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道路——兼评历史虚无主义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略论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
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关于1919—1949年时期中国历史教学中的若干重点问题
社会主义与新中国的历史发展
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胡乔木同志谈党史工作
关于学习和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党史的若干问题
第二辑 关于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兼评庸俗生产力论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早期表述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怎样认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特点?——对几种论点的辨析
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对一种观点的辨析
民粹主义的帽子乱戴不得——关于社会主义论战的历史评价问题
第三辑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进行理论创新——兼评西式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中的命运
十月革命的原则是永存的
毛泽东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西式教条主义
应当破除对西方学术思想的迷信和盲从
必须坚持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点——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沙健孙
列宁的《论我国革命》学习札记
关于理论创新问题的若干思考
什么是历史科学的创新?
重视对史学理论的研究和阐释
向陈寅恪先生学习什么?
《是历史唯物论,还是经济宿命论》读后
第四辑 关于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发展——兼评民主社会主义及其他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与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旗帜
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批判
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防止“和平演变”
“颜色革命”的警示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
能不能把“宪政”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概念?
修宪,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那一套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