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觅奥地利/文化欧洲丛书/精典人文旅游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作者 卢因诚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家优美的笔触书写旅欧十年的经历,竟成了影响文学殿堂之作,比旅游书有更画意的无限风景,比人文书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视角感受欧洲的美景、历史、文化……

森林深处的小屋点燃童话的火把,雪上飞翔的愉悦映照激情的脸庞。多瑙河上飘渺的歌声。维也纳街头小憩的座椅上,享受随处可闻的华尔兹舞曲,群山苍莽中,寻找心灵深处的静谧,这就是足奥地利的魅力。

内容推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我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目录

文化奥地利

音乐圣地

 音乐之都维也纳

 寻觅莫扎特遗迹

 在美丽的多瑙河旁

 奥地利国歌

文学与绘画

 维也纳分离画派的崛起

 卡夫卡小说与分离画派

建筑艺术

 哈布斯堡王朝王宫

 维也纳古建筑

大众文化

 天主教宗教节日

 维也纳咖啡

 跳蚤市场情趣

冬日情怀

 冬季蒂罗尔的魅力

 高山流行音乐会

 恩斯河谷文化

试读章节

建筑艺术

哈布斯堡王朝王宫

由漂亮女演员罗密·施条德(Romy schneider)主演的电影《茜茜》(Sissi)中的茜茜公主令世界无数俊男靓女倾心。这位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Hahsburgs)的美丽公主、皇后的历史命运却完全如电影中茜茜公主耶般浪漫。电影中并没有演绎她在瑞士度假时惨遭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用锉刀近身刺死的悲惨一幕,但哈布斯堡王朝的美泉宫(SchloB Schonbrunn)和古月浮堡(Hofburg)却一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般辉煌和壮丽。

可以说,奥地利从开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的国家历史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兴衰史。

哈布斯堡王朝始建于1273年,开国君主为鲁道夫一世(Rudolf I)641年之后,哈布斯堡弗朗茨·斐迪南德(Franz Ferdinand)大公于191年6月28日被暗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大战致使哈布斯堡王朝覆亡。哈布斯堡王朝经历了兴盛、分化和衰亡,其疆域曾囊括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西班牙、勃艮第、阿尔萨斯、荷兰和意大利部分公国。

哈布斯堡王朝历史的转折点之一是在1740年。这一年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卡尔六世(Karl VI)逝世。卡尔六世没有男性继承人,女儿玛丽亚·特蕾莎(Maria Theresia)成为奥地利女王,她的丈夫——洛林公国(今法国地区)继承人弗朗茨·斯特凡(Franz Stephan)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一世,开创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时代(1745—1765)。

哈布斯堡王朝历史的另一个转折点出现在1804年。这一年由于拿破仑在法国称谇威胁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安全和地位,弗朗茨二世在拿破仑在法国称帝后几个星期加冕:奥地利皇帝(1804—1835年在位)。相继又有斐迪南德(Ferdinand,1835—1848年在位)、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48—1916年在位)、卡尔一世(Karl I,1916—1918年在位)继承奥地利皇帝帝位。其中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即为茜茜的夫君;茜茜来自于巴伐利亚的维滕巴赫家族,原名为伊丽莎白·维滕巴赫(Elisabeth Wittenbach)。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妻子茜茜皇后的唯一儿子皇太子鲁道夫(Rudolf)与情人米琪(Mitzi)为情自杀。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改立其侄子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为其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于1914年6月28日访问奥匈帝国波希米亚时,遭到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者近距离开枪杀害。

弗朗茨·斐迪南德大公的被杀,导致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支持塞尔维亚,德国支持奥地利,法国对抗德国。英国、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后来起而对抗德国和奥地利。1918年随着炮火声渐渐平息,哈布斯堡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莎在位的40年间(1740一r780),赢得了匈牙利的支持,阻挡了来自巴伐利亚和法国的威胁,打败了土耳其的进攻,从而巩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主导地位,同时恢复了经济,迎来了奥地利的繁荣。这令人想起一位英国杰出女性——维多利亚女王,她开创了维多利亚王朝的大英帝国时代(1837—1901)。

政治上的稳固让统治者们享受生活的梦想苏醒,维也纳最为辉煌壮丽的皇宫——美泉宫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建成的。

这座皇宫的德文原名为SchloB Schonbrunn,音译为“舍恩布伦宫”,意译为“美泉宫”,它是玛丽亚·特蕾莎女王最喜欢的宫殿。

美泉宫主体建筑是在1700—1743年间按着菲舍尔的方案建造的,它是奥地利最美的巴洛克式风格建筑之一。1744—1749年间按照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愿望进行了改建。它特有的黄色很是醒目,被称为“玛丽亚·特蕾莎黄”。皇宫里有多达1400个房间,其中的皇室住房和办公室装饰得极为华丽,属于富丽堂皇的洛可可建筑风格。除美泉宫主体建筑,在美泉宫建有宫廷马车堡、巴洛克式花园、观景台、棕榈温房和动物园。1945年皇宫遭到轰炸,1952年按着原貌修复。这座昔日皇宫现今为国家贵宾馆和维也纳旅游景点。

马车堡厅堂里停放着1690—1917年间皇室用的华丽马车。维也纳皇宫前停有等待的马车,马与车都精心装饰过,连车夫也身着古装。人们可以乘坐这种古典式马车在市区游览;乘车人可以慢慢悠悠地浏览城市的美丽风光,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遥远的罗马帝国或者奥匈帝国时代。

按照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设想,于1775年在美泉宫宫廷花园的一处高地上建成了巴洛克风格的壮观的观景台(Gloriette)。这是一座由石柱和涵洞支撑起的宽阔的平台,当初是为纪念占争中阵亡的军人而建造的古典式墓穴纪念碑。宽阔的观景平台也是当年罗马帝国玛丽亚·特蕾莎女皇一行欣赏风光美景、对酒当歌的地方。从这里可以展望维也纳城市景观和辽阔的维也纳森林。

P91-96

序言

“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我能够认识它和理解它的文明吗?人们在怎样的文化氛围里呼吸?他们有怎样的欢乐和苦恼?我能融入其中和他们分享这份人生的苦乐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话语在脑际中萦绕。时值1980年秋,我作为访问学者乘坐德国汉莎航空客机首次飞往欧洲,飞往那个我陌生的西方大陆。

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逾十年的岁月里,有相当长的时间,我的家属没有可能前来德国团聚。“为了理想,饮尽那份孤独”的同时,我利用科学家的假期独自在欧洲旅行。每次出游前夕,打理行装,把相机胶卷还有几本导游和文学艺术书籍放到背包里时,总是让我十分兴奋。人在旅途中,边走边看,边读边想。旅途中,那个声音又在脑际中萦绕:欧洲,它是怎样一块大陆?它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正是在这漫漫旅途中积累了《文化欧洲丛书》的素材。

《文化欧洲丛书》是一部介绍欧洲文化的散文集。它汇集了我的112篇纪实性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多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梵蒂冈、法国、摩纳哥、英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挪威、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欧洲国家的艺术文化,涉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河宗教,有选择地描述了上述欧洲国家的著名城市和自然风光。如果说书中的纪实性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欧洲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欧洲艺术文化。

这部书分作八卷,依次为《寻觅德国》、《寻觅意大利》、《寻觅法国》、《寻觅英国》、《寻觅奥地利》、《寻觅北欧》、《寻觅荷比卢》、《寻觅瑞士》。每卷几乎都涉及四项内容: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与风光。

欧洲,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先驱。在欧洲的土地上出现过许爹文化巨人,譬如这部书中叙及到的文学家歌德、席勒、但丁、莎士比亚、拜伦、雨果、罗兰、卢梭、易卜生、安徒生、海涅、卡夫卡、梅特林克、施皮特勒、凯勒;音乐家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格里格、约翰·施特劳斯;画家达·芬奇、拉斐尔、丢勒、伦勃朗、凡·高、莫奈、克利姆特;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罗丹、摩尔、维格兰;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科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牛顿、伽利略等等。在欧洲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譬如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巴黎公社、德国宗教改革、俄国十月革命等等。诸多文化巨人和重大历史事件对于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民俗和宗教等领域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在一个历史时期中主导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

建筑艺术是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简洁地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代表性建筑特点,结合著名建筑简洁地介绍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现代艺术等建筑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建筑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

民俗文化或称大众文化,也是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有时显得不那么高雅和精深,但却十分贴近民众,因为它们直接来自于民众,为民众所熟知和喜爱。宗教是一种大众的信仰,也是一种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归入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在欧洲丰富多彩,人们执着地投入,钟情其中。本书以某些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叙及欧洲民俗传统文化。

这部丛书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依据我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有选择地介绍欧洲艺术文化和旅游文化。它兼具三个特点:文化,新知,感悟。

在欧洲作为科学家工作和生活,得益于欧洲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创造人类文化和呵护人类文化在人生中的位置和价值,激发我去认识人类文化,呵护人类文化,创造人类文化,谱写文化人生。正如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826年为悼念挚友、大文豪席勒所写诗中所云:“人在一生中收获得再多,莫过于得到上天的启示:它如何使物质化为精神,它如何呵护精神之创造。”文化的内涵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学、艺术、科学、教育都隶属于文化范畴,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领域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对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是有益的。懂得创新文化,发掘文化,呵护文化的人,才堪称文化人;在欧洲并不乏这种文化人,他们正在与全世界的文化人一同开拓和创造着人类文化的未来。

诚挚地希望翻阅过这部丛书的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欧洲艺术文化的知识,增进对欧洲,尤其是对欧洲文化和欧洲人的了解,从而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往来。理解会带来宽容,友情会带来和谐;祝愿世界的明天,多一点鲜花、友情和爱。

后记

跋——圆梦文化人生

心怀童年梦想,

终生追逐未来。

所有的童年梦想都是美丽的,我在童年时梦想过飞行,像鸟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及至少年时代,梦想清晰起来,那是两个梦呢:一个是文学梦,一个是科学梦。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是“五四运动”时期在四川倡导妇女解放的先驱陈竹影女士(与散文家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女士为姐妹),在她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语文课和作文;与此同时,在学习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和读了波兰出生的法国伟大女性、卓越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略《居里夫人》(艾芙·居里著)之后,还向往科学研究。1956年,新中国“向科学进军”号角吹响,我选择了学习科学,考入北京大学,期盼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未来从事物质的放射性科学研究。

清楚地记得北大的第一堂普通化学课,从美国回归的傅鹰教授谆谆教导我们年轻学子,首要的是要做一个人,然后才是做一名科学家。接着他还不忘告诫我们,可能的话,在大学期间找到一位女友。北大六年,给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坚实的科学知识,这段人生经历总是让人怀念,也正是在北大,我结识了我的夫人。

1980年,我不惑之年,在北京市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获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Stiftung)资助,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迈出国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欧洲一流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和德围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晶体生长和生长理论研究工作逾十年,独立地或者与研究组负责人伊丽莎白·鲍泽尔博士(Dr.Elisabeth Bauser)等同事合作,在著名的国际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26篇,做过有益的贡献。其间在马克斯·普朗克协会固体研究所工作逾八年,研究昕教授所长对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评语上写着:“Herrn Y.C.Lu habe ich wahrend seiner Stuttgarter Zeit, als einen auBerordentlich fahigen Wissenschaftler kennengelernt.Er hat, spezifische Kenntnisse und Fahigkeiten demonstriert, die zu sehr beachtlichen Erkenntnissen und Fortschritten geftihrt haben und bereits internationales Aufsehen erregthaben. Ich wiirde eS sehr begruBen,wenn diese ungew 8 hnlich gute deutsch-chinesischeZusammenarbeit fortgesetzt Werden konnte. ”(译文:“卢因诚先生在斯图加特期间,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科学家我认识了他。他表现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才干,从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认识和进展,并且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如果这种特别好的德国—中国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的话,我将非常欢迎。”)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在经历了动荡、蹉跎岁月之后我尚能有逾十年的时光与多国科学家一同从事科学研究,我是幸运的,我由衷地感激人生,感恩于养育我的父母和抚育我成长的祖国。可以说,我已经圆了我少年时代的科学梦!

1996年底,在我“耳顺”之年,我终止了我的科学研究生涯,然而,我仍不得安宁不敢停下人生前行的脚步。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在心中萦绕,它像蓝天的白云,忽而飘来,忽而浮去;像夜幕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迷离。在人类踏人21世纪之际,我终于做出了人生旅途上的另一个抉择:我要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

2003年我的第一部文学著作《旅欧十年》出版,接着开始了文化欧洲丛书的写作。2006年丛书中的《深邃德意志》、《阳光意大利》、《浪漫法兰西》、《雍容不列颠》出版。2008完成了丛书中的《奥地利卷》、《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卷》、《瑞士卷》书稿。

我无法知道,上天能慷慨地给我多少时间让我继续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和我有生之年能否圆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无法知道的事情还是不想为好,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2008.09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