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谜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楚湘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历史迷雾之重重,人类生存之万象。

  同样的史实,不同样的视角。在著名的历史事件之外,还有大量令人惊讶的人物和不可思议的事件。有的令你唏嘘不已,有的令你深思遐想……

本书为我们讲述扑朔迷离的历史疑云,揭示离奇莫测的事件真相。

内容推荐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谜一样的盲点,那些谜的答案到底在哪里?多少人为这些谜魂牵梦萦。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人们苦苦追寻,破解虽难却总是不言放弃……

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在我们惊叹之余,无不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而感到骄傲。

目录

第一章 秦朝历史谜案

 1.“奇货可居”:秦始皇的迷离身世

 2.“五厄”之首:秦始皇“坑儒”始末

 3.地下兵团:谁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

 4.天降横祸:阿房宫毁谁之手

 5.沙丘之变:秦始皇的真实死因

 6.神武天皇:徐福另辟世外桃源

 7.感天动地:孟姜女哭倒长城

 8.零落乱世:传国玉玺身归何处

第二章 汉朝历史谜案

 1.铁证如山:韩信之死并不冤

 2.顺势而为:张良智慧为官得善终

 3.毁誉参半:吕后嗜杀有原由

 4.偏听则昏:汉武帝误杀太子

 5.阴差阳错:汉元帝悔嫁王昭君

 6.断袖之癖:汉哀帝的“同志”往事

 7.乱臣贼子:王莽“禅让”帝位的真相

 8.昏庸无度:汉灵帝卖官遗臭名

 9.历史误会:错把黄铜当黄金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历史谜案

 1.众说纷纭:貂蝉身世那些事儿

 2.政治投机:诸葛亮娶丑妻的真实原由

 3.生性多疑:曹操巧布“七十二疑冢”

 4.洛水女神:曹植情困叔嫂恋

 5.性乱情迷:贾南风纳宠杀亲子

 6.英雄气短:北魏孝文帝的不幸婚姻

 7.秉性难移:北齐文宣帝难掩残暴本性

 8.罪该万死:齐废帝淫乱无度丧性命

 9.掩盖真相:梁武帝“禁欲”的难掩之隐

第四章 隋朝历史谜案

 1.爱极则惧:隋文帝“惧内”有隐情

 2.红颜薄命:宣华夫人同侍父子两帝

 3.封建陋俗:“三寸金莲”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朝历史谜案

 1.相煎何急:“玄武门政变”的真相

 2.商贾之家: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出身

 3.其事难明:“孝敬皇帝”李弘英年早逝

 4.“定论”不定:永泰公主死因之谜

 5.军中哗变:“马嵬兵变”谁是始作俑者

 6.无能为力:唐玄宗“禅位”太子有苦衷

 7.正史疑云:唐顺宗死于谁手

 8.避难佛门:唐宣宗出家为僧的真相

 9.看破红尘:青灯古佛伴黄巢

第六章 宋朝历史谜案

 1.斧声烛影:扑朔迷离的宋太祖之死

 2.有悖人伦:宋光宗不孝为哪般

 3.宫闱疑案:郭皇后死因有蹊跷

 4.料事如神:真假包公案

 5.正义化身:真真假假的“八贤王”

 6.冒名顶替:真真假假的柔福帝姬

 7.香魂何处:李师师流落民间

 8.千古疑案:起义将领李顺的结局如何

 9.崖山皇陵:南宋少帝的陵墓之谜

第七章 元朝历史谜案

 1.扑朔迷离:一代天骄葬于何处

 2.瘟疫夺命:元宪宗的死亡真相

 3.迁离故地:忽必烈定都“大都”因何故

 4.前朝遗子:元顺帝身世的故事

 5.积重难返:“破罐破摔”的元顺帝

 6.乱国宦官: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籍太监

第八章 明朝历史谜案

 1.隐居西南:建文帝遁入佛门苟全性命

 2.腥风血雨:胡惟庸和蓝玉谋反案的真相

 3.杀人如麻:明成祖滥杀宫女因何故

 4.闻之色变:神秘的明朝厂卫

 5.魂归何处:郑和葬地何处寻

 6.疑云重重:明初巨富沈万三浮沉史

 7.为子所害:明仁宗死亡真相

 8.失而复得:明英宗“南宫复辟”重登帝位

 9.绝世荒唐:明武宗糊涂执政丢性命

 10.后宫阴谋:“壬寅宫变”的真相

 11.“红丸”夺命:明光宗“红丸案”真相

 12.太子菩萨:崇祯太子是否遮匿出宫

 13.英年早逝:扑朔速离的郑成功之死

 14.莫衷一是:闯王李自成的生前生后事

 15.尸骨无存:史可法是否战死沙场

第九章 清朝历史谜案

 1.“天花”夺命:顺治的真实死因

 2.无稽之谈:董鄂妃与董小宛的关联之谜

 3.疑窦丛生:众说纷纭的雍正之死

 4.新仇旧怨:年羹尧被处死因何故

 5.特殊“侍女”:清宫奇女子苏麻喇姑

 6.心灰意冷:“削发明志”的乌拉那拉皇后

 7.起意惊驾:陈德刺杀嘉庆的主谋之谜

 8.官逼民反:天理教攻打紫禁城为哪般

 9.另有所图:道光皇帝迁陵有缘由

 10.真相重现:扑朔迷离的天王洪秀全之死

 11.冷宫幽怨:紫禁城内“寡妇院”

 12.魂归幽井:珍妃落井有蹊跷

 13.身首异处:李莲英墓地的发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奇货可居”:秦始皇的迷离身世

秦始皇赢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13岁即位,在位期间,相继灭韩、楚、燕、魏、赵、齐,统一六国,称为始皇帝。秦始皇定官司制,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律令、度量衡,开创了此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但关于他的身世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一生功绩卓著。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暴君,实行暴政,秦仅经历两朝而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史书记载,秦始皇有三个名字:一是赢政,因为“秦之先为赢姓”;二是赵政,秦始皇是他父亲秦庄襄王在赵国当人质时所生,故姓赵氏;三是吕政,这是指秦始皇乃吕不韦幸姬带孕而嫁后所生,实为吕不韦之子。

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的一则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秦始皇的父亲本是秦国公子赢异人,后改名子楚(即庄襄王),是秦昭王的孙子。秦赵两国发生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昭王则借助长平之战的余威,派军队围攻赵都邯郸,但没有成功,于是同赵国达成暂时妥协。由于战国时候各诸侯国之间倘若结盟,必须相互派送人质,所以秦昭王让孙子异人到邯郸做人质。不久,秦国攻打赵国,赵王迁怒异人,有意将他处死,幸而平原君赵胜以“异人不得宠,杀之无益,反而使秦国有责怪赵国的借口,并断绝了日后秦赵和谈之路”为由阻止,但赵王仍无法解恨,从此不再以公子之礼对待异人,使其流落街头、无以为生。

这时候,大商人吕不韦和他父亲正在各国行商。这吕不韦野心勃勃、志向远大,总想寻觅到能够一本万利的买卖。

一天,吕不韦兴冲冲地跑回家,神秘兮兮地问他父亲:“耕田的利有几倍?”父亲回答: “十倍。”他又问: “商贾的利有几倍?”答: “百倍。”他再问:“如果立一个国王,利有几倍?”父亲让儿子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给弄懵了,过了好久,嘴里才吐出几个字:“无数倍。”

儿子一笑,一字一句地对父亲说:“当今之世,拼命种田,出死力耕作,到头来也只能混个吃饱穿暖。若能买到一个国君,让他听我的,不仅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还可泽及后代。我就要做这样的买卖。”

原来,吕不韦盯上了正在赵国做“质”的异人,认为这正是“奇货可居”的大买卖。他决定做一次冒险而能一本万利的政治投资。

于是,吕不韦设法结交异人,并与其相处得非常亲密。一天,他对异人说:“现在秦王老了,太子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只有华阳夫人能立太子,可惜她没有儿子。你们兄弟有20多人,你排在中间,又不得宠,还长期在赵国做人质。以后安国君继任王位,你是没有希望当太子的。”异人对这一点早就看得很清楚,沮丧地说:“这又能怎么办呢?”吕不韦随即表示愿意帮助异人回国继承王位。

异人喜出望外,当下就与吕不韦说好,如果事成,两人共有秦国。

但吕不韦的目的是要使秦国成为吕家的天下,于是,他就进一步设计将怀有自己孩子的漂亮情人、赵姬“送”给异人。

一天,他请异人吃饭,觥筹交错之间,请出赵姬歌舞助兴。赵姬眉眼传情,又频频为异人敬酒,弄得异人神魂颠倒。酒后异人拉住吕不韦的手,请求他将赵姬送给自己为妻。吕不韦假装恼火,异人则苦苦哀求,于是,吕不韦便顺水推舟:“既然你如此喜爱,我就只能忍痛割爱了,送给你吧。”异人千谢万谢,对吕不韦愈加感激不尽。

赵姬后来怀胎十二个月生下一男孩,名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所以许多人对秦始皇的这种出身信以为真。班固也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后,并把这一观点写进了《汉书》,还直呼赢政为吕政,于是让更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后来,南朝宋人裴驷在写《史记集解》时,也赞同这个观点:“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以后,诸多史家也都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于是,秦始皇为私生子的说法,好像成了一个确凿不疑的定论。

然而,记录战国事迹甚详的《战国策》却不这么认为。后世的疑窦大体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吕不韦“钓奇”之谋

有人认为:吕不韦出谋之时,秦昭王在位,安国君不过是一个太子,怂恿异人求为“太孙”已经事出常轨,把希望寄托于还在胎中的“太玄孙”,也就是自己的儿子身上,未免太不切实际。吕不韦不是神人,他怎么知道秦昭王不久于世,孝文王即位一年、庄襄王即位三年就相继而亡?显然,这是后人根据已经发生的史实编排而成,不是信史。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就持此观点,为此,他指出了三个疑点:

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

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

第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明代王世贞在《读书后记》也怀疑《史记·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他提出了两条理由:

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

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

另一些人对上述观点持反对态度,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认为:

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

第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出于《战国策·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

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2)关于赵姬的家世

关于赵姬的家世,《史记》的叙述矛盾百出。《史记·秦始皇本纪》称秦始皇母为“吕不韦姬”,《史记·吕不韦传》也称始皇母为“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可见,秦始皇的母亲只是邯郸城中的一名出色的优伶,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地位。可是,在同一篇《吕不韦列传》中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史记·秦始皇本纪》还记载:灭赵以后,秦王亲临邯郸,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尽行坑杀。试问:如果赵姬确实出身优伶,哪有那么多的仇家?如果赵姬出生豪门,又何至于先作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作异人之妻?

(3)关于秦始皇的妊期

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妊期一直存在多种争论。有些人认为:赵姬由吕不韦献给秦始皇的父亲子楚,这件事也许可能存在,但是“过门不及期(ji,一周年)而生”,却是颇为有些可疑。《史记》记载,赵姬是在子楚娶了她一年后,才生下赢政。因此,从时间来看,赢政是子楚所生是无可怀疑的。如果说始皇本是“不及期而生”,赵姬要在子楚身边将此事一直隐瞒到“及期”后,子楚不可能不发觉?可见。始皇确是异人之子。

还有些人认为:如果赵姬怀孕而来,不及期而生,则事出正常,不值得一书;如果赵姬未孕而来,十二月而生子则事又正常,更不值得一书;正因为怀孕过期而生,事出异常,太史公才有此说。为了避免误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干脆改为“孕期年而生子政”。期年,满一年也。可见,司马光也认为秦始皇是吕氏之子。

也有一些人说:吕不韦献匿身姬,是传闻;秦始皇十二月而生,是事实;太史公的先举传闻、后举事实,就在于以事实来订正传闻。

不过,这种说法也是牵强附会。事实上,《史记》说“至大期时,生子政”的这个大期,只是怀妊期,表示足月而生,并不涉及赵姬跟从异人时间的长短。议论者把表示怀妊时间的“大期”与赵姬跟从异人的时间等同起来,才出现以上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更有一些论者认为:有关秦始皇出生的传说均属子虚乌有,司马迁只是搜奇猎趣,以讹传讹而已。

看来,对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各方学者都缺少过得硬的资料,而现在的文献资料也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只有等待日后地下出土的资料了来破解这个“千古之谜”了。

……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