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情感世界
人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感情最丰富的是人类,许多动物也有感情,动物与人、动物和动物之间也能产生真挚的感情。那么有生命的植物是否也有感情呢?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在过去,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直到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使科学家们对植物的感情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66年2月的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位叫巴克斯特的专家,在给庭院花草浇水时,他竟异想天开地把测谎仪器的电极,绑到一株天南星植物的叶子上,想测试一下水从根部到叶子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结果他惊奇地发现,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测谎仪显示出的曲线图形,居然与人在激动时测到的曲线图形很相似。难道植物也有情绪?如果有,它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巴克斯特决心通过进一步研究来寻找答案。巴克斯特改装了一台记录测量仪,并将它与植物相连。接着,他想用火去烧叶子,就在他刚刚划过火柴的瞬间,记录仪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手持火柴的巴克斯特还没有靠近植物,记录仪上的指针激烈摆动,甚至超出了记录的边缘。毫无疑问,这表明植物已出现了恐惧心理。后来他又重复划着火柴,但都没有真正去烧伤植物,结果十分有趣,植物仿佛感觉到,这仅仅是威胁,对自己不会有伤害,用同样的方法再也不能使植物感到恐惧了,记录仪上反映出的曲线也变得越来越平稳。后来,巴克斯特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几只活海虾丢入沸腾的开水中,这时,植物马上陷入极度的刺激之中,实验多次,每次都得到同样的反应。
该发现引起了植物学界的巨大震动,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位坚定的反对者叫麦克,他根本不相信植物会有感情。他为了寻找反驳和批评的可靠证据,也做了很多实验,可有趣的是,他在得到实验结果后,态度一下子来了个大转变,由怀疑变成了支持。这是因为他在实验中发现,当植物被撕下一片叶子后,会产生明显反应,而且植物会对他干“坏事”或“好事”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于是麦克大胆提出,植物具备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植物会思考,也会体察人的各种感情,他甚至认为,可以按照不同植物的“性格”对植物进行分类,就像心理学家对人进行分类一样。
一连串神奇的新发现,使科学家们越来越着迷。假如植物确实有丰富的感情,那么它也应该像人类一样,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感情的影响。1973年5月,加拿大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的超声波处理,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高产量。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史密斯,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十天后,每天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要比不听音乐的高出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证明,植物确有活跃的“精神生活”,轻松的音乐能使植物感到快乐,促使它们茁壮成长。相反,喧闹的噪音会引起植物的烦恼,生长速度减慢,有些“精神脆弱”的植物,在严重的噪音袭击下,甚至萎缩死去。
在研究植物感情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有趣的问题,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植物心理学,便从此诞生了。迄今为止,已有许多植物学家献身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发现和结果。
植物“好色”。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良好的视觉。它们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光可促进茄子等带紫色“外衣”的作物成长。所以,根据不同植物对颜色的不同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的“好色”性。
植物“好乐”。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不同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听它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它们的反抗,它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在听到摇滚乐的一个月后完全死亡。
植物会“哭泣”求援。科研人员发现,植物(作物)在遇到虫害时会予以反击,方法之一是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毒素)来杀灭害虫。但是,植物自身分泌的化学毒素也不一定能有效或完全阻止害虫的蚕食。后来,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植物在打不赢敌害(害虫)时,会像人类一样或大声疾呼或拼命哭泣,以此来呼唤援兵,让害虫的天敌火速赶来吃掉害虫。当然,这种“呼唤”和“哭泣”都是分泌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正是吸引害虫天敌的易挥发诱导素。
植物会“智胜”。有的植物为了使自己免受动物侵害,就分泌出某些化学物质来对付动物。比如昆虫吃了植物的茎叶之后,就会消化分解植物体内的多糖。昆虫胃里有糖苷酶,它能促使多糖水解成单糖,在昆虫体内产生能量维持生命。有些植物根据这一情况,制造出一类带羟基的吡咯烷化合物,其化学结构跟果糖相似,诱使昆虫误把这种化合物当作果糖结合。一旦结合就再难水解,从而破坏了糖苷酶的催化水解反应。昆虫吃下后,纤维素不能水解消化,因而大伤胃口,使之从此不再贪吃这种植物。
植物富有“同情心”。美国犯罪中心曾经用植物作过著名的情感实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6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6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时“被害”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另一植株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很大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植物的情感研究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不仅能发现、揭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这些发现还告诫人们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像对付动物那样最终以它们的独特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不要夜郎自大,总认为自己高于一切,人类要尊重现有生命,保护好现有生命环境。这门新学科中,还有无数值得深入了解的未知之谜,等待着科学家们去探索,去揭晓。
(罗玉兰)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