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说月报30年(2005-2009卷6)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小说月报编辑部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说月报三十年》中的作品分别选自从1980年到2009年《小说月报》上所刊载的部分中、短篇小说,有些作品广为大家所熟悉:如《妻妾成群》、《天下无贼》、《官司》、《父亲进城》、《马文的战争》等。小说的视角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跨越30年,感悟着不同年代所特有的生活烙印,六卷本的《小说月报三十年》从文学的视角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在当代文学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本册为第6卷,收录了2005-2009年之间刊载的小说。

内容推荐

《小说月报》以其雅俗共赏的办刊风格,成为国内外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评论家、作家;影视界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的案头首选,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为读者喜爱的文学期刊。

在其创刊30年之际,百花文艺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六卷本的《小说月报三十年》。

本册为第6卷。

目录

中篇小说

 林老板的枪

 心爱的树

 命案高悬

 奸细

 跑步穿过中关村

 万箭穿心

 起舞

 国家订单

 最慢的是活着

 阿霞

 天堂门

 母亲

短篇小说

 天河洗浴

 婚宴

 干涸

 拾婴记

 城乡简史

 血红血黑

 吉祥如意

 彼此

 大漠人家

 李十三推磨

 离歌

 塞纳河不结冰

编后记

小说月报三十年总目录

试读章节

林老板的枪

杨少衡

徐启维到任之初领教过林奉成一梭子弹。其时一起拜读同一阵枪响的人不少,如徐启维那般印象深刻的倒也不多。

那天大家很高兴,喝了不少酒。酒宴设在竹林酒家,是县工商联定的桌。徐启维来这个县当县长,到任刚满一月,上任之初事多,没顾上跟本县企业界诸名流叙谈,这天正巧,工商联开换届大会,新会长隆重出炉,中午大会欢宴,县长自当出席。几位正副会长借机进言,说午宴乱哄哄,说不成话,想请县长晚上另行一聚,不叫其他人,就是本县企业界十来位老总。恰好徐启维没有其他安排,欣然同意。徐启维交代说,只吃便饭,喝啤酒,不必排场,意在跟大家认识,聊聊。县长发话当然得照办,当晚啤酒担纲,平静开张。竹林酒家位于江边,伴有大片绿竹,场地清静,有一红木大桌可供十余人环坐,环境不错,但列席诸人与徐启维尚不熟悉。开宴时场面略显拘谨。忽然林奉成放了一炮,席间顿时热闹起来。

林奉成刚在这天上午荣任本县工商联会长,新会长刚刚就位,春风得意,有些牛气烘烘,居然在这种场合放炮,直轰县长。他说,县长吩咐只喝啤酒,有些看不起人了。如果今天请的是省长市长,是不是也拿啤酒打发?在座这些人哪个缺酒钱了?不用县长破费,也不必工商联公家开支,今天喝多少全算他会长的。这家伙当场把一只手从衣襟里伸进胸脯,从上衣左边的暗袋中掏出一沓钞票,没用钱包,赤裸裸一团卫生纸似的直接掏出衣襟,然后往桌上一拍,让小姐上洋酒,指名要皇家礼炮。他说今天算得上大喜,工商联换届成功是一大喜,他林奉成当会长也是一大喜,今晚喝酒,难得县长大人赏脸光临,不使劲放几门礼炮怎么说得过去?场上人不禁一起扭头,全都拿眼睛看县长,有眼睛眯着,有眼睛张着,几个面相老实者眼皮眨巴不止,显得多有忐忑,真是什么表情都有,特别的丰富。徐启维也没多说,笑笑,手一摆,只讲一个字:“好。”于是气氛顿改。

这种场合总是有很多甜言蜜语,特别是皇家礼炮隆隆轰响之际。县长夸奖各位老总企业办得好,各位老总则表扬县长平易近人。林奉成喝得有几分醉意,忽然兴起,说今天不错,酒算什么,放几门真炮贺喜,感谢县长光临给大家助兴,也感谢大家选他出任本会会长。他在席间打了个电话,几分钟后便有鞭炮声噼里啪啦在外边响起,声音略有些远,因而不是太响。徐启维侧着耳朵听了听,忽然听到鞭炮声里蹦出枪响:“砰砰砰砰砰”,竟是连发!于轰隆轰隆的鞭炮声中鹤立鸡群,整整一梭子。

“这啥?”徐启维挺吃惊。

桌上人都笑。有人笑骂:“这是林菜豆放屁!”

林菜豆是林奉成的绰号。桌上人开玩笑说。林菜豆林奉成又在卖弄他的鸟枪了。林奉成的鸟枪跟别人的不一样。全世界的鸟枪都是一枪一响,一勾一屁,最特殊的不过双筒猎枪勾两下扳机放两个响屁。林奉成的鸟枪放的却是连珠屁,格外响的连珠屁,扑噜扑噜不歇气一放到底。

林奉成对他人的笑谈不置可否,他就是倒酒:“县长县长,干杯!”

徐启维面带笑容,不再追问。

后来有人偷偷告密,说林奉成的鸟枪其实是冲锋枪,冲锋枪才能一打一梭子。徐启维心里特别的不舒服,有如一只毛毛虫在爬上爬下,该感觉只三个字可以形容,叫:“他妈的。”

他把那一阵声响牢牢记住了。

徐启维跟林奉成不是初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打过一次交道,其过程不太愉快。徐启维原在本市另一县当常务副县长,到本县履新交接工作时,才知道此地当月应发放的干部职工工资尚无着落。上自县级班子领导,下至乡村小学教工,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卡该月进项均为空白,原因是县财政局未筹到足够的资金。本县财政困难。类似情况不时出现。最长纪录是拖欠干部工资五个月,有关信息徐启维早有耳闻,他只是没想到自己一上任就遭遇这种状况。徐启维新任伊始,不想让满县干部骂他是“开门红”县长,到任第一个月就欠薪。便拉上财政局长跑省里,到市里,四处筹钱。这时财政局长出主意向林奉成借钱周转,说这个人是全县首富,应急借一两百万一点问题没有,以前也曾借过。只是非得县长亲自出马,别人找没用。这款爷抠门儿,还牛气烘烘,除了书记县长。谁都不买账。他要买账了可比银行管用。徐启维一想也是,银行不归县政府管辖。小行长上边有大行长,一级一级往上推,要一个钱真是难。不像林奉成之类款爷,高兴了说借就借,字一签算数,用不着请谁批准。

于是他就跟财政局长上门找林奉成去了。林奉成的公司就叫“奉成集团”,有一幢大楼,在县城西北角小山上。财政局长说,这幢楼原是县政府的旧办公楼,县政府盖新楼后,旧楼让林奉成买去,精心装修后当他的集团总部。林奉成在公司里既是董事长又当总经理,他的办公室就坐落在原先的县长办公室里,旁边两间原副县长办公室也让他打通,并过来,设为“总办”。林奉成在其盘踞的前县政府办公楼前欢迎新任县长光临,搞得颇隆重。其总部数十员工列队楼下操场,大楼门口铺红地毯,县长一到就鼓掌,齐声呼喊“欢迎欢迎”,有如电视镜头里外国元首到访。但是这家伙只做表面文章,一接触实质性问题就原形毕露:他哎呀哎呀叫,说他的公司最近扩大生产,资金周转方面有些问题,也在到处筹钱。

徐启维说:“看来还真是有困难?”

林奉成说不是怕政府不还。或者抠门几个利息。确实有些周转上的问题。奉成公司看起来挺大,其实也就他林奉成两条腿夹一个鸟,来劲时挺一挺罢了。

徐启维即转头指示财政局长想点办法,跟几家银行协调一下,帮奉成集团的林总解决点周转资金的问题。借钱的事则绝口不再提起。徐启维自己捉襟见肘尚在四处找米下锅,他拿什么来帮林奉成一把?这有些打肿脸充胖子了。林奉成在徐启维向财政局长发布指示时眯着眼睛笑,说:“谢谢,哈哈,县长。”嗓音里有股怪味,其中“谢谢”和“县长”都是虚语,唯“哈哈”有些真实内容。

他似乎是想摆一下谱,吊一吊胃口,没估计徐启维笑一笑一摆手到此为止,不言借了。他们俩是第一次打交道,彼此还不摸底。

徐启维决定另想办法筹钱,借林奉成的话说,不能靠他那个鸟。两天后,徐启维找县委书记郭鹏商量事情,郭鹏忽然问他:“你找过林奉成?”

徐启维说是去那儿看了看。

“他告诉我可以帮点忙。”

林奉成的资金忽然周转过来了。他决定助一臂之力,让县长可以按时给本县干部开出工资。但是他不直接跟徐启维讲,他要绕一个弯跟郭鹏说,让郭鹏来告诉徐启维。郭鹏是县委书记,比县长大一点,不知林奉成是不是要用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对本县党政一把手的买账程度有所区别。

P3-5

序言

朗朗乾坤。神州大地,历经十年浩劫,百废待兴,积重难返。国人渴盼拨乱反正。小平高瞻远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振聋发聩,一扫阴霾!

斯时,国人除了腹中饥肠碌碌,文化生活贫瘠匮乏。十年间仅有八个戏,一本书。

于是,《伤痕》、《班主任》、《于无声处》等一批冲破樊篱的优秀作品一经发表,瞬间便传遍全国,人人争读,街谈巷议,一时传为佳话。

于是,时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的林呐先生倡议,经社委会充分论证并一致通过:《小说月报》便应运而生,于一九八。年一月正式创刊。

刊物一经面世,首期发行三十五万册,一抢而空,二期发行五十余万册,三期即达一百一十余万册。由于争购者众,邮局不得不采取排号限订措施。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作为国内首创的文学选刊,从全国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中选优拔萃,每月一期向读者汇报。创刊三十年来,忠实记录了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创作历史和发展轨迹,见证了无数优秀作家的发现、成长和辉煌。更有数十万计的文学青年,数百万计普通读者的拥趸。《小说月报》一路走来,既有登临高峰的辉煌与自豪,也有跌落谷底的沮丧与失落。从一九八二年的顶峰时的期发一百六十余万册,到一九八九年的期发九万余册。既有过五关,也有走麦城。斯时,国内几乎所有文学期刊的情形也大抵相似。

鄙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马上任,履新之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率全体编刊人员,认真总结前辈及同业的经验教训,研判读者的审美取向变化。励精图治,殚精竭虑,锐意革新。从一九九三年至二○○三年,历经十年奋斗,刊物又逐渐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青睐。《小说月报》也由过去单一版本,期发十余万册,开发出四个版本,期发八十余万册,并延伸开发了五个系列品种图书,形成书刊互动,优势互补的产品链。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十余年苦尽甘来:蝉联三届国家期刊奖;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天津市五一劳动模范奖状等称号。国家教委选订向海外中国留学生赠阅的唯一文学期刊等等。《小说月报》以其雅俗共赏的办刊风格,成为国内外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评论家、作家;影视界的制片人、导演、编剧的案头首选,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为读者喜爱的文学期刊。

环顾当今世界,中国历经三十年高速发展,已成为首屈可数的政治经济大国,国外甚至有将中国与美国并称G2的,但中国不被忽悠,保持清醒头脑,埋头苦干,继续坚持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治国安邦乃至做人与办刊之道。

“您在有限的时间内,花有限的钱,便可及时读到全国最优秀的小说佳作。”

“一册在手,精览无余。”

“乘改革开放春风,述大众生活百态。”

这些曾经的宣传广告语,至今仍被《小说月报》编刊人捧为珍宝,视为经典,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后记

创刊于1980年1月的《小说月报》即将迎来她三十周岁的生日。古语云:三十而立。这份凝聚了几代同仁心血、负载了各方关爱、寄托了众人期许的文学选刊,虽说早已于文学期刊之林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在而立之年,同样需要反躬自省,回望来时路径。而作为一份始终居于时代潮头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总是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报告小说现场的实况,及时保存下“小说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三十岁,的《小说月报》,三十年的小说记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正是源自而立之年的“反躬”与“回望”,承担了盘点三十年小说记忆的使命。

将《小说月报》三十年来选载过的数以千计的作品加以整理筛选,无疑是件繁重艰巨的工作,从策划立意、确立原则,到具体操作、确定篇目,历时近一年之久。其间我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最终编选完成了这套共计六册、总字数近四百万字的丛书,作为对《小说月报》创刊三十周年的纪念,并回馈一贯支持、关爱我们的各界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套用三十年时间来完成的小说选本。因为我们是基于当年编选者的“现场报告”进行二度筛选。借用时间赋予我们的“后见之明”看来,《小说月报》于第一时间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每每是精准的——虽然每个时期均难免有其遗珠之憾——大批传颂一时的名篇佳作当初正是通过《小说月报》的及时选萃而走向全国,众多声名卓著的小说名家最早也是经由《小说月报》的有力推介而登上文坛。在此坚实基础之上,我们试图兼顾作品的时代性与经典性。加以平衡。既收录了那些一经发表便造成轰动效应的名篇,又发掘了不少艺术魅力历久而弥新的佳构;书中收入的有不少是当代小说名家的成名作、代表作、获奖作,也有那些平凡写作者厚积薄发的力作;其作者阵容更涵盖了多个世代,从1949年之前便投身文坛的耆宿,到新世纪以来崭露头角的新锐,堪称当代小说界的“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而在编选过程中亦未囿于一人一篇的成例,而是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小说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简言之,作为编选者的我们,立足点既在时间之中,又在时间之外,唯一保持不变的主轴是“《小说月报》的立场”。但为篇幅与体例所限,不少符合我们编选原则的作品最后仍不得不忍痛割爱,在编辑过程中每一轮筛选后都会为此感到遗憾,无论如何,我们相信那些未曾收入本丛书的作品同样代表了三十年来国内小说创作的成就。对于我们来说,从一开始就未曾奢望能将《小说月报》选载过的佳作一网打尽,只是希望能忠实记录这本刊物三十年来所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一点点记忆,这套丛书所提供的,与其说是当代优秀中短篇小说的“范本”,不如说是一本文学刊物三十年来与当代小说创作及当代文学史互动的“样本”。

“小说月报三十年”丛书以时间为序,收录1980年—2009年《小说月报》所选载的中短篇小说,共分六卷。编辑所有作品,均以当年《小说月报》的版本为底本(其中有些篇目日后出版时有所改动,因而本书所收录者也具有一定的版本学价值)。因为三十年中出版物依据的文字与标点使用规范有所不同,为求统一,在不影响原文的情况下略加整理,其余均按照原文照录,其中个别表述与提法带有明显时代色彩,未必为今日读者所认同,为保存原貌亦未加改动,希请留意。丛书每卷均分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两大板块(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分类标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此次均以本刊发表时分类为准),作品均按本刊发表时的顺序排列,书后附有该卷作品总目,供读者查阅。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承蒙各位作者的大力协助,值此机会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有个别作者或版权继承人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联络到,在此亦表示歉意。万望见书后及时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寄送样书、稿酬。感谢各界朋友多年来对本刊始终如一的厚爱与支持,真诚期望您对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小说月报》编辑部

2009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