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推算预测老黄历(最新改版)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唐风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传统文化,老黄历就是这种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黄历的内容也不断充实完善,尤其到了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不可或缺的实用历法。

本书在继承了这种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把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汇集成册,它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下,汇集了人们感兴趣的、与生活和精神相关的知识,共12个部分,包括天文历法、日常实用谚语、万年历表、十二生肖趣谈、起名技巧、生辰运势、面相、手相、家居风水、解梦、民间挽联、民间喜联等,集知识、趣味与娱乐为一书,既能掌握运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的生活,又能给繁忙的工作缓解压力。

内容推荐

承蒙广大读者的喜爱,本书第一版销售不俗。为了弥补旧版的美中不足,我们特推出第二版。本版参考了当今最新的天文历算成果,保证了年月曰时的准确无误。本书还附加了更多非常有用的常识,如:日常实用谚语;万年历表;十二生肖运程;掌握起名技巧;通过生辰看运势:通过面相看人生;通过手相看性格运势;实用家屠风水;民间解梦精华;民间挽联;民间喜联等。可谓一书在手,万事皆通。

目录

一、天文历法

 1.历法

 2.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二、日常实用谚语

 1.生产谚语

 2.社会谚语

 3.生活谚语

三、万年历表

 1.1901~1920年万年历表

 2.1921~2020年万年历表

 3.2021~2040年万年历表

四、十二生肖趣谈

 1.属鼠的运程

 2.属牛的运程

 3.属虎的运程

 4.属兔的运程

 5.属龙的运程

 6.属蛇的运程

 7.属马的运程

 8.属羊的运程

 9.属猴的运程

 10.属鸡的运程

 11.属狗的运程

 12.属猪的运程

五、掌握起名技巧

 1.姓名与人生

 2.姓名五格剖象法

 3.如何根据属相起名

六、通过生辰看运势

 1.从出生月看运势

 2.从出生日看运势

 3.从出生时辰看运势

七、通过面相看人生

 1.五官面相方法

 2.掌握面相流年部位

 3.察颜观色法

八、通过手相看性格运势

 1.从手相看性格

 2.从手指看性格

 3.从指甲看性格

九、实用家居风水

 1.决定家宅吉凶的八个因素

 2.从出生季节帮你选吉房

 3.家宅的五个部位

 4.楼层选择有讲究

 5.门窗设计有学问

 6.打造客厅好风水

 7.卧室摆置学问多

 8.书房使用有原则

 9.厨房里面名堂多

 10.厕所风水有禁忌

十、民间解梦精华

 1.梦的种类

 2.古代解梦经典

 3.民间解梦精选

十一、民间挽联

 1.夫妻悼挽联

 2.亲属悼挽联

 3.师友悼挽联

 4.英烈悼挽联

十二、民间喜联

 1.婚联横披

 2.婚事对联

试读章节

一、天文历法

1.历法

阳历与阴历

“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日“国历”。因与我国旧有之历法相对称,故又名日“新历”。

“阴历”又名“太阳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这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纪元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日“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实际上并非如此。

阳历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太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

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阳历的闰年

自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积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其无闰日之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置闰之法,为便利起见,按公元计算:凡公元年数能以四除尽者(例如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皆为闰年;惟世纪年(例如一八OO年、一九OO年)则不闰;世纪年之世纪数,可以四除尽者,(例如一六OO年、二OOO年)则仍为闰年;即西历年数,若以百除之得整数,再以四除之而除不尽者,皆不置闰,其能除尽者则仍为闰年。

地球之轨道为椭圆形,故距日有远近,一月一日,其距离最近,谓之“近日点”,七月二日距离最远,谓之“远日点”。一年的开始,谓之“岁首”,亦称“年始”,阳历以近日点为岁首,为元月一日。

阳历月大月小

阳历每年分十二个月,每月的日数不规则,月大三十一天,月小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天,闰年二月二十九天。阳历的一个月,与月球之运行无关,不过是把一年分为十二段,失去了月的意义。除二月份有平年闰年之分外,每年各月的天数均有一定:七月以前,单月是三十一天,双月三十天;八月以后,双月是三十一天,单月三十天。为了记忆方便编一歌诀如下:

“一三五七八十腊,每逢此月全是大;

四六九冬三十天,惟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准在二月加。”

(注:冬,即十一月;腊,即十二月。)  阴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日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惟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为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球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参阅二十四节气),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

阴阳历之异同

以前历代之历法,虽制作各异,为法不一,然其要旨则同。无异于阳历者,则在月法,新历之月,仅为年之分段,与晦朔弦望无关,故其日数可以规定。阴历之月,乃以日月合朔之日为首,二次合朔相距约二十九日有半,故月之日数,或为二十九,或为三十,因月法之不同,年法亦异,年以近立春之朔日为始,一年之内,月数不能有奇零,然积十二月,仅得三百五十四日,以之为年,与岁实较相差约十一日。积至三年,已少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再积二年,又少二十五日,亦可置一闰。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一月之内,寻常有一节一气,然每一节气之日数,平均约三十日又十分之四。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有半,故每历二三年必遇一月,其内仅有节无气者,即用以为闰月,此阴历之大概也。

……

P1-3

序言

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所创制,故称为黄历。它是以中国农历为基础产生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里面包括了时令、季节、天干、地支、五行、星宿、十二生肖等,还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应遵守的一些禁忌。因为黄历在古代是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的书籍,这种历法为帝王授权钦天监所制,所以又叫它“皇历”。

关于黄历上的吉凶之说,虽然看似略显荒诞,但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包含了我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自然生态等诸多领域博大精深的知识,归纳出了在日、月、星的运动中,蕴藏着万物消长的规律,寓含着深奥的物候原理,是古代科学观察和研究的结晶。为我们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深入探究它大有裨益。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传统文化,老黄历就是这种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黄历的内容也不断充实完善,尤其到了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不可或缺的实用历法。

本书在继承了这种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把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汇集成册,它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下,汇集了人们感兴趣的、与生活和精神相关的知识,共12个部分,包括天文历法、日常实用谚语、万年历表、十二生肖趣谈、起名技巧、生辰运势、面相、手相、家居风水、解梦、民间挽联、民间喜联等,集知识、趣味与娱乐为一书,既能掌握运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的生活,又能给繁忙的工作缓解压力。

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在编撰该书的过程中,我们在尽可能保持它原貌的同时,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仅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松娱乐的阅读氛围,还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有趣的思考空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