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郭建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之时,中国历史发生了社会沧桑、国家分合的巨大变化,留下无数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故事,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启示。本书即从政治、经济、宗教、法制等方面,勾画这四百年的沧桑分合,揭示历史表象之下的启示教训,定能使读者领略到开卷有益的乐趣。

内容推荐

“千秋兴亡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宏大背景,从把握相关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将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总结出来,结晶出可警醒后人、观照当今的历史启示。这些“话题”都是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并融入作者的点拔、启发和机警的论述,绝无生涩之感,与读者极易形成交流。

本书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故事,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出版说明

充满矛盾的时代

挟天子以令诸侯

民以食为天

惟才是举

力争主动,以攻为守

坐断东南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疯狂的奢靡

“八王之乱”

所谓的“五胡乱华”

“王与马,共天下”

淝水之战

清谈误国

猜忌与残杀

空前的改革

“均给天下之田”

倒退必亡

由“胡化”而“汉化”

佞佛抑道与灭佛崇道

辉煌的典章

“急于黎庶,缓于权贵”

试读章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氏集团的兴起

在中国历史上,当天下大乱时,权威落地的皇帝名号往往成了其他政治势力借用的旗帜。运用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策略最成功的,就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异军突起的曹操集团。

公元196年7月,当时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汉献帝刘协,凄凄惶惶地回到了瓦砾遍地、残破不堪的京城洛阳。这位倒霉的傀儡小皇帝,这一年刚满15岁。6年前军阀董卓把他推上这个有名无实的皇位,把他带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他在冷清狭小的临时皇宫中度过了形同软禁的5年,对于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没有什么切身的体会。董卓死后,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等在关中混战,李催把他劫持到了自己的兵营,后来是靠着军阀们的协助才得以脱身。一些朝廷的文官在几小股地方军阀的帮助下,想把小皇帝带回洛阳去。汉献帝这才真正体会到了在战乱之中颠沛流离的滋味。一路上他们遭到关中诸军阀(李催等人不久就对同意放跑小皇帝感到后悔)及匈奴军队的追击,又被形形色色的地方武装勒索,兵员日减,粮食全无。小皇帝经常风餐露宿,饱受惊吓。一行人为躲避追击,南辕北辙,先是在陕(今河南三门峡市)北渡黄河,这一带河岸陡峭高达十几丈,渡河时只得把小皇帝背下去。船少人多,后到的士兵、小官争着上船,拼死攀拉船舷,急于逃命的大官命令卫士挥刀乱砍,掉落在船中的断指多到可以用手一捧一捧地往河里扔。渡过黄河的仅有汉献帝、同病相怜的小皇后和随从的几十个文官、卫士。在黄河北面的安邑暂住后,再从孟津渡过黄河,回到洛阳。长安到洛阳不过700多里路,汉献帝这一行人竟然走了一年多。

回到洛阳的东汉皇帝并没有回到“家”。洛阳城里的宫殿早已被烧光,汉献帝只得住到已死的大太监赵忠的宅院里。跟随的及前来投奔的百官公卿都只能倚靠着断壁残垣歇歇脚,小官们自己采野菜果腹,不然就是饿死或被散兵游勇杀死。正忙着混战的军阀们谁都顾不上这位小皇帝及这个残破的东汉朝廷。割据冀(今河北一带)、青(今山东北部)、并(今山西一带)3州,在各路军阀中势力最大的袁绍,完全有能力迎接汉献帝并重建在他控制下的东汉朝廷,他的谋士沮授也确实向他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可袁绍总觉得自己一族四世五公(出了5个位至三公的大官),宗族势力强大,足以自己称孤道寡坐上帝王宝座,没有必要去理睬洛阳的倒霉小皇帝。袁绍的大多数谋士也都认为汉朝气数已尽,现在是群雄并起,都想当皇帝,把小皇帝接来,反而要事事请示做表面文章,万一有所不顺,还会被政敌攻击为悖逆。袁绍于是打定主意不理睬洛阳的小皇帝,在第二年又大模大样地接受了“大将军”的头衔(东汉时大将军一职可算是朝廷中主持朝政的最大的官),等待称帝的时机。而袁绍的弟弟袁术更按捺不住称帝的野心,尽管只割据淮南一带,势力不及袁绍,但却在第二年就公然自称为天子,过起当皇帝的瘾来了。

大军阀对东汉小皇帝不屑一顾,而当时已割据兖(今山东、河南部分地区)、豫(今河南东南一带)两州的一代枭雄曹操却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在汉献帝到达洛阳的一个多月后,就派自己的堂弟曹洪去迎接汉献帝。一路护送汉献帝的将领董承起先不愿意接受,可后来自己的内部发生内讧,反而请求曹操帮助。曹操亲自带兵来到洛阳,驱逐另一个护驾的将领韩暹,掌握了残破不堪的小朝廷。他见洛阳已是空城一座,又处在几股军阀的兵锋之下,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坚守这座成了废墟的名城,于是就将汉献帝及朝廷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从此曹氏集团就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用汉朝皇帝的名义号令、讨伐敌对的军阀豪强,在原已不弱的军事实力的支持下,又据有了极其明显的政治优势。

曹操算不上是显贵之后,他的父亲曹嵩原来只是个无名之辈,家世及早期的生平都搞不清楚,甚至连“曹”这个姓氏可能也是后来才确定的。传说他实际上是夏侯氏的子孙,后来因为被大太监曹腾收为养子,才改姓曹。东汉末年太监专权,曹腾是最有势力的大太监之一,他先后为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这5位皇帝服务,被封为费亭侯,官至中常侍、大长秋。曹嵩在养父的照顾下官运亨通,官至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出亿万巨资买得太尉的头衔,成为三公之一。曹操生长在这样一个官宦家庭里,小时候近于顽劣一路,不肯好好读书,整天飞鹰走狗,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又很有心机。他的叔叔要管教他,还要向他的父亲去告发他,他见了叔叔就做出歪脸的偏瘫模样,说是中了邪风;可等到叔叔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前来探视,他又一切正常。父亲问他缘由,他说是叔叔不喜欢他,所以才说他的坏话。他的父亲心存疑虑,从此不再相信叔叔说他的话。青年时代的曹操依然如故,和当时重视名节的士大夫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不过也有的士大夫相当器重他,如名士桥玄和他一见如故,竟然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托付给他,请他照顾,并对他说:天下将要大乱,没有命世之才就很难平定,能够平定天下的恐怕就是你了。桥玄把他介绍给了以评论人物出名的许子将,许子将对曹操的评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表现出他那“治世之能臣”本色的机会在他20岁时来到了。这一年他初登仕途,在父亲的关照下,这位不拘小节的青年居然被举为孝廉。第一任实际官职是洛阳的北部尉,负责洛阳城北部地区的治安。他上任后造起五色棒,挂在官厅的大门两侧,如有犯法的,无论平民还是豪强,都用这五色棒活活打死。有一次,汉灵帝最宠信的太监蹇硕的叔叔犯法,他照样打死。好在他的家族背景很硬,没有惹上大麻烦,从此名扬京城。以后在担任济南国相时,他曾接连弹劾国中借着权贵势力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捣毁600多座淫祀(祭祀不被政府认可的鬼神的寺庙)。

到了黄巾大起义后天下大乱的时候,曹操那“乱世之奸雄”的素质更是表露无遗。他年轻时就熟读兵书。作为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大起义。董卓之乱时,他潜逃离京,这段过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大肆渲染,比如说曹操曾打算刺杀董卓,没有得手,只得仓皇逃命。半路被捕,全靠陈宫鼎力相救才得以逃脱。途经老友吕伯奢家,吕伯奢热情款待,可曹操误认为吕家家人磨刀宰猪是要害他,一口气杀了吕家8口,搞清是误会后,又索性把打酒回家的吕伯奢也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些故事在史书中找不到足以令人信服的史料根据。没有哪本史籍上提到曹操刺杀董卓的事,只是有的史书中曾记载,曹操早年在洛阳时曾经闯入大太监张让的府第,被张府的家人围攻,他手舞短戟突围越墙而出,可见他的武功是不错的。有的史书记载:经过吕伯奢家时,吕家子弟确实不怀好意想袭击他,被他杀死数人:有的则以小说故事为直接来源,说他因多疑而滥杀无辜,并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总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心狠手辣几乎是每一个军阀豪强的特性,对于曹操的这些故事及其绝对利己主义的宣言,读者们自可信其所信、疑其所疑。P21-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6: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