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森林报(上下)/我的第一本博物学名著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苏联)维·比安基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内容推荐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类林中新闻。

比方说,有谁看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麇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所有这些新闻,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

目录

 上册

致读者/15

第一期 万物复苏月(春天的第一个月)/19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19

 森林大事记/20

 本报记者发自森林的第一封电报 第一颗蛋 雪地里的吃奶兔宝宝 最先开放的花朵 春天里的

 妙计 冬季客人准备启程了 雪崩 潮湿的住宅 神秘的绒毛 在常绿林里 鹞和白嘴鸦 本报

 特派记者 发自森林的第二封电报

 城市新闻/26

 屋顶上的音乐会 在阁楼上 惊慌失措的麻雀们 半梦半醒的苍蝇们 苍蝇们,防备流浪汉 石

 蛾 在森林地区进行观测 第一届列宁格勒州集体农庄儿童代表大会决议 给鸟儿们造个房子吧

 蚊子在跳舞 最先出现的蝴蝶 在公园里 新森林 春花 谁漂到水塘边来了 款冬 从天上传来

 的喇叭声 参加庆祝活动的通行证 本报特派记者发自森林的第三封电报(急电) 发洪水了

 集体农庄历/34

 新闻

 打猎/35

 求偶 松鸡交配的地方 森林剧场

 东西南北苏联各地无线电通信站/41

 注意了!注意了! 你们听!你们听!这里是北极 这里是中亚 这里是远东 这里是西乌克兰

 你们听!你们听!这里是冻土带,亚马尔半岛 这里是新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 这里是外贝加尔

 草原 这里是高加索山区 你们听!你们听!是海洋们在说话你们听!你们听!这里是中亚沙漠

 打靶场/48

 公告栏/49

第二期 候鸟归乡月(春天的第二个月)/51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51

 森林大事记/51

 鸟类归乡大迁徙 带脚环的鸟儿们 道路泥泞 雪下的红莓果 昆虫们的圣诞树 穗状花序蝮

 蛇的日光浴 蚂蚁窝动起来了 还有谁醒来了? 在池塘里 森林卫生员 它们是春花吗? 白

 寒鸦编辑部的解释 罕见的小动物本报森林记者通过飞鸟通信发来的紧急信件

 百钓百中/63

 林中战争/64

 集体农庄历/67

 在集体农庄栽种树木 集体农庄新闻

 城市新闻/70

 植树周 树种储蓄罐 在花园和公园里 七孔鱼 街上的生活 城市里的海鸥 有翅膀的乘客坐

 飞机 太阳雪 咕——咕! 少年米丘林工作者代表大会 致列宁格勒市和列宁格勒州所有少先

 队员和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打猎/75

 到马尔基佐夫湖去捕猎鸭子

 打靶场/77

 公告栏/78

第三期 载歌载舞月(春天的第三个月)/81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81

 为什么我们的5月被称作叹息之月? 快乐的5月

 森林大事记/82

 森林乐队 客人 田野里的声音 鱼的声音 受保护 森林里的夜晚 游戏和舞蹈 最后飞来的

 一批鸟 秧鸡徒步走来了 有人笑,有人哭 松鼠开荤 我们的兰花 找浆果去! 阎甲虫 来

 自编辑部的回复 燕子窝 斑鹅的窝

 林中战争/93

 集体农庄历/94

 我们给大人们帮忙新森林集体农庄新闻

 城市新闻/98

 列宁格勒的驼鹿 海上来的客人 海洋深处来的客人 试验飞行 斑胸田鸡在城市里漫步 采蘑

 菇去有生命的云列宁格勒州的新兽鼹鼠蝙蝠的声纳我们给风打分

 打猎/102

 前往春汛地区诱捕

 打靶场/108

 公告栏/109

第四期  鸟儿筑巢月(夏天的第一个月)/111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111

 森林大事记/111

 各住各处 了不起的房子 谁的房子最好还有谁会造房子? 谁用什么造自己的房子 住在别

 人的房子里 集体宿舍 窝里到底有什么? 狐狸用什么办法占了獾的家 有趣的植物 随要随

 取 神秘的夜行大盗 夜鹰的蛋莫名其妙地不见了 勇敢的小鱼 谁是凶手 六只脚的“鼹鼠”

 编辑部的解释 救命刺猬 蜥蜴 燕子窝 小苍头燕和它的妈妈 铁线虫 一位少年自然科学家

 的梦 请验证一下钓鲈指示器 天上的大象绿色的朋友 重造森林

 林中战争/127

 百钓百中/128

 天气与捕鱼 捉虾

 集体农庄历/131

 集体农庄新闻 一个少年自然科学家讲的故事

 打猎/134

 既不猎鸟,也不猎兽 会跳的敌人 歼灭金花虫  会飞的敌人 两种蚊子 杀灭蚊子 罕见的事

 东西南北苏联各地无线电通信站/138

 注意了!注意了!  你们听!你们听!这里是北冰洋的岛屿 这里是中亚沙漠 你们听!你们

 听!这里是乌苏里大森林 这里是库班草原 这里是阿尔泰山 你们听!你们听!这里是海洋

 打靶场/144

 公告栏/145

第五期 幼鸟出世月(夏天的第二个月)/147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147

 森林大事记/148

 森林里的小孩子们 鸟儿们的劳动日 沙锥鸟和秃鹰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岛上的殖民地 雌雄

 颠倒 可怕的雏鸟 小熊洗澡 浆果 吃猫奶长大的兔子 小蚁型鸟的魔术 当面瞒过 食虫花

 在水下打架 不是风,不是乌,而是水 潜鸭 美妙的小果实 小鹕鹧 摘自少年自然科学家日记

 林中战争/159

 集体农庄历/160

 森林的朋友 大家都有事儿干 集体农庄新闻 变黄了的田野 森林新闻 来自远方的一封信

 打猎/164

 夜间的恐怖 光天化日下的抢劫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猎取猛禽 夏季打猎解禁了

 打靶场/170

 公告栏/171

第六期 成群结队月(夏天的第三个月)1173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173

 森林里的新规矩 训练场 咕尔,勒!咕尔,勒! 蜘蛛飞行员

 森林大事记/176

 一只山羊吃光了一片树林 抓强盗 草莓 吓得拉肚子 可以吃的蘑菇 毒蘑菇 “雪花” 白野鸭

 绿色的朋友/182

 应该种什么 造林机器新湖 我们要帮助新生林成长

 林中战争/184

 我们帮助恢复森林 园林周

 集体农庄历/186

 敏锐的发现集体农庄新闻

 打猎/188

 一只塞特猎犬和两只西班牙犬 捕猎野鸭 帮手在杨树林里 不诚实的游戏

 打靶场/197

 公告栏/198

 

 下册

第七期 候鸟离乡月(秋天的第一个月)/207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207

 森林大事记/208

 城市新闻/214

 林中战争/222

 集体农庄历/223

 打猎/226

 东西南北苏联各地无线电通信站/234

 打靶场/238

 公告栏/240

第八期 粮食储备月(秋天的第二个月)/243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243

 森林大事记/244

 集体农庄历/256

 城市新闻/258

 打猎/260

 打靶场/264

 公告栏/265

第九期 冬客临门月(秋天的第三个月)/267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267

 森林大事记/268

 集体农庄历/275

 城市新闻/278

 打猎/280

 打靶场/286

 公告栏/287

第十期 银路初现月(冬天的第一个月)/289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289

 森林大事记/293

 集体农庄历/297

 城市新闻/299

 打猎/302

 东西南北苏联各地无线电通信站/310

 打靶场/314

 公告栏/316

第十一期 忍饥挨饿月(冬天的第二个月)/319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319

 森林大事记/320

 城市新闻/326

 百钓百中/328

 打猎/329

 打靶场/338

 公告栏/339

第十二期 期盼春天月(冬天的第三个月)/341

 一年——分为12个月的太阳诗篇/341

 城市新闻/348

 打猎/352

 打靶场/358

附录:基特·维利甘诺夫的故事/359

 我的十项观察/360

 钓鱼人的故事/362

 在火堆旁/365

 小熊历险记新年故事/369

打靶场及“锐目”称号竞赛答案/373

 打靶场答案/373

 “锐目”称号竞赛题答案/379

试读章节

船里的松鼠

在被春天的洪水淹没的草地上,渔夫设下了捕捉鲷鱼的网。他乘着船,慢慢地穿过从水中露出来的灌木丛。

在一棵灌木上,他看见了一棵奇怪的棕黄色蘑菇。突然蘑菇蹦起来了,还直接蹦进了渔夫的船里。

在船里它现在变成了一只湿淋淋的松鼠,身上的毛乱蓬蓬的。

渔夫把它送到了岸上。松鼠立刻从船里跳了出来,并钻进了树林。它是怎么到了水中央的灌木上,是不是在那里待了很久,谁也不知道。

就连鸟儿们的日子过得也很艰难

对于我们那些有翅膀的朋友们,洪水当然没那么可怕。但是就连它们也在春天的洪水中经历了很多苦难。

淡黄色的鸦鸟在一条大河沟的岸边建好了自己的窝,而且还在里面下了蛋。大水把它的窝冲走了,它的蛋也未能幸免,鸡鸟不得不寻找新的筑巢地点。

沙锥鸟待在树上,急切地盼望着洪水退去。沙锥鸟是鹬鸟的一种。它居住在森林沼泽地上,用自己长长的尖嘴从松软的土壤里找食吃。它们的脚使它们能非常方便地在地面上行走。要是让它们站在树枝上,那就像狗站在栅栏上一样别扭。

而它仍然待着,等着,看什么时候它可以重新在松软的沼泽地上行走,并用自己的尖嘴在沼泽地上打洞。它可不能从这片沼泽地飞走!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占领了,别处的沙锥鸟是不会允许它去它们的沼泽地的。

意外收获

我们的一位森林记者——猎人——悄悄地接近了一群鸭子,它们正待在湖面上的灌木丛后面。他穿着胶皮靴子,悄无声息地移动着脚步,溢出了河岸的湖水,没过了他的膝盖。

突然,他听见面前的灌木丛后面传来一阵拨水的响声,紧接着他看见一个怪物的背,它的背是灰色的,长长的,很光滑,它正在浅水里挣扎。猎人毫不迟疑,用准备打鸭子的子弹,向这个不知名的怪物连开两枪。

灌木丛后面的湖水翻腾起来了,泛起了泡沫,随后一切恢复了寂静。猎人走近一看,他打死的是一条长约一米半的梭鱼。

现在梭鱼们从河里和湖里来到完全被水淹没的岸上,并在草地上产卵。浅滩上很温暖。从卵里孵出的小梭鱼们,随着洪水的退去回到河里和湖里。

猎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不然他就不会违反法律。法律禁止开枪猎杀春天来到岸上产卵的鱼。就梭鱼和其他食肉的鱼都不能打。

最后一块冰

在河面上曾经有过一条雪道——集体农庄庄员们在雪道上乘着雪橇行进。但是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鼓起来了,崩裂了,雪道变成一块块的,其中一块,摇晃着,顺流而下。

这是一块很脏的冰——上面有马粪、雪橇轮印和马蹄印。在它中央还留有一根马掌钉。

起先河水推着这块冰走。从岸上飞来了小白鸟(鹊鸰),在冰块上捕食小飞虫。

然后河水漫过了两岸,冰块被冲到了草地上。鱼在被水淹没了的草地上漫步,在冰块下面游来游去。

有一次,有一只看不见东西的黑色小动物在冰块附近浮出了水面,并爬到了冰块上。这是一只鼹鼠。当河水淹没了草地,它在地底下无法呼吸,只好也浮到上面来了。但是冰块的边缘碰到了一个干燥的小丘,鼹鼠就跳上小丘,兴高采烈地钻到地里去了。

冰块随着河水被越推越远,一直漂浮到森林里来了。它撞上了一个树桩,被卡住了。于是在冰块上聚集了一大群饱受洪水之苦的陆地动物——野鼠、小兔等。这次灾难的范围很广,它们都同时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小动物们由于害怕和饥饿浑身发抖,互相挤靠在一起。

但是大水开始迅速地退去。太阳把冰块照化了,在树桩上只剩下了那根马掌钉。小动物们跳上了地面并各自跑开了。

在大小河流及湖泊里

在河里密密麻麻地漂着圆木,人们开始利用流水运送冬天储备的木材了。在那些小河汇集成大河,汇集成湖泊的地方,运木工人们把小河口堵住,在小河里制作浮栅。在浮栅旁人们把木材编成木排,随后木排继续漂流。

在我们州的密林里有几百条小河。其中有不少流人摩斯塔河。摩斯塔河流入伊尔曼湖。从伊尔曼湖分出宽阔的伏尔霍夫河,流入拉多加湖。从拉多加湖又分出了涅瓦河。

人们在我们州的密林里砍伐树木。春天将这些树木滚入小河。然后这些树木就顺着水上的小径、小路和大路开始旅行了。而在树干上经常会有什么蛀木虫,它就也跟着去了列宁格勒。

运木工人们能看见各种各样的事情。

一位运木工人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林河岸边的一个树桩上有一只松鼠。它用前爪举着一个大松果在啃。

突然有一只狗狂吠着从林中向松鼠冲了过来。周围连一棵能爬上去躲避的树也没有。松鼠扔掉了松果,毛茸茸的尾巴翘在背上,蹦跳着向河边奔去。狗在它后面紧追不合。

此刻在河面上密密麻麻地漂着圆木。松鼠跳上了最近的一根,然后又依次跳上了第二根,第三根。

狗气昏了,也跟着它跳上了圆木。狗的腿又高又直,怎么能在木头之间跳来跳去呢?圆木在水里滚动着。狗后腿一滑,前腿也跟着一滑,掉进了水里。这时又漂来了一大批圆木。一转眼的功夫,狗就不见了。

而身手敏捷的松鼠从一根圆木跳到另一根圆木,又跳了一次就跳到了对岸。

还有一个运木工人看见过,有一只褐色的动物爬上了一根粗壮的、单独漂浮的圆木。它有两只猫那么大,嘴里还叼着一条大鲷鱼。

这只动物趴在圆木上,安静地享用完这条鱼,梳理了一下身上的毛,打了个哈欠,就钻进河里了。

这是一只水獭。

P60-62

序言

许多人不喜欢科学,并不是真的不喜欢科学,而是被科学的某个“子集”吓坏了。相当多一些人因为数学、物理成绩不够好,而害怕科学,进而不喜欢科学、远离科学。而事实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非常聪明,智商并不低,他们在那个“子集”外的其他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是那个“子集”败坏了科学的声誉!

那个子集通常指数理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平面几何、三角、立体几何等数学,以及力学、物理学、化学等离开了数学很难搞明白的一部分自然科学。

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中,有两大科学传统:数理(类)科学传统和博物(类)科学传统。两大传统都为科学的发展、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博物学大致对应于西方的“自然史”(naturai history),但中国学问中的“博物学”要比“自然史”广一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博物学是指对大自然宏观层面的观察、记录、分类等,包括天文、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农业、医药等学科的一部分知识。在中国古代,博物类学问相对于数理类学问要发达得多。就整个人类历史而言,博物类著作也远比数理类著作多得多,从业者也多。奇怪的是,通常的科学通史没有反映这一点。

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博物学家有亚里士多德、普林尼、格斯纳、雷、布丰、林奈、居维叶、拉马克、赖尔、达尔文、华莱士、法布尔、劳伦兹、威尔逊等,中国则有郦道元、孙思邈、徐霞客、朱■、李时珍、高濂、陈元龙、吴其溶等。他们为生物分类学、农学、医学、地质学、比较解剖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方法论而言,博物学与数理科学有着不同的探究方法,博物学强调的是从宏观的、整体的层面考虑问题,不过分追求深度。在方法论上,博物学不追求培根式的拷打自然,不追求伽利略、笛卡儿以来对大自然的过分数学化。

博物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特大尺度和特别小尺度上的事物不太关心。太大的东西普通人看不到,太小的东西也看不到,它们都无法直接进入我们的“生活世界”。博物学比较在乎能用“米”和“年”这样尺度来度量的、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密切的事物。博物学强调识知(knowing)过程中“个人知识”的重要性。比如,《中国植物志》有80卷126册,记录植物三万多种,这些是“公共知识”,就算你购买了这些书,放在家里,它们也不是自己的知识。没有人能认出所有这三万多种植物,我们只有通过与大自然打交道,关注具体的每一种植物,并与植物志对比,把其中一部分“公共知识”变成“个人知识”,才算掌握了真知。

博物学的目标不在于竞技体育式的现代科技竞赛。现代科技强调的是快速,但快速对我们个体未必有好处,对我们国家也未必有好处,对我们地球也未必有好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在近代的行为是过分冒险的、不理性的。

新的博物学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对于博物学来说,任何设备都可以用,最重要的“设备”还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工具,即我们的感官、我们的知觉能力、我们的感受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伦理超越性,而这些恰好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人缺乏用眼、用心观察大自然的能力和愿望,但是人生下来,每个人本来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和愿望,小学生、博士生、教授、普通老百姓也都可以从事博物学。只要有心、用心,我们就可以从事博物学。

博物学研究跟通常的实验室研究不一样,它重视在野外研究大自然,强调要尊重大自然,把敬畏自然作为一个前提条件。在敬畏自然的条件下,我们能够更深切地理解大自然史诗般的进化历程。博物学不应当是少数科学家关起门,在实验室里或把大自然圈起一个框、一个巨大的牛圈羊圈来做研究。

博物学不是传统意义上不断冲击记录的论文大赛,百姓从事博物学并不要求发表论文,写点自然随笔是可以的,不写也可以。

博物学强调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三合一”,强调鉴赏性、体验性,它将会导致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它也是焦虑的现代入寻求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帮手。

博物学提倡亲自实践,尊重荒野,要时常感受荒野,如果条件不允许也要尽可能强调户外活动,在小区、街边、公园开展活动也是可以的,总之尽可能去亲自观察、尝试。这样一来,博物学可以在常识和现代科学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区,它是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窗口,在科学传播的意义上,它也应当优先得到传播。

博物学将提供更完整的世界观,它也提倡一种新型的伦理观。通过博物学我们可以强调大自然的权利和共生理念。人类的历史并不只是打打杀杀的历史,自然界的历史也不完全是某物吃某物、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的历史。实际上有斗争也有合作,而且合作的时候占大多数。

如果有人说,历史上的博物学并非这样,博物学家也做过许多坏事,那么,我们希望新的博物学是这样,我们有权盼望一种新科学。

博物学可以使我们心情舒畅,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让我们谦卑、感恩、敬畏,生活得更加充实。

按理说,博物学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系统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或素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学会科学地分析、人文地思考问题,也要学会利奥波德所讲的“像山那样思考”,懂得物与物相互依赖、人从属于大自然、人类要长久生存下去这些简单的道理。世界上除了我们人之外还有其他物种,人不过就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

总之,博物学是普通人与其周围大自然打交道的学问。我们应当在大众层面重新启动博物学,通过它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尊重自然、理解自然。博物学有可能起着桥梁作用,使大家更好地欣赏自然,积极参与科学,加入到保护大自然的行列。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需要大量与动植物有关的自然之书,激发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和感情。……内容最全也最贴近儿童的自然之书,当属比安基的《森林报》。……实在是一本妙趣横生的自然之书,它会让你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懂得热爱自然和生活,为保护自然尽心尽力。

——《南方都市报》

作者形容自然的—草—木与飞禽走兽之时的心理,充满人性高贵的贡量,所有的描述是如此贴切,似乎未曾见诸任侗其他自然写作者的作品。

——金恒镰(台湾知名生态学家)

《森林报》是专门给孩子们讲森林的一年四季。想想吧,是森林里的报纸!……还有多少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一片森林呢?还有多少我们的孩子有纯净的、朦胧又鲜艳的关于森林的梦呢?给你的孩子买一份《森林报》吧!

——杜可名(读者,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儿童发展专业硕士学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