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值得所有人关注的书,尤其是教育机构、学校老师和孩子的父母。
家庭和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孩子长大。本书从孩子、家长、生活环境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他(她)想要成为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帮助孩子长大 |
分类 | |
作者 | 吴丽萍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值得所有人关注的书,尤其是教育机构、学校老师和孩子的父母。 家庭和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孩子长大。本书从孩子、家长、生活环境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了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他(她)想要成为的人。 内容推荐 家庭和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孩子长大。 从准备生孩子到女儿考上北大,我当妈妈20年才明白:孩子是自己的宝贝,但她首先是家庭的成员,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父母和学校的作用不是教她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她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人。 目录 第一部分 我家有女 一、我家有女 二、我的成长与经历 三、生个健康宝宝 四、在点滴间教育孩子 第二部分 婴幼儿教育 一、多和孩子交流 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学会分享 第三部分 我们的教育环境好吗 一、眼看教育 二、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 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过去的教育与现在的教育 五、中国中小学老师批判 六、全面发展了吗 七、让孩子展示自己 八、世上没有坏孩子 第四部分 让孩子个性鲜明起来 一、理性看待双语教学 二、特长生的特短 三、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四、好孩子与坏孩子 五、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六、如何当好第一任老师 七、孩子的成长,你看重什么 八、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九、好的个性胜过门门考试满分 第五部分 做个好妈妈 一、孟母择邻 二、做目光远大的妈妈,让孩子站在你的肩上 三、从零起点抓起 四、严而不厉,宽而能容 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六、于细微处见母爱 七、母教关键词 第六部分 好家庭是最理想的学校 一、如何面对孩子的闪失和错误 二、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与排名 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四、父母要具备“四心” 五、世界上最慷慨的父母 六、做孩子永远的朋友 七、别苛求孩子十全十美 后记 我的教子经 试读章节 三、生个健康宝宝 当夫妻俩决定要生个孩子时,必定会对孩子有很多期望,想生个健康、漂亮、聪明而且性格可爱的宝宝,希望孩子兼具多种优点。在父母的期待中,宝宝一天天在妈妈肚子里长大;到宝宝出生前一刻,父母们心里就开始紧张,生怕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期望值降到最低,暗自祈祷只要能生个健康的宝宝就满足了——宝宝的健康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孩子生下来后,看孩子肌体健全、不缺少什么,悬了很久的心才放下来,接着便开始有别的期待了。 ·从起点就给孩子最好的关爱 能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有许多因素,我不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只能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对于新生儿的健康,父母的健康、营养和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能通过自己主观努力给予期盼中的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其实,这方面已经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和重视。从一开始决定要孩子,就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加强营养,注意调节情绪。只有这样做才是成熟的、负责任的父母。他们知道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对孩子的一生和家庭来说太重要了。早婚早孕的青年可能在这方面不会有足够的重视,有的人可能没有认识到那么多,总觉得这些不会影响多少,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先天的性格散漫和后天的教育不足。从这一步开始他们就落后了,孩子没有从起点上得到重视,没有得到最好的关爱。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也不是做得最好的,因为当时没这个条件。我刚开始觉得自己年轻,还没工作几年,不想要孩子。但得知有孩子了,就有强烈的生个优质宝宝的愿望,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好在我爱人不抽烟,也很少喝酒,幸运地避免了这方面的危害。他那时候还坚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我的身体素质虽然一般,但也在生育的最佳年龄。为了给孩子足够的营养,再难吃的东西,只要听说是对孩子有益,我都强迫自己吃下去。我有轻度贫血,为了补血,听别人介绍说用红糖泡黑木耳吃效果好,虽然很不好吃,但我坚持天天吃。 当时我身怀六甲还天天挤公交车上班,为了饮食有营养、干净卫生,我每天下班回来自己做饭。为了孩子身体好,首先得自己少生病、不吃药。因此只要天气好,我都坚持每天晚上到绿树掩映的校园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让自己神清气爽、有好心情。在单位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不生气,多和同事说笑;在家里不争吵少动怒,和家人多沟通,别人的好建议就赶快采纳。要说所谓的胎教。我也仅仅做了这些。让自己身体好、心情好是关键,再尽量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就行了,不能只吃高能量食品。其他的胎教我们不懂也不会,如果做到了可能会锦上添花,但主要方面不能忽视。不管不顾肯定是有影响的,尤其是母亲的一些不良嗜好肯定会波及孩子。一旦准备做母亲了就要有高度责任感,怎样对孩子有利就要尽量去做,会有不良影响的习惯就要坚决克服掉。 四、在点滴间教育孩子 没有一对父母不望子成龙的,刚刚为人父母者都认为孩子身上承载着自己的一切希望。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才觉得一切都不是梦想的那么美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于是逐渐将希望值降低,有的甚至希望破灭变成绝望。说实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许多心血。孩子的个性又千差万别,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正确的定位和引导,并为你所设想的目标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倾注爱心。 ·好性格才有好人生 我也对女儿有很高的期待,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她成为什么大家,或成为强者和名人。但是,帮助她成为一个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健康、性格好、能感知快乐的人,却是我一直的心愿。在这方面,我很欣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获得“幸福的人生”。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基本想法就是让她得到应有的发展,成为身体健康、热爱生活、个性健全、对社会有益的人。 有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有好的个性比学好文化课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从小就注重对孩子情商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保护孩子的个性发展,另外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幼儿期到小学三年级前的这~阶段是关键,家长也要最辛苦。许多家长并不重视这一阶段,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吃好穿暖少生病,想怎么玩怎么玩就行了,其他方面等孩子长大了、懂道理了再抓不迟。吃好、穿暖、玩好、少生病,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就是在这一阶段对孩子好习惯、学习兴趣和健康个性的培养。同时,这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品质的养成都是最重要的时期。错过了这一阶段,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旦形成,要纠正就比养成好习惯更难了。当然,以后的各阶段也都不能掉以轻心。 许多家长在这一阶段认为孩子小,只要疼爱照顾,让孩子高兴就行了。还有一些家长忽略孩子的感情需要,或因为工作忙,把孩子放在一边让别人照看,比如留守儿童。如果对孩子一味地娇惯或漠视,没有给孩子应有的要求和培养,而是等孩子长大了再做要求,就会导致孩子不习惯也不适应,因此不愿服从。而家长一看大势所趋,自己孩子就这样了,后面更没信心引导了,从而开始指责孩子,变成恶性循环。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没有前期的付出,幻想孩子天生就能成为自己希望的那样,只能换来失望和对孩子的耽误。 我对女儿的期待是一直没有变的,为了能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我更多的是付诸行动。别人总会问我是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优秀的,其实这真的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因为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出现各种有趣或烦恼的事情,就是在这些愉快和烦恼的纠葛中,家长不断地调整思考,再把认为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用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成长起来。总体而言,我想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就是“用心”,我对女儿各方面的培养比对别的任何事情都用心,动脑筋观察思考,再选择认为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用心了也就变得简单了,在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点点滴滴间,谈笑着就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 P12-15 后记 家家有本教子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主要强调共性和普遍规律——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同年级统一的教学计划,一个班级相同的任课老师。即使现在教育改革中推出了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在选课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这种改革对孩子个性的尊重和宽容也是相对且极其有限的。 而家庭教育则不同,应该也能够更多地尊重孩子的个性,从孩子、家长、生活环境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子女的“家法”是法无定法,我们家在子女教育理念上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教育目标的确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所谓仰望星空就是鼓励和支持孩子树立远大志向,而脚踏实地就是要从孩子的天赋、兴趣、教育可能性和未来社会的需要着手。在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时,不盲目地攀比成功家庭或特优学生的成长路子,也不凭自己的主观兴趣和追求给孩子设定一个所谓的目标。我们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应有的培养,让不同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发展,而不是都向同一个目标努力。我们并不一味地梦想孩子成为名家大腕,而是希望她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有能力的、快乐的人。 ·第二是对待孩子的态度——爱她、尊重她,平等沟通。 我们认为成功的家庭教育有几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爱,鼓励和机会。尊重孩子,也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把她当作跟我们平等的生命体,她的所思所想、她的喜怒哀乐、她的选择与放弃、她对家庭事务的建议和意见,都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再优秀、再强大的孩子都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一直让孩子处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她才懂得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许多朋友称赞我女儿很阳光、善良、有爱心,爱心的源头就在于从小到大父母持续不断的支持,以及家庭教育中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爱。 对孩子好的想法和做法,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会不断激发孩子的创造性,鼓舞她积极向上;对孩子没做好的一些事情,要帮她总结、反思,让孩子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相信和鼓励孩子,培养她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此外,父母要永远给孩子机会,她想做的事这次没做好。下次仍然要给她再尝试的机会;犯了错误给她改正的机会;成功了给她自我表现和展示的机会;长大了给她感恩和表达尊敬的机会。女儿哪怕是一点点语言上的感恩或一份小小的心意,我们都会感到喜出望外,且非常珍惜。 ·第三是对孩子的塑造——让她成为她自己。 女儿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个善于表达和表现欲比较强的孩子。在一些人眼里看来,好像不太符合传统教育中“好学生”的标准。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位教师,从女儿的成长经历和我的教育实践中我感悟到,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闪光点和不同的个性,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只有不同的好孩子。我们不让孩子屈从现实教育中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不鼓励她委屈自己、改变个性而赢得所谓的好评,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让她“成为她自己”!我们一直保护孩子活泼的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中国学生普遍缺失或者被磨灭的想象力,我们格外珍惜。孩子有时大胆想象做了一些老师认为出格的事情,但只要不是品行方面的错误,就算她受到老师的批评惩罚,我们也不要求她完全按老师的要求改变自己。 也有些老师对她存在争议,其实是不习惯她天天阳光灿烂。不满她的不乖巧、不顺从。现在的孩子被巨大的学习压力磨去了活泼的天性,有人说:“小孩子少了活泼,未来的社会就少了幽默。”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想象力也是孩子智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孩子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有了创造性。现在的孩子过多地接受填鸭式教学,想象力越来越被限制,未来社会也就少了创造性和推动力。女儿经常有些奇思妙想,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尝试一些大胆离奇的事情,这在当今教育中被认为是不合常理的。当她有这些想象的时候,我们都表现出好奇和有趣,从不因不切实际而认为是无聊。去年春节期间和朋友们聚餐时,有几个崇拜她的念初中和小学的小朋友说:“姐姐都上大学了,怎么还像个小孩一样?”他们想不到姐姐平时这么活泼好玩,还有许多奇思妙想。 ·第四是对女孩子的特殊培养——谁说女子不如男。 作为一个女孩子,其生理、心理上都有不同于男孩子的特殊性。我们认为男女有别,但不认为男性总是处于优势地位,也不接受孩子未来发展成一个没有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意识的“女强人”。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温柔和美,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语言、感觉、耐心和持久性等方面充分发展自己。一般女孩子喜欢和爱玩的东西,我们都不反对她追求,从不阻止她的那些小女生情调。弹吉他、跳现代街舞要占去很多时间,但因为女儿喜欢,我们也很支持。 女儿高中时的一位班主任是物理特级教师,曾对我们说:“她的物理学得非常好,她下来才是那几个学得好的男生。我有时刻意要难倒她,但她很少被难倒。”在人们的习惯意识中,普遍认为女孩子上了高中就不如男生了,尤其是理科方面。所以许多女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一部分女生学不好理科就自认为本该不如男生。但我女儿很自信,不认为她比男生差,没有这样的心理顾虑。她既在学习上巾帼不让须眉,又在其他方面有优于男生的特点,所以更容易全面发展。 我们非常注重对女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她在综合素质上取得的进步,我们给她的肯定和奖励从不亚于她取得学业成绩的进步。说实话,自从帮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后,我们基本没有为她的成绩发愁过。作业本上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大多都是她自己签的,她的学习状态我们都看在眼里,一直都很放心。 从教育改革、人才成长与就业竞争的大趋势着眼,在润物无声的家庭教育中,我们旨在培养女儿成为勇于担当、有广博兴趣和适应性,能承受来自各方面压力、公正负责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尖子、考试机器。而我们最终所收获的,就是今天这样一个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好女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