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文化探秘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韩建华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诗人骆宾王最后身归何处?宋代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战国策》的编纂者是谁?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是王维吗?观世音是男性还是女性?汉族历史上有没有抛彩球的风俗吗?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佛真骨为何会藏在法门寺?“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本书将带你走进瑰丽无比、百花齐放的中国文化大殿堂。

内容推荐

寻找悠久的文化渊源、揭开尘封的苍茫历史、探索掩埋的事件真相、追寻难解奥秘、破解神秘的图形符号、叩问失落的远古文明、领略瑰丽的文化奇观、感受奇妙的地域风俗……本书从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了中国文化,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宗教民族、民俗风情、科技博物等方面入手,对中国文化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让广大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目录

第一章 文苑英华

 骆宾王的下落

 李白的死亡

 杜甫之死

 屈原何故自沉泪罗江

 孔子是否杀了少正卯

 韩非的死因

 鉴真大师双目失明

 华佗首创开腹手术

 李清照改嫁

 才子唐伯虎

 冯梦龙的人仕

 王羲之学艺

 沈万三为何富甲天下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

 林琴南究竟翻译了多少小说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楚文化

 《战国策》的编纂者是谁

 李商隐的《无题》诗

 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谁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红楼梦》的原作者是谁

第二章 戏曲音乐

 戏曲形成

 “元曲四大家”

 《牡丹亭》的创作

 《玉堂春》中的苏三真有其人其事吗

 生、旦、净、末、丑何以命名

 歌唱是何时开始有的

 《霓裳羽衣曲》与唐明皇“游月宫”

 《二泉映月》是描绘二泉映月的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同一时代的人吗

第三章 书法美术

 中国汉字起源

 神秘的西夏文字

 楷书产生

 郑板桥想说什么意思

 绘画的始祖是谁

 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是王维吗

 奇异的远古岩画

 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

 “扬州八怪”

 《清明上河图》

第四章 宗教民族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

 道教究竟始于何时

 观世音是男性还是女性

 菩萨的眼泪

 徐福东渡日本

第五章 民俗风情

 古代谥号、庙号与尊号

 原始社会有没有爱情

 人类衣服

 古人身上刺刻图案

 灶神究竟是谁

 古代妇女穿耳戴填趟

 古时婚礼为何“不举乐”

 古代妇女缠足

 中国古代的“纳妾”

 古代女子为何以“头”为美

 汉族历史上有没有抛彩球风俗

 对联

 “十二生肖”的由来

 天干地支的发明者

 “三正”历法

 中国古人的“避讳”

 端午节的来历

 元宵灯节起源

 中秋节的来历

 清明节

 火把节的来历

第六章 神话传说

 盘古神话的来历之争

 三皇五帝

 “尧舜禅让”

 黄帝是人还是神

 五千年前的“女神庙”

 湘君是男神还是女神

 歌仙刘三姐是什么地方人

 “牛郎织女”传说

 “八仙”其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妈祖成为海神象征

 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月中嫦娥

 济公是人还是神

 孙悟空的“模特儿”是什么

 阎罗王的形象

 财神爷的形象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

 杨家将故事真相如何

第七章 文物考古

 九鼎能否重见天日

 “秦始皇陵”被盗

 秦始皇陵兵马俑

 曹操墓

 传国之玺何处寻

 大禹葬于会稽山吗

 刘备的陵墓

 寒山寺古钟今何在

 岳飞葬在什么地方

 “一捧雪”宝杯

 西南铜鼓的神奇

 中国古代的“镇器”

 中国最古老的“铜镜”

 中国古代“九鼎”

 北京猿人化石今何在

 神秘的汉朝楚王陵

 流失异域的黑水城珍宝

 寻找中国领海下的宝藏

第八章 古迹方舆

 清代考据学兴盛

 夜郎古国之谜

 “楼兰古国”如何消失

 “桃花源”

 “悬棺”究竟怎样放上峭壁

 “天涯海角”

 “杏花村”

 神秘的敦煌藏经洞

 中国唐代的“基督教石碑”

 佛真骨为何会藏在法门寺

 人间何处大观园

第九章 科技博物

 指南针的“始祖”

 瓷制品的发明

 地动仪的发明

 毛笔是否是蒙恬发明的

 稻作农业起源

 养蚕起源

 豆腐起源

 古代的“鞋”

 算盘起源

 “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

试读章节

骆宾王的下落

初唐诗坛,承六朝余绪,以绣章绘句为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首先奋起扫荡这股形式主义诗风的当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他们实在是启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的先导。所谓“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而骆宾王则是“四杰”中年辈最长、阅历最多、遗闻佚事流传最广的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平凡人物。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有神童之名。但这位神童的命运并不佳,一生书剑飘零,沉沦下僚,为人作幕,当过主簿一类小官。他“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曾官游西北西南,自诉“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擢迁侍御史,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职,但为时不长,终因好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而被诬下狱。在狱中,他忧心如焚,愤而作《萤火赋》、《在狱咏蝉》以明志。获释后任临海县丞,故后人亦称之为骆I临海。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皇唐旧臣”徐敬业。其时唐高宗已死,政权全归武则天。这位女皇帝大肆斥逐李唐旧臣,起用武氏集团中人。两个统治集团之间矛盾尖锐。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徐绩(后赐姓李,称李绩)之孙,他联络朝臣,在扬州举兵,以恢复大唐王朝为号召,应者云集、骆宾王一生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又蒙谗下狱,自然对武氏政权不满,于是毅然参加了徐敬业的幕府。他曾以慷慨淋漓的笔致,为徐敬业草写《讨武氏檄》。檄文历数武则天的秽行劣迹,阴谋祸心,申明大义,备述起兵目的,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写得气势不凡,极富煽动性。相传武则天看到此处时,赫然变色,连忙打听檄文是谁所作,左右答说是骆宾王。她听了后,十分惋惜地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但是纵然骆宾王才高八斗,无奈徐敬业武略不济,起义仅经历了3个月就失败了。之后,关于骆宾王的下落就成了一桩疑案,传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骆宾王被杀。《旧唐书》本传载:“敬业败,(宾王)伏诛。”《资治通鉴》卷二。三载:“乙丑,敬业至海陵界,阻风,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及骆宾王首来降。”《新唐书·李绩传》载:“徐敬业与敬猷、宾王率轻骑遁江都……其将王那相斩之,凡二十首,传东都,皆灭其家。”此外,与骆宾王是世交的宋之问写过一篇《祭杜审言学士文》,文中说:“骆(宾王)则不能保族而全躯。”从后两条资料来看,似乎在敬业兵败后,非但骆宾王本人身遭杀戮,而且累及全家和族人。

第二种说法,骆宾王投水自杀。唐人张篱《朝野佥载》云:“骆宾王《帝京篇》日:‘倏忽特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后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

第三种说法,骆宾王逃遁隐居,或云出家为僧。《新唐书》本传载:“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这个记载与同书《李绩传》所述互相抵牾。约当徐敬业兵败20年之后,唐中宗曾命郗云卿搜辑骆宾王的遗文,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说:“文明(唐睿宗年号,684年)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这可能是《新唐书》本传所自。说骆宾王兵败后出家为僧的则是唐人孟綮,他在《本事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诗人宋之问一次在杭州灵隐寺玩月赋诗,他先吟了两句:“鹫岭郁宕蛲,龙宫锁寂寥。”苦无佳句可续。正沉吟间,来一老僧,问其所以,宋之问以实相告。老僧听后即说:“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并接连吟了十句诗,完了篇,句句精警。宋之问大惊,叹服不已。次日拜访,说再也未见此人。别人告诉说,此僧就是骆宾王。当徐敬业兵败之后,徐、骆两人逃遁,官军追捕不及。因惧失落要犯有罪,遂杀了两个与徐敬业、骆宾王面貌相似者的头,用匣盛起,报送京师。以后即使官军知晓了这两人的下落,也因怕犯欺君大罪,而不敢捕杀。后来骆宾王来此寺中为僧。还有一种说法是,骆宾王一直隐匿于现在江苏南通一带。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载,在明正德年间,江苏南通城东发现了骆宾王的墓,墓中人衣冠如新。这墓后来迁往狼山,遗迹至今犹存。到清代雍正年间有一个叫李于涛的,自称是李绩的37世孙,他说他们的家谱中记载,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与敬业之子同匿邗之白水荡,以后骆宾王客死崇川。骆墓即是敬业之子所修(见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附录》)。

以上三种说法中,因第二种说法类似谶语,也别无旁证资料,所以不大有人相信。引起争论的是第一、第三两种说法,前者主死,后者主生,生死存亡,势不两立,历来争论不休。

主张骆宾王兵败被杀的论者认为,从正史看,除了《新唐书》本传说骆宾王兵败后“不知所之”外,其余均说骆宾王兵败被杀。最有力的证据是宋之问《祭杜审言学士文》中的那句话。骆宾王与宋之问的父亲是同僚,再者骆宾王诗集中还有三首赠宋之问的诗:《在江南赠宋五之问》、《在兖州饯宋五之问》、《送宋五之问》,关系密切如此,所以宋之问文中说骆宾王“不能保族而全躯”是完全可信的。同时,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还指斥孟綮《本事诗》所载宋之问在杭州灵隐寺遇骆宾王月夜联句事为虚妄,荒诞不经,是大有诗意的虚构之说。因为如上所言,既然宋之问与骆宾王如此熟识,则两人相逢时,岂有对面不相识之理?

但是,主张骆宾王兵败后仍存活世间的论者认为,孟柴《本事诗》所载,固有阙漏,然而其中关于用假首级报送京师的说法,也未尝不能成立。王那相为了邀功讨赏,干出以假乱真的勾当,也属情理中事。因此,宋之问《祭杜审言学士文》中的“不能保族而全躯”那句话,安知不是他在看了假骆宾王的首级之后才写下的呢?退一步说,宋之问即使在当时看出了首级是假的,恐怕他也未必肯说真话。以理揆之,其时骆宾王家族遭害,或则有之;自身伏诛,或则非确。这样,用宋之问《祭杜审言学士文》中的一句话作为骆宾王兵败被杀的力证,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再说,郗云卿是奉诏搜辑骆宾王遗文的官员,他应当对骆宾王的下落作过一番详细周密的调查,那么,为什么在《骆宾王文集序》中,他要一口否定骆宾王被杀的说法,却说骆宾王“因致逃遁”呢?那是载入史册的大事啊。可见郗云卿对王那相报送到京师的两颗头颅是否真的属于徐敬业与骆宾王的,是持怀疑态度的。还有的论者认为,骆宾王的《夕次旧吴》、《过故宋》、《咏怀》三首诗,全是黍离之感,故国之思,如“西北云逾滞,东南气转徽”、“睢当过周客,独愧吴台空”等,恐非一般的抒发怀古之幽情,无病呻吟之作,当是兵败后,骆宾王故地重游时发出的感喟。

看来,在没有新的确凿的材料发现之前,这桩公案还得一直争论下去。

P3-5

序言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要自沉汨罗江?《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作品吗?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诗人骆宾王最后身归何处?宋代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到底有没有改嫁?《战国策》的编纂者是谁?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是王维吗?观世音是男性还是女性?汉族历史上有没有抛彩球的风俗吗?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佛真骨为何会藏在法门寺?“木牛流马”是“古代机器人”吗?……本书将带你走进瑰丽无比、百花齐放的中国文化大殿堂。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学习、传承中国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祖先的智慧很多都是超前的,跨时代的,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丝毫不亚于现代人的总结。所以,只要你善于发现,中国文化绝对是你的百科全书。

中国文化的基因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只有经过后天培养,这种文化基因的积极作用才会明显。所以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现代人的分内之事。其意义小可从个人学识修养,大可从民族文化上讲。有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文学典籍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昌盛,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浸润了传统文化因子,培养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人才素质涵养。读史哲典籍更会让我们从深层的思想上,理解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从骨子里头体现出民族文化的风度;从宏观上把握我们民族的思维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拥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质。

寻找悠久的文化渊源、揭开尘封的苍茫历史、探索掩埋的事件真相、追寻难解奥秘、破解神秘的图形符号、叩问失落的远古文明、领略瑰丽的文化奇观、感受奇妙的地域风俗……本书从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与研究了中国文化,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从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宗教民族、民俗风情、科技博物等方面入手,对中国文化之谜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掘掩藏于神秘表象背后的真实,让广大读者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