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现代化历程(东亚卷)/纯粹哲学系列/凤凰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董正华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东亚在和平与发展基础上的一体化进程才起步不久,进一步的多边合作、区域合作还有诸多待解的难题。最后,由于分工和研究领域的限制,对于中国大陆这一东亚最大甚至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之最的发展中经济体、社会共同体,本书着墨不多。但是,希望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就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能为我们身边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咨询和借鉴,为建设一个均富、和谐、强盛的现代化新中国添砖加瓦,则是所有作者的共识,也是本书出版的主要目的。

目录

作者的话

从多层次研究的角度审视东亚现代化模式(代前言)

第一部分 东亚现代化的文化背景与国际环境

 第一章“东化”与“西化”关系新识

一 现代化、东化、西化三者是共性与个性关系

二 东亚模式是现代化在亚洲地区的个性体现

 第二章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反思——现代化启动的文化选择与历史困境

一 西方与“西力

二 文化“脱胎”过程

三 非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四 过渡时期思想文化的二元性

五 现代化在“两难选择”中不断深入

 第三章 “亚洲价值观”与东亚经验再探

一 “亚洲价值观”如何看待东亚“奇迹”和“危机”?

二 世界银行对东亚“奇迹”、“危机”与“复苏”的反思

三 阿玛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亚洲价值观”的批评

四 动力机制与必需条件——透析“东亚经验”之争

 第四章 从“慕华贱夷”到“脱亚入欧”——日本华夷观念的传承与变异

一 日本华夷观念之正统性:慕华贱夷

二 日本华夷思想之变异:非实体性的华夷观

三 小结

 第五章 东亚现代化的国际政治背景——以冷战与台湾“奇迹”的关系为个案

一 冷战与台湾土地改革

二 美国对台经济援助及其冷战色彩

三 越战对台湾经济的刺激作用有待研究

四 台湾“邀请发展”对中国统一和亚太和平与安全的深远影响

 第六章 美日资本与新加坡产业升级

一 外国资本在新加坡的地位和作用

二 美、日资本的不同运作

三 两国资本不同表现的原因

四 结论

第二部分 国家发展战略、政治变革与国家干预

 第七章 政治现代化的另一类型——战后东亚地区政治发展

一 建立国民国家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

二 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主义政治体制

三 官民协调的精英主义政治体制

四 各国(地区)不同层次的政治体制改革浪潮

 第八章 保守主义与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以吉田路线为主

一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二 吉田路线的形成

三 后吉田时代保守主义的战略演变

四 吉田路线的现实性及其转变原因

五 对保守主义的批评

 第九章 菲律宾现代政治变革模式的形成——黎萨尔的政治思想再思考

一 黎萨尔论“暴力革命

二 黎萨尔论“精英化的好改革

三 黎萨尔的政治思想与菲律宾政治变革模式的形成

 第十章 中国台湾地区民主化的畸变

一 “台独”误区

二 “宪改”误区

三 地方派系政治和“黑金”政治

 第十一章 韩国民主化的进程

一 民主化的启动

二 民主化的发展

三 1987年7月、8月、9月工人大斗争

四 卢泰愚民选军人政权的产生

五 金泳三文人政权

六 韩国民主化的特征

 第十二章 住房干预的东亚模式——新加坡、香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途径分析

一 新加坡、香港住房干预模式的同构性

二 两地住房干预模式的成因分析

三 由两地住房干预模式引发的对于东亚模式的新思考

第三部分 经济、社会与区域发展模式

 第十三章 从“以农业培养工业”到牺牲农业——对中国台湾和韩国农业与初期工业化关系的比较分析

一 引言

二 中国台湾:以农业培养工业方针的实施及其成果

三 韩国:工业带动还是牺牲农业?

四 影响农业与工业化关系的制度因素分析

 第十四章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农业”

一 引言

二 香港和新加坡的城市农业转型

三 日本都市圈的城市农业“转型”

四 未来之路

 第十五章 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局限性

一 韩国农村发展的起点不是新村运动

二 新村运动的强制性与不可持续性

三 美化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并不能扭转甚至减缓城市化进程

 第十六章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改革

一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概况

二 新加坡实行教育分流制的社会影响

三 教育分流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四 新加坡教育分流实施的可能性

 第十七章 新加坡社区基层组织的变迁

一 民众联络所和人民协会

二 联络所角色的转变

三 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四 组屋计划造就居民委员会

五 基层组织与国家建设

六 结语

 第十八章 当代越南经济社会发展途径

一 产品经济发展途径的推行与调整(1975—1990)

二 商品经济发展途径的定位(1991—2000)

三 市场经济发展途径的确立(2001年以来)

 第十九章 探索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一 两极格局下的中国与东盟关系

二 多极化趋势下的中国与东盟关系

三 结语

附录 研究东亚现代化模式的书目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