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东京帝国大学毕业。自幼漫淫于中、日古典文学,后又受19世纪末法国象征派影响。1915年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后接连发表《鼻子》、《手绢》等。
《罗生门》是其代表作。《罗生门(精)》收录芥川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包括《罗生门》、《鼻》、《地狱变》、《密林中》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罗生门(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芥川龙之介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创作上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别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等。东京帝国大学毕业。自幼漫淫于中、日古典文学,后又受19世纪末法国象征派影响。1915年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后接连发表《鼻子》、《手绢》等。 《罗生门》是其代表作。《罗生门(精)》收录芥川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包括《罗生门》、《鼻》、《地狱变》、《密林中》等。 内容推荐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多为历史题材,情节新奇甚至诡异,以冷峻的文笔和简洁有力的语言让读者关注到社会丑恶现象,这使得他的小说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成为当时社会的缩影。《罗生门》是其代表作。《罗生门(精)》收录芥川的中短篇小说共十三篇。包括《罗生门》、《鼻》、《地狱变》、《密林中》等。 目录 译者的话 罗生门 鼻 手帕 地狱变 蛛丝 橘 舞会 密林中 矿车 阿富的贞操 一篇爱情小说 单相思 “侏儒警语”序 试读章节 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 空旷的门楼下,除了他别无旁人。只有一只蟋蟀伏在朱漆斑驳的粗大的圆柱上。其实这罗生门位于朱雀大路,按理,除他以.外,也该有两三个头戴高斗笠或三角软帽的避雨男女。然而唯他一人。 这是因为,近两三年来京都连连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因此衰败不堪。据旧书记载,佛像和祭祀用具也已被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银箔的木料被人堆在路旁当柴出售。都城既是如此光景,罗生门维修之类自然更是无从提起。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竞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拖了进来,且日久成俗。这么着,每到日落天黑,人们便觉心怵然,再没人敢靠近。 取而代之的,便是乌鸦。很多乌鸦不知从何处飞来。白天看去,无数乌鸦一边叫着一边绕着两端的脊瓦往来盘旋。尤其晚霞照亮城门上方天空之时,乌鸦浑如播撒的芝麻历历在目。无须说,它们是来啄食门楼上的死人肉的。不过,今天或许时间已晚,竞无一只飞临。目中所见,尽是已开始塌裂且从裂缝中长出长长杂草的石阶上点点泛白的乌鸦粪。仆人身穿洗得发白的青布褂,在七级石阶的最上一级弓身坐下,百无聊赖地望着雨丝。而右脸颊那颗大大的粉刺又给他增添了几分烦躁。 作者刚才写道“仆人正在等待雨的过去”。其实,雨过去仆人也并没有什么事可做。若是往日,他自可返回雇主家里。但四五天前便被主人打发出门。前面已经说了,京都城当时已衰败不堪。眼下这仆人被多年的雇主打发出门无非这衰败景象的一小片落叶而已。所以,与其说仆人在等待雨停,莫如说困在雨中的仆人走投无路更为合适。而且,今天的天气也加剧了不少这平安年间仆人的Sentimentalisme。从申时后半段下起的雨,直到现在仍无止息迹象。这样,仆人当务之急便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也就是说要为根本无法可想之事而想方设法。他一边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思绪里,一边似听非听地听着朱雀大路持续已久的雨声。 雨包拢着罗生门,雨声从远处飒然而至。暮色逐渐压低天空。抬头看去,门楼斜向翘起的脊瓦正支撑着沉沉乌云。 既然为无法可想之事想方设法,便无暇选择手段。如要选择,便只有饿死土板墙下或横尸路旁,进而被人像拖狗一样拖来扔在这门楼上。而若不选择——仆人的思路兜了几圈之后,终于到了这一关口。可是这“而若”终究是“而若”。仆人固然对不择手段这点给予了肯定,但要想使这“而若”有个结局,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除非当强盗”。问题是仆人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对此给予进一步认同。 仆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艰难地站起身来。日暮生凉,京都城已冷得该生火炉子。门柱之间,风同暮色一起冷飕飕地穿过。那只伏在朱漆柱上的蟋蟀,早已不知去向。 仆人缩下脖颈,高高耸起黄汗衫青布褂下的双肩打量门楼四周,以便找一处好歹可以过夜的地方,一个没有风雨之患又避人眼目的安然存身之处。也巧,一架同样涂着红漆的通往门楼顶端的宽木梯闪人眼帘。楼顶即使有人,也全都是死人。仆人于是小心不让腰间没包鲨鱼皮的木柄腰刀滑出刀鞘。将穿着草鞋的脚踏上木梯最下一级。 此后过了几分钟。通往罗生门顶端的宽梯中间,一个汉子像猫一样弓身屏息,窥看上面的动静。上面透下的火光,隐隐约约舔着他右侧的脸颊,映出短短的胡须和红肿的酒刺。仆人起始以为上面必是死人。不料爬上两三级,上头竞似乎有人点火,且火光四处动来动去。那浑浊的黄色光亮在挂满蛛网的顶楼摇摇晃晃,一看便知上面有人。雨夜里居然敢在这罗生门上点火,笃定不是等闲之辈。 仆人如壁虎一般蹑手蹑脚爬着陡梯,终于爬上顶头。而后身体尽可能放平,脖颈尽可能伸长,战战兢兢地扫视楼内光景。 一看,里面果如传闻所言,几具死尸横躺竖卧。但火光照到的范围却意外狭小,看不清尸体的数量,仅可模模糊糊地辨出有的赤裸,有的着衣,当然男女混杂。而且全部泥塑木雕似的张着嘴巴伸着胳膊,狼藉地倒在楼板上,甚至很难相信他们曾是活人。肩、胸等隆起部位承受着昏黄的灯光,低凹部位则愈发阴影沉沉,无不哑巴一般永久地沉默着。 死尸腐烂的臭气使得仆人不由得捂起鼻子。但下一瞬间却令他忘了捂鼻:一股汹涌袭来的情感几乎将他的嗅觉劫掠一空。 仆人的眼睛这时才看清死尸中间蹲有一个人,一个身穿丝柏树皮色衣服的白发老太婆,又瘦又矮,浑如猴子。老太婆右手举着燃烧的松明,正在细细审视一具死尸的面孔。死尸头发很长,想必是女尸。 在六分恐怖四分好奇之心的驱使下,仆人竟一时忘了呼吸。那感觉,若借用一句旧书上的话语,正可谓“毛发悚然”。这时间里,只见老太婆把松明插在楼板缝上,旋即双手按住眼下死尸的脖子,恰如老猴子给小猴子抓虱,一根根拔起那长长的发丝。头发丝顺手脱落。 随着头发丝的一根根拔下,恐惧感从仆人心中一点点减却。与此同时,对老太婆强烈的憎恶则一点点增加。不,说对老太婆或许不够准确,应该是对所有恶的反感正在一分一秒地加剧。此时如果有人向这个仆人重新提起他刚才还在门下考虑的是饿死还是为盗的问题,想必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也就是说,仆人对恶的憎恨之心已如老太婆插在地板上的松明势不可挡地燃烧起来。P2-5 序言 近现代日本作家中,非以寿终者颇-'T在少数,芥Jil龙之介乃其一。芥川1892年生于东京。1915年就读于东京大-9英文专业时以短篇小说《罗生门》步入文-9创作之途。而在1927年35岁时便因“恍惚的不安”自行中止了生命的流程。日本近现代文学天空于是陨落了一颗光芒正劲的奇星,-T知使多少人为之扼腕唏嘘,平添哲人其萎之叹。 芥川确是一颗奇星,一颗。放射奇光异彩的哈雷。或许这种比较有些滑稽——他总是使我不期然地想起我国唐代以“鬼才”著称的短命诗人李贺。芥川天资聪颖,博-9强记,多愁善感。创作讨厌平庸,讨厌直露浮泛,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和自然主义式的写实。行文精雕细刻,立意独辟蹊径,构思缜密严整。虽有“强说滋味”之嫌,却也入木三分。借用颇不客气的流行语来说,可谓喜欢“玩弄深刻’’的作家,但不能不承认他玩弄得相当高明。 以题材论,芥川文学可分历史与现实两大类,前期更以历史题材为主。 说来有趣,芥川大学时代专攻时髦的英文,但最为拿手的却是汉文。念小学时便读了《水浒传》、《西厢记》。中学时代读了《聊斋志异》、《金瓶梅》和《三国志》(《三国演义》),并喜欢汉诗。进入大学后仍在《琵琶行》等中国小说天地里留连忘返。有此汉文修养,对日本古典自然触类旁通,别有心会。书山稗海,文史苑囿,于中沉潜含玩,钩沉抉隐,一旦发而为文,自是信手拈来,随机生发,纵横捭阖,不可抑勒。由庙堂高官到市井小民,由紫宸之深到江湖之远,在其笔下无不呼之即来,腾跃纸上。这方面选了《罗生门》、《鼻》、《地狱变》等代表作。另一类便是现实题材。芥川生性敏感,近乎神经质地敏感。纵使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也往往使其脆弱的神经震颤良久。一般来说,他不重描绘而意在发掘,疏于叙述而工于点化。少的是轻灵与潇洒,多的是沉郁与悲凉。这点不难从其他几篇中窥其一斑。 无论得于史料之作,还是拾于现实之篇,其一以贯之者,大约是两条主线。 一是对人性中“恶”(所谓“我执”)的暴露、揶揄和鞭挞。《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鼻》则把犀利的笔锋直接刺向人的深层心理,委实耐人回味。此篇受到夏目漱石的极大赞赏,成为其进入文学殿堂的叩门之作。《密林中》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于扑朔迷离之中凸现出人性的机微。此篇前些年曾改编成脚本以《罗生门》为名由黑泽明搬上银幕,获奥斯卡金像奖。其他如《手帕》、《阿富的贞操》和《一篇爱情小说》等亦属此线的延伸。芥川有时倒也善于渲染人物的心境涟漪,但极少折射晶莹璀璨的光点,而大多泛起无可疏浚的沉渣。唯见凄风苦雨,不闻鸟语花香。至于《侏儒警语》,虽广涉人生、道德、艺术、政治,林林总总,笔法或正语反说或冷嘲热讽或含沙射影或直捣辕门,但追根溯源,大都离不开对人性恶的赤裸裸的揭示和冰冷冷的剖析。至今读来灵魂亦不禁为之缩瑟。 第二条线便是对人对人生的幻灭感亦即厌世主义倾向所导致的对艺术的执著与痴迷,这或许也是出于对前者的一种补偿心理。这点在《戏作三昧》初露端倪,而在入选本集的《地狱变》中一发不可遏止。那无疑也是对其本身信奉的艺术至上主义的惊心动魄的诠释。但此种文艺观日后发生了动摇,《舞会》首先传达了这一信息。动摇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亢奋、凄楚和绝望,应该是他服毒自杀的原因之一。 芥川在他短促的文学生涯中,未留下堪称黄钟大吕的鸿篇巨制,但他无疑是睥睨东瀛近代文坛的少数几位大家之一。 最后想说几句或许是题外的话。我最初接触《地狱变》,是二十五年前在吉林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恩师王长新教授尤其喜欢芥川作。品,将《地虢变》收入文选课教材。执笔翻译时间里,眼前每每浮现出先生授课时专注而和善的神情,耳畔传来其抑扬有致的声调,于是便觉如有神助。如果译文中尚有一二处传神之笔,实乃先生精辟的讲解和气氛的感化使然。令人沉痛的是,恩师已于十年前乘鹤西去!胶东夜雨,灯火阑珊,四顾茫然,音容宛在。数篇小小的译文,固不足以为纪念,但先师倘知生前钟爱的作品经弟子之手而为更多的人所欣赏,一定露出慈祥的微笑。 2005年4月25日于窥海斋 时青岛桃红柳绿樱花堆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