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规划教材”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统计、清洁生产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教指委审核通过的大纲要求,力求体现最新的环境管理工作状况,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环境管理知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环境管理(全国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龚贵生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规划教材”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统计、清洁生产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教指委审核通过的大纲要求,力求体现最新的环境管理工作状况,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环境管理知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推荐 本书以“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管理技术-管理实践”为主线展开。管理理论基础部分着重阐述:环境管理体系三要素(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我国环境保护发展战略思想。环境管理实践部分介绍: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法规、制度);环境监察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清洁生产;环境统计与报表;环境监测与预测;环境规划;国际通行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本教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高职高专环境保护类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供环境保护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适合环境保护技术人员培训使用,还可作为环境监察人员、注册环境评价师、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1 绪论(1) 1.1 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 1.1.1 环境与环境问题(1) 1.1.2 环境管理的产生(2) 1.1.3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2) 1.2 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特点(3) 1.2.1 环境管理的概念(3) 1.2.2 环境管理的内容(3) 1.2.3 环境管理的特点 (5) 1.3 环境管理研究的对象、方法(5) 1.3.1 环境管理研究的对象(5) 1.3.2 环境管理研究的方法(6) 1.4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7) 1.4.1 起步阶段(1978—1991年)(7) 1.4.2 深化阶段(1992—2002年)(7) 1.4.3 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9) 本章小结(9) 练习题(9) 2 环境保护战略(12) 2.1 科学发展观(12) 2.1.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2) 2.1.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3) 2.1.3 科学发展观对环境管理的重要指导意义(14) 2.2 环境保护战略(15) 2.2.1 环境保护战略的内涵(15) 2.2.2 环境保护战略的特点(15) 2.2.3 环境保护战略的内容(16) 2.2.4 环境保护战略的划分(18) 2.2.5 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环境保护战略的意义(18) 本章小结(19) 练习题(19) 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1) 3.1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综述(21) 3.1.1 环境法的纵向结构(21) 3.1.2 环境法体系的横向结构(23) 3.2 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历史回顾(25) 3.2.1 环境法规产生的萌芽初期(25) 3.2.2 环境法规的发展时期(26) 3.2.3 环境法的初步完善时期(27) 3.2.4 环境法的修改完善时期(28) 3.3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的基本原则(29) 3.3.1 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原则(29) 3.3.2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29) 3.3.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30) 3.3.4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30) 3.3.5 依靠群众全员参与的原则(30) 3.3.6 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原则(31) 3.4 环境仲裁与环境司法(31) 3.4.1 法律地位(31) 3.4.2 环境仲裁(32) 3.4.3 环境司法(34) 本章小结(36) 练习题(36) 4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40) 4.1 环境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0) 4.1.1 老“三项”制度的形成(40) 4.1.2 新“五项”制度的形成(42) 4.2 八项环境管理制度(43) 4.2.1 制度形成的法律依据(43) 4.2.2 制度的内容与实施(43) 4.2.3 案例分析(53) 4.3 八项制度体系与发展趋势(56) 4.3.1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总体发展方向(56) 4.3.2 具体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57) 4.4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行政体制与职能(59) 4.4.1 环境管理体制的模式(59) 4.4.2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60) 4.4.3 环境管理的职能(63) 本章小结(66) 练习题(66) 5 环境规划(70) 5.1 环境规划概述(70) 5.1.1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70) 5.1.2 环境规划的编制原则(71) 5.1.3 环境规划的作用(71) 5.2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71) 5.2.1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71) 5.2.2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72) 5.2.3 环境预测分析(73) 5.2.4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74) 5.2.5 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74) 5.2.6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74) 5.3 环境规划的编制(74) 5.3.1 环境规划编制程序(74) 5.3.2 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75) 5.3.3 规划的初级申报和审核(77) 5.3.4 规划的终级申报与审批(77) 5.3.5 环境规划文本(77) 5.4 环境规划的实施(77) 5.4.1 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77) 5.4.2 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78) 5.4.3 环境规划实施的形式(79) 5.4.4 环境规划实施的一般模式(79) 本章小结(80) 练习题(81) 6 环境预测(82) 6.1 环境预测概述(82) 6.1.1 环境预测的概念(82) 6.1.2 环境预测的类型(82) 6.1.3 环境预测的原理(83) 6.1.4 环境预测的依据(84) 6.1.5 环境预测的原则(84) 6.2 环境预测的内容(85) 6.2.1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预测(85) 6.2.2 污染物产生量、环境容量和资源的预测(85) 6.2.3 环境污染预测(85) 6.2.4 生态环境预测(86) 6.2.5 环境资源破坏和污染的经济损失预测(86) 6.2.6 环境治理和投资的预测(86) 6.3 环境预测的程序和方法(86) 6.3.1 环境预测的程序(86) 6.3.2 环境预测方法(88) 6.3.3 环境要素的预测内容及方法(93) 6.4 环境预测手段的发展(122) 6.4.1 预测方法的历史发展和现状(122) 6.4.2 不确定性预测方法的最新动态(122) 6.4.3 组合预测的发展和最新动态(123) 本章小结(123) 练习题(123) 7 环境统计(125) 7.1 环境统计的概述(125) 7.1.1 环境统计的基本概念(125) 7.1.2 环境统计研究的范围和任务(126) 7.1.3 环境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127) 7.1.4 环境统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28) 7.2 环境统计报表格式(129) 7.2.1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129) 7.2.2 环境统计报表的内容(129) 7.3 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130) 7.3.1 统计指标及其构成要素(130) 7.3.2 统计指标的特点(130) 7.3.3 中国现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131) 7.3.4 常用环境统计计算方法(134) 7.3.5 废水的计算方法(135) 7.3.6 废气的计算方法(138) 7.3.7 固体废物的计算方法(143) 7.4 环境统计分析(143) 7.4.1 环境统计分析的作用(143) 7.4.2 环境统计分析的任务(144) 7.4.3 环境统计分析方法(144) 本章小结(145) 练习题(145) 8 环境监察(147) 8.1 环境监察概述(147) 8.1.1 环境监察的含义(147) 8.1.2 环境监察的内涵和法律地位(147) 8.1.3 环境监察的权力效力特点(148) 8.2 环境监察的工作内容(149) 8.3 环境监察的方法和程序(150) 8.3.1 环境行政执法主体(150) 8.3.2 环境行政执法方式(151) 8.3.3 环境监察的工作程序(153) 8.3.4 环境监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54) 本章小结(156) 练习题(156) 9 排污收费(157) 9.1 排污收费概述(157) 9.2 排污收费的范围及收费标准(158) 9.2.1 排污收费的范围(158) 9.2.2 排污费的征收标准(158) 9.3 收费计算(162) 9.3.1 污水排污费的计算(162) 9.3.2 废气排污费的计算(166) 9.3.3 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的计算(169) 9.3.4 工业企业厂界超标噪声排污费计算(171) 本章小结(173) 练习题(174) 10 清洁生产管理(175) 10.1 清洁生产概述(175) 10.1.1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175) 10.1.2 清洁生产的原则(176) 10.1.3 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176) 10.2 清洁生产技术路线(177) 10.2.1 清洁生产的内容(177) 10.2.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77) 10.2.3 清洁生产审核(178) 10.3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程序(180) 10.3.1 筹划与组织(182) 10.3.2 预评估(185) 10.3.3 评估(187) 10.3.4 方案产生和筛选(193) 10.3.5 可行性分析(194) 10.3.6 方案实施(195) 10.3.7 持续清洁生产(195) 10.3.8 审核报告书的基本要求(196) 本章小结(197) 练习题(197) 11 环境管理体系(199) 11.1 ISO 14000(GB/T 24000)族标准简介(199) 11.1.1 标准的产生背景(199) 11.1.2 标准族简介(200) 11.2 ISO 14001(GB/T 24001)标准(203) 11.2.1 标准的内容(203) 11.2.2 标准的实施方法(204) 11.2.3 标准中有关术语和定义(219) 11.3 我国的认证制度(222) 11.3.1 CNAB,CNAT,CNAL及其关系(222) 11.3.2 认证人员培训与注册(224) 11.3.3 认证机构及认证培训、咨询机构审批登记与监督管理办法(229) 11.3.4 ISO 14001(GB/T 24001)贯标(230) 本章小结(231) 练习题(231) 参考资料(2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