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圆觉二十五轮禅观(二十五种如来圆觉境界的禅法)/中华禅高阶禅观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洪启嵩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圆觉经》是佛陀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与观行的方法。圆觉二十五轮三昧,依止“悟净圆觉”根本,并以三大修行法:奢摩他、三摩钵提和禅那来贯穿一切禅法,开展出菩萨的大三昧,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的见地,圆成无上的佛道,为一切禅修行人所必须修学。

本书总摄的“圆觉二十五轮禅观颂”,开始总说圆觉二十五轮三昧,再进入圆觉二十五轮三昧的修证,并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等四相的观察,让修行者远离禅病,成就究竟圆觉的境界。本书附有唐朝圭峰宗密所著的《圆觉经略疏注》,以帮助读者更能清楚地理解《圆觉经》。

内容推荐

《圆觉经》总名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本经在经文流通分中,佛陀自立五名:一、大方圆觉经陀罗尼;二、修多罗了义;三、秘密王三昧;四、如来决定境界;五、如来藏自性差别。五种经名中,合一二经的经名,去除陀罗尼三字,即成为本经的经名。此十一字当中,“修多罗”三字为梵语音译,其他八字为汉语意译,为梵汉并举的题号。古来多将此经略为《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或《圆觉经》。

本书总摄的“圆觉二十五轮禅观颂”,开始总说圆觉二十五轮三昧,再进入圆觉二十五轮三昧的修证,并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等四相的观察,让修行者远离禅病,成就究竟圆觉的境界。本书附有唐朝圭峰宗密所著的《圆觉经略疏注》,以帮助读者更能清楚地理解《圆觉经》。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章 圆觉经二十五轮三昧禅观颂

第二章 总说圆觉经二十五轮三昧

 皈命三宝

 听闻二十五轮三昧的大众

 发心修学二十五轮三昧禅观

 二十五轮三昧的正确见地

第三章 圆觉经二十五轮三昧修证(一)

 断灭理事二障

 性自平等

 凡夫、菩萨随顺觉性

 随顺如来觉性

 《圆觉经》的三种观察

 《圆觉经》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第四章 圆觉经二十五轮三昧修证(二)

 四相的观察

 不执四相

 远离四种禅病

 圆觉圆摄如来五智

 成就圆觉三观

 圆顿大禅大圆觉

 回向

附录一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附录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

 序

 序二

 卷上之一

 卷上之二

 卷下之一

 卷下之二

 圭峰定慧禅师遥禀清凉国师书

 清凉国师诲答

 十月二十三日学徒宗密裁书再拜

试读章节

众生心照觉所了,一切业智不自见,

犹如命根寿命相,如心照见觉一切,

皆为尘垢当了知,觉与所觉不离尘,

如汤销冰无别冰,存我觉我知冰销。

如果我们已经体悟二十五轮了,在修持上要注意什么?首先,要“不着四相”。四相是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

寿命相,在《金刚经》里称“寿者相”。这四相是很深意的四相,如颂曰:“大悲力持佛因地,一切功用如一念,圆觉心本自清净,无始妄执四相生。”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这十二圆觉菩萨的名号,也跟它体悟的内容有关系。这四相是我们业障,所以由净诸业障菩萨请法,他顶礼佛陀,问佛陀说:“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佛陀说这个不可思议的一切如来因地的行相,使大家得到未曾有的境界,见到了佛陀历恒河沙劫以来,精进勤苦修行的种种境界,而这一切功用的现起,宛如一念一般。

我们在这里,是不是从这个经典里面再反复体会,一切功用犹如一念,这一念有多久?历恒河沙劫。所以恒河沙劫这一切功用,能不能会于一念呢?这叫做一念圆觉啊!能体悟这个一念,即是顿觉人。所以这边要细思啊!所以,他如果完全体悟,一念顿觉,就是圆觉者,就是佛!

各位研读经典,不要看了半天后,还不知道经典里面会夹带小抄。我就像是补习班的老师,告诉各位经中的小抄,经中的重点,让各位考试可以考得很好。

各位过去是怎么看这个经的?“大悲世尊广说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好了不起啊!“睹见调御历恒河沙劫勤苦境界”,好可怜哦!“一切功用犹如一念”,一切功用好像在一念中间过去,是一念想过就算了吗?是不是这样?各位大概都是这样子的!看到“我等菩萨深自庆慰”,就觉得好棒哦!但是佛陀还是在那里,你还是在这里!你现在好棒的时候叫菩萨,等一下心情不好了,就变成“土萨”,到处乱钻。这是不对的!经中字意虽然如此,但是各位并没有体悟到经典中的意思。如果这样子的话,根本就不需要讲经了,只要让各位整天做苦工,“历恒河沙劫勤苦境界”就好了!到最后,各位就会想:好可怜哦!“犹如一念之中”,然后就成佛了。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要体悟到,这里面说,“一切功用犹如一念”,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一切功用是事实啊!是诸佛广大妙用,但为什么会“犹如一念”?不对哦!这里面有秘密喔!这叫做“一念圆觉”,泄露这个秘密,我已经被警告了,告知各位经中的极秘密意,就好像补习班泄题一样。所以,这一念圆觉是圆觉,就是这样子。总而言之,在这里是希望各位要有平等观。

经云:“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污染,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你说这觉心本性清净,怎么污染呢?“使众生迷闷不入”,这大菩萨讲了半天,这句话就是慈悲,怕我们看了半天,还是在怀疑圆觉自性啊!这时候还是在怀疑。其实,一念圆觉就好了,佛入神通大光明藏,就是这样子,就是大家都一样,就是圆觉。但是众生没办法,看了半天还不开悟!所以,现在还要开悟法性,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所以,你们看看这经典怎么写?经典看起来有次第,但是,其实它是没有次第的。

像六祖慧能大师,他是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那是经典的前面而已。所以,大家不要等到经典的最后一个字才开悟,最后就是“信受奉行”。不是这样子。我们看经,要了知它是一个环,一句话就是一个小环,你这句话圆满就成了。一章、一品也是一个环,经不是一条线拉过去,是小环套大环,大环套小环,每一个环都圆满。所以,经典讲了半天都是为了什么?因为你的心里面有很多结啊!这个环一直套,套到你的心结,心就开了!懂吗?但是我们往往是他越套,你越躲,随时都用“但是”、“不过”来做借口?哪有什么借口,就是如此!但是大家都喜欢这样,没办法,菩萨只好很忙。

这经典本来都是遮眼纸,因为众生讲说“还有”,所以他只好说”还有”。还有是不是?没办法!还要再写一本。他说没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这东西本来都没有了,但是众生说还有!只好再写一本。你看!还有!还有什么?

我们常常修这个法修得很好,但是忘了这法是一个方便,如筏喻者,这个竹筏是让我们渡过河流,结果我们却把筏戴在头上。但是我们都是把筏戴在头上,佛菩萨说:“拜托!你不要戴在头上,这很笨的啦!”但是大家都问他:“为什么不可以?”你不懂他就要讲,所以,为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说这话之后,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经中的菩萨请法都是五体投地,如是三请。而大家都随便问我:“老师,我要修什么法?”

世尊就告诉净诸业障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谘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

本来没有我,就建立一个实我之体,这实我之体出现的时候,对有些东西就转成喜欢与不喜欢,这就是憎、爱。这实我体是假的,结果,依这假的,又生起了妄执憎爱二种境界,所以,假中再建假叫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两个就能装模作样,演出无穷的戏,这叫做生妄业道。

“有妄业故”,我们这妄业是从执实我体之妄业所来,结果,又用这妄业产生“妄见流转”。虚妄业产生虚幻体,又让我们产生虚妄见来流转。而这厌恶流转的人怎么样?“妄见涅架”。这涅架也是妄见,本来没有这些东西,哪有什么涅槃跟菩提?所以,“由此不能人清净觉”。

这边要注意“非觉违拒诸能人者”,不是觉悟拒绝所有能人的人喔!他不是开一个门在那边,你要进去,故意不让你进去,不是的,是因为有门可入的人都错了。“有诸能人,非觉人故”。哪里还有有人能入!这个门是假的,哪有门呢?这是什么境界?“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这起心动念,我喜欢起心动念,这是爱,这不对、不好,我要息念,这又是憎了。这所有的动念和息念都归于迷闷、迷惑、闷觉,就是如此。

P118-122

序言

由于宿缘,我对佛法禅观有着自然而深刻的欣悦。而自幼以来为了寻求超越生死、离苦得乐的法门,也相应地依止佛法禅观为解脱的宝筏。

佛陀依禅出教,以其内证的大觉,开示了法界的究竟实相。而他所宣说的文字般若,都是让我们能够现观成就的指示。但佛陀的大觉,是经由自证而得,我们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圆满,只是数着佛陀的珍宝,毕竟无益。而佛陀的观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禅观修证而来。因此,个人依随因缘,不揣浅陋,乃在佛前发愿,希望将禅观法门次第开出;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利,所以陆续地开出了一系列的禅观修证法门。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随因随缘地教授禅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觉未能将佛法禅观做较完整的整理,虽然也陆续开讲了禅定学,但数年来一直未进入实修次第,总觉遗憾。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体悟,开讲完整禅观的因缘已至,因此决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说圆顿禅人五年高阶禅观修证课程。在这五年当中,预计每个月宣说一套完整的禅法,共计六十种禅观三昧,每次皆是在周六、周日连续两天,讲说与禅修并行;每次大约说法八小时,禅修六小时,共计十四小时,以期禅教一致,悟入实观。

从一九九五年一月至今,已连续开讲了十八种禅观,现在将这些已宣讲过的禅观,供养给诸佛、一切佛法行人,及对禅修有兴趣的大德,希望能对佛法修证有所助益。这个禅法的计划,也将继续地开展至一九九九年,希望有兴趣的大德共同参与。毕竟,佛法是以修证为中心的,没有深刻修证基础的智慧与悲心,将像风中的火烛一般,容易熄灭。

希望高阶禅观的整理出版,使佛陀禅法的光明,能够得到广大的宣扬,使所有的修行者,乃至一切众生,走向真修实证之道,就如同佛陀一般,得证圆满的大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26:23