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是一个破落的古城,城区面积只有62.5平方千米(今二环内区域),市区人口不到21万。
2009年,新中国60年华诞之际,北京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面积达到1085平方千米(涵盖五环内外)。人口达到1600万。
60年间,近郊区变成了城区,远郊区变成了近郊,“望京”变成了京内,三里坟变成了三里屯,亦庄在庄稼地上建成了开发区,洼里在荒地上盖起了鸟巢和水立方。
60年间,北京的道路从二环、三环发展到四环、五环、六环。五环路串起了10个边缘集团,六环路串起了7个卫星城。“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初步形成。
北京未来的定位是:国家首都、世界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
本书记录了北京三环、四环、五环周边60个曾经的乡村,通过新老照片以及新旧情况的对比,对它们的变迁作了真实的记录,也通过图文互动,生动地展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城的飞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