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是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东2.5公里处的一座孤立小山,草木葱茏,风景秀丽。山麓崖壁间的大量题刻表明这里自北宋末年以来即为文人骚客的流连探幽之所。
孔望山在学术界引起注目是因为雕凿在西南山麓的摩崖造像群被识别出有早期佛教内容,1980年学界就对此区域的古代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1999年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向国家文物局提交报告,计划对孔望山遗址群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发掘。2000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连云港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连云港市博物馆四方联合组成连云港孔望山遗址考古队。2000年至2003年开展的田野工作分为二步:第一步是对孔望山遗址群进行全面调查,主要是对地面遗迹进行踏查和对重点区域试掘以寻找相关的建筑基址;第二步是在调查和试掘的基础上对孔望山遗址中的遗迹进行全面的资料采集工作。2003年秋季开始了调查发掘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本报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调查、发掘资料的介绍,下编是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研究。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连云港市的历史沿革、自然地貌变迁与孔望山遗址群的发现研究简史
一 连云港市的历史沿革和自然地貌变迁
二 孔望山遗址群的发现研究简史
第二章 古城城垣的勘察和解剖
一 城垣的勘察
(一)岗地上的西部城墙
(二)孔望山山脊上的北部城墙
(三)孑L望山东麓和平地上的东部城墙
(四)凤凰山山脊和平地上的南部城墙
二 城垣的解剖
(一)地层堆积
(二)遗迹及遗物
(三)城墙下的墓葬
三 古城的构筑特点、时代和性质
(一)构筑特点
(二)时代和性质
第三章 摩崖造像群
一 崖面造像
二 石龛
三 与崖面造像和石龛有关的其他人工遗迹
四 小结
第四章 造像群周边的石刻遗迹
一 象石
二 蟾蜍石
三 石碑座
四 孔望山东主峰上的石刻遗迹
(一)杯盘刻石
(二)承露盘
五 人工石室“龙洞”及其周边题刻
(一)人工石室“龙洞”
(二)人工石室“龙洞”内的题刻及刻像
(三)人工石室“龙洞”外的题刻
第五章 造像群前遗址的发掘
一 发掘区概况、探方分布及发掘方法
二 文化层堆积
三 遗迹
(一)建筑台基
(二)水井
(三)其他
四 遗物
(一)隋唐时期地层中出土的汉魏时期遗物
(二)隋唐时期遗物
(三)宋代遗物
五 主要遗存的年代
六 房址的初步复原和性质
下编
第一章 摩崖造像群研究
一 摩崖造像群题材的分类与辨析
(一)崖面造像
(二)石龛内线刻像
二 摩崖造像群的年代
三 摩崖造像群的图像学意义
附表一 唐代以前中国境域内涅粲图像情况一览表
附表二 东汉至蜀汉时期带有佛教造像因素的图像
第二章 造像群周边石刻遗迹的研究
一 象石和蟾蜍石
二 杯盘刻石与承露盘
三 人工石室“龙洞”
结语
英文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