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笔下的男人们虽然没有像描写女人们那样用了诸多笔墨,但也个个形象生动,或可爱或可憎或可恨。市场上有关红楼梦的图书很多,但很少有从关注红楼中男性的视角延伸去讲述。邢莉的这本《那些红楼的男人们》能填补这一空白。既探寻清代历史,从另类视觉看红楼人物,也能对今日的读者有一些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那些红楼的男人们 |
分类 | |
作者 | 邢莉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曹雪芹笔下的男人们虽然没有像描写女人们那样用了诸多笔墨,但也个个形象生动,或可爱或可憎或可恨。市场上有关红楼梦的图书很多,但很少有从关注红楼中男性的视角延伸去讲述。邢莉的这本《那些红楼的男人们》能填补这一空白。既探寻清代历史,从另类视觉看红楼人物,也能对今日的读者有一些启发。 内容推荐 笔者9岁初读红楼,那时看到的是抑扬顿挫,好不热闹;再读红楼,正是豆蔻之年,那时看到的是富贵温柔、花柳繁华;细品红楼,则是双十年华,那时看到的是衣食住行皆为艺术;精研红楼,已是职场中人,看到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及至如今,重读此书,看到的是历史、是社会、是人生、是人性。故作此书《那些红楼的男人们》,从历史的、社会的、全面的视角去看《红楼梦》中那些被称为须眉浊物的男人们,去品读他们人性中光辉的那一面。 《那些红楼的男人们》是红楼迷邢莉的给力经典。 目录 第一篇 人在庙堂,上下求索 廉政教育当常抓不懈——贾雨村 有些禄蠹粉可爱——贾政 夹缝之中尴尬人——贾赦 纨绔子弟真性情——贾珍 番外——由“禄蠹”二字评清初官场隐患 第二篇 红楼才子排行榜 探花郎夺才子榜首席——林如海 皇族子弟荣登榜眼——北静王 愤青耍酷列探花——贾宝玉 传胪是一种美德——蒋玉菡 番外——聊聊贾政身边的清客门人们 第三篇 都想嫁个好男人 不完美的言情小说男主角——贾琏 新好男人养成日志——薛蟠 侠骨柔肠热血儿郎——柳湘莲 天涯何处有芳草——贾蓉 番外——大观园工程结项报告 又一番外——说说贾府的小厮仆人们 第四篇 归隐真的不简单 成仙路上的博尔特——贾敬 假作真时真亦假——甄士隐 代人出家风光好——张道士 四个“怎么看”解读另类出家人——王一贴 番外——红楼梦中出家人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 义薄云天抑或情义无价 男版闺蜜,怎一个暧昧了得!——秦钟 醉金刚是个好哥们儿——倪二 难得一个纯爷们儿——贾芸 升级版仙人跳攻略——多浑虫 番外——红楼狗仔队特别报道之盘点 贾府男人的潜规则 第六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儒学教育被代表——贾瑞 又及:从“风月宝鉴”看人性的弱点 德智体必须全面发展——贾珠 我是坏蛋我怕谁——贾环 对单亲儿童的心理关怀很重要——贾兰 番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后记 试读章节 要把贾政归为禄蠹一族,确实有点委屈他了。曹公在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还是对他颇有那么些好感的,“政”者,“正”也。曹公笔下,这应当是个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之人,就像他自己所做的谜语“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这也是有解的。 贾政不嫖不赌,恪守“忠孝”之道,俨然是位道学先生。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贾府这个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管理自己的欲望,就更加不易了。但贾政做到了,他配得起“身自端方”这四个字。 在维护封建阶级利益和贵族家庭传统上,贾政是死硬派,对宝玉的“叛逆”行为深恶痛绝,把宝玉打得死去活来,没个好身体还真的做不到,所以也够得上“体自坚硬”了。 之所以把他归为禄蠹,主要还是因为贾政其人,的确是一头扎进仕途经济,俯首甘为权势牛的人。 之所以说他可爱,是觉得贾政那端方坚硬的外表下,其实藏有一颗滚烫的心,就像砚台中的极品——端砚,有着细腻的光泽、柔滑的触感,他也是立体的、多元的。 首先,贾政拥有过“食色,性也”的青年时代。 证据一:他娘说的 第四十四回中,凤姐撞见贾琏和鲍二家的奸情,哭向贾母房中告状,老太太怎么说的:“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就是这种事儿,在贾府乃至整个上层社会,很是稀松平常。大抵贾政年轻时也曾落此俗套,否则怎么会有赵姨娘的出现呢?关于这段公案,咱们下面再表。 第三十三回说到,宝玉因外宿倡优、内淫母婢的罪名被贾政打了个皮开肉绽好不壮烈,贾母使气骂道: “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表面上是拿着先父压贾政,但事实上也在强调,“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你儿子还不是遗传了你的基因。如果技术条件允许,贾母连DNA检验报告恐怕也是愿意出具的。乖乖,原来贾政当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证据二:如花美眷赵姨娘 总觉得在贾政夫妻身边有个赵姨娘很是不和谐,两口子都是正经、正统、正派之人——至少表面看来是如此。然赵姨娘却走的是歪门邪道,说的是鸡零狗碎,做的是乱七八糟。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如何能成了贾政的妾,还为他生下一子一女。尤其探春比宝玉才小一岁左右,很难说这位政老爷不是在妻子年老色衰后被身边丫头的美貌打动,一时情不自禁、擦枪走火。 收房之后,两人依旧很是缠绵,而这种缠绵一直持续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后。书中唯一提到贾政私生活的地方,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开头部分:“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滑了屈戌儿,掉下来,赵姨娘骂了丫头几旬,自己带领丫环上好,方进来打发贾政安歇。不在话下。”简单的两行文字,就把贾政和赵姨娘的浪漫房事隐约表露出来,虽然极其含蓄,但不失为传神之笔。 证据三:都是袭人惹的祸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元春姐姐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要不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呢,这元春果然了解他老爹。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致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贾政于是叫宝玉来训话。训话完毕,宝玉也皆悉领受了,贾政表示满意。王夫人摩挲着宝玉的脖颈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宝玉答道:“还有一丸。”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服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大家可以从上文的细节中细细品味政老爷的诗词修养。第一次听到袭人这个名字,老爷子就竖起了耳朵,说明这个名词儿似曾相识。然后,王夫人说老太太起的,老爷子马上说老太太不知道这话。很显然,他是知道的,念《女则》、《列女传》长大的老太太不知道。宝玉招供之后,政老爷又说无碍,不用改,难保不是想起了什么青葱岁月,恐怕那时的贾政,也是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的吧。 其次,端着架子真的很累很累,容易得抑郁症的。 P10-13 序言 闺阁与庙堂,对立并统一 良善与邪恶,矛盾又共存 中国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也就是男人的历史。过去的史书,基本上不为妇女立传。即使稗官说部,也以男人为中心。然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一反旧史氏章法,一反通俗文学章法,以妇女为主角,以昭传妇女为职志。其开篇第一回,曹雪芹就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300年后,《红楼梦》中的上百位闺阁女儿,于中国文化史册中留下了清韵悠长的笔触。《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虽然把男子比作“泥做的骨肉”、“浊臭逼人”,但它在使闺阁昭传的同时,也捏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泥人儿。 我从不认为闺阁必须与庙堂对立,我国自古就有“妻贤夫祸少”的谚语,国外也有“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的俗话。所以,我们可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看这本书。矛盾的存在是为了和谐,对立的基础是真正的统一,那些或轻灵、或雍容、或娇俏、或妩媚、或爽朗、或精明的如水般变幻多姿的女儿背后,也有着一群神采奕奕的男人。 笔者9岁初读红楼,那时看到的是抑扬顿挫,好不热闹;再读红楼,正是豆蔻之年,那时看到的是富贵温柔、花柳繁华;细品红楼,则是双十年华,那时看到的是衣食住行皆为艺术;精研红楼,已是职场中人,看到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及至如今,重读此书,看到的是历史、是社会、是人生、是人性。故作此书,从历史的、社会的、全面的视角去看《红楼梦》中那些被称为须眉浊物的男人们,去品读他们人性中光辉的那一面。 后记 最初动笔写这个题目,完全是出于一种标新立异的想头。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个乐子、找点噱头而已,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来解读红楼男人,用现代人的视角去看看古代那些事儿。 当写了不到一篇,我发现我为自己起初那种半娱乐的心态而羞愧。 一则是出于对《红楼梦》的敬畏,这部书是唯一一部伴随我成长的书,因为只有它,是我从童年读到少年再读到成年的。所以,《红楼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部名著,而是我心中对中国文化、民族传统、古典哲学情结的寄托。 二则是出于对曹公的敬重。在这个速食文化的时代,我们可以娱乐很多东西。但当我面对曹公毕生心血、面对整个曹氏家族兴衰过程、面对一个历史轮回的必然的时候,我无法再抱有娱乐的心态。 三则是当我彻悟“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一历史魔咒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自己也是那即将显现颓势的第三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祖父母随军征战南北,立乾坤正气,七十多年后,我的骨血里,傲骨可在?正气可存?数十年前,外祖父翰墨春秋、尺素言志。而今,墨香何传?诗书何继?——我在调侃着一个家族的衰败时,却忘记了自己也在扮演一个败家子的角色。 由此,我开始正视这次创作于我的重要性,开始真正以一个历史中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男人们在他们的历史中的精彩绝伦的演出。 每次读红楼,都会读出全新的感受。一直以来,我都受《红楼梦》本身为闺阁立传的立意影响,将其中男子都视为须眉浊物,认为他们不过是促使贾府败亡的直接因素而已,除了禄蠹就是纨绔。但当我静下心来一一品读他们的性格成因、揣摩他们的言谈行止后,我则看到了他们的无奈、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可爱、他们的可悲…… 所以,就如同群芳、千红、万艳一样,他们也是那个时代、那段历史、那个漩涡、那场争斗中的牺牲品。但是,虽是沉沦者,却留芳华存,他们身上每一个闪光点,都让我为之感动。所以,我敬佩他们。 本书的写作过程,是我个人的一次升华,感谢网络时代给我们的便捷,让我可以与诸多红楼爱好者交流,分享彼此的体会;感谢我的父亲给予我的提点和指导;感谢每~个提供给我思路和成文的朋友们,诸多同道中人的心血,集腋成裘。 时间仓促,还有很多未尽之意,也有几许未了之情。不过,未尽与未了并非遗憾,就像未尽的红楼故事,未了的宝黛之情,留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广的研究乐趣。 书中很多章节,只是我自己在二十多年读红楼过程中的浅薄体会,或有偏颇之解,或有不妥之处,或有不到之意,希望读到此书的各位老师、同仁予以指教,也恳切地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各位作一交流。 邢莉 庚寅年乙酉月于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