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鲜事物要为人熟识,总伴随着漫长的旅程——我们总会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感性到理性地去了解它,个中包含众多的启蒙、铺垫与基础培育。期货作为一种非大众型投资产品,如今正日益走进寻常人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历程,而本书正在做着普及教育的尝试。难得的是,本书的浅显易懂,让这种理解变得更加人性?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进出口国之一,而且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然而,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期货业还缺乏应有的地位和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本书以故事化、通俗化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期货这一重要但尚未被广泛了解的投资方式,是对行业的一个贡献。
期货交易是国民经济中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非有不可的经济活动,懂不懂期货对许多个人和机构来说是决定财富流向的关键。依据多年来同国内外期货界沟通交流的经验,有理由相信,著者在书中的这些立足实践而又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将对许多人的投资活动大有裨益。
对大多数人而言,期货,如同拧乱了的魔方。其表象光怪陆离,既有金融殿堂的神秘,也有资本江湖的传奇,更有投资市井的无奈;其构成纷繁复杂,包括属性各异的交易品种,角色不同的市场主体,分门别派的研究方法,各显神通的交易技巧,等等。因此,要想理清期货市场的逻辑,把握期货投资的精义,实属不易。
而本书就是要在这光怪陆离与纷繁复杂之中,寻找出期货行业转动的轴心和期货市场变动的规律,以使这个被拧乱的魔方回归秩序,并使之成为投资者可有效把握的金融工具。事实上,本书作者正是通过知识视野的构建、理念方法的诠释以及经典案例的剖析,成功实现了上述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既不是期货理论的简单罗列,也不是投资技巧的夸大炫耀,而是作者在丰富的金融实践基础之上“庖丁解牛”式的精彩呈现。其中蕴含着对市场本质的把握和对交易神髓的洞见文字举重若轻,内容脉络分明。可以说,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从实务的角度出发、全面而又深刻的期货专著。
第一篇 从投机江湖到金融殿堂——国内期货市场的艰难成长
第一章 这就是期货
第二章 国内期货的先天不足
第三章 疯狂的岁月
第四章 治理整顿与规范发展
第二篇 谁需要期货市场——国内期货市场的生态链
第一章 市场的监护——政府职能
第二章 市场的中枢——期货交易所
第三章 市场的脊梁——期货公司
第四章 “狼”与“羊”——各类投资者
第五章 边缘还是主流——生态链上的其他生存者
第三篇 熟悉你的筹码——期货市场品种详述
第一章 农业产品期货
第二章 工业产品期货
第三章 金融产品期货
第四篇 如何应用筹码——三种主流的投资模式
第一章 投机
第二章 套利
第三章 保值
第五篇 运筹帷幄与相机决策——几种主要的机会研判方法
第一章 基本分析
第二章 技术分析
第三章 博弈分析
第四章 关于分析方法的分析
第六篇 风险评估一进行投资活动的根本前提
第一章 风险,你真的了解吗
第二章 金融投资风险
第三章 产业投资风险
第四章 风险管理——期货投资制胜的基石
第七篇 踏上期货投资之路
第一章 秣马厉兵——投资前的必要准备
第二章 分析——人生的另类功课
第三章 交易——人性的拷问
第四章 离场——困境中的锦囊
第八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无裨益的真实事例
案例一 “废品王”的惊险一“套”
案例二 Q先生的财富“过山车”
案例三 都是澳元“惹的祸”
案例四 石油带来的“空难”
张三经营着一家餐馆,餐馆需要为部分顾客提供馒头,馒头由采购员到附近李四家的馒头铺购买,购买的方式是现需现买、钱货两清。但过了一段时间,张三发现他的采购员有时买不够甚至买不到所需的馒头,从而引致部分顾客的不满。于是,张三找李四协商,并约定:每月张三向李四支付现金1440元(优惠价每个馒头0.48元),而李四则要保证每天向张三的餐馆供应100个馒头(每月以30天计)。
这种预付款采购方式,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张三餐馆的馒头供应变得较为稳定。但年底问题又出现了,馒头供应不但不稳定,有时还会出现馒头分量不足的情况。为此,张三找李四理论。李四解释说:近来由于小麦价格的上涨,加之雪灾,导致了面粉供应不稳定,并推升了馒头的生产成本,现在馒头零售价已经提高到0.60元。同时。李四建议,要么提高双方约定的馒头价格,要么取消以前的约定。李四的说辞让张三意识到,采取约定的远期交易方式,并不能完全保证馒头供应的稳定。在异常情况下,风险依然不能被有效控制。而且,万一李四因经营不善而关门走人,自己的预付款岂不打了水漂。于是,张三试图寻找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恰在此时,某国有粮油公司总经理王五,敏锐地洞察到张三的馒头困境并非个案,其他街道的餐馆经营者张甲、张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像李四这样的馒头铺主,也并非总是处于顺势。前年,李丁就因为馒头的价格波动而经营不善,并最终关了店门。
于是,为了公开、透明地解决买卖双方的价格分歧,并同时提高各方履约的诚信力。王五决定以粮油公司为发起人,开设一家馒头期货交易所。交易所拟交易的对象是馒头标准合同,对每份(即一手)标准合同作了这样的约定:(1)合同主体一方为交易所,另一方为买方或者卖方;(2)合同标的为重100克的白面馒头100个;(3)合同保证金为全部合同金额的10%;(4)交货的最后日期为15日。此外,参与者可以通过报价撮合的方式来买卖该合同。比如,现在是4月1日,张三想在6月份,以每个馒头0.50元的价格买到馒头1000个。于是张三可以报出这样的交易指令:买入6月合约10手,每手50元。而此时,假设李四也正想以同样的价格卖出1000个馒头,于是双方的指令完全成交。这就意味着,到了6月15日,馒头交易所必须按照约定的价格向张三交付馒头1000个,而李四届时也同样有义务向交易所交付馒头1000个。除此之外,拟设的交易所还允许馒头标准合同转让,但须在交易所报价进行。比如,上述张三在4月1日买了10手(1000个馒头)6月份到期的馒头标准合同。过了几天,张三决定关闭餐馆而不再需要馒头。恰好此时,张甲需要在6月份买到1000个馒头,但报价是48元(每个馒头0.48元)。如果张三经过权衡认为,一次亏损20元,要比花500元拿到1000个馒头更合算,那么他就可以选择在交易所报价将其10手合约卖给张甲。
P3-4
期货的神秘感似乎是国际性的。在好莱坞的影片中,芝加哥的期货市场不止一次地成为聪明超群的年轻人快速获得巨额财富以实现远大抱负的淘金场所。在中国,也有人曾经对我说,他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问全班同学长大想干什么,居然有些同学说长大要做期货。《玩转期货魔方》正是对这种神秘感进行释惑解疑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按照中国的监管体系,“期货”在广义上就是指“衍生品”。期货和期权这两项主要的衍生品都是在期货有关法律的监管之下。在本书中,作者不但谈到了期货,而且也谈到了中信泰富等使用期权的实例。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衍生品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正面或负面的巨大作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监管这个角度来看,在美国,负责期货监管的“商品期货监管委员会”(CFTC)有610名雇员,全年预算是1.61亿美元。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计划,预算还要再增加44%(它的监管还不包括每天交易量为1300万手合约的证券期权交易)。相比之下,国内官方和民间对期货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认识,还有很大的距离。就这一点而言,本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对中国期货行业进行的这种庖丁解牛式的介绍,无疑可以帮助人们增进对期货的正确认识。
在中国不少学者的眼里,期货到今天仍然是不登经济学大雅之堂的赌博工具。由于这种落伍的观点,他们往往解释不了现代的经济现实。比如说,在2008年国内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因为诉诸经典经济理论,一味提倡用紧缩银根来解决问题,结果造成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商品价格却仍然居高不下。这些学者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在现代经济里,原油等商品是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来定价的,而世界主要期货商品都是用美元定价的。国外期货市场价格上涨以及美元相对人民币的贬值,也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不是仅凭紧缩银根就能解决得了的。一个封闭的经济也许可以无视期货的存在;一个开放的经济要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会使用期货这样的衍生品工具,有见识地加入全球对期货行业的监管。在这两方面,都需要期货行业的实践者介绍他们的亲身经验。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位实践者。
目前,中国期货行业还没有得到它作为宏观经济一个板块所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在同国际期货市场的接轨上,更是如此。国内尽管有巨大的商品定价和套保的需求,但是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根本就没有能够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机构相抗衡的力量。中国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历次大量亏损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在这方面,正如本书所显示的,犯罪性的赌博、监管的失控以及对期货市场和交易缺乏知识与经验都是造成这些亏损的原因。一方面,国内有大规模进入国际期货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和国家对再次出现巨额亏损抱有确实应当有的顾虑。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在期货的监管和运作方面培养出一批可以信赖的人才和若干能够集中反映国内需求和意愿的机构。在教育监管者和投资者方面,本书作者为期货行业寻找转动轴心,为期货市场探索变动规律的做法,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努力。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 勤学勤
2009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