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道生、摄生、保生。养生就是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探索疾病产生的原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的方法,以达到防疾益寿的目的。
孔繁祥编著的《怎么吃不上火》通过大量临床实例与合理的饮食调配以及精神形体调养,告诉人们如何调节情志活动和饮食起居,从而使生命之火保持旺而不过,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以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调摄的目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么吃不上火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孔繁祥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道生、摄生、保生。养生就是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探索疾病产生的原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的方法,以达到防疾益寿的目的。 孔繁祥编著的《怎么吃不上火》通过大量临床实例与合理的饮食调配以及精神形体调养,告诉人们如何调节情志活动和饮食起居,从而使生命之火保持旺而不过,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以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调摄的目的。 内容推荐 孔繁祥编著的《怎么吃不上火》分两篇,上篇讲“怎么吃才能不上火”,告诉读者要根据体质和季节选择饮食,要学会科学膳食搭配,同时要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只要做到了这些,怎么吃都很难上火。下篇从五脏分类的角度,告诉读者“上火了应该怎么吃”。《怎么吃不上火》紧紧围绕不上火的科学饮食方法,教会读者如何用饮食获得健康,享受不上火的清爽而幸福的生活。 目录 上篇 怎么吃不上火 第一章 认清体质选饮食,清热祛火身体安 让生命之火旺而不过,不同体质应选不同“能源” 2 阴虚生内热,饮食“和”为贵 5 湿热体质的人,清热利湿是择食的根本 8 燥热因阴阳失衡,滋阴潜阳的食物要多吃 11 萝卜炖牛腩——内热体质养生的上佳之选 14 第二章 应季果蔬是大自然赐予的“灭火剂” 三月三,祛火明目荠菜是灵丹 18 菠菜舒肝养血,早春的第一道美味 21 春夏之交易上火,青橄榄煲汤利咽喉 23 西瓜多汁消暑热,让三伏天也惬意 25 丝瓜祛暑泻火,开脾胃 28 茄子清热解暑,香浓的平民美食 30 生吃清六腑热,熟食滋五脏阴——秋季吃梨滋阴又润燥 32 秋食莲藕好处多,甘凉入胃清烦热 34 晚秋荸荠亦果亦蔬,清热泻火好功效 36 天寒无需愁内热,甘凉滋养有甘蔗 39 百菜不如白菜好,隆冬白菜解热除烦又养颜 41 十月萝卜小人参,消谷和中祛邪热 43 第三章 小小餐桌有玄机,男女老幼各不同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47 告别零食,也让孩子告别内火 49 莲子汤,老年人养生安神第一汤 51 蜂蜜代糖甜蜜润燥,让父母更健康 54 乌鸡补气养血,使女人不再虚火连连 56 黄花菜养血清热,让女人美艳如花 58 男人应酬多易上火,五味子粥帮你护肝 60 黑豆乃肾之谷,让男人不再阴虚火旺 63 第四章 饮食巧搭配,“上火”食物不上火 羊肉配豆腐,补肾温阳好搭档 66 双冬炖狗肉,寒热搭配温补不上火 68 荔枝浸盐水,醒脾胃,防虚火 70 桂圆银耳羹,清理内热让身体更轻盈 72 韭菜炒蚬肉,滋阴温阳不上火 74 尖椒炒苦瓜,阴阳调合的爽口菜 76 第五章 告别饮食“坏习惯”,阴阳平衡才健康 花生瓜子炒货香,贪吃上火没商量 79 熬夜吃零食,无异于火上浇油 81 甘肥厚味应酬多,最易惹火上身 84 不爱喝水,机体常干渴,“火险”指数自然高 86 都市快餐族,注意防上火 88 方便面救了急却添了火 90 冷饮不能作盛夏的“灭火剂” 91 冰啤配烧烤非但不袪火,反而会伤胃 93 牛黄解毒丸不是祛火的万灵丹 95 下篇 上火了怎么吃 第六章 心火太大,分清虚实对症调 盗汗全因心火旺,要喝黑豆浮麦汤 100 心虚失眠,常吃参归猪心汤,一觉睡到天亮 102 淡竹叶,给口腔灭灭火 104 莲子清如水,安神好睡眠 106 心火下移小便发黄,要喝白茅根冬瓜绿豆汤 109 百合清心除烦,让你心底风平浪静 111 常吃赤小豆,清泻心火,去赘肉 114 咽喉肿痛有口难言,金银花帮你解除痛苦 116 第七章 肝火炽烈,平肝潜阳找平衡 苦瓜泻肝热,降火减肥两不误 120 菊花清肝明目,常用电脑也不愁 122 肝阳上亢血压高,芹菜降压有奇效 125 常吃猪肝清肝热,让双眸更明亮 128 头晕目眩肝火旺,牡蛎咸寒潜肝阳 130 丝瓜凉血除肝热,有助保持口气清新 132 夏季喝牛奶,平肝火,祛烦热 135 玫瑰花茶清肝火,失眠易??应常喝 137 第八章 肺火太盛,宣肺通表清燥热 咳嗽气喘多因肺火,冰糖梨水清肺热 141 吃藕莫弃节,藕节能祛肺火、止鼻血 143 百合润肺止咳,但要分清凉与热 145 枇杷治热病,好吃又管用 148 肺热咯血不用愁,柿子帮你去烦忧 150 竹笋,解除肺热咳喘的美味 153 鸭蛋滋阴清肺,赶走肺燥 155 茼蒿汤,清热除烦,有助减少痰热 158 第九章 肾火过旺,滋阴补虚生元气 老人夜里口干冒火,睡前吃把枸杞就见效 162 老鸭汤清虚劳之热,滋补不上火 164 肾火导致足跟痛,常喝栗子杜仲猪尾汤 166 吃猪腰祛肾火,帮你消除耳鸣耳聋 169 海参平和之补,让虚火不再生 171 葡萄甘甜生津液,小便不利要多吃 174 肾火旺引起脱发,治疗要靠黑芝麻 176 第十章 脾胃湿热,祛湿除热培补后天 胃热牙龈肿痛,小米绿豆粥清热安胃好帮手 180 山药滋养脾胃,帮你祛除体内湿热 182 消食化积有山楂,清理胃火降血压 184 便秘是胃火的常见症,红薯能宽肠通便 187 胃热易烦渴,黄瓜能够去烦清热 189 蘑菇嫩滑能消食,食欲不振可多吃 192 常见上火病症的食疗药膳索引 试读章节 民间有句与“火”有关并且为大家所熟知的俗话——“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这里所说的“火力”就是指一个人的阳气,它是人体的热能,也是推动人体生理功能的动力,中医将其称为“少火”。故而也就有了中医独有的概念——“上火”,是指人体的阴阳失衡,阴虚阳亢,而导致的一些内热症状。“火”本身是人之元阳,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支点,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人的火力壮,身体机能就强盛,火力不足,就会体弱畏寒,但如果火过旺,超过正常范围就变成“邪火”,会引发红、肿、热、痛等上火现象。只有将生命之火维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人才会健康而有活力。这个过程就像煲一锅粥,火太小了不开锅,火太大了就会煳锅,只有把火调节得恰到好处,才能沸而不溢不煳,从而煲出水米交融的好粥。 在生活中,上火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时常上火,有的人却很少上火。这源于各人体质的不同,比如阴虚的人自体阴阳就处于“阴虚阳亢”的状态,也就是说,这种体质的人生来火苗就比别人大,容易上火,所以就得往小调;而阳虚的人则是天生火力不足,热不上来,这样的人就得往大调,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对于人体生命之火的调节可选择“食疗”,不同的体质选择不同性味的食品,从而通过食物的偏性来改变体内阴阳的偏颇,使推动生命机能之火旺而不过。 对于体质的划分,古典中医与现代中医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标准,古典中医有金形人、木形人、水形人、火形人、土形人“五形人”之分,现代中医则将体质分为九种,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无论哪一种划分方法,对于上火这个问题都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变体内的阴阳,使之重归平衡。 “五行人”的体质特征及饮食要点 金形人典型的体质特征为,体瘦但背宽,动作敏捷,容易出汗,皮肤白而干燥,做事认真但脾气暴躁。金形人体内阳多阴少容易上火,饮食以阴柔淡养之品为主,绿色的蔬菜、菌类、豆类及其制品均为上佳之选。金形人以素食为佳,若是个爱吃肉的金形人,那么就要选鸭肉、兔肉、螃蟹等寒凉之品以避免上火。 木形人多瘦高,喜静不喜动,寡言音细,多愁善感。木形人体内阴盛于阳,不易上火,饮食上应适当多吃些温润的食品理阴助阳,寒凉、油腻的食物要尽量少吃,而木形人肝气偏旺还要多吃些舒肝活血的食物,如山楂、绿豆、竹笋等。 水形人多体胖,皮肤较黑,步履不稳,沉默寡言,给人高深莫测之感。水形人身体内阴气盛而阳气少,这样人火力弱很少上火,在饮食上多吃一些高蛋白及助阳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以温阳益气,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爱吃肉的可常吃火锅,只要不过分就行。 火形人体形较瘦小,行动敏捷,面色红润,精气十足,急躁易怒,好与人争,其体内阳气比较旺盛,易生内热,凉性的水产及蔬果滋阴抑阳、调养心肾,最适合他们,如苦瓜、海带等。 土形人体格比较健壮,身材匀称,性情温和,忠厚笃诚,适应性强。木形人体内阴阳平和,这是其他类型的人所没有的优势。但土形人也有弱点,就是脾胃易损,所以要多吃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糯米、豆及豆制品等。 现代中医“九种体质”的特征及饮食要点 气虚体质者往往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乏力疲倦、常出虚汗,应选择如小米、扁豆、香菇、豆腐、红薯、牛肉、猪肚、鸡蛋、鲢鱼等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品。P2-3 序言 颐应自然,形神蒹养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道生、摄生、保生。养生就是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探索疾病产生的原理,寻找增强生命活力的方法,以达到防疾益寿的目的。 养生的首要原则就是“顺应自然”。《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之阴阳息息相通,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统一。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交替,还是日月运行、潮汐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打破原有的阴阳平衡,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可以说所有疾病都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所致,比如我们常见的“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人本身是有火的,也就是生命之火,当然“生命之火”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人就会不舒服,出现红、肿、热、痛、烦等症状。邪火又有虚、实之分,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阴阳平衡的,如果阴平阳亢即为实火,若阳平阴虚则为虚火。中医认为邪火大部虽是内因(体内阴阳失衡)所生,但却是由于外因(四时变化)诱发的。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进行养护、调摄,才能够顺应四时,内外一气,健康长寿。 养生的另一原则就是要“形神兼养”。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说道:“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是指人的外在精神活动,形是神之宅,神是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气、血、精、津等。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均属养形的范畴。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要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养神”主要是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要求人在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欲而耗神伤正,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 本书通过大量临床实例与合理的饮食调配以及精神形体调养,告诉人们如何调节情志活动和饮食起居,从而使生命之火保持旺而不过,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以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调摄的目的。 孔繁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