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落花菁菁/百种图书下基层文库
分类
作者 王菁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书,带给我们的享受深层高档;带给我们的趣味悠远绵长;带给我们的改变出乎意料;带给我们的生活温暖阳光。

《落花菁菁》是作者(王菁)的第一本诗文集,《诗卷》、《十年》、《惊心》、《四月雨诗》、《人间情书》、《还乡》、《错觉》、《如期》等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王菁,湖南省东安县人,16岁从古城西安入伍,现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工作。从小喜爱文学,曾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诗歌散文。

《落花菁菁》是作者的第一本诗文集。

《落花菁菁》内容包括《诗卷》、《十年》、《惊心》、《四月雨诗》、《人间情书》、《还乡》、《错觉》、《如期》、《过错》、《缘定》、《决心》等。

目录

序诗的成因及其他

诗卷

十年

惊心

四月雨诗

人间情书

还乡

错觉

如期

过错

缘定

决心

画兰

我真怕

昨夜之灯

致心

盼望

收集

回首的一刻

最后的

际遇

秋日心情

无奈

素描时光

起风的夜

古相思曲

这夜的你

必然结果

给爱

难题

让我

终于

手心里的烙印

怀旧的悲剧

无题

听一首叫做花瓣雨的老歌

迷魂舞曲

风里

无奈的结局

我走的时候

思念你的时候

有谁是你

秘密

错误的重逢

发梢上的微笑

隐悸

不如归去

为你

握手黄昏

有些日子

不是说

月儿可曾转交给你吗

往事

青春

往事如歌

写给婷

答友人书

明信片上的十四行诗

让我相信亲爱的-

给你

季节的秘密

倘若你是真的

曾经多么想

说或是沉默

纪念

唐多令

默爱

有一天

秋之恋歌

子夜寄情

树的决心

相思

今夜

海誓

如果

因为年轻

无痕

雨季再来

走进雨走向你

风起的伤痛

送别

无言

散文卷

一种感激

岁月随笔

歌抚心弦

又见槐花香

一只隐约在肩的手臂

“现代文明”与自然的距离

故乡情思

流淌的风景

雪后

难题

一个人的心情

美丽时光

我的树

不必说再见

收集

油菜花开

昨日情怀

长歌如寄

长存的旋律

日子

昕雨

春雪散记

昨日之灯

依恋

大觉寺游记

童年的旋转木马

我的城南旧事

那些关于雪的记忆

那些温暖于心的感动

想念班长

偶然想起一个人

新娥表姐

病日琐记

手心里的天使

感知幸福

永远的鹿鹿

我们俩

爸爸老了

姐姐弟弟

爸妈的新居

心酸的纪念

一片伤心画不成

后记花开花落自有情

试读章节

岁月随笔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不再敢用年轻的字眼来形容自己了。二十九岁,应该不算老,可我的勇气实在无法面对满大街青春流溢的面容。

记得十六岁的我坐在上铺的床上,在熄灯后的静寂里,轻轻地背颂席慕容的《十六岁的花季》,虽然想是想不起战友们专注的表情,可她们年轻洁白的心怀仿佛金色梦幻的网,为我遮挡无尽异域风霜。

记得十八岁我写月光,那个夏天的晚上,我们走在一座长长长长的大桥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安详地照在我们年轻的心上;写山风,那些清凉如水的阶上,伫立的一个又一个长夜,山风虽凉,却吹不凉战友们纯真的目光;写雨,雨是年轻任性的,时而腼腆时而张扬。

我们的青春是裹在宽大的军衣中度过的,那些淡蓝色窗纱环绕的梦幻并不因为严明的军规就欣然破碎,如绵似锦的青春不只是绯红的面庞和挺拔的身姿,还有对未来岁月的憧憬和向往。

我喜欢用年轻来诠释所有的错失和过错,仿佛是一种百试不爽的借口。初恋像天上的云被风吹散了,像月牙被云彩挡住了,当疚悔被一些乱七八糟的字句叠砌在一起,也会问自己的无知和怯懦真的都是源于年轻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原谅自己,而心安理得地将记忆翻过去。

时间一天天过去,常常在想,亿兆生灵来去的y-宙中,岁月如同树的年轮沉积下来,留下深深的刻痕,也许眼角和唇边的纹路都在无情地泄露芳华的逝去,可用什么来衡量我们心上的变化呢?可能只是一支歌,一首诗,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就让我们的心百转千回地痛,也许心在某一个瞬间就老了,变硬了,却又无迹可循。

我常常在眩目的阳光下迷失自己,在斑驳的光影中不知身置何地。翻开新兵连的留影,童花头下清澈懵懂的眼神和虎牙尽现的笑容,曾经傻得让自己都脸红,现在却慢慢爱不释手。

虽然我知道年轻并不意味着二十岁的年龄,对一切事物仍然保持着新鲜的感情,对我们生存的世界还有切身的理解和依属,就仍然有一颗赤子之心。从前的自己站在是与非、善与恶、喜与悲的分水岭,现在则多了几分平常心和宽容,虽然

歌抚心弦

我喜欢听歌,我对歌曲没有特定的选择。

有些歌适合一个人在静静的深夜里聆听,比如许美静用感性的嗓音低唱《城里的月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寂寞的影子扯着灯光的昏黄,心弦像被一双柔软的手抚弄,可以放纵自己思念和哭,夜幕好像父亲,完全地包容一颗易动的心。

有的歌适合朋友聚会时听,比如《朋友》,酒兴方艾,知心好友在侧,彼此仿佛成长岁月的见证,懂得你年轻高远的梦想,了悟生命曾经有过的沧桑,交投的目光深处隐隐可见盈盈的泪光。

还有的歌要在人群中一起喊一起听,例如迪厅,“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这时候黑豹总是最能煽动情绪,几百个人的手拍在一起。身体摆动在一种节奏里,直喊到声音嘶哑为止。

也许走在某个街角的你。忽然听到从音像店里传出来熟悉的老歌,真空般的旋律一下子穿过耳膜,直抵心灵,仿佛历历在目的记忆,会突然地泪落如雨,只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P121-123

序言

端午节方过,三舅从南方通过手机短信发给我他的新诗《端午吟》,不知怎的,一下勾起了我的诗兴,暗暗吟颂了一个上午,终于和了一首七言绝句给他,三舅又以光的速度发了几篇感想给我。其实我们从未谋面,彼此秉性全无知晓,可是在往来的诗句里,两个人成了忘年的知己。年过半百的他更像快乐独行的游吟诗人,他不嫌弃我文字的青涩稚嫩,我心折于他老人家文章中的豪气干云。

十多年不见的中学同桌终于再度重逢,我忍不住写了首诗《惊心》,“可是/夜半醒来的时候/为什么怔怔凝视的梦中/不是当年的芬芳笑靥/和那春闺旧梦中的人影”。真的触目惊心,明明往事就在眼前,可是两个人再也不复当年的少年。

朋友们反复问我。怎么会想写诗的,怎么写得出来呢?我常常不知怎么回答好。席慕蓉说写诗是“我如金匠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不知道这样努力地/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是不是也有一种美丽的价值”。而对于我,追根溯源实在是太久远太久远的事。

不论是写文章还是赋诗词,在我看来都是一件极为耗费心神的事。因为白昼的烦嚣常常让人远离思想,而静寂的独处却常能唤醒乍现的灵光。我就是每每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想起很多事,也许提起笔来仅仅是短短的几行字,但我不能抹煞我的想象,任凭心在自由的天空飞翔。

记得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刚刚开始写作文。那时,从小一直玩到大的好朋友全家即将迁往南京,出于不舍,我在笔记本中写了几句类似诗文又像歌词的东西送给她,无外乎是歌颂友谊的意思。晚上回家爸妈有整理我书包的习惯,那天临睡前,爸妈很严肃地把我叫到身边,指着那几行字迹拙劣的“歪诗”,用特别和气的语气问我是谁写的,我当时以为爸妈定是责怪我不该在作业本上胡乱涂抹。可又不敢说谎话,只能硬着头皮蚊子一样的嚅语:“是我自己乱写的。”谁知爸爸突然激动地一把将我揽在怀里,直说好孩子啊,戏剧性的一幕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好孩子,你会写诗了!”什么,那就可以称之为诗吗?后来才慢慢懂得了一直是部队上一支笔杆子的爸爸,从这几句稚嫩的文字中敏锐地嗅出了我的文学潜质,大概以为衣钵传承有人。所以激动万分。

此后的爸爸开始有意识引导我向文学方面发展。他慷慨地搬出了他的藏书,鼓励我多读书,偶尔还出题立令让我来一首。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回夏夜,爸爸指着屋里的一盆米兰让我做诗,半人高的盆花,细碎的圆叶中嵌满了米粒大小的黄花,香味很好闻。我煞有其事地绕着花盆转了几圈,终于吟了首五言绝句给他,算是交了差,他给了我极高的评价。说起来爸爸是我人生第一位知己。每一个父母都巴望着自己的孩子有异于常人的禀赋,总要从蛛丝马迹中寻觅出天才的影子,正是因为爸爸毫无吝啬的赞誉,使我有勇气写下去。

上了中学以后,爸爸更是每月给我额外的零用钱,鼓励我多买书籍。而我读书的兴趣似乎与生俱来,我天生的喜欢唐诗宋词和一些唯美的文字,它们使我形成了对文字美的欣赏力。中学二年级有一篇语文课文——《我的空中楼阁》——是我的最爱,作者是一位台湾女作家,她的文章如空山青翠又似雨后新荷,读来口齿噙香。每天早自习我都会翻开来朗读一遍,整个人都沉浸在美的山泉中,充满美妙之憧憬。

和婷成为好朋友,亦源于此。我们都是为缪斯情根深种的少女,我们写青涩的诗,相互引以为知己,甚至曾一同逃学,躲进环城公园的世外幽静中去读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歌德说过:“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甚至那时候我们相互暗暗倾吐自己情窦初开的心事。这份情谊一直到今天还在持续,每当我找不到人诉说的时候,还会在迢迢的线路里向她倾吐所有的感动与悲喜。  参军以后,璐是我最知心的女友,她有着翦水般清澈的明眸,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极安静极安静的。如果说我的诗注重的是意境,而她的则是浓烈的氛围,我们彼此交换诗本的那个下午,也注定了我们一世的友情。不知道是我影响了她还是她改变了我,有一度我们的风格越来越相近,也许源于彼此太相通的情衷。在一起的三年里,我写了很多诗,也给她写了很多信,不知道同一个课堂中的我们每天过着刻板的军校生活,从何而来那么多感伤感触和感动,让两个人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完。

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漂泊无依,可是心与心却很容易相互靠近,有时候更可以彼此颖悟最细微的灵犀。经风经雨的好朋友不一定是知己,有的人隔了千山万水都在心灵最近的一隅,不论什么时候想到有这样一个人,都会生出无穷的勇气,即使是泪湿的长夜也绝不孤寂,一刹那的相通,胜过每天朝夕相处的友邻。

所以写诗爱诗,林林总总都是我生活过爱过的些许痕迹,因为不想忘记,所以通过文字这一载体得以保留,也许只需一个引子,就能找到最初的路径。

我们的思想如果找不到共鸣,可能永远只是稍纵即逝的碎影,我们的心情如果没有人体会,那么倾诉就失去了意义。在有读者共和的阶段灵感就会时时光顾,反之不仅没有执笔的欲望,生生落笔也不过是生硬和没有灵气的墨渍。

写过的文字,刹那间的心情高低,可能在盈盈几笔就能将你的情绪渲染到极致,不是简单的掠过,而是在刹那间就能够融化心灵。

我可能为很多人写过诗,为难忘的往事写过文章,我从没有寄给谁,因为即使读到的人也可能无法完全明白我的心意。那种对于往事难再的追悔,对青春浪掷的惋惜……可是一但懂了的人,可能此生再也难以舍弃。

没有知己的人生就像是安第斯山脉上高飞的鹰,飞得再高再远也都是孤独的旅程。我们可以在雨夜中踯躅独行。只要心中有一盏不熄的明灯。

相较于文章,从前我更喜欢写诗。少女情怀总是诗,不喜欢详尽的描述,在自由的天性中总觉得那是很负累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写诗,喜欢写信,因为可以信笔由缰,也可以将心事很隐晦的收藏,往往会写出一些超乎寻常的文字。

现在却开始喜欢写文章,并且不厌其烦,细述一件事的过程,我想这也许与年龄有关,可是诗的隽永空灵和浑然天成是我毕生追求的境界。

说到底,诗也好,文章也好,都是心情内容的表达形式。记得在军校时我曾为一个女孩子写过一首情诗,诗是送给学员队一位大男生的,虽然我尽了全力,诗句中也饱蘸了真纯和热情,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另一个女伴却因为我的一封情致殷殷的长信,而同原本决意分手的男友最终成为眷属,也算令人高兴。

所以,哪一种形式更打动人,真的有很多东西在其中,重要的是能够与人情感交融。

王菁 2009年7月

后记

又是落花时节。

在我整理书稿的日子里,庭院里的繁花静静地开放又默默地谢落了。不知为什么。这一季的心情没有悲伤和寥落,竟是难得的欢喜和沉静,仿佛是在微笑着看待世间最关最自然的过程发生。

由衷觉得,花开花谢自有一种自在深情,是可以体会而且体会得到的滋味。正如这本书的初衷和我想要表达的心情,撷取那些宛如落花的记忆,开放在未来芬芳的日夜里。

对我来说,将写了很多年的诗歌和散文成书成集,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勇气。我是一个太随意太懒惰的人,心中也一直辗转难平,生怕自己浅显的文字会有辱斯文。然而,最终下定决心,是缘于家人朋友的鼓励。想要留给自己一份纪念,那些青春的往事,不想遗忘,所以才点点滴滴的收集。

诗歌部分收录了我从十五六岁开始一直写到今天的诗歌,其中大部分写于二十岁之前。散文基本是来京以后的这十年中陆续写的,在这片蜿蜒的青山脚下、绿水河畔,我的心情被呵护得很安全很完满。

《落花菁菁》的书名,来自于我十七岁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一本诗集的名字,想来想去,仍然只有它最贴合我的心情。似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心还如昔般纯洁纯正。小凡在读过这本书以后说:“真的很羡慕你。原来你很幸福!”而当我重新走入那些过去的文字,心中的感动和温暖油然而生,亦深深体会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原来,生活再平淡,也有花开的绚烂,更有回味的深情。人总是容易忽略了自己的幸福,以为幸福在遥不可及的远处,其实只要肯用心珍藏和回顾,就会发现人生是一条悠远美丽的长路。

所以,翻开这本书,只要你读懂了我的心事,并且有哪怕些许的共鸣,我便会对你怀抱着感恩的心情。

夏天的飞鸟,飞到了我的窗前。依然渴望眺望的窗前,芳草鲜美,缤纷落英……

感谢彭江老师为此书花费的巨大精力和心血,感谢嘉海文化黄丰文先生及中海燕编辑的热心帮助,感谢魏东宁、杨青、武立胜先生在百忙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斧正。感谢我的姐妹淘对我的倾力支持……

最后,我要将此书献给我的家人,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我最爱的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