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山人、罗贯中著的《狐狸缘全传三遂平妖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收录了两篇章回小说,《狐狸缘全传》这本书叙书生周信聪明儒雅,风流飘逸,与青石山九尾狐玉面仙姑相恋,终因病不起。周信奴仆与佃户先后请吕洞宾、李天王、哪吒、二郎神镇压驱除,玉面仙姑亦请云萝仙姑、风萧仙子相助抗争。小说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缠绵旖旎,堪称白话志怪小说佳作。《三遂平妖传》取材于北宋时王则于贝州起义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狐狸缘全传三遂平妖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醉月山人//(明)罗贯中 |
出版社 |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醉月山人、罗贯中著的《狐狸缘全传三遂平妖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收录了两篇章回小说,《狐狸缘全传》这本书叙书生周信聪明儒雅,风流飘逸,与青石山九尾狐玉面仙姑相恋,终因病不起。周信奴仆与佃户先后请吕洞宾、李天王、哪吒、二郎神镇压驱除,玉面仙姑亦请云萝仙姑、风萧仙子相助抗争。小说具有浓郁民间色彩,缠绵旖旎,堪称白话志怪小说佳作。《三遂平妖传》取材于北宋时王则于贝州起义事。 内容推荐 醉月山人、罗贯中著的《狐狸缘全传三遂平妖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收录了两篇章回小说,小说《狐狸缘全传》描写九尾元狐玉面姑姑幻化为美女胡小姐,与风流书生周公子厮混,致使公子学业荒废、身染重病。为怕泄露真象,她还残忍地将发现其行藏的延寿吞吃。老仆李忠力劝公子无果,多次请人除妖均被妖狐所败。上界南极仙翁大怒,遂召请吕洞宾、李天王、哪吒、二郎神等下界降妖,屡经恶战,将其降服,并将被其吞吃的延寿救活。狐女现形后,周公子对其仍有眷恋之情,玉面狐亦萌悔改之意,吕洞宾则生恻隐之心。狐女被赦后重新修炼,又投胎于光禄大夫之家为李玉香小姐;周公子苦读得中魁元,二人终于结为夫妻。小说意在表现人情战胜天理、妖狐改恶从善的思想主题,具有浓郁的人情味,构思巧妙,幻想也较奇特。小说《三遂平妖传》取材于北宋时王则于贝州起义事。主要叙述贝州人王则在众多“妖人”惑乱下起兵,宋廷则委派文彦博率师剿杀。后来弹子和尚遵照神佛旨意,化为甘泉寺老僧诸葛遂智,会同马遂、李遂,用“天罡正法”击破“地煞邪法”,王则也被凌迟处死。作品歪曲、反对农民起义,歌颂赵宋王朝对人民的镇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书中的描写却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贪婪,客观上揭示出正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榨,才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目录 狐狸缘全传 第一回 周太史隐居归仙阙 贤公子祭扫遇妖狐 第二回 玉面狐幻化胡小姐 痴公子书室候佳期 第三回 玉面狐采阳补阴 周公子贪欢致病 第四回 玉面狐兴心食童男 小延寿摘果妖丧命 第五回 李苍头忠心劝幼主 周公子计瞒老家人 第六回 众佃户拙计捕妖狐 老苍头收埋寿儿骨 第七回 痴公子怒叱老苍头 众庄汉定计擒妖魔 第八回 妖狐吐丹唬庄汉 书斋媚语探周生 第九回 李苍头抢枪打妖狐 化天桥欲瞒众庄客 第十回 嵯岈洞众狐定计 老苍头延师治妖 第十一回 迎喜观王道捉妖 青石山妖狐斗法 第十二回 半仙周府粘符篆 众狐荆抽王道人 第十三回 王老道回观邀众友 老苍头书斋搭经台 第十四回 群狐大闹撕神像 老祖令召吕真人 第十五回 吕祖金丹救周信 群妖法台会真人 第十六回 法台上吕祖劝妖狐 半虚空真人斗道法 第十七回 吕真人净室请天兵 托天王兵临青石山 第十八回 天兵大战众妖狐 识天机云凤归山 第十九回 青石山众妖遭焚 玉面狐变蚊脱罩 第二十回 天将妖狐斗变化 神鹰仙犬把妖擒 第二十一回 太平庄真人审妖 李天王回归金阙 第二十二回 运元机重生小延寿 怜物命饶放玉面狐 三遂平妖传 试读章节 此时周生已是意马难拴,无奈不敢冒昧。因又言道:“小姐立谈多会,未免玉体劳烦。现在敝园小轩颇静,请停息片刻,待小生献茶,聊表微意,望小姐见允才好。”此时妖狐虽欲与周生相会,又恐有人撞见,查出他的破绽来,乃含笑答道:“公子情谊,奴家心领。奈奴出门多时,恐老母呼唤不便。速速回去,庶免高堂致问。” 周生听罢,心不自主,心知难以相强,遂带出许多留恋不舍之形。玉狐参透其意,故意为难多会,方说道:“既蒙公子不弃,奴家应该听从。无奈此时有许多不便,故不能遂相公之意。果然相公不鄙寒微,诚心相待,请暂且回府。至晚遣开贵价,在书斋坐候。俟初更之际,奴家侍奉老母安寝,与丫环等说明,使瞒老母一人。那时情愿不辞奔波,往相公书斋一会,以作倾夜之谈,岂不胜此一时眷恋乎?”周生尚要再言,只见玉狐已款动金莲,慢舒玉腕,向公子深深道个万福,故意连头不回,竞自去了。 但凡人要遇见美色迷了心窍,便把情理二字不能思想。比如目下一个闺中弱女,黑夜之间独自一人焉能奔驰五六里荒郊道路,至别人家叙谈?况在此初逢,并没言过门户方向,深宅大院,找到书斋,世界上那有这等情理?总而言之,人若人了死心眼的道路,就有人指示投明弃暗,再也不肯回头,此乃人之懵懂着迷,不能免的。故周公子一味被玉狐惑乱,迷住心性,并不细详有此情理没有。眼望着妖狐去后,他便急忙回到阳宅,催苍头叫园丁收拾祭器,备马归家。你看他一边行走,一边思念今日奇缘,实为得意。恨不能一刻至家,打扫书斋,候胡小姐到来,好与他结成恩爱。想至此间,不觉喜形于色。复又暗想:“他乃娇弱美女,三寸凌波,夜晚更深,恐不能行走。”念及至此,不觉又是发闷。 从来书呆子作事,多露马脚。这老苍头乃是心细之人,见公子回归匆促,在马上又这般形景,未免有些疑心,便暗中低声说道:“延寿儿,你看咱公子来时祭扫坟茔,何等悲泣!你可知他在阴宅遇何事故?回头反这等喜悦?”延寿乃轻轻答道:“适才坟上祭奠已毕,我见园内桃花开的甚好,欲到树上去折一枝。走至树旁刚要下手,忽听有人细语。猛一抬头,见咱公子与一个极俊的姑娘在太湖石旁边说话呢!哎哟,他们两人真是说的有来有去的。到后来,咱公子作揖,那姑娘也答拜。闹了好大工夫。想是咱公子说话烦琐,见那姑娘竞一溜烟是的走了。剩下咱公子,发了半天愣怔,方回身出离园内。我见到了阳宅,便吩咐速速备马,也不知他们两个有甚么元故。我恐叫他两人看见不便,连花也未折,便忙忙收拾起身来了。想这光景,咱公子必是与那姑娘拌了嘴,那姑娘赌气回去;不然就是和那姑娘题诗论文,教那姑娘考短了。便是考短了,那姑娘不悦,咱公子也就没趣咧。大约是为这事在马上又喜悦又发闷的。” 苍头听延寿一片话,不觉的吃了一惊,说:“此事有些奇怪!现在此处半是荒冢,并无多少住宅。纵有两家守墓的,家眷不是形容丑陋,便是相貌平常,何曾见有绝色姿容知书识字之女?况且村庄妇女一见生人,早躲的无踪无影,慢说题诗讲文,就是说话,尚不知从何处先言,焉能有惊动咱家相公的!即或有之,也不能在人家园内与年少书生攀谈多时、款诉衷情之理!”这李苍头乃是周宅上辈的老家人,周宅之事无一不知。修墓之际皆他分派,所以这坟地四面居民未有不晓得的。如今听了延寿儿的言词,满腹猜疑,再也想不出是谁家的女子。一路随着公子前行,也不敢致问。只见公子骑马紧走,已到自家门首。看门的将他搀下马来,竟自进入宅院去了。 你道周宅怎样装修?有赞为证: 这所在,是周宅的院宇多齐整。看来是,匠心费尽了细工夫。芸香院,通幽处。月洞门,便出入。影壁墙,亚似粉涂。汉白玉,镶甬路。四方砖,把满地铺。一步步,成百古。进中庭,楼阁屋;栋梁材,多硬木。安排好,点缀足。真正是修盖得华且丽、精而不粗。深深院,幽香馥。假山堆,名太湖。叠翠形,崎岖处。青簇簇,芭蕉舞;相映着,四季花、梧桐树。罩纱窗,多幽竹。玉阶旁,瑶草绿。满庭中,奇葩异卉仿佛仙都。小书斋,似图书府。启帘栊,湘妃竹。翰墨香,散满屋。摆设着,瑶琴古;列七弦,分文武;镌款式,有名目;蔡邕题,小篆书;金徽灿,玉轸足;知音者,方能抚;看出处,这物件原来是刻着汉朝的印图。设棋枰,随着谱;云南子,润如珠;防手谈,真不俗;论先后,分宾主;见高低,决胜负;论步位,分心路;得意间,忘情处;学弈术,能开心窍把忧闷舒。启琅函,册页贮;设案架,堆书处;标着签,分名目;好装潢,多套数;芸香薰,怕虫蠹;亿万卷,千百部;校对清,无讹误;看来是三坟五典上古的奇书。满壁挂,古画轴。写成章,联成幅;墨山水,美人图。称妙手,笔力足。点缀好,五色涂。配对联,书法古。名人迹,有印图。真正是,丹青的妙笔世间无。靠粉墙,桌案处;摆设精,文玩古。控金钩,把床帐铺。兰麝香,锦被褥。鸳鸯枕,碧纱橱。真雅致,不透俗,看来是纵然富贵并不轻浮。 话说周公子回在院内,并不等候老苍头父子来到,他便换了便服,也不用饭吃茶,匆匆的竞奔书斋之内。老苍头后面赶到,忙令延寿儿到书房伺候公子净面,以便用饭。谁知净面已毕,即将延寿遣出,说:“你不必在此伺候。 P18-19 序言 从明代中叶起,神魔小说异军突起,成为明代长篇小说的“两大主潮”(鲁迅语)之一。它和世情小说一起共领风骚,各据通俗小说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先生这样精辟指出诸多神魔小说在思想内容上的共性,即由于“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 “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简言之,神魔小说由于受到社会上“三教(儒、释、道)同源”思想的主导,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为:混合三教,不以教派论善恶;统于二元,而以神魔分正邪。神魔小说内容的这种基本特征,早在其产生之初——从明初的《平妖传》就已发端。 明代神魔小说之所以成为洋洋大观,一是从古代神话、六朝志怪,直到唐代传奇、宋代“说经”和各种话本对通俗小说潜移默化、不绝如缕的影响。二是由于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对宗教的极力推崇和利用,导致社会上“妖妄之说”充斥,而“影响及于文章”的结果之一就是使神魔小说大行其道。 神魔小说在由明入清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除了呈现出神正魔邪、神魔斗争、邪不胜正的基本特征外,又时而表现出为某种特定的宗教所用,起到宣传宗教、宣传迷信作用的倾向,而随着小说内容逐渐与民风、世情相融合,叉出现一些幻想用超现实、超自然力的方式来扶正祛邪、惩恶济善的作品,而这样的一些作品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神魔”小说,而只能称之为“神怪”小说了。 总体说来,明清时代的神魔(神怪)小说,既表现出追求理想、匡扶正义的思想倾向,又反映出某些宣扬封建迷信、封建道德的消极方面;既有像《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堪称瑰宝的鸿篇巨制,也有一些或故事荒唐、或文字粗率,艺术美感较差的作品。相信读者会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小说《狐狸缘全传》描写九尾元狐玉面姑姑幻化为美女胡小姐,与风流书生周公子厮混,致使公子学业荒废、身染重病。为怕泄露真象,她还残忍地将发现其行藏的延寿吞吃。老仆李忠力劝公子无果,多次请人除妖均被妖狐所败。上界南极仙翁大怒,遂召请吕洞宾、李天王、哪吒、二郎神等下界降妖,屡经恶战,将其降服,并将被其吞吃的延寿救活。狐女现形后,周公子对其仍有眷恋之情,玉面狐亦萌悔改之意,吕洞宾则生恻隐之心。狐女被赦后重新修炼,又投胎于光禄大夫之家为李玉香小姐;周公子苦读得中魁元,二人终于结为夫妻。小说意在表现人情战胜天理、妖狐改恶从善的思想主题,具有浓郁的人情味,构思巧妙,幻想也较奇特。 《狐狸缘全传》成书于清嘉庆九年(1804)至光绪二年(1876)之间,署“醉月山人著”。或谓其即为晚清学者邹搜,无法定论。 小说《三遂平妖传》取材于北宋时王则于贝州起义事。主要叙述贝州人王则在众多“妖人”惑乱下起兵,宋廷则委派文彦博率师剿杀。后来弹子和尚遵照神佛旨意,化为甘泉寺老僧诸葛遂智,会同马遂、李遂,用“天罡正法”击破“地煞邪法”,王则也被凌迟处死。作品歪曲、反对农民起义,歌颂赵宋王朝对人民的镇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但是书中的描写却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贪婪,客观上揭示出正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榨,才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这部小说有两种版本,一为四卷二十回,名《三遂平妖传》,题“东原罗贯中编次”;一为不分卷四十回,题“宋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平妖传》的通行本绝大多数是明末时经过冯梦龙增补的四十回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