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人(殖民地历程)/开放人文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美国人三部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前国会图书馆馆长布尔斯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三卷分获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和普利策奖。本书叙述的是从美国内战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历史。现代美国在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全方位崛起的脉络,在本书中获得了详尽生动的梳理和描述。

本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内容推荐

《美国人》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鸿篇巨著,全景式地展现美国从殖民地时代到20世纪的历史发展,并对之重新加以诠释,凸现了丰富多彩的“惟独美国”才有的特性。

本书为《美国人:殖民地历程》,从梦想和现实、观点和制度、语言和文字出版物以及战争和外交等角度介绍了殖民地时代的美国,讲述了美国初创状况、民族形成和性格、宗教和教派纷争,以及《独立宣言》的诞生。

总之,本套书娓娓动听地叙述了美国人历史生活中各种详实而生动的故事。内容新颖,而且涉及面广,学术价值也甚高,可让我们清晰地观看美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是如何争斗维生、创造发明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各种场景。

目录

一个陌生的海岸

第一卷 梦想和现实

第一编 山巅之城:马萨诸塞海湾的清教徒

1 正统观念如何使清教徒注重实际

2 布道:一种美洲制度

3 探索新英格兰方式

4 清教保守主义

5 清教徒如何抵制乌托邦的诱惑

第二编 内心的种植园:宾夕法尼亚的贵格会教徒

6 追求殉道

7 执政的考验:宣誓

8 执政的考验:和平主义

9 贵格会教徒如何错误估计印第安人

10 引退

11 至善论的祸害

第三编 善行恶报:佐治亚的移民

12 非英雄史诗时代的利他主义

13 伦敦绘制的佐治亚乌托邦蓝图

14 慈善殖民地

15 福利计划的破产

16 利他主义的危险

第四编 移植者:弗吉尼亚人

17 英国绅士,美洲风度

18 从乡绅到种植园资本家

19 绅治政府

20 邻里式共和政体

21 “信神而求实”:没有主教的主教派教会

22 “信神而求实”:没有理论的宗教信仰自由

23 弗吉尼亚公民

第二卷 观点和制度

第五编 美利坚人的精神气质

24 需求:一种关于意外境况的哲学

25 诉诸自明之理

26 知识自然来

27 博物学峥嵘突出

第六编 社会教育

28 社会兴办大学

29 高等教育代替高等学识

30 无差别人的观念

第七编 有学问者丧失其垄断

31 职业的流动性

32 非专业化的律师

33 法律与政治的融合

第八编 新大陆的医学

34 自然康复和简朴的治疗方法

35 以社会为中心

36 通科医生

37 从经验中学习

第九编 美洲科学的局限

38 大众的科学:通俗天文学

39 天真质朴的见识和别出心裁的装置:电学

40 荒野中的农业

第三卷 语言和文字出版物

第十编 新的一致

41 一种美洲的口音

42 寻求标准

43 以书作标准的文化:拼写的偶像崇拜

第十一编 没有首府的文化

44 “从一个焦点四下散射的光线”

45 波士顿引进“宗教的和有用的书籍”

46 种植园生活的手册

47 市场方式:费城

48 没有诗人的诗篇

第十二编 保守的新闻出版业

49 书籍出版事业衰微不振

50 报纸的兴起

51 为何殖民地的印刷品是保守的

52 “公文承印人”

第四卷 战争和外交

第十三编 民兵之国

53 防御战和幼稚的外交

54 殖民地民兵和战备的神话

55 地方自治和殖民地的“孤立主义”

56 非职业军人

试读章节

第一编 山巅之城:马萨诸塞海湾的清教徒

我写基督教的奇迹,它从欧洲的腐败堕落飞往美利坚海滨;……神圣的上帝用它照亮了印第安人的荒野。

——科顿·马瑟

1630年春天,一艘载重三百五十吨、拥有二十八门炮和五十二名船员的船只“阿贝拉”号,载着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未来的领袖们向西横渡大西洋。这艘船于3月29日从怀特岛的考斯出发,直至6月下旬才到达美洲。在消时度日、巩固社团和取悦上帝的若干方式中,最受欢迎的或许莫过于布道了。这个新社团的领袖约翰·温思罗普在向旅伴们宣讲教义时定下了美国历史的基调。他预言:“我们将如山巅之城,为万众瞻仰。因此,我们如果在已经着手的事业中欺蒙我主,使主收回目前赐予我们的庇佑,我们就将成为世人笑柄,天下丑闻。”事后三百年,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好地表达美国的命运感。在叙述清教徒的经验时,我们将看到这种命运感怎样产生,并了解是什么防止它成为盲目的信念或乌托邦。

为迷途的人类指引方向的清教信标不是一部书,也不是一套理论,而是这个群体本身。美国有某种东西可以教给全人类,但这不是靠说教,而是靠作出榜样,不是假以言辞,而是示以生活方式。因此,那个有点粗鲁的问题——“那又怎么样?”——从最初起就和对于美国命运的信念紧密相连。

1 正统观念如何使清教徒注重实际

没有哪一种人比清教徒更为确信自己走的是正道。在草莱初辟的日子里,弗朗西斯·希金森在《新英格兰种植园》中写道:“我们最大的安慰和至上的防护手段是:我们有上帝在我们中间所授的真正宗教和神规圣诫……因而我们毫不怀疑上帝将与我们同在。上帝若与我们同在,谁能反对我们?”

然而,他们的正统观念有其特性。与十八或十九世纪的美国人相比,清教徒无疑笃信神学。有关人类堕落、罪孽、灵魂拯救、宿命、主的选拔、皈依等教义是他们的精神食粮。但当时真正使他们出类拔萃的是,他们并不怎么注重神学本身,而更关心把神学运用于日常生活,特别是运用于社会。从十七世纪的观点来看,他们对神学的兴趣是实用性的。他们不大留意如何完善对教义的阐述,而关注于使他们在美洲的社会体现他们已知的真理。清教新英格兰是应用神学的一项宏伟实验。

身居荒野的清教徒,远离旧世界的学问中心和大学图书馆,每天都要遭受一个蛮荒的美洲的许许多多艰难和危险的威胁,因而没有条件详尽阐述神学理论,争辩其微言大义。这种事对于在瑞士的让·加尔文或在荷兰的威廉·艾姆斯则要合适得多。然而,对于验证神学、看天国在人类抛弃了自耶稣降生以来若干世纪的虚假基础后能否重新建立起来,新英格兰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因此,尽管新大陆的清教徒把加尔文派神学当作起点,但仅此而已。由此出发,他们一下子就迈进了实际生活。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新英格兰几乎没有产生过一部重要的思辨神学著作。

并非在新英格兰不可能著书立说,而是新的美利坚人对神学思辨不感兴趣。从新英格兰的各种报纸上和把作品送往英国的新英格兰作者笔下,涌现出大量布道词、经书评注、“天意”荟萃、规章条例和卓越的史书。可能除了置身于新英格兰正统观念之外的罗杰·威廉斯,马萨诸塞海湾在十八世纪中叶乔纳森·爱德华兹时期以前没有产生过一个重要的神学家。而到那时,清教已奄奄一息了。

在新英格兰清教的全盛时期,从未有过一场主要是神学性质的重大争论。在许多问题上的确出现过危机:谁应当统治新英格兰?总督应当是约翰·温思罗普,还是托马斯·达德利或哈里·文?是否应当改变这个社会中各不同阶级的权力或代表名额的分配?是否应当接受“蔡尔德请愿”?对罪行的惩治是否应当用刑律固定下来?总督助理们是否应当有否决权?边远城镇是否应当在议会中有更多代表?甚至同安妮·哈钦森和罗杰·威廉斯的争端也主要是关于统治者的资格、权力和威望的。如果说——也确实如此一一清教徒笃信神学,他们争辩的却是制度问题。

在寻找政治思考的证据、对社会性质与政府职能做哲学研究时,也使人得到同样的印象。清教本身中并没有什么容不得这种思考的东西。当时,英国的清教徒们正在讨论他们理论的精彩之处:自由权的真正性质是什么?一个真正的清教徒应当在什么时候抵抗腐败的世俗政府?在什么时候容忍多样化?我们不必只注意约翰·弥尔顿这样的巨星。1647到1649年在克伦威尔新模范军的军官们中间进行的辩论表明,他们的才智状况与新英格兰的是何等不同。他们并非职业知识分子,只是军人和实行家,即使是他们也已转而争辩革命理论和君权哲学了。

P3-5

序言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