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过思乡病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肯定从未长距离和长时间地离开过家,否则就是你根本没有家。假如你远离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住在地球的另一端,只能5年或10年回一次家,或者永远回不了家,你就能体会到家的重要。英国人也许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更爱家也更想家,但他们却到了离家非常远的地方,并在那里安了家。
地球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岛屿,常常被称作大陆。它离英国很遥远,从英国到那里要花上五六个月的时间,即使现在乘船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前那里只生活着野蛮的黑人,但英国人去了,建起了大大小小城市,并统治着这个岛屿。它叫澳大利亚,意思是“南方的土地”,因为它位于很远的南方,在赤道以南,美国夏天的时候,那里是冬天,美国白天的时候,那里是晚上。这座远离英国本土的大岛,应当是发配囚犯、流放他们的好地方,因为一旦踏上这片土地,他们便无处可去,也不会危害他人。许多囚犯被送到那里,但回来的没几个。有人甚至因为思乡而死去,毕竟囚犯也是人,也会思念自己的家乡。
不过英国人很快知道了,这个岛不只是适合当监狱。澳大利亚的中部是沙漠,但人们在沙漠里发现了金矿。只要发现了金子,富有魔力的金子,无论是沙漠,还是其他危险地带,都挡不住人们冒险的决心。于是,众多年轻的英国人动身去澳大利亚寻找金矿,他们期望着只要实现发大财梦想,便尽快返回英国的家。但是,他们发现开采黄金的成本比黄金的价值还要高——有些得不偿失!不过,他们并未放弃,他们命中注定要发大财,这条路走不通,就试另一条。岛的东南部是草原,适合放养牛羊,但那里没有牛也没有羊,于是这些英国人派人回国采购牛羊。当英国的牛羊来到这里之后,人们才发现美国的牛羊不吃这里的草——原来是草不合口味。这一次英国人依然没有气馁,他们又派人回去搜罗优良草籽,再带回来播种。最终,他们成功了,种下的草长得特别好,而且后来证明这些牛羊就是“金矿”,甚至比他们想要寻找的金矿还要好。他们从饲养的羊身上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羊毛——又长又柔滑。人们把羊毛运到英国和其他地方,做成羊毛服装。现在,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这里的饲养的畜群日渐庞大,还向很多国家出口大量的冷冻牛肉和羊肉。
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好景不长,这里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英国人把一对宠物兔带到了澳大利亚,主人疏于管理,它们开始繁衍后代。兔子和羊一样喜食牧草,但兔子传宗接代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牛羊,所以没用多长时间,这个国家的兔群数量就超过了羊群的数量。成千上万的兔子啃光了牧草,羊群吃不到足够的牧草,到处都是兔子、兔子、兔子!人们想消灭它们真的很难!这种状况有些类似《圣经》时代瘟疫肆虐的埃及当时的情景。人们到处架设铁丝网,防止兔子进入,不过也有一些“漏网之鱼”钻过了铁丝网,于是人们不得不再架起另一道铁丝网。与此同时,人们仍在大量捕杀它们。人们把兔子肉做成罐头运到英国,同时运走的还有兔皮。即使这样,人们对这种小动物依然无可奈何,可能永远都无法摆脱它们。
澳大利亚的本土动物都很奇特。其中有一种很稀奇的动物叫袋鼠,个头和人差不多,靠两条后腿站着,像小狗讨食一般的姿势。它的尾巴好似自己的第三条腿,在它蹲着的时候,两条后腿和尾巴着地,就像坐在三条腿的板凳上一样。它的两条前腿非常小,几乎丧失了使用功能。它奔跑的时候不是四条腿着地,而是靠后腿在地上跳跃前进,一纵身可以跳出去很远。母袋鼠把宝宝放在腹部的袋子里,它既是一个窝,也是一个摇篮。
过去水手们远航回来,常常会说看到在海中生活的美丽的女孩。她们的腰部以上像人,而腰部以下的身体像鱼,他们把她们叫美人鱼。当然你在童话故事中也听说过《美人鱼》,不过,在澳大利亚的西海岸确实有真的美人鱼。它们就生活在海里,它们用前臂抱自己的孩子。远处的水手想象它们也许很美丽,但当靠近后,会发现它们可不像在书上读到的那样,长着一条鱼尾的漂亮女孩。它们真的很丑,它们叫海牛。怎么,很失望吧!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叫作“布须曼人”(Bushmall)。他们连10都数不到,更不要说写字或者读单个的词了,他们唯一知道的是,如何找到食物。他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而在身上涂满颜料。他们用贝壳的边缘划破自己的皮肤,并在伤口处抹擦黏土,为的是让那里长出大疙瘩,他们觉得身上的疙瘩越多,自己越帅气。
布须曼人有一种独特的玩具叫“飞去来器”(也叫回旋镖),它是用一种形似一轮新月的木头做成的。他们把飞去来器掷向远处,飞去来器会像车轮一样转着圈飞,如果手法得当,它还会飞回投掷者的手中。我有好几个飞去来器,我已经学会了投掷的方法。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和我说:“我听说你知道如何投掷一只袋鼠。”“投掷一只袋鼠?”我追问道,“不,不,就是布须曼人也做不到的!”
澳大利亚过去的首都是墨尔本,但人们新建了一座叫堪培拉的城市作为首都,这是一座规划好的城市。先做城市规划,然后修建街道、国会大厦、各种房屋,最后人们搬进城里居住。澳大利亚还有一个主要的城市叫悉尼。
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方向,它叫新西兰。我们前面讲过,西兰岛是丹麦一部分,也许你还记得,丹麦是欧洲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新西兰和西兰岛的名字很像,新西兰由两座大岛组成,形状有些像意大利,或者说像一只头朝下的靴子。从地图上看,它们似乎距离澳大利亚不远,但从澳大利亚乘船去新西兰,要用四五天的时间。在新西兰北部生活的土著人叫毛利人,但毛利人与澳大利亚的布须曼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毛利人曾经是食人族,但他们很有头脑,从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和他们的老师一样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甚至进入了新西兰的议会,成为其中一员。P272-275
这本书是写给下面这些人的:
他相信天堂就在天上,地狱就在地下;
他没听说过伦敦,也不知道巴黎;
他还以为戴恩是一种狗的名字(译者注:丹麦人的英文Dalle看起来像狗的名字)。
这本书展示的是行者的视角,而不是透过铜钱看世界。
这本书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从“卡拉马祖到廷巴克图”。
这本书不只讲“世界七大奇迹”,还在讲“世界七大奇迹”之外的奇迹。
我的童年是在新英格兰度过的。每逢感恩节时,家里会准备六种馅儿的甜饼:苹果、蜜桃、小红莓、蛋奶、碎肉和南瓜。不过大人只许我选两种,这一直是让我左右为难的事。现如今,当我在本书中要选择地点和主题来讲述时,同样的困难出现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理位置太多了,这本小书无法面面俱到,这样必然会有一些读者质问我,为什么某些国家和某些地方被我略去了,特别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这是一本讲给孩子的地理书。孩子们眼中的地理是一系列有着古怪名字的科学怪物——气候和贸易、产业与行业,当然还有丰富多彩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似乎世界各地主要的农产品都不外乎这几类,要么是玉米、小麦、大麦、黑麦,要么是黑麦、大麦、小麦、玉米,再不就是大麦、玉米、黑麦、小麦。在我的地理书中,希腊是个特例——这是因为我认为它不产小麦、玉米、大麦、黑麦。地理是只讲“胃”的地理(言外之意是,它所讲述的内容只和吃有关),“头”和“心脏”都给省略了。
我喜欢地理书上的图片和地图,但讨厌文字。除了某些描述性的或者叙述性的段落之外,文字内容是完全不值一读的——一堆令人困惑的标题、副标题,甚至套着小标题:家庭作业、注解、地图分析,给老师的建议、帮助、说明、问题,复习、难点、练习、背诵、总结、图片分析,等等。我自己都说烦了。
上学后,我才知道世界就是一个橘子。我学过的内容,只有三件事还记得比较清楚:荷兰的孩子穿木鞋,爱斯基摩人住在雪屋里,还有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那时老师采用问答教学法教地理,就像学习乘法口诀的方法一样,老师拿起手中的书,问道:
“美国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一个13岁的男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贫困、无知,生活在简陋的小屋里。”面对学生匪夷所思的回答,这位老师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这是下一个问题的答案:‘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
到我教9岁的孩子们开始学地理时,我发现手头的教材中有关贸易和工业的内容讲得太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里尽是些幼稚的鸡毛蒜皮的问题,统计数字和抽象的内容也完全超出了9岁孩子的理解能力。另外,其他国家那些胡编乱造的儿童故事对孩子们学习地理没什么用处。
我是一名老资格的旅行者,游历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我所走过的里程可以绕地球5圈。我想我该写本自己的地理书,也许有些过于自负!不过有关我的旅行经历的即兴授课也许会让这个班级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找来速记员把这些讲课内容逐字记录下来。但是,当我给另一个班级读笔记时,就萌生亍一个想法:要是编本书去教孩子们可能更好——我要立刻付诸行动!我一遍一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因为孩子们的反应永远都不好预测。如果不实践,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说孩子们一定能听明白,那些“哪些话他们应该知道,哪些话他们不应该知道”之类的先入为主的想法都是毫无价值的。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内容不一定让孩子们难以理解,反倒是过于简单的话会造成误解。
我给班里的孩子们读过一本引人入胜的游记。作者写道:“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我们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我们到最近的一家酒店,安排房间住下。”孩子们竟然理解成旅行者在酒店里捡了几枚25分的硬币(译者注:原文说,在附近的酒店里发现了“quaners”。此处的“quaner”是住处、宿舍的意思,而它还有1/4的意思,也指25美分的硬币,所以孩子们才会听错)。
我又讲到了威尼斯的叹息桥,还画了一个从桥上走过的重囚。我不经意地问孩子们,谁能给我讲讲这座桥为什么叫“叹息桥”?一个男孩子说:“因为这是一座‘大’桥。”一个小女孩嘲笑男孩的无知,并说:“是因为它有‘栏杆’。”一个乡下来的男孩子更异想天开,他认为,也许是因为他们使用“镰刀”。这时第四个孩子搭话了,“因为这座桥的主人叫‘赛’。”(译者注:Bridgeofsighs,叹息桥,是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处著名景点。同学们以上的回答,大size、栏杆sides、镰刀scymes和赛cy,都是取sighs的谐音。)
几乎所有孩子都对地图感兴趣。一幅地图恰似一款拼图游戏,但那些新地名却有些难为孩子们。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地方既没有名称也没有方位的话,那就根本不叫地理了,那只能叫仙境,所以,分析地图和地名绝对是地理课的基本内容,而且如果有幅挂图就更棒了!
从孩子的角度讲,钻研地理是颇为有趣的事。一本按不同国家装订的大型剪贴簿可以很方便地贴上摘自报纸、杂志的新闻图片和剪报以及旅游部门所发的宣传画。目前,有大量此类素材在源源不断地出版发行,比如印度的神庙、中国的宝塔、捕猎非洲的野生动物和巴黎的公园等。有了这些图片,孩子们就可以编出自己的《国家地理》杂志。另外,集邮也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活动,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孩子,会和成年人一样痴迷于集邮。 当然,学习地理的最佳方式还是旅行,但这可不能学那些行色匆匆的商务人士,他们参观一个城市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个小时。他们总是风风火火地钻进出租车,拿出一沓纸翻了翻后,对司机说:“我就想去两个地方参观一下: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竞技场。您以最快的速度开到那里,然后再把我送回机场。”等到了圣彼得大教堂,这位先生探出车窗望了望后,对司机说:“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在我出生的小镇上,有一位很老很老的爷爷,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是,在其一生中,从未到过离家10英里远的地方。现在旅行已经变得非常便利,每个孩子都在期盼有朝一日到远方去旅行。本书就是要告诉心怀这种渴望的人,到了某个地方要知道看什么,这样旅行就不会过得毫无意义了。他们曾经转遍地球,但当回到家时,除了一只鹦鹉和一串玻璃珠子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编著的《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内容介绍: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曾说:“放开科学不论,历史、地理和艺术是孩子一生学识的基石所在:历史是时间的纵深所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是孩子心灵寄托所在。”
希利尔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积多年当小学校长的教学经验,为孩子们写成了这本世界地理读本。他给孩子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他们全心体验大干世界的精彩。
对于孩子们如何学习地理,希利尔有其独到的见解:地图和地名是最重要的,但一张地图就如同一个迷宫,令人晕头转向的标题、注释和家庭作业对搞清地图毫无帮助,于是希利尔就将地图画成了迷宫、动物园等。在希利尔笔下,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仿佛触手可及,又那么神秘精彩。读完这本书,就如同与这位幽默风趣的天才老师一起,环游世界一周啦!
《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是一本地理课本。
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编著的《美国中小学世界地理读本》内容简介:孩子们,想和我一起环球旅行吗?请上车!
你知道如果把地球横着切开,石油在第几层吗,煤又在第几层呢?你想象得到,中国的版图看起来像一只雄鸡,而美国的版图看起来像打满补丁的被子吗?你喜欢海盗的故事吗,想知道海盗曾经横行的加勒比海在哪里吗?知道吗,“欧洲有一只靴子,里面住着许多人”,这说的是意大利呢!
其实,世界地理真的一点都不枯燥,而且很惊险很刺激,不是吗?对孩子们而言,地理就如同旅行探险一样。从北美洲到南美洲,从欧洲到亚洲,最后是非洲、大洋洲。把地理知识和快乐旅行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一次环球之旅。
孩子们,出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