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快速和富于变化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众多研究显示,长大或成人后的很多心理问题起源于儿童早期,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与未来的人格发展、心理行为健康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由姚国英等编著的《0-6岁儿童心理健康保健》是儿童保健医生的工作指南,按年龄系统地介绍了0-6岁学前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0-6岁儿童心理健康保健:儿童保健医生指导手册》是儿童保健医生的工作指南,按年龄系统地介绍:0-6岁学前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保健目标、定期监测的要点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指导建议,以及儿童气质和自我调控的评估和指导、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解答。
《0-6岁儿童心理健康保健:儿童保健医生指导手册》由姚国英等编著。
第一部分 儿童心理健康的神经机制和相关因素
第一章 心理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一、脑的发展
二、脑功能的优势化
三、脑结构与心理功能
第二章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遗传学因素
二、母亲孕期和分娩后的情绪压力
三、社会心理因素
四、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第三章 儿童营养与心理健康
一、营养与精神神经发育
二、精神行为异常与营养
三、小结
第四章 儿童睡眠与心理健康
第二部分 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第五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一、感觉
二、知觉
三、语言和言语的发展
四、注意
五、记忆
六、思维
七、学习
第七章 情绪的发展
一、0~3岁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
二、4~6岁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
第八章 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个性的基本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发展
三、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
四、道德的发展
五、游戏
六、儿童气质
第三部分 0~6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保健内容
第九章 心理行为发展状况的监测
一、O~3岁婴幼儿心理行为发展的监测
二、4~6岁学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监测
第十章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指导
一、O~3岁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指导
二、4~6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指导
第十一章 促进社会情绪发展的深入指导
一、自我概念
二、自我控制
三、合作
四、社会关系
五、家庭和社区的知识
第十二章 儿童气质的分析和指导
一、儿童气质的临床应用
二、气质分析
三、根据气质特点的养育指导
第十三章 幼儿的自我调控评估和促进指导
一、自我调控发展评估
二、儿童自我调控发展指导
第十四章 常见行为现象和问题解答
第十五章 幼儿的心理行为障碍和识别
一、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方案
二、儿童期起病的精神障碍简介
三、心理行为的评估
附录l 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性评估(M—CHAT,适用于16~30个月婴幼儿)
附录2 心理社会问题筛查——儿科症状检查表(PSC,适用于4~15岁儿童)
主要参考文献
主编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