着自己光鲜无比的羽毛。

老男人很生气。在他看来,孔雀这一套漂亮的行头实在是没有道理,如此鲜艳,异常夺目。虽然在文明人的眼里是一种美丽的象征,但在饥肠辘辘的丛林野兽们看来,孔雀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一盘打扮得花里胡哨的美味鸟肉而已。

肉也要打扮得这么好看,真是有毛病。

特别是在进化论支持者的眼里看来,更是有毛病!

而在进化论开山鼻祖的眼里看来,简直就是有毛病至极!

这个看着孔雀生气的老男人当然就是达尔文。他曾经亲口说过:我一看到雄孔雀华丽的大尾巴心里就烦!

动物的眼睛虽然结构复杂,但那东西有用,有用的东西当然有资格搞得复杂一点,可是孔雀的大尾巴不然。这玩艺儿豪华、夸张、鲜艳无比,再加上雄孔雀趾高气扬有恃无恐地在那里唯恐天下不乱地张扬着、炫耀着,而且这东西它不是衣服,不是披在身上保暖用的,它就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尾巴!

至于么?

达尔文越看越生气!

这是公然在与他的自然选择原理对抗!根据他的理论,动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必定要对个体生存有好处,但这么长的尾巴能有什么好处呢?这种不理性的生长方式早该被淘汰掉,可是人家孔雀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所以必须对此加以解释,如果解释不通,自然选择理论就完蛋了。

这是一个比眼睛的复杂结构还要让达尔文头疼的问题。毕竟,眼睛的复杂结构虽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毕竟根据当时的知识已经可以作出一些解释了。原生动物简单的视细胞和感光神经都在为达尔文小声地辩护着,可孔雀的大尾巴却让达尔文完全想不通。他不得不听神创论者用简单而且可爱的话语在那里不停地唠叨着:孔雀的尾巴之所以那么好看,因为那就是上帝造给人类看的。

与雄孔雀的豪华艳丽相比,雌孔雀却长得灰不溜秋的,其间的反差与公鸡和母鸡对比差不多。

昆虫、鸟类、鱼类、爬行动物直到哺乳动物,只要是两性生殖者,几乎都按照这样的一个模式在发展自己的装备。雄性华丽夺目,而雌性低调朴素。这其间大概只有女人是一个奇怪且显眼的例外,到时专门讨论。

为了解决雌雄之间的这种差别,达尔文经过反复观察与思考,最后把目光投在了雄性身上。如果能搞定雄性身上花里胡哨的问题,这一切问题基本就可以理解了。

而从表面上看来,自然选择确实又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为此,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和性选择》中,他正式提出了“性选择”理论。

P92-93

序言

1858年6月的一天,雾气沉重的伦敦郊外肯特郡的一座乡间别墅,栅栏上爬满了青翠的阔叶藤条,缠绕而上的牵牛花正随风开放,宽阔的院落里种满了色彩斑斓的花花草草,蜜蜂与蝴蝶在其间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形态各异的鸽子在院子里飞上飞下,发出咕咕的叫声。伏在草间的虫子也随声应和,轻快地鸣唱起来。

夕阳西下,霞光满天;落叶轻飘,炊烟升起;鸟儿归巢,牧歌唱晚。这座乡间别墅完全隐罩在一片静谧的田园暮色之中。

院落里,台阶上,对着满院欢快的鸟儿,一位胡子很长脑袋很大的老男人正沮丧地坐在藤条椅上沉思。该到喂鸽子的时候了,他却根本没有心情再去照看这些平时给他带来无穷欢乐与沉思的精灵们。他的心情看上去糟透了。

这人正是年近五十的达尔文(Charles Darwin),他在这座令人满意的别墅里漫不经心地做着他喜欢做的研究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构想好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个与众不同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生灵起源与演化的机制。现在他还不愿把这个理论轻易地拿出来,有很多东西还需要补充和完善。他也不急,他的计划是,先把前期的铺垫工作充分做好以后,这个重要的理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现在他需要的是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足够多的研究和看足够多的资料。他相信他的这个理论会让整个世界大吃一惊,那将是一本巨大的著作,厚得足以让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搬起来都费力气。

可是现在一切都被打乱了。他的手里拿着几张纸,这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一位名叫华莱士(Alfred Wallace)的三十多岁的年轻学者寄来的论文。

这篇论文只有四千多字,虽然写得不是很规范,字迹也因为激动而显得很潦草,但内容并不难读,意思也不是很难理解。因为这涉及达尔文正在研究的主题之一。但他越读越是坐不住,最后终于站了起来,不停地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胡子被弄得很乱,眉头也锁得很紧,额头上开始冒汗。四下的鸽子见了,纷纷向一边闪开,迷惑地看着平时非常和善的主人。

这实在是一件让人烦心的事情,基于他在“贝格尔”号环球旅行时收集到的标本之上所形成的观点,加上回家以后积累的知识和所做的实验研究,二十多年来他一直相信物种是变化的,并可能是由于自然的力量起到了选择的作用,所有的生物看起来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想法,因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物种是不变的,而且是上帝在短时间内一手制造出来的,天生完美,根本不需要什么进化方面的解释。

但没有人确切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达尔文一直没有把这一重要观点写成论文拿出来发表,其实他并没有沉迷于这座乡间别墅中无忧无虑的生活里不能自拔,他仍然很勤奋,种了很多植物,也饲养了很多动物,不停地观察,然后记录,并写出为数不少的学术文本。但不管怎样,他没有把生物进化的思想写成论文。

可华莱士这个年轻而勤奋的学者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丛林里艰难地度过了长时间无聊寂寞却充满危险的研究岁月后,终于独立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写成了一篇题为《论变种无限离开原始型的倾向》的论文。现在达尔文手里拿着的就是这篇论文。华莱士把论文寄给达尔文请达尔文审阅,并请达尔文在方便的时候把论文提交给《地质学原理》的作者赖尔(Charles Lyell)。

现在达尔文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他可以推荐华莱士的论文,但以后人们在谈起生物进化论时,就很少会想起达尔文这个名字,而只会记起华莱士。他二十多年来的辛劳也将变成一团辛酸和苦闷,而永远堵在心里。

达尔文再次坐回藤条椅上,几乎要瘫倒了。落日的余晖照着他宽阔的额头,依旧闪着智慧的光芒。他苦闷地拍了拍额头,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和自己开这样一个惊人巧合的玩笑。毕竟,他其实已经开始了《物种起源》的创作,在他的构思中,那确实是一本规模宏大的巨著。

有意思的是,也是一种巧合,在当时的伦敦,几乎与达尔文郁闷的同时,另一个脑袋很大胡子很长的智者正在一间又黑又闷的小房子里挥汗写作《资本论》第一稿,这个人当然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马克思(Karl Marx)。

这两个人研究的领域不同,兴趣也不一样。虽然两人都在生前就以各自的作品影响了整个世界,但这两个距离咫尺之遥的胡子很长的人却始终没能到一起比试一下到底谁的胡子更长一些。因为这两个人的工作似乎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细细考察之下,其实又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达尔文的工作,是试图搞明白人是怎么来的;而马克思则在努力告诉所有人,我们应该向何处去。这两个人都用自己的那颗硕大的脑袋影响了这个星球的文明进程;两个人的工作都遭到了众多争议,最终也都被一部分人所接受,同样拥有众多的追随者。这个世界因为这两个人而发生了永久性的深刻的变化。

达尔文理论的重要性在于,他为人类理解自然提供了科学的视角,而不再需要总是借助于上帝之手去解释一切。人们从此知道:世间万物的由来,似乎并不如《圣经》所言,是上帝在六天内创造出来的,其中最后一天创造了人。达尔文和哥白尼一道把人类拉下了神坛,使人类清醒地认识到:人,这种自以为是上帝制造出来的万物之长,自以为是出类拔萃的有意识有思想的动物,其实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一样,都只不过是苍茫宇宙中的一粒尘沙而已。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也不是万物之灵。

马克思的工作意义在于,他为人类分出了阶级,并为其中的一个阶级指出了一条光明灿烂的道路。他试图让所有人相信,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类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解放,包括肉体上的解放和精神上的解放。

达尔文主义的命运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不同,达尔文引发了全新的生物学研究思想,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的科学革命。自达尔文以后,科学变得不同起来。

马克思则引发了全新的人类革命运动,共产主义的风暴一度席卷世界,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初步成功,他开启了人们看世界的新的视角,被一些人视为导师和战友。自马克思以后,世界变得不同起来。

达尔文的命运与哥白尼的命运也不相同。哥白尼的理论经过磨难以后,终因其证据的明白确凿而受到了宗教界、科学界和大众的一致认可。可达尔文的理论在得到一批科学家力捧的同时,却几乎一直经受着来自各方的非难和抵制,这些力量有的来自宗教界,也有的来自科学界。达尔文的忠实捍卫者们正奋起精神,不断与来自各方的种种非难开展着不懈的斗争,特别是进化论和各种形式的神创论之间的争吵听起来最为快意。而与此同时,最为有吸引力的则是,进化论内部也在为各种各样的理论开展着毫不留情的互相攻击。科学家们的大脑是不平凡的,他们对论敌开展攻击时,文笔也是不同于常人般的辛辣甚至刻薄。

这是一场跨越了两个世纪的大争吵,这是一个参与者为了自己的理想吵成一团的时代。自进化论诞生之日起,这种复杂的争吵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争吵的过程伴随着主题的不断变换和角色的瞬间转移;争吵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温文尔雅,充满理性;有的则短兵相接,野性飞扬,甚至会摆出决斗的架势来以性命相逼。争吵的主题也是纷繁复杂满天星坠。而大部分争吵,似乎至今仍没有谁能做出最终的胜负裁决,这也正是进化论的迷人之处: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主题发表任何意见,尽管他们可能根本都没有看懂这些主题的根本意义何在,而最有意思的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已经看懂了一切奥秘。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争吵充满了个人的意志与理念,闪动着人类追求真理的智慧的光芒,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也是一场知识上的盛宴,更是一种意志上的考验。这又是一个不以胜败论英雄的时代,所有的争吵最终带来的,是科学的进步和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这种争吵将继续下去,每个渴求知识的人对此都不应错过。

这将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争吵。

那他们到底都在吵些什么呢?

不妨从头说起。

后记

生物进化现在已是科学界公认的事实,自然选择也已不再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在实验室,在野外,通过分子研究、古化石研究和系统分类研究等途径,甚至通过人的行为与基因研究,人们已一再在各个领域证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这是一门基础坚实的科学。

当然,进化论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在进化论内部也争论不休,但这只是促进进化论向前不断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在否定进化论。

进化论与宗教之间的战斗永远不会消失。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人需要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支撑自己,以便找到更好地活下去的理由,宗教会给一部分人提供这样的理由。所以,人类精神上对宗教的需要,其实,远大于对科学的需要;对科学的需要往往是一些现实的需要,比如让我们的旅行更快捷、让我们的居住更舒适等。现实的需要与精神上的需要目前还没有真正统一,这也决定了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冲突,特别是与进化论之间的冲突,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调和宗教与科学的努力是一种有益的努力,科学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去干涉宗教,而是宗教担心科学的发展会影响了宗教的作用。在一些人的脑海里,有意无意地把宗教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等同起来,这其实是一种错觉,不同的宗教教旨各不相同,而人类的道德基线是大致相同的。宗教并不代表道德,只是有一部分人自以为是地想要用宗教代表道德而已。

从宗教的态度看,他们的目标其实是和道德有着某种一致性,都希望对人类起着某种引导作用,他们且不管这种引导是否正确。他们担心进化论会使人类的道德更加败坏的同时,世界各地因宗教因素而引发的战争却年年都在造成无数人的死亡,这与道德的基本追求是相违背的。

说起来道德与宗教也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人类进化的产物,特别是文化进化的产物。人类身体上的进化正因科学的发达而渐渐放慢速度,但文化的进化却永远不会停止。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的进化正是人类进化的延伸。

人类文化进化似乎有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努力摆脱基因的控制,努力超越人的动物本性,努力实现人之为人的普遍的人性。是科学使人类有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而不是宗教的说教。科学可以使人类摆脱饥饿与贫困,摆脱原始的恐惧,摆脱对各种欲望不择手段无节制的追求,最终摆脱所有束缚人性发挥的制约性因素,甚至将摆脱自然法则的控制。到那个时候,我们才会说,我们已彻底从动物变成了人。

在科学的帮助下、在人性的光辉指引下,我们也许有一天会突然惊觉,自己就是心向往之的神。

或许到了那时,进化论就不会再引起什么争吵了吧。

书评(媒体评论)

进化即创造,“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人也从进化史中理解了人自己。哲学家、诗人泰戈尔说过,“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有能力进行合作,并试图成就自己的梦想。生物意义上的进化不意味进步,并不展现为方向性、目的性,它只是一种被动的“局部适应”,但人这个物种的超越性应当更多地体现在对长远局势的预见。科学意义上的进化论并没有证明、也不应当被解读为斗争哲学所宣传的“恶斗常有理”以及道金斯所宣扬的“人生而自私”。这部平衡的进化论著作对人类的文化充满了信心。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华杰   

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一直是科学家和公众热衷于谈论的话题,它已成为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最重要影响的科学理论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多为人们所误解的科学理论之一。在这一理论提出了150年之后,各种争议仍然不断。此书,从历史发展到科学前沿,从科学领域到社会领域,对进化论的内容与最新发展和争论做了通俗的介绍,是一部易于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出色普及著作。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