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引导人生、注意你的形象、作点准备、谁更合适、人生可贵是进取、君子上达、政治伦理、不要贪酒、忠诚是最重要的、也是一种风险、先公后私、魏延的教训……
张勋子编著的《<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由60篇小短文组成,选取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某件事、某个人物的某些方面,结合古今中外,紧扣现实,用生动的笔触,点亮智慧的心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 |
分类 | |
作者 | 张勋子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理想引导人生、注意你的形象、作点准备、谁更合适、人生可贵是进取、君子上达、政治伦理、不要贪酒、忠诚是最重要的、也是一种风险、先公后私、魏延的教训…… 张勋子编著的《<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由60篇小短文组成,选取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某件事、某个人物的某些方面,结合古今中外,紧扣现实,用生动的笔触,点亮智慧的心灯。 内容推荐 张勋子编著的《<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由60篇小短文组成,选取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某件事、某个人物的某些方面,结合古今中外,紧扣现实,用生动的笔触,点亮智慧的心灯。 《<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篇篇短小精悍、独具匠心,充满生活哲理,洋溢人生智慧。 目录 【理想引导人生】 【注意你的形象】 【作点准备】 【谁更合适】 【人生可贵是进取】 【君子上达】 【政治伦理】 【不要贪酒】 【忠诚是最重要的】 【也是一种风险】 【先公后私】 【魏延的教训】 【吕布、张飞的教训】 【上司喜欢你吗?】 【没有什么不可能】 【曹操割发】 【领导说……】 【宽厚是福】 【不要觉得自己委屈】 【不想丁奉成砥柱】 【诸葛空城计司马大智慧】 【知音不同】 【意志与责任心】 【要去给周瑜吊孝】 【别以为咱真比人家高明】 【化敌为友】 【看你还牛不牛】 【谏要适可】 【居安思危】 【孔明智慧:少惹麻烦】 【“司马取印”的处世技巧】 【团结成就事业】 【承担风险】 【妖由心生】 【听听人家的意见】 【深刻领会】 【人情练达事事通】 【拿自己开刀】 【敢拜书生为大将】 【可怜陈宫】 【司马徽他们这种人】 【再谈司马徽他们这种人】 【珍惜部下的荣誉】 【关心部下的生活】 【怎使臣僚肯尽忠】 【用理想凝聚人心】 【无奈的既成事实】 【欲速则不达】 【看诸葛亮耍赖】 【不要说“待你不薄”】 【慎重荐人】 【难得糊涂】 【生子当如孙仲谋】 【蜀国要灭亡了】 【好人怎么变坏了】 【大丈夫胸怀】 【鼓励使人进步】 【贾诩觉悟了】 【最要紧是撤退时】 【后记】 试读章节 【忠诚是最重要的】 曹操幕僚蒋干,主动请缨过江,深入敌营,第一次是要策反敌军主帅周瑜,第二次是刺探情报。但是两次都不仅无功,而且上当,给曹操带来重大损失。但是,曹操知道他是忠诚的,即使把事情办砸了,也没有埋怨或者处罚他,表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风范。 我们看蒋干两次过江的过程。 第一次曹操原来的将军们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好在收服荆州后,蔡瑁、张允投降,成为曹操南征孙权的水军都督。周瑜亲自侦察了蔡瑁、张允布置的水寨,大为吃惊:“此深得水军之妙也!”必先除蔡瑁、张允,然后才可破曹。 曹操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作战方案。蒋干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想来也不是蒋干脑袋简单,投降曹操也是东吴的备选项之一,东吴那边不是连第一谋士张昭也主张投降曹操吗?孙权自己也曾经犹豫不决,是鲁肃从中周旋,说服孙权,又搬回主战的周瑜,又请来主战的诸葛亮做主张投降的文官的工作,孙权才在几经犹豫之后决定与曹操决战。蒋干来到江东,周瑜竟识透了他的来意:“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做说客耶?”蒋干愕然。想必蒋干此时非常尴尬,无地自容,刚才昂然而进时的从容,一扫而空。没法待下去了,就说:“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周瑜当然不会放蒋干回去,于是召开了“群英会”招待蒋干。宴会上,周瑜命太史慈持剑监酒,不许提军旅之事,向蒋干施加心理压力。蒋干惊愕,不敢多言。但是周瑜自己却并不受限制,装着喝高了,连揪带提,让蒋干看军士,看粮草,太史慈并不拿剑制止。随后周瑜又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拿剑往蒋干身上比划来比划去。一个将军,一个书生,一个持剑,一个空手。蒋干在众人面前受尽奚落,不得不“面如土色”。这一情景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非常形象的表现。但是,蒋干没有忘记自己该为谁效力,当他发现周瑜桌子上有蔡瑁、张允“投敌信”后,就偷了出来,走了。这不冒险吗?非常冒险。可怜他的才智不及周瑜,中了离间计,导致蔡瑁、张允被杀。曹操马上悟过来了,只是不承认,蒋干最后也没悟过来。曹操痛失水军都督,蒋干起了很坏的作用,但是曹操并没有追究蒋干,更没有迁怒蒋干。能力小不是罪,只要忠诚,尽力做事了,就不应该受惩罚,曹操自己没看透蒋干能力小,才是失误。 第二次曹操收到东吴黄盖投降信,不能判断真假。蒋干进曰:“某前日空往江东,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蒋干已经偷了周瑜的书信(此时他还不知自己中离间计),再去见周瑜,心理上有多难!周瑜有可能怪罪,甚至有可能杀了他。蒋干的才干是比周瑜差些,但既然是曹操谋僚,一定不会太笨,此去可能被杀,他还是能想到的,所以,他说“舍身再往”。这不是忠诚是什么?难能可贵呀。当见了周瑜,周瑜愤怒斥责他:“盗我私书,误我大事,今日无故又来,不怀好意,不看旧情,一刀两段。”明确表现出杀意。周瑜又一次利用了他:告诉蒋干,我就要破曹了,放了你恐怕你走漏消息,所以我要把你软禁在后山,待我破曹之后才能放你。蒋干在后山庵中,一天夜里,闲得无聊,独步出庵,听见有人读书,走近窥之,只见一人挂剑灯前,诵读孙吴兵书,是庞统凤雏先生,蒋干本着对曹操的忠诚,力劝庞统这一和诸葛亮齐名的人才到曹操那里效力。他“成功”了,庞统答应随他投奔曹操,但是庞统却向曹操献了最毒辣的连环计。《三国演义》也没有写曹操追究蒋干什么责任。有人会说,蒋干的每一次错误都和曹操的错误连着,没法追究,其实不然,迁怒于人的事还有呢,别人没一点错,还把自己的错按在别人头上,况且蒋干真有责任。 只要你的部下忠诚,他尽力了,就不要多埋怨。 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还有一例。 曹操命曹洪、徐晃去守潼关,交代:十日内失了关隘,斩;十日外,不干汝二人事。到第九日,曹洪实在忍受不了马超对曹操祖宗八辈的辱骂,要下关厮杀,徐晃苦劝不住,最后失了关口,曹操大怒,要杀曹洪,众官告免。还是这次征马超作战,曹操被马超追得割须弃袍,两人围绕一棵大树转,形势万分危急,恰恰曹洪到,大喝:“勿伤我主,曹洪在此!”抡刀纵马,拦住马超厮杀,救了曹操,曹操回寨,叹曰:“吾若杀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马超”,重赏曹洪。有人说,曹操不是要杀曹洪吗,只是众官求情才没杀。那是一个台阶,借那台阶而已。曹操自己清楚,曹洪是忠诚的。可以对比诸葛亮杀马谡。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不依不饶,谁求情也不行,连蒋琬从成都来求情也不行。对马谡的忠诚,诸葛亮不是不清楚,自己还说:“吾与汝情同兄弟。”马谡曾立过功,屡献战策。七擒孟获、献离间计罢免司马懿都是他的计谋,非常成功,但诸葛亮不念忠诚,不念旧好,杀了马谡,要是他不杀马谡,说不定马谡再出妙计,为国家再立新功,帮助诸葛亮北伐成功,像曹洪再救曹操一样。诸葛亮要是拿关羽立的军令状说事,华容道之战后坚决杀掉关羽,关羽后来还能为刘备的事业立下那么大的功勋吗?说不定刘备就建不了国。刘备是诸葛亮的领导,看着比诸葛亮智谋低,实际上就有当诸葛亮领导的水平。他在关羽华容道失误后,清楚关羽忠诚,保下了关羽,关羽为建立蜀国立下丰功伟绩。刘备如果活着,可能就不让马谡守街亭;如果诸葛亮对人才认识不清,派马谡守街亭,失败了,也会说,马谡是忠诚的,他的失败我们应该负对人才认识不清的领导责任。用人不当,是领导的责任!我们在电影上看到过,皇帝病重了,临死对御医说:“我这里没事了,你尽力了,休息休息吧。”马谡忠诚,也尽力了,但诸葛亮把他杀了。诸葛亮不是曹操、刘备那样层次的领导人。 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要对单位忠诚,也要让领导看到你的忠诚。忠诚是你在一个单位待下去的基本条件。领导认识到你是忠诚的,有点小差错也没有大后果,如果领导不认为你忠诚,一点小差错你就不得了。 P30-33 后记 刚晓 长兄长嫂,皆生于1962年,于2010年去世,而且两人的去世日期仅距9天:9月3日长嫂去世,12日长兄去世。 四十九岁这个岁数,按我们中国人的通常说法,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此时去世,算是不幸,确实。但在我看来,所谓不幸,实际上只能是对于我们这些活着的家人来说,尤其我的父母,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呀,人生之大不幸;还有我的侄儿、侄女,霎时成了没有爹娘的孩子……但对于兄嫂本人,也未必是—— 前年兄嫂到杭州来看我,我见嫂嫂瘦得很厉害了,她说是结肠炎一直拖拉。后来到北京等地去看了,都治不好,我有些疑心,但兄嫂都肯定地对我说只是结肠炎,嫂嫂还私下里让我给买一点儿按单方而要的中药,如此一来,再按嫂嫂的年龄,我就不再疑心,要是还疑心是别的病,那就太残忍。去年八月里,嫂嫂开始住院,而后这一年,几乎全是在医院度过的,人病了,年龄也就小了,会像小孩儿一样闹一些小性子,还偷偷地给我打过两次电话,说一些家长里短,还告我哥哥的状,还怕我把话传给哥哥,特意地叮咛……在我们老家,有长嫂比母的说法,但她这作法,哪里像是长嫂。我有些嘻笑了,她很认真,我越发想笑,她有些生气。后来家人告诉说,嫂嫂在病中,一会儿让哥哥给捋捋胳膊腿儿,一会儿要捶捶腰,哥哥整夜整夜不得休息,在病床前服侍嫂嫂吃喝拉撒,嫂嫂确实成小孩了。嫂嫂去世了,现在想想,嫂嫂真的是病得成了弱小得不能再弱小了才会这样的。当年相当坚强的嫂嫂在最后时光不见了。 9月5日,长兄给我打来电话,当时我正在杭州佛学院新校区落成典礼答谢宴上,抽身接了电话,这才知道,嫂嫂已经火化入土了,说是在临终的时候,嫂嫂有了哲学家的意味,对生死已经相当淡定,彻底没有了恐惧,很平静地给家人交代了些话语之后去世的。嫂嫂不让告诉我,说我出家已近二十年,早已不问世事。可现在家人觉得少了一口人毕竟是大事,还是要告诉我一声。我立刻买了机票晚上就回家奔丧,到嫂嫂坟上补烧一把纸钱,毕竟是嫂嫂,按老家的风俗,这是一定要的。就当是为了嫂嫂当年糗我,把我尿床的地图被褥拉在校园里晒吧。二十九年后再想这事儿,是多么好玩儿,就连年少时与嫂嫂争拌也是美好亲情的回忆。 9月11日晚上11点多,弟弟打来电话,说是长兄突然送入医院,脑出血,已经很危险了,我身在千里之外,急切之下一点儿忙也帮不上,马上就打电话订机票,可一下子又没有航班,于是12日上午就坐车往回赶,宁洛高速安徽阜阳、亳州段的修路使车子跑不起来,洛阳绕城的堵车都使我心焦。我赶到医院时,已经移灵了…… 13日的追悼会、火化,14日的复三圆坟,我都只是机械地随着家人,但毕竟近二十年的出家生涯,沉浸在因明里头,已使我对家乡的风俗细节迷懵了,傻傻的不太合群,好在我一身僧装,也没有人指点我啥,而且我已经修炼得对所谓的对对错错安之泰然了,只要是我做的,那就是对的! 面对此情此景,家人都是流泪痛哭。是啊,长兄是家里的主心骨,虽然爹娘在前面,但毕竟年纪大了,有长兄在,家人就觉得有依怙,我当然也是,我之所以在外安心,就因为长兄撑起了家事。 长兄于我,有再生之恩,若不是长兄,我在1989年就该死掉了——当时我在医院,迷迷糊糊有十多天,是老爹与长兄几位轮流守在我身旁。那夜,我听见长兄忽然急切地喊我,随即大哭,又有医生的声音:不用救了,已经不出气儿了,接着是哥哥哭求再抢救一下的声音……这一切我都听得真真切切,面前出现橘红色的光芒,十分的吸引人,舒服极了,我很欢喜,是长兄的声音使我惊起:我就这么着死了?!不行,我不能死,我有父母、长兄,他们一定不会让我死的!等我再次睁开眼睛,我流泪了,后来老爹说,我在医院十多天,身上插满了管子,从来没有哭过,也没有怎么呻吟过,我是死过一次之后才会落泪的。2001年,我在池州又一次莫名其妙地昏迷,老爹、长兄几位奔波上千里去看我。这两次病有一点儿不同:1989年我即使在昏迷中,也记得听见的声音、大概的事儿,而这次则在后来别人拿出我在病床上与探视者应酬的照片,我也一点儿都记不起来。当我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在郑州了,除了师兄弟,还有长兄在边儿上。老爹后来谈起,说他原准备是到池州取我的骨灰的。 兄嫂的成就,我不好说啥,尤其是嫂嫂,我每每回去,她骄傲地拿出几本发表有她文章的杂志给我看,以至于我觉得在这方面嫂嫂不像嫂嫂,倒像是还在做着文学梦的少女。现在大略回顾一下,我见到过嫂嫂发表的文章,也有几十篇。不管能不能成为所谓的文学经典,也是我家亲人的至性心血。而长兄,简直可以说是多面手:大气磅礴的雄文,被省人大法工委推荐到全国人大,还因为一篇文章被中国科学院推荐而被邀请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关于国计民生的文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甚至关于宗教的文章等等都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字都在,长兄去世后,我将之选编成册,公之于世,让别人去评价吧。 在长兄的灵前,我不会哭,长嫂被病痛折磨,去世也是一个解脱,长兄的突然离世,基本上算是没受啥罪,也未必不是一个吉祥。对于上辈的父母、下辈的侄女、侄子,我该担当起来,责无旁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